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隆德县教育实践活动简报087
-1-隆德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简报第87期隆德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2014年6月16日隆德县扎实践行群众路线激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神经末梢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隆德县坚持边学边查边改,采取多种形式,扎实践行群众路线,着力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成效显著,人民群众满意。一幅网格连通千家万户。为方便群众办事,各乡镇、街道积极推行山河乡“乡干部联户一站式服务”典型做法,按照“地理布局、任务相当、方便服务、界定清晰”的原则,将全乡(镇、街道)划分为几大片区,按农户居住情况将各个片区划分为若干个网格,为每个网格配置一名乡联户干部,实现了乡联户干部服务群众无缝隙、全覆盖,建立起快速高-2-效便捷的服务群众新机制。各个社区党支部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及时建立居民信息档案,完善以“人、地、物、事”为核心的基础数据库,将村组、移民社区和廉租小区划分为基础网格,选聘优秀党员和移民村干部担任楼长,形成以党组织为核心、党员为主体,社区居民、物业公司全程化服务的组织体系,实现对社区居民全覆盖、全方位、全过程、零距离服务。三级便民网络惠及百姓。县政务服务中心整合工作人员,设立5个工作组,进一步精减审批事项,简化办事流程,缩短办事时限,开通60123便民服务热线,构建“一门式受理、一站式服务、一条龙办结”办事模式。特别是通过设立群众办事受理导引登记卡,详细记载办事群众姓名和事由、接待人员和办理意见、群众评价,把“点赞器”真正交给了群众。目前,已累计办理各项业务20126件,群众满意率达100%。各乡(镇、街道)在办公条件有限、工作人员紧缺的情况下,精选人员集中办公,建立包括农业、林业、民政、计生、“两险”等在内的10多项功能完善的“一站式”便民服务中心,安装摄像头对窗口工作实施电子监控,有效规范了窗口工作行为。同时,采取集中认证、上门认证、视频认证和照片认证等方式对农村60岁以上已享受养老金的人员进行灵活认证,极大方便了群众。实行村“两委”班子成员轮流坐班值-3-班制度和民主议政日制度,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变“群众跑”为“干部跑”,努力打造“群众动嘴、干部跑腿”的服务模式,真正把便民服务工作打造成“民心工程”。五字连心创建服务社区。各社区党支部坚持以社会治理为抓手,以服务群众为出发点,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开展进百姓门知民心、想百姓事联民心、解百姓难暖民心、帮百姓富赢民心、凝百姓力聚民心的“五字连心”活动,先后举办电焊、家政、园艺、剪纸等技能培训班12期1000多人次;通过设立“老党员调解工作室”、“群众性文化娱乐室”、“劳务工作站”、“多功能大厅”等,组织党员开展公开承诺、“五必访、五必到”等活动,让党员履行职责有目标、发挥作用有平台、联系群众有纽带,有效促进了和谐社区建设。六个专项整治转变作风。扎实开展惠民政策落实不到位、“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信访积案化解及规范化管理、机关事业单位在编不在岗、宗教活动场所安全隐患和农村“三资”清理及管理“六个专项整治行动”,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保障群众合法权益。目前,共梳理出13个责任部门69项惠民政策,逐一解决政策落实中的“中梗阻”;行政审批许可事项精简压缩到47项;梳理出涉及移民搬迁、土地流转、环境卫生、工程质量、困难救助、涉法涉诉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纠纷问题87件,已化解76件,化解率88%,11项正-4-逐项落实包案领导、责任单位、化解期限和稳控措施;清理出在编不在岗人员169人,逐一落实处理方案;排查出严重安全隐患宗教活动场所50座,一般安全隐患场所46座;对118个行政村开展“三资”清理核查工作,已完成59个村的资产清理核实工作,进入公示阶段,清理资产2033.87万元、资金699.49万元、农村集体资源27.1万亩。其它59个村正处于核实阶段。撰稿:赵万川审核:王志强审签:刘永兴报:区、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市第二督导组,县委常委,县人大、政府、政协党组发:领导小组各成员、各督导组及办公室各工作组网发:各乡(镇、街道)党(工)委,县委各部委,县直(区、市属)机关各党(工)委、总支(支部)-5-挂:隆德党建网
本文标题:隆德县教育实践活动简报087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5555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