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龙颈凹三号大桥开工报告
S355江华分水岭至白芒营公路第三合同段基础及下部构造施工技术方案(K61+185.5龙颈凹三号大桥)1基础及下部构造施工技术方案(K61+185.5龙颈凹三号大桥)第一章编制说明及工程概况一、编制说明1、编制范围本施工组织计划方案的编制范围为:江华分水岭至白芒营S355省道第三合同段龙颈凹三号大桥(K61+185.5)基础、下部构造、上部构造、桥面、附属工程及为完成以上工程所包含的临时设施工程。2、编制依据(1)业主颁发的《江华分水岭至白芒营S355省道工程施工招投标文件》、《设计图纸》;(2)参考资料《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公路工程基桩动测技术规程》JTG/TF81-01-2004《公路工程施工工艺标准》FHEC《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GF90-2015《公路水运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指南》其它有效的国家、湖南省的规范、标准、规章二、工程概况1、工程位置及走向龙颈凹三号大桥(K61+185.5)起点桩号为K61+003.46,终点桩号为K61+363.54,桥跨布置为14*25米预应力砼预制T梁,桥长360.08米,交角90度,桥墩采用矩形墩、柱式墩及桩基础,桥台采用柱式台及桩基础。2、主要构造基本参数S355江华分水岭至白芒营公路第三合同段基础及下部构造施工技术方案(K61+185.5龙颈凹三号大桥)2S355江华分水岭至白芒营公路第三合同段基础及下部构造施工技术方案(K61+185.5龙颈凹三号大桥)33、地形、地貌、水文、气候(1)地形、地貌桥址区属中低山区腐蚀地貌,微地貌为低山间河谷,路线段山坡地段出露,植被较发育,主要为杉树及灌木。地表上覆角砾,局部夹碎石。场区S326省道通过,交通较便利。(2)地层岩性根据设计文件,桥位区地层按其时代及成因分类,在勘察深度范围内上覆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坡残(Q4dl)角砾;下伏基层为泥盆系中统跳马涧组(D2t)粉砂岩,由新至老分别为:第四系全新统坡残(Q4dl):2-52角砾:杂色,稍密,稍湿,母岩成分为砂岩,粒径5-20mm,呈尖棱状,含量约为65%,少量细砂充填局部含碎石。本次勘察揭露层厚0.5-6.8m,地表均有分布,层顶高程389.68-425.28。泥盆系中统跳马涧组(D2t)粉砂岩:8-12强风化粉砂岩(D2t):灰褐色,粉砂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节理裂隙发育,岩芯破碎多呈块状。本岩层分布广泛,为场区下伏基岩,勘察揭露层厚19.2-22m埋深0.5-6.8m顶面高程389.68-425.28m。8-13中风化粉砂岩(D2t):深灰色,粉砂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节理裂隙较发育,岩质较坚硬,岩心因机械破碎呈块状。本层分布广泛,为场区下伏基岩,勘察时揭露深度8-19.5米,层顶高程376.52-405.78m。3、水文地质桥址区地表水主要为低洼处积水,主要接受大气降雨及两侧山坡地下水补给。桥址区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土层中的孔隙潜水和基岩裂隙水。第四系孔隙潜水分布于表层碎石土层中,该类土层透水性较好,水量贫乏,地下水藏浅,主要接受大气降水下渗补给。基岩裂隙水分布在下伏强风化粉砂岩裂隙中,一般来说,该组岩透水性较弱,埋藏深,水量较贫乏,勘察期间未揭露该层地下水位。4、水和土的腐蚀性分析评价根据设计文件,桥址区位于湖南省南部,属于温润气候,场地环境类型为Ⅱ类。设计初勘时取水样一组,经室内水质分析腐蚀性评价为:场地内地表水与甘佳一S355江华分水岭至白芒营公路第三合同段基础及下部构造施工技术方案(K61+185.5龙颈凹三号大桥)4大桥为同一水系,参照甘佳一大桥地表水水质分析结果,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微腐蚀性,对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有微腐蚀性。5、地质构造项目区域构造行迹定形于加里东期构造作用,使地壳发生大面积间歇性掀斜式抬升,桥址区位于小圩--新圩向斜北西翼,未见断裂构造通过。场区岩层产状,2000,,15度。6、不良地质与特殊岩土桥址区未见不良地质,无特殊岩土。7、桥址区处于地台稳定区,晚近期新构造活动迹象微弱少见,历史上无重大地震记录,地壳较稳定。桥址区无地震作用下可液化地层。第二章施工准备一、材料准备及标准试验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及进度,对用于工程实体所需的主要材料,如钢筋、水泥、河砂、碎石、粉煤灰、减水剂,已进行调查、取样,且已检测合格并报监理工程师认可。已与钢材、河砂、碎石、水泥材料厂家签署供料协议,保证材料能及时供应并顺利进场。现场浇筑采用集中拌合混凝土,砼配合比验证实验已完成,并达到强度要求,砼配合比已上报监理工程师并批准使用。钢筋原材料及焊接试验也已完成,其性能已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可以满足施工需要,且已报监理工程师审批。二、测量准备1、测量使用的全站仪、水准仪等测量仪器已经过相关标定。2、根据设计图纸,桥梁桩基桩位中心坐标及高程已核算完毕,并在现场放样桩位,用5cm×5cm木橛标示出桩位,木橛上用小钢钉做出标志点。3、测量人员所放桩位需附带高程,并在合适位置设立水准点,以便施工过程中测量高程。三、人员准备施工管理人员及安全管理人员已经全部到位,配备情况如下表:表格一管理人员配备表序号姓名职务主要任务备注S355江华分水岭至白芒营公路第三合同段基础及下部构造施工技术方案(K61+185.5龙颈凹三号大桥)51唐卫华项目经理施工进度、质量、安全协调工作施工总负责2唐恩文项目副经理协助项目经理实施进度、质量、安全工作施工总负责3蒋模喜项目总工施工中方案制定、技术指导交底技术负责4邓平桥梁工程师施工中技术指导工作施工负责5李文娇质检工程师施工中质量检测工作质量负责6罗冲测量工程师施工中测量工作测量负责7陈豪明试验室主任施工中试验检测工作试验负责8邹荣耀安全工程师施工中安全管理工作安全负责表格二拟配备作业人员表(基础及下部构造)序号工种数量备注1挖孔作业人员20人2焊工4人3钢筋工12人4电工1人5爆破工2人6混凝土工13人7普工6人8机械钻孔8人9模板工16人四、机械设备及现场准备(1)开挖前,场地完成三通一平,确认地上、地下的电缆、管线等障碍物均已迁移完毕,临时便道满足材料进场及施工的需求。(2)临时供电采用320KW变压器供电,并已将电路架设至施工现场。(3)机械设备已进场并调试正常。配备如下:S355江华分水岭至白芒营公路第三合同段基础及下部构造施工技术方案(K61+185.5龙颈凹三号大桥)6表格三拟配备机械设备表(基础及下部构造)序号机械设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潜水泵台20人工挖孔2空压机台8人工挖孔3鼓风机套4人工挖孔4风镐台20人工挖孔5电动提升架座12人工挖孔6冲击钻机套2机械钻孔7钢筋弯曲机台1钢筋加工厂8钢筋调直机台1钢筋加工厂9钢筋截断机台1钢筋加工厂10电焊机台4钢筋加工厂11砼罐车台4搅拌站12搅拌机1000型台2搅拌站13搅拌机300型台1现场14插入式振捣棒套5砼浇筑15汽车吊台225t或50t16装载机台117挖掘机台118立柱模板160米2319平板模板M214020盖梁底模及托架套221地系梁弧形模板套122中系梁弧形模板套1S355江华分水岭至白芒营公路第三合同段基础及下部构造施工技术方案(K61+185.5龙颈凹三号大桥)7第三章施工方案、方法一、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人工挖孔桩施工工艺流程图见附件。(1)施工准备平整场地、清除坡面危石浮土。布置好出碴道路及场地,合理堆放材料、机具。井口周围予以围护,井口围护应高出地面20~30CM,防止土、石、杂物滚入空内伤人。(2)测量放样测设桩基的中点位置,并按轴方向测设十字桩,以控制桩位及高程。十字桩距桩中心2.5m,在施工过程注意对十字桩的保护。(3)桩孔开挖1)挖掘方法:一般组织两班制连续作业,开挖方式为人工下井开挖,电绞车提升,开挖工具采用特制手锄、风镐,特殊情况采用孔内爆破。挖掘顺序视土层性质及桩孔布置而定,避免孔间间隔太薄造成坍塌。2)人工挖孔桩采用分级挖土,分段支护的办法,根据地质状况,对正常地层(粘土层、岩层)1.0m为一施工段,地质较差(流砂层、淤泥层)地层0.5~0.7m为一施工段。3)开挖采用人工配铁锹逐层进行,挖土次序为先挖中间部分后挖周边,按设计尺寸控制截面,随时自检,减少超挖,杜绝欠挖。挖掘时,要使孔壁稍有凹凸不平,以增加桩的摩阻力。每节开挖深度视地质情况而定。挖出碴土装入吊桶,用提升架垂直提升到地面装入推土车运到弃土场堆积(孔口两米范围内不得堆放碴土和杂物)。4)吊桶提升过程中,桩内外作业人员应暂停挖土,注意安全。(4)护壁1)井壁支护采用C25现浇混凝土护壁,护壁的结构形式为外“1”字,内“八”字搭接形式,上下护壁间搭接长度为5cm,第一节护壁高出地面30cm,壁厚20cm,以下护壁厚15cm,遇沙层时可适当加厚,并布设钢筋网,确保护壁稳固。2)孔内测量放线可以在第一节护壁上测设“十”字交叉线,用锤球控制挖孔垂直度,并定期用全站仪复核中心点。每节护壁模板的安装必须用十字线对中,确定桩心S355江华分水岭至白芒营公路第三合同段基础及下部构造施工技术方案(K61+185.5龙颈凹三号大桥)8点后校正模板位置,检查护壁厚度,孔径大小。(5)爆破1)当开挖至弱风化层时,应采用风镐凿碎岩层,岩层较硬须采用爆破时,应专门设计,并采用浅眼松动爆破法,严格控制炸药用量并在炮眼附近加强支护。孔深大于5m时,必须用电雷管引爆。2)孔内爆破后应先通风排烟15min后并经检查无有害气体后,施工人员方可下井继续作业。(6)排水及通风1)孔内渗水、积水可用潜水泵接胶管抽排至孔外排水沟。2)挖孔深度超过10m时应用鼓风机配软薄膜管向孔内吹风,保持孔内空气清新。3)终孔:挖孔达到设计高度后进行孔底处理。作到平整,无松渣、污泥及沉淀等软层。嵌入岩层深度符合设计要求。开挖过程中应经常检查了解地质情况,若与设计资料不符,应及时上报监理及设计单位。挖孔桩成孔允许误差见下表:序号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mm)1钻(挖)孔桩孔的中心位置(mm)群桩100,单排桩502孔径(mm)不小于设计桩径3倾斜度(%)钻孔小于1,挖孔小于0.54沉淀厚度摩擦桩:符合设要求或小于30cm,支承桩:小于设计规定5cm5孔深摩擦桩:不小于设计规定支承桩:比设计深度超深不小于50mm6钻孔桩沉淀厚度(mm)摩擦桩:符合设计规定。设计未规定时,对于直径≤1.5m的桩,≤200;对桩径1.5m或桩长40m或土质较差的桩,≤300支撑桩:部大于设计规定;设计未规定时≤507清孔后泥浆指标相对密度:1.03-1.10;黏度:17-20Pa·s;含砂率:2%;胶体率:98%(7)钢筋笼制作1)钢筋笼分节制作,其纵向垂直度满足规范要求,在钢筋笼顶面用4根Φ20圆钢作挂钩,采用三点吊装,空中扶直。在下放过程中,分节吊装立焊,在护壁顶面用2根10号(h=100mm)槽钢作为过梁来悬吊钢筋笼。2)钢筋的加工、安装严格按照桥涵施工技术规范相关要求执行。钢筋表面应清S355江华分水岭至白芒营公路第三合同段基础及下部构造施工技术方案(K61+185.5龙颈凹三号大桥)9洁、无损伤、无油渍、无漆污和铁锈。使用前应将锈污清除干净,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的不合格钢筋不准使用。3)钢筋接头采用搭接电弧焊,两根钢筋搭接端部应预先折向一侧,使两跟搭接钢筋轴线一致。根据规范要求,接头双面焊缝的长度不应小于5d,单面焊缝的长度不应小于10d,焊缝高度大于0.3d,且不小于4mm,焊缝宽度大于0.7d。受力钢筋接头必须错开,同一截面上的钢筋接头不得超50%。灌注桩钢筋骨架制作和安装质量标准如下表灌注桩钢筋骨架制作和安装质量标准表(表4-4)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1主筋间距(mm)±102箍筋间距(mm)±203外径(mm)±104倾斜度(%)0.55保护层厚度(mm)±206中心平面位置(mm)207顶端高程(mm)±20
本文标题:龙颈凹三号大桥开工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590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