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黄金分割定律在人物画创作中的应用
黄金分割定律在人物画创作中的应用人物画是绘画中的一种形式,涉及中国画、油画、装饰画等各种画种,、分为人物肖像(头像、半身像、全身像)、群像、人物场景画等;黄金分割(GoldenSection),是一种数学上的比例关系被广泛应用于建筑、音乐、绘画、雕塑、管理、工程设计和军事等各种领域。二者存在两方面的差异:“一是有意识和下意识、理性和情感的关系问题,二是发现的评价问题。”①虽然存在差异,但科学和艺术不能分割,他们的关系是情感和智慧的二元性密切关联的。作为艺术领域的分支——人物画,虽在创作和教学中会运用部分系统的、科学的方式进行,但终以下意识的感性表达为主,其审美亦大多停留于抽象的形式主义分析法中。对于艺术创作者来说,情感的表达是艺术的生命,但对作品的构图、人物的比例、色彩的搭配等诸多构成要素如何达成统一的、和谐的审美取向,在其创作过程中是最大的困挠。在人物画教学中,由于人物画所涉及的知识点和技法要素颇多且较为抽象,不易理解,成为了人物画教学中的一大难点。所以,科学的、易于解析和掌握的技法技巧分割率在人物画创作中的哲学意义。一、人体比例与黄金分割“人体是最美的东西”是希腊人的重要美学观。著名的雕塑家菲地亚斯曾说:“再没有比人的形体更完善的了,所以我们才把人的形体赋予我们的神灵。”②黄金分割率在人体结构中,可谓是无处不在:以肚脐为分割点,从头顶至脐与从脐至腿底的比;臀宽与躯干长度之比;下肢长度与上肢长度之比;下肢长与全身长之比,都符合黄金分割率。在我们的人体结构中,有三个重要的黄金分割点:一是咽喉,咽喉至头顶与咽喉至肚脐之比为0.618∶1;二是膝盖,膝盖至肚脐与膝盖至脚后跟之比为0.618∶1;三是肘关节,肘关节至肩关节,与肘关节至中指尖之比为0.618∶1。人体有几个宝贵器官亦处在相应部位的黄金分割律上: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它的水平位置处在脸部的黄金分割点;心脏是生命的发动机,心脏中心处在胸膛的黄金分割点上。乳峰线是人体躯干高度的0.618;前额到鼻孔的距离是脸长的0.618。如果人体上述比例符合黄金分割律的话,就显得协调匀称。美神维纳斯亭亭玉立,美妙绝伦,她具有永恒的迷人魅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体型结构符合黄金分割律,是最优化数学在她身上的集中体现。这真是“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在雕塑作品中,艺术家认为:人的形体以下肢与身高之比为0.618∶1时为最美。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解剖学家莱奥纳多·达·芬奇从生活在15世纪的意大利男人身上求得人体美的理想比例标准,并说美感完全建立在各部分之间神圣的比例关系上。他认为:头长是身高的1/8,肩宽为两个头长,平伸双臂时两中指尖端之间的长度等于身长,两腋宽与臀宽相同,乳部与肩胛骨下端在同一水平面上,人跪姿时高度减少1/4,卧倒时仅剩1/9。达芬奇还根据意大利模特儿设计了理想的人体比例图,为后世的艺术家们提供了重要依据。人体各部位之间的比例关系完全按“黄金分割”比值分配,达到了既有变化,又和谐统一的效果。而7个半头高的身材是当今艺术家、解剖学家所接受的比较符合人体和谐的比例。在塑造理想中的、有向上性的人物时(包括男女),则往往增加到8个半头甚至9个头、10个头的身高。有的是为突出奇才和英雄人物的伟岸、挺拔,或者是受中世纪宗教艺术形体特征的影响,显得修长、苗条,更富于动感。如油画家丢勒创作的《亚当与夏娃》,油画家克拉纳赫创作的《维纳斯》,琼斯的油画《女神赋予生命》和《惊喜还魂》,头与全身比例为1∶9;油画家格列柯设计的人体比前者的形体更过分,创作的《十字架上的基督》,头与全身的比例达1∶10;油画《拉奥孔》头与全身比竟然是1∶16的超长体型,表现出一种向上升的运动感。在人体中包含着多种黄金分割的比例因素,至少可以找出18个“黄金点”、15个“黄金矩形”、6个“黄金指数”、3个“黄金三角”。我们应通过对人体比例与黄金分割的研究,将“黄金分割”作为人物画中人物形态的审美标准。二、黄金分割与人物画的构图为什么黄金分割会使人产生美感?它美在何处?这主要是因为它能寓变化于整齐之中。过于强调整齐的形体,就易流于呆板单调;而变化太多的形体,也会流于散漫杂乱。由于它整齐,显示其秩序;又由于它变化,显示其活跃。两者互相依存、衬托,辩证地统一在艺术的整体之中。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一个有生命的东西或是任何由各部分组成的整体,如果要显得美,就不仅要在各部分的安排上见出秩序,而且还要有一定的体积大小,因为美存在于体积大小和秩序。”纵观宇宙间美的事物,无不蕴含、呈现着一种秩序。随着科学的发达、文明的进步,人们希望能够更多样、更准确地表达内心的情感,就需要在画面上把这种所要表达的内容条理化、秩序化。而能体现这种和谐美感的只有——黄金分割。黄金分割律被广泛地运用在艺术创作中,其主要体现便是恰到好处、和谐协调的适度美。米开朗基罗的《大卫》雕塑、罗丹的《青铜时代》雕塑,也是符合这一法则的名作。后来,这一法则又被运用于其他艺术创作神奥丽雅得》等。而委拉斯贵支的名画《镜中的维纳斯》的构图再一次运用到黄金分割:画幅中女神维纳斯侧背对着观众,巧妙的是她俊俏的面庞从一名生有双翅的小天使挟着的一面镜子中反照出来,镜中的面庞所在的位置正是画幅的黄金分割点,即画幅的长和宽的两条黄金分割线的交点。当然,黄金分割也常出现在中国画家的画幅中。如,董希文的油画《开国大典》、詹建俊的油画《狼牙山五壮士》、刘春华的油画《毛主席去安源》等,它们都是经过画家的精心构思,把主题重心摆在了画面的黄金分割点上,从而获得动人的美感效果。任何绘画构图样式,都是一定时代审美观的产物。它一方面继承了传统有价值的审美经验,另一方面也补充了当代新的审美体验,发展形成新的构图样式。可以说,没有一种构图样式是亘古不变的,也没有一种构图样式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但是,构图的基本规律却是永远存在。黄金分割在造型艺术领域,从古希腊雕刻到文艺复兴绘画,从建筑艺术到现代主义绘画,一直是造型艺术所遵循的普遍法则之一。“毕达哥拉斯美学学派认为,美就是和谐和比例。”③因此黄金分割所揭示的对立统一、变化和谐关系、美与数量的基本对应理论,便关涉到绘画艺术形式美学的各个方面,对不同时期、不同画派画面构图秩序的建立起到规范和指导意义。三、黄金分割与人物画的色彩搭配比例西塞罗给美下定义时说:“美是物质各部分的适当比例,加上悦目的颜色。”科学实验已证明,在绘画艺术中无论原色与原色、原色与间色、间色与间色还是原色与复色的调合,只要调配量符合黄金分割定理,它所调出来的颜色就比较合适、自然,看起来给人一种美感。如,两种原色调合后会产生出间色:红与黄调和出橙色,而这橙则根据红、黄二色所占的不同比例,可呈现出不同的色相来。如果红占比例大,这橙色就偏于红;如果黄占比例大,这橙色自然偏黄。正是由于这一原因,人们在描述桔子的色彩时,有时会说“桔红色”,有时又会说“桔黄色”,它们都是对的。为调配出一种间色所使用的两种原色当然不是等量的,而人们习惯采用的调配当量往往是:黄3—红5—青8。即:黄3+红5=橙8黄3+青8=绿11青5+红8=紫13这个调配量其实正符合斐波那契数列,亦即符合黄金分割定理,因此它所调出来的颜色就比较合适、自然,看起来给人一种美感。至于两种间色的混合,三种原色的混合,间色与黑色的混合,原色与黑色的混合,原色与其补色的混合,这一切所产生的复色,尽管其中的比例要更为复杂,但只要找出其各自的符合黄金分割的比例来,就不难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换而言之,一幅画就是一个整体,其色彩统一中的整体美是重要的衡量原则。一个画面,不管有多少色块,必须具有构成整体与各个局部的有机联系,各种色彩感觉的获得是依赖于观察统一的整体而感知的。另外,也要注意色彩的差异美,整体色彩都是由若干个色块配置、组合而成的。在整体色彩中,各个色块彼此之间的比率、次序和对比的联系,与作画者的审美修养有很大关系。黑格尔曾经说:和谐的本质就是差异果。一些有创造性的画家,在习惯中求突破,繁复中求单纯,单调中求丰富,“计黑当白”,善于在繁杂的色彩对象中找出条理、次序的差异,通过合理配置组合而达到艺术的整体色彩效果。古代的中国人和欧洲人,并不是看不到眼前美丽多彩的世界,而是他们给自己设定了一种秩序,一种色彩上“美”的组合,不管组合的主调是“金碧色”、“绿色”还是“棕褐色”的,它只要被纳入一定的关系,建立合适的秩序,它就是美的。色彩的力量在个性在对比,现代派画家高更的追随者德尼说:“一幅画在他表现战马、裸女或某些故事情节之前,须是一个平面,用色彩在一定的秩序是涂沫着。”而康定斯基则声称要在以莫斯科红场教堂彩绘里探讨出人类情感的界域。不管是德尼还是康定斯基,我们可以在他们众多极富表现力的作品中找到情感和色彩力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因为秩序是可把握的。而这个秩序就是——黄金分割法则。19世纪后期出现的印象派画曾经风靡一时,直至今天在世界各地,都有着广泛的影响。印象派画家所采用的点彩法实际上就是混色原理的运用。他们把红青两色在画面上交错排列成小密点。远远望去,便会形成比调色盘中用红青两色调配成的紫色更为鲜艳夺目。用此法完成的画作,近看有些模糊,但远看却有鲜艳逼真的效果。近年大家看到的各种大型团体操演出时,其背景台上由千百人组合成的不断变幻的画面,也是混色原理造成的奇观。总而言之,色彩美与人体美一样,都离不开数学,离不开黄金分割。而黄金分割在欧几里德和斐波那契们那里,表现为一种层层推导、顺理成章的逻辑美;在达·芬奇和罗丹们那里,则表现为令人倾倒的美的色彩和美的形体。正是黄金分割这座桥梁,把站在两边的科学家和艺术家有机而完美地联合起来,融为一体。正如福楼拜曾预言的那样:“越往前走,艺术越要科学化,同时科学也要艺术化。两者在山麓分手,回头又在顶峰汇聚。”④只要简单回看一下黄金分割的发现历史我们就不难发现,对黄金分割的研究大部分还是来自于自然科学领域而通览国内外、近现代有关于黄金分割的著述、论文,大都广泛地、笼统地、简单地叙述了黄金分割的应用领域,并未对其在艺术创作领域的应用及应用方法作出深入的研究或阐述。确实,我们对黄金分割率的解释是很不够的。对其本体论和方法论方面的开掘和阐释还远远不够,对于自然界是否存在这样一个统一的规律,如果有,又怎样把这样一个客观规律应用于我们的艺术创作中,使我们能够创造出一个更符合于“宇宙大美”的艺术空间,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课题。
本文标题:黄金分割定律在人物画创作中的应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572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