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鲁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四单元测试题
1语文第四单元测试题1、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遴.(lín)选觞.(shāng)咏嗟.(.jiē)悼残垣.(huán)断壁B.惊悸.(jì)挑剔.(tì)龟.(guī)裂驱魔降.(xiáng)妖C.圭臬.(niè)苍劲.(jìng)包扎.(zhā)可掬.(jū)可捧D.凹.(āo)陷驯.(xùn)顺瑰.(guī)宝偏执成癖.(pǐ)2、下列各组词语的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脉搏祈求众目睽睽危言耸听B.合谐履历战战惊惊器宇轩昂C.坍塌震撼精神焕发扑溯迷离D.悠远斑驳游目骋怀兢兢业业3、下列各组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蝉的幼虫初次出现于地面,需要寻求适当的地点——矮树、篱笆、野草、灌木枝等——蜕掉身上的皮。B.四川有幸,中国有幸,公元前251年出现过一项毫不惹人注目的任命:李冰任蜀郡守。C.这些质地较软的大理石残件,经受着两千多年的阵阵海风的吹来吹去,正在一点点变短变小,有几块竟然差不多要消没在地面中了;一些石头表面还像流质一样起伏。D.现在东六宫大都作为古代艺术品的陈列专馆,展出宫内收藏的青铜器、绘画、陶瓷、工艺品……等。4、比较下列不同的句式,选择恰当的一项填在横线上()门前是一条河,门外是一片很大的打谷场。________________山门里是一个穿堂。A高大的柳树围在三面B的三面被高大的柳树围着C三面都是高大的柳树。D高大的柳树把它三面围住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A.某些大学生的语文水平实在低劣,被人贻笑大方....,影响了学校的声誉。B.这个商店里的商品品种齐全,数量虽然说不上汗牛充栋....,但相当可观。C.在《红楼梦》林林总总....的人物中,王熙凤被刻画的鲜明生动,有血有肉,很有个性。D.这一切,她都看在眼里,想在心里,脸上却无动于衷....。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为了防止这次财务大检查不走过场,部长要求各级领导机关在检查中首先要严格检查自己,作出表率。B.他已经完成了硕士论文,并已经通过论文答辩,导师劝他留校执教,他不肯,一心要去正在大开发的西部闯荡。C.远古的青铜剑器,对我一向有一种感性的敬畏和崇拜。D.他背着处长和副处长私自收受承包商赠送的高级礼物。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7—10题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7.对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A.列坐其次.次:旁边B、俯察品类之盛.盛:大C.足以极.视听之娱极:穷尽D.是.日也,天朗气清是:这8.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两项()A.①虽无丝竹管弦之盛②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B.①所以游目骋怀②所以兴怀,其致一也C.①每览昔人兴感之由②亦犹今之视昔D.①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②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9.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A.列坐其次——按顺序做好。B.亦足以畅叙幽情——也能够畅快的叙述幽怨的情怀。C.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抬头仰望宇宙的广阔,低头俯视地上万物的繁多。D.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每次看到古人抒发感慨的缘由,同我们就像符契一样相合。10.对本文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A.本文是一篇记游抒怀之作,以抓住特征、粗线条勾勒之笔法描写了兰亭景物。B.本文是一篇宴游诗序,记录了兰亭集会的盛况,在抒发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中,激励人们珍惜年华,积极进取。C.本文先写盛会时间、地点、缘由、与会人物、周围环境与流觞情景,再写人生感慨、变化,点出作序原因。D.本文在写景中先突出“乐”字,在述说时光流逝的感慨时,转出了一个“痛”字,联系古今时,引出了一个“悲”字,依次把上下文承接起来。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1-14题。不能设想,古罗马的角斗场需要重建,庞贝古城需要重建,柬埔寨的吴哥窟需要重建,玛雅文化遗址需要重建。这就像不能设想,远年的古铜器需要抛光,出土的断戟需要镀镍,宋2版图书需要上塑,马王堆的汉代老太需要植皮丰胸、重施浓妆。只要历史不阻断,时间不倒退,一切都会衰老。老就老了吧,安详地交给世界一副慈祥美。假饰天真是最残酷的自我糟践。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没有白发的老者是让人遗憾的。没有废墟的人生太累了,没有废墟的大地太挤了,掩盖废墟的举动大伪诈了。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这就是人类的大明智。当然,并非所有的废墟都值得留存。否则地球将会伤痕斑斑。废墟是古代派往现代的使节,经过历史君王的挑剔和筛选。废墟是祖辈曾经发动过的壮举,会聚着当时当地的力量和精粹。碎成粉的遗址也不是废墟,废墟中应有历史最强劲的韧带。废墟能提供破读的可能,废墟散发着让人留连盘桓的磁力。是的,废墟是一个磁场,一极古代,一极现代,心灵的罗盘在这里感应强烈。失去了磁力就失去了废墟的生命,它很快就会被人们淘汰。并非所有的修缮都属于荒唐。小心翼翼地清理,不露痕迹地加固,再苦心设计,让它既保持原貌又便于观看。这种劳作,是对废墟的恩惠,全部劳作的终点,是使它更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废墟,一个人人都愿意凭吊的废墟。修缮,总意味着一定程度的损失。把损坏降到最低度,是一切真正的废墟修缮家的夙愿。也并非所有的重建都需要否定。如果连废墟也没有了,重建一个来实现现代人吞古纳今的宏志,那又何妨。但是,那只是现代建筑家的古典风格,沿用一个古名,出于幽默。黄鹤楼重建了,可以装电梯;阿房宫若重建,可以作宾馆;滕王阁若重建,可以辟商场。这与历史,干系不大。如果既有废墟,又要重建,那么,我建议,千万保留废墟,傍邻重建。在废墟上开推土机,让人心痛。不管是修缮还是重建,对废墟来说,要义在于保存。圆明园废墟是北京城最有历史感的文化遗迹之一,如果把它完全铲平,造一座崭新的圆明园,多么得不偿失。大清王朝不见了,熊熊火光不见了,民族的郁忿不见了,历史的感悟不见了,抹去了昨夜的故事,去收拾前夜的残梦。但是,收拾来的又不是前夜残梦,只是今日的游戏。11.依据全文,回答两个问题①作者在第三自然段中所说的祖母的“皱纹”和老者的“白发”,指的是什么?②废墟的修缮或重建应该达到怎样的境界?12.分别概括作者对待废墟的态度。13.“作者说废墟是一个磁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14.下面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两项()A.开头部分的两个“不能设想”,意在强调著名的古建筑不需要重建。B.废墟是连接古代和现代的精神纽带。C.岁月坚硬的断柱和残片时废墟,散发着让人流连盘桓的磁力的地方是废墟。D.作者认为造一座崭新的圆明园是多么得不偿失。E.全文的思路体现了层层递进的结构特征。
本文标题:鲁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四单元测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558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