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100..55隧隧道道工工程程施施工工阶阶段段质质量量监监理理1100..55..11洞洞口口工工程程1范围本节工作内容包括洞口土石方开挖、排水系统、洞门、明洞、坡面防护、挡墙以及洞口的铺助工程等的施工及其他有关作业。2一般规定(1)洞口工程应按隧道施工组织设计的顺序安排按图纸要求宜先施工完成,以减少干扰,并保证安全为加速隧道施工创造条件。(2)隧道口附近其他构造物的施工安排,应考虑到隧道施工现场布置及适应弃渣,运输的要求,相邻工程的部署,亦应妥善安排。排水、坡面防护等工程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应经常养护维修,费用由承包人自理。(3)洞口施工,如遇与图纸不符合其他变化需调整方案时,承包人应报监理工程师审定或按变更设计程序办理。(4)洞口施工宜避开雨季。3施工要求(1)洞门开挖及明洞施工便道修通后,安排隧道队挖运洞口土石方。开挖前施作边坡及洞顶截水沟,防止边、仰坡受地表水冲刷造成塌方。洞口段路堑土石方及明洞部分开挖采用挖掘机、装载机挖装,自卸汽车运输。石方采用风动凿岩钻机钻眼,人工装药爆破,装载机装,自卸汽车运。严格控制装药量,保证交通安全。明洞开挖采用全明挖法施工。严格按设计边坡率开挖,石方开挖风动凿岩机钻眼,放小炮松动爆破,严格控制装药量。挖掘机挖装,自卸汽车运输,人工配合机械清刷边坡,明洞开挖后立即进行边坡防护。明洞开挖前,做好洞顶防水、排水设施。衬砌先衬仰拱、边墙基础,再用6~9m全液压衬砌台车整体灌筑拱墙。衬拱、墙、仰拱砼用强制式拌合机拌合,砼输送泵灌注砼。明洞钢筋加工及绑扎符合设计尺寸、数量,并符合技术规范要求。明洞外模板采用大块模板,制作定型挡头板,尺寸符合设计要求,支立好模板,经监理工程师检查签证后,方可灌注砼。浇注拱圈混凝土应连续进行,不得中断,并应采取防雨措施。砼达80%的设计强度后拆模。明洞砼达到设计强度后,及时施作防水层、隧道两侧自拱顶以下用5号浆切片石回填,拱顶以上回填碎石土,顶层回填50cm厚粘土隔水层。左右对称分层回填,回填土石方分层厚度不大于0.3m,人工填筑夯实至拱顶以上1m后,压实度不低于85%,隔水层有排水坡,确保其顶上无积水。(2)洞身开挖及施工排水开挖总原则为“短进尺、快循环,弱爆破,少干扰,早喷锚,强支护,勤量测,紧封闭”,为了防止超欠挖,各种开挖法均采用光面爆破,炸药采用2号硝铵炸药,有水段改用乳胶质炸药,在低瓦斯隧道瓦斯区段施工时采用煤矿许用炸药。严格控制炮眼位置、深度、角度、装药量。根据每次炮眼的残留率,及时调整爆破参数,达到最好的爆破效果。隧道施工工艺流程见图4-12、隧道开挖锚喷工艺框见图4-13。出碴采用无轨运输,装载机、挖掘机挖装,自卸汽车运输。施工时顺坡排水,上下导坑挖排水沟自流排水,边墙基坑及仰拱积水用污水泵将水汇积到集水池,再用多级泵逐级排出洞外。(3)洞口土石方按照图纸的要求,在洞口施工放样的线位上进行边坡,仰坡自上而下的开挖,并尽量减少原地层的扰动。边坡仰坡上浮石、危石要清除,坡面凹凸不平应予整修平顺。进洞前和洞门端墙处的土石方,应结合地层稳定程度、洞门施工季节和隧道施工方法进行开挖,超挖部分应用同级圬工回填,费用由承包人自理。(4)排水工程洞外排水工程包括边坡和仰坡外的截水沟、排水沟和洞门排水沟组成的排水系统,所有开挖与铺砌除按图纸要求外,还应符合本节和本细则之砌石工程的规定。边坡、仰坡外的截水沟或排水沟应于洞口土石方开挖前完成,其上游进水口应与原地面衔接紧密,或略低于原地面,下游出水口应妥善地引入路堑排水系统。(5)坡面防护边坡、仰坡开挖面的防护措施,本监理合同段采用锚喷网砼防护,施工时按图纸和本细则要求施工。(6)进洞辅助措施套拱基础应设置在符合图纸要求且稳固的地基上,基坑的渣体杂物、风化软层和积水应清除干净,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钻孔时以套拱内预埋的孔口管定向、定位,严格控制其上抬量和角度,确保钻孔定位准确。长管棚注浆前,承包人应根据设计要求并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注浆设备和施工工艺,并确定合理的注浆初始压力、终压力。监理人员应认真进行旁站,记录单孔注浆压力和实际注浆量。对小导管、管棚的安装和注浆必须要有影像资料。(7)洞门本监理合同隧道之洞门应及早修筑,并尽可能安排在雨季前施工,所有施工要求均应按照图纸及本细则的有关规定进行,并符合以下要求:洞门施工放样位置准确。洞门基础开挖及支护方案应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基础必须置于稳定的地基上,做好防水排水工作,不得被水浸泡。基坑废渣、杂物等必须清理干净,报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洞门拱墙应与洞内相邻的拱墙衬砌同时施工,连成整体。洞门端墙的砌筑(或浇筑)与墙背回填,应两侧同时进行,防止对衬砌产生偏压。端墙顶排水沟砌筑在填土上时,应将填土夯实紧密。明洞回填、洞门施工完成后,应及时做好洞口边坡及仰坡的地表恢复,符合环保要求,做好水土保持。(7)监控量测洞口段施工必须进行地表沉降观测。偏压洞口段应进行地表位移及洞内变形量测点的位移量测。仰坡高度大于2m,且自然地形坡度大于30°以上,应进行坡面位移量测。当边仰坡为坡积体时,宜进行深部位移监测,监测内容为测斜及孔隙水压力测试。4质量检验(1)基本要求洞口设置位置,符合图纸要求。洞口边坡的坡率,符合设计要求,坡顶无危石。坡面无显著的凹凸不平。洞门排水与路基边沟排水沟组成排水系统。端墙、翼墙的砼浇筑,均匀密实,无蜂窝麻面现象。伸缩缝,沉降位置适当,填缝符合图纸要求。(2)检查项目排水工程中的浆砌截水沟,排水沟检查项目见路基部分。坡面防护检查项目见路基部分。外露及隐蔽工程各项施工记录,试验报告和其他有关资料。(3)外观鉴定砌石坚实牢固表面平整、无垂直通缝,砌缝砂浆饱满,勾缝平顺,横平竖直,缝宽均匀,无脱落现象。砼表面的蜂窝麻面不超过该面积的0.5%,深度不超过10mm。沉降缝整齐、垂直、上下贯通。洞门轮廓直顺、清晰、美观。泄水孔泄水良好,墙背回填密实。1100..55..22洞洞身身开开挖挖1范围包括洞身开挖,钻孔爆破,围岩予以加固支护,装渣运输等有关作业。2主体结构设计(1)明洞明洞采用整体式现浇防水钢筋混凝土衬砌结构;在存在明显偏压的地段,设置偏压明洞以平衡侧向压力。明洞开挖形成的临时边仰坡采用喷锚防护;明洞衬砌建成后两侧边墙底以上7m范围采用M10浆砌片石回填以使结构受力均匀。要求明洞基底置于稳定基岩上,浆砌片石上分层夯填碎石土,拱顶回填厚度以1.5m为宜。回填土顶面夯填50cm厚粘土隔水层,以防止地表水下渗。(2)暗洞根据隧道所处的工程地质条件,按新奥法原理设计洞身结构。隧道支护采用复合式衬砌结构;初期支护以锚杆、喷射混凝土、钢拱架及钢筋网组成综合防护体系;二次衬砌采用模注防水混凝土(防水钢筋混凝土)结构;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组成隧道承载结构。支护参数按工程类比法拟定,结合理论计算与有限元分析确定,施工阶段根据现场监控量测结果进行调整和优化。根据隧道埋深、围岩级别,并考虑地应力的影响,对围岩进行了亚级分类,针对不同的亚级设计不同的衬砌类型,避免浪费。本隧道主洞共设计了10种复合式衬砌结构形式:S5a、S5b、S4a、S4b、S3a、S3b、S2、SJ4、SJ3、SJ2。复合式衬砌参数首先根据围岩级别、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地形及埋置深度、结构跨度及施工方法等以工程类比拟定;然后选取隧道结构分析模型,应用有限元综合程序对施工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定性的掌握围岩及结构的应力发展与变形破坏过程,进一步调整支护参数;其次采用“荷载-结构”弹性抗力计算模式,应用隧道结构计算程序进行内力分析计算及强度校核;最后施工阶段根据现场监控量测结果进行调整和优化。隧道主洞复合式衬砌支护设计参数表衬砌类型一般适用条件初期支护二次衬砌C25砼辅助施工锚杆钢筋网C20喷射砼钢拱架S5aⅤ级浅埋、偏压、断层破碎D25注浆锚杆L=3.0m(纵)0.6×1.0m(环)Φ8钢筋网20×20cm厚25cm(预留变形12cm)HW150型钢@60cm拱墙部、仰拱45cm(钢筋砼)套拱、超前小导管S5bⅤ级深埋D25注浆锚杆L=3.0m(纵)0.75×1.0m(环)Φ8钢筋网20×20cm厚25cm(拱、墙,预留变形12cm)HW150型钢@75cm拱墙部、仰拱45cm(钢筋砼)超前小导管S4aⅣ级浅埋、偏压、断层破碎Φ22药卷锚杆L=3.0m(纵)0.75×1.0m(环)Φ8钢筋网20×20cm厚22cm(预留变形8cm)格栅支撑@75cm拱墙部40cm仰拱40cm(钢筋砼)超前小导管S4bⅣ级深埋Φ22药卷锚杆L=3.0m(纵)1.0×1.0m(环)Φ8钢筋网20×20cm厚22cm(预留变形8cm)格栅支撑@100cm拱墙部40cm仰拱40cm超前锚杆SY3Ⅲ级岩爆段Φ22药卷锚杆L=2.5m(纵)1.0×1.0m(环)Φ8钢筋网20×20cm厚15m(预留变形5cm)/拱墙、仰拱35cm/S3Ⅲ级Φ22药卷锚杆L=2.5m(纵)1.2×1.2m(环)Φ8钢筋网25×25cm厚10cm(预留变形5cm)/拱、墙35cm/SY2Ⅱ级岩爆段Φ22药卷锚杆L=2.5m(纵)1.0×1.0m(环)Φ8钢筋网20×20cm厚12cm/拱、墙35cm/S2Ⅱ级Φ22药卷锚杆L=2.5m局部Φ8钢筋网25×25cm厚7cm/拱、墙35cm/SJ4Ⅳ级紧停带Φ22药卷锚杆L=3.5m(纵)0.65×1.0m(环)Φ8钢筋网20×20cm厚25cm(预留变形10cm)I18工字钢钢架@65cm拱墙、仰拱50cm(钢筋砼)超前小导管SJ3Ⅲ级紧停带Φ22药卷锚杆L=3.5m(纵)0.75×1.0m(环)Φ8钢筋网20×20cm厚22cm(预留变形8cm)格栅支撑@75cm拱墙、仰拱45cm/SJ2Ⅱ级紧停带Φ22药卷锚杆L=3.0m局部设置Φ8钢筋网20×20cm厚15cm(预留变形5cm)/拱墙40cm/(3)紧急停车带长度大于1000m隧道,双侧交错设置了紧急停车带,间距不大于750m,长度取40m,有效长度30m。紧急停车带布置时,尽量设置在围岩较好地段。当实际地址情况有变化时,可适当调整紧急停车带位置。(4)横洞横洞采用复合式衬砌,根据其设置功能和断面大小,其复合式衬砌参数见下表。横洞衬砌参数表衬砌类型一般适用条件初期支护二次衬砌C25砼辅助施工锚杆钢筋网C20喷射砼钢拱架SH5Ⅴ级围岩、断层破碎、横洞洞口段D25注浆锚杆L=3.0m(纵)0.75×1.0m(环)Φ8钢筋网20×20cm厚20cm(预留变形7cm)格栅支撑@75cm拱墙部、仰拱40cm(钢筋砼)超前小导管SH4aⅣ级与主洞交叉段Φ22药卷锚杆L=2.5m(纵)1.0×1.0m(环)Φ6钢筋网20×20cm厚15cm(预留变形5cm)/35cm(钢筋砼)/SH4bⅣ级一般段Φ22药卷锚杆L=2.5m(纵)1.0×1.0m(环)Φ6钢筋网20×20cm厚12m(预留变形5cm)/35cm/SH3Ⅲ级一般段Φ22药卷锚杆L=2.5m(拱部)(纵)1.2×1.2m(环)Φ6钢筋网20×20cm厚8cm(预留变形3cm)/30cm/SHJ3Ⅲ级围岩错车道段Φ22药卷锚杆L=2.5m(纵)1.2×1.2m(环)Φ6钢筋网20×20cm厚10cm(预留变形5cm)/35cm/(4)辅助施工本路段隧道采用的辅助施工措施主要有如下:洞身超前小导管加固注浆、超前锚杆和帷幕注浆。1)超前小导管:适用于Ⅴ级围岩、Ⅳ级围岩洞口段、洞身浅埋、偏压地段及洞身紧急停车带段。小导管采用外径42mm,长350cm的热轧无缝钢管,环向间距约40cm,外插角控制在10°~12°左右,尾端支撑于钢架上,也可焊接于系统锚杆尾端,每排小导管纵向至少需搭接1.0m。为增强围岩的稳定性,通过小导管注水泥浆。2)超前锚杆:设置在Ⅳ级围岩地段,用以支托拱上部临空的围岩,起插板作用。锚杆采用长350cm的Φ22钢筋(HRB335),环向间距约40cm。实际施作时锚杆方向应根据岩体结构面产状确定,以尽量使锚杆穿透更多的结构面为原则,外插角可采用10°~12°不等。采用早强砂浆作为
本文标题:隧道质量监理细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567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