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福建医科大学人文学院社会工作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专业、年级2010级社会工作论文方向网瘾青少年问题指导教师郑立羽学生姓名林庆洲学生学号3100812023论文题目系统理论视角下网瘾青少年问题分析和对策开题报告内容一、选题的准备、背景和设想准备:1.从网上收集有关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相关定义、对策和相关的研究文献2.按照访谈方法与网络成瘾者进行交谈,了解其感受,观察其日常的生活的变化,对其相关人员进行访谈,了解其变化的感受。3.收集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的相关理论和研究,个案工作的方法,社会工作实务,社会工作导论,青少年社会工作等相关资料。背景: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数据,截止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30岁以下的网民数量逐渐上升,始终为我国上网普及率最高的群体。其中青少年群体的上网普及率又占了很大一部分。随着网络的普及,尤其是手持设备的普及,青少年接触网络的方式越来越多。网络依赖现象也越来越普遍。青少年作为新鲜事物的勇于尝鲜群体,由于青少年无法掌控自己的行为,过度的沉迷于网络世界之中无法自拔,与社会、家庭、个体之间的互动越来越少,加之社会又对其确实有效的引导机制,致使网瘾青少年越来越多,这已成为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设想:希望对青少年网络成瘾者的研究中,了解青少年网络成瘾的表现,对青少年网络成瘾成因的分析及危害,在系统理论的指导下,探索出一条适合社会工作者介入青少年网络成瘾者的工作方法。二、文献综述1.关于网络成瘾的理解和认定纽约的一位精神医生戈登博格提出“网络成瘾综合症”,临床上是指由于患者对互联网过度依赖而导致明显的心理异常症状以及伴随生理性受损的现象。具体的说,网络成瘾是由于重复使用网络而导致的一种慢性或周期性的着迷状态,并且带来难以抗拒的再度使用的欲望,同时对上网带来的快感一直有生理及心理的依赖。患上网络成瘾的人对网络有一种心理上的依赖感,在使用网络过程中不能有效的控制时间,经常无节制的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上网,从中获得的满足感和愉悦感,使网络成为现实世界的替代品,沉迷于网上的虚拟世界,“嗜网如命”而无法自拔,出现一些人格的障碍,导致个体心理、生理受损。(戈登伯格,1992)而国内学者认为,网络成瘾是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表现为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如果沉迷于网络游戏,会更加缺乏人际交流,产生自闭倾向。青年人长期沉迷于网络和游戏,左前脑发育受到伤害后,会进一步影响右脑发育,处于亚健康状态或直接导致心理障碍。网络游戏大多以“攻击、战斗、竞争”为主要成分,长期玩飚车、砍杀、爆破、枪战等游戏,火爆刺激的内容容易使游戏者模糊道德认知,淡化游戏虚拟与现实生活的差异,误认为这种通过伤害他人而达成目的的方式是合理的。一旦形成了这种错误观点,便会不择手段,欺诈、偷盗甚至对他人施暴。(解明,2010)2.关于网络成瘾者介入方法的研究社工对网瘾青少年的多维度干预中表明能力建设、心理调适、社会支持是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三个维度,将三者结合起来,协调发展,实现动态平衡,就可以对网络成瘾者提供有效的社会服务。(朱爱华,2008)网瘾青少年家庭整合干预模式针对各个个案、团体工作和社区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供针对整个家庭系统的家庭治疗服务体系。将网瘾青少年家庭化分为整,化整为分在统筹全局的基础上,有效解决青少年网瘾问题。(陈秀红,2010)运用优势视角解析服务对象生活环境以及其滋生具备的有利条件,运用其替换服务对象在网络世界中寻求建构的抗逆因素,帮助服务对象在现实生活正也能够提升个人的愉悦感、满足感、和成就感。(林本,2010)从优势角度视角出发,社会工作者运用青少年的优势、兴趣、目标和梦想,协助、调动他们固有的动机以及现存的内在学习和自我成长的驱使力,有效地帮助青少年自己发现、承认自己所拥有的能力,让自己梦想的声音迸发出来,重新审视自己。(刘志斌,2008)3.对以上研究的看法通过以上的文献综述可以看出,现阶段对青少年网络成瘾干预模式主要是切断其网络成瘾行为发展的连续性,改变阶段性网络成瘾行为的影响因素,以便能够减少网络成瘾行为发生的可能性,避免网络成瘾行为出现消极的发展结果。笔者认为介入网瘾青少年问题,更多的应强调家庭或社会对少年的影响,或者是运用优势视角、多维度等理论运用到介入网瘾青少年的戒除网瘾的服务模式中。本文中笔者,在系统理论的视角下将研究网瘾青少年问题,系统论认为社会是一个有机系统,包括个体、家庭、朋辈以及社会系统,个人的整体性和完整性需要各个子系统之间达到一个平衡和稳定的环境。人与环境系统是不断互动的、互相影响的,从而达到整体的平衡。网瘾青少年由于过度的沉迷于网络世界,忽视或隔绝了与环境系统的互动,导致个体与环境系统的不平衡。而我们要做的是帮助网瘾青少年重新恢复到个体与系统环境的平衡和稳定。社会工作研究者运用认知行为疗法、家庭干预、优势视角等方面介入网络成瘾者,对服务对象进行干预。而本文希望在系统理论的介入下,帮助网瘾青少年减少或者消除对网络的依赖。系统理论任务个体的发展离不开个体自身、家庭、所处社会的共同影响,案主与所处的系统之间原来是平衡的,要使案主重新回到正常的生活需要运用正式和非正式的社会网络资源来帮助案主。因此,本文以系统理论为依据,分析社会工作者如何介入到网瘾青少年与环境间多元的互动过程,希望从中归纳出系统理论指导下的网瘾青少年的社会工作干预策略。三、选题的需要性、创新性、科学性。需要性: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显示,中国青少年网民的规模已达到2.23亿,大约占整体网民的一半,显然青少年占上网人群的主要部分。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近日发布了《中国网络青少年网瘾调查数据报告》。报告显示,我国网络青少年网瘾的比例高达26%,网瘾倾向比例高达12%。青少年网瘾问题俨然成为一个日趋严重的问题,需要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创新性:大多数研究者运用优势视角、家庭、多维度支持等理论介入到网瘾青少年的服务模式之中。笔者认为,研究者需要综合考虑影响个体的各个系统,包括个体、家庭、学校、朋辈以及社会系统,这和个体系统之间原有状态的是平衡和稳定,我们介入的目标是恢复原有的状态。科学性:在系统理论的视角下,探索社会工作者介入青少年网瘾问题的服务模式,以探索出适合的干预方法,更好的解决网瘾青少年问题,促进青少年的健康发展。三、研究方法手段、论证方法及其特点文献法:研究时通过知网、万方和维基百科等相关资料收集,以及校内图书馆的资料阅读,收集相关网络成瘾研究的现状,查阅认知行为疗法、系统理论、优势视角对网络成瘾介入的探索。访谈法:研究者者深入到网络成瘾患者之中去访谈,了解他们在生活中的不同的表现,对表现进行归纳。从各种不同的表现中探索其原因,提出初步的假设性对策。观察法:研究者观察网络成瘾者在日常生活的的表现以及柱塞谈及对自己现状以及对网络的感受的表情、动作,更深层次去了解感受被访者的感受。个案研究法:运用社会工作的个案工作方法,倾听和引导网瘾对象进行自我叙述,深入具体的研究被访者的日常表现和原因归结。四、写作提纲1.引言简述网瘾青少年问题的严重性,以及网瘾对青少年的成长的危害。2.文献综述(1)关于网络成瘾的理解和认定(2)关于网络成瘾者介入方法的研究(3)对以上研究的看法3.研究方法文献法、访谈法、观察法、个案研究法。4.青少年网络成瘾的表现(1)一个网瘾青少年案例(2)生理表现(3)心理表现(4)生活和角色表现(5)社会表现5.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成因分析微观系统(生理、心理)宏观系统(家庭、学校、社会)6.系统理论视角下网瘾青少年介入策略(1)鼓励自身的改变(2)重建家庭的助力(3)强化学校的教育引导作用(4)强化政府社会管理的职能7.总结和不足五、计划进度第一阶段:2013年11月1日—11月22日与指导老师交流,确定选题范围,查阅与收集相关资料,完成开题报告初稿。第二阶段:2013年11月22日—11月30日开题报告修改完善。第三阶段:2013年12月1日—2014年1月1日继续收集整理资料,进行论文初稿写作。第四阶段:2014年1月2日—2014年5月15日修改并完成毕业论文终稿。第五阶段:2014年5月19日参加毕业论文答辩指导教师意见导师签名:年月日系主任意见系主任签名:年月日
本文标题:网瘾青少年开题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548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