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桩基、基坑围护及土方方案(昆山宗仁卿纪念医院医疗大楼第一期新建工程)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CHINACONSTRUCTIONFOURTHENGINEERINGDIVISION昆山宗仁卿纪念医院医疗大楼第一期新建工程桩基、基坑围护及土方方案1一、工程综合说明1.1、工程概述昆山宗仁卿纪念医院医疗大楼第一期新建工程由昆山宗仁卿纪念医院有限公司投资建造,主体结构由北京联华建筑事务有限公司和台湾许常吉建筑师事务所合作设计,基坑围护由上海众谊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本工程位于昆山开发区前进东路南侧,樾河路东,文峰中学西侧;单体建筑占地面积7426m2,主楼地上九层,裙楼地上1-4层,设有2层地下室;除落深处外,基坑开挖深度为9.7m和11.4m。桩基采用钻孔灌注桩,桩径均为Φ1000mm,有效桩长为37.5米,共526根,其中MZH1(抗拔)锚桩20根,SZH1试桩6根,ZH1桩506根,合计工程量15484m3,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为水下C30。基坑围护采用三轴水泥搅拌桩(SMW)隔水+复合土钉墙支护形式。工程内容包括:1、掺量18%的三轴水泥搅拌桩(SMW),桩长为15.85m。2、开挖深度-7.85m以上的土钉墙1:1放坡护坡;-7.85m以下的直壁复合土钉墙挡土。3、C20压顶路面砼。4、C20砼护坡。5、深井降水、轻型井点各一项。深井布置18口;轻型井点布置6套。1.2、工程编制依据1.2.1、工程图纸1.2.2、相关规范及文件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CHINACONSTRUCTIONFOURTHENGINEERINGDIVISION昆山宗仁卿纪念医院医疗大楼第一期新建工程桩基、基坑围护及土方方案21.2.2.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1.2.2.2、《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2003)1.2.2.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1.2.2.4、《上海市基坑工程设计规程》(DBJ08-61-97)1.2.2.5、《基坑土钉支护技术规程》(CECS-96-97)1.2.2.6、《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1.2.2.7、《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120-99)1.2.2.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1.2.2.9、《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1)1.2.2.10、《钻孔灌注桩施工规范》(DBJ08-202-92)1.2.2.11、《钻孔灌注桩检测技术规程》(DBJ08-218-96)1.2.2.1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1.2.2.13、《软土地基深层搅拌加固法技术规程》(YBJ225-91)1.2.2.14、《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8-2002)二、工程地质概况根据徐州中国矿大岩土工程新技术发展公司提供的“昆山市宗仁卿纪念医院综合病房大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和现场实地踏勘可知,现场地形基本平整,各层地基土的特性参见下表。详细地质条件参见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CHINACONSTRUCTIONFOURTHENGINEERINGDIVISION昆山宗仁卿纪念医院医疗大楼第一期新建工程桩基、基坑围护及土方方案3层序土层名称层厚(m)层底埋深(m)fak(Kpa)①耕土0.4~0.50.4~0.5②粘土0.9~2.11.3~2.580③淤泥质粘土1.5~4.83.9~6.660④粘土3.0~6.49.0~10.4205⑤粉砂3.5~7.012.9~16.0150⑥粉砂5.7~7.620.4~22.5200⑦-1粘土2.7~5.324.0~27.3105⑦-2粉质粘土3.2~5.529.0~31.1130⑧粉质粘土4.5~7.834.4~37.1180⑨-1粉质粘土与粉砂互层3.4~6.039.6~41.2190⑨-2粉砂0.7~1.540.5~42.45195⑨-3粉质粘土与粉砂互层2.4~8.644~50200三、施工部署主要分项工程流程安排3.1、总体施工顺序3.2、施工准备场地平整、施工道路浇捣→铺设水电管线→砌筑泥浆池→设备进场组前期准备障碍物处理基坑围护试成孔水、电安装试、锚桩工程桩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CHINACONSTRUCTIONFOURTHENGINEERINGDIVISION昆山宗仁卿纪念医院医疗大楼第一期新建工程桩基、基坑围护及土方方案4装→临时设施准备四、施工准备及施工总平面布置4.1、施工准备4.1.1、施工测量4.1.1.1、测量准备工作4.1.1.1.1、测量放样依据4.1.1.1.1.1、业主提供的城建坐标及水准点;4.1.1.1.1.2、设计院提供的施工图;4.1.1.1.1.3、国家有关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有关规范;4.1.1.1.1.4、有关工程测量的规范和标准。4.1.1.1.2、测量人员组织测量放样控制是贯穿工程施工全过程的十分关键的工作,为此成立专门测量放样小组,由具有理论和实际施工经验的工程师负责,控制测量根据工程特点由专职测量人员实施。人员配备:测量工程师:1人;测量技工:1人4.1.1.1.3、测量器具配备表:名称、型号数量名称、型号数量经纬仪“苏光J2-2”2台钢卷尺50m5把水准仪“DS3”2台花杆2把4.1.1.2、施工测量的内容和要求4.1.1.2.1、检查、复核测量标志查对复核建设单位所交付的中线位置、水准基点等标志和有关测量资料,如有标志不足,不妥、位置移动或精度与要求不符,均须进行补测、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CHINACONSTRUCTIONFOURTHENGINEERINGDIVISION昆山宗仁卿纪念医院医疗大楼第一期新建工程桩基、基坑围护及土方方案5加固,并将校测结果通知建设单位。4.1.1.2.2、测量工作基本内容4.1.1.2.2.1、补充施工需要的轴线桩;4.1.1.2.2.2、测定各主要结构的中线、边线和转角的位置;4.1.1.2.2.3、补充施工需要的水准点;4.1.1.2.2.4、在施工过程中,测定并检查施工部分的位置和标高;4.1.1.2.2.5、其他施工测量与放样定位。4.1.1.2.3、标志布设4.1.1.2.3.1、为防止差错,施工单位自行测定的重要标志,必须至少由二组相互检查核对,并作测量和检查核对记录;4.1.1.2.3.2、施工的主要控制标志(或其护桩),均应稳固可靠,保留至工程结束;4.1.1.2.4、量距要求各建(构)筑物中线位置、结构的距离校核及各结构的位置放样,当有良好的丈量条件时,均应直接丈量或用检验过的电磁波测距仪测量。丈量距离时,应对尺长、温度、拉力、垂度和倾斜度进行改正计算。4.1.1.3、平面控制测量4.1.1.3.1、控制网点的引设必须通过监理复核,并在(工程基准线复核记录表)签字认可。控制点用长1.5m的木桩埋设,也可在牢固的基础或墙体上用油漆等作相应的标记标识。4.1.1.3.2、对于直线段可采用导线法控制,即根据各施工段的端点控制点进行测量导线的平移等操作。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CHINACONSTRUCTIONFOURTHENGINEERINGDIVISION昆山宗仁卿纪念医院医疗大楼第一期新建工程桩基、基坑围护及土方方案64.1.1.4、水准控制测量4.1.1.4.1、水准测量4.1.1.4.1.1、水准点应设在附近比较安全可靠之处,并考虑施工时便于使用;4.1.1.4.1.2、周边至少各设有两个水准点,并各有一个稳固基准点。对施工水准点的测设精度,应不低于四等水准测量要求;4.1.1.4.1.3、当地质不良或易受破坏地段,基准点应设辅助点,其精度应符合五级水准要求,辅助水准点还需注意:转镜不超过二次,前后视距长度基本接近,并便于观测;4.1.1.4.1.4、稳固基准点可埋设砼标石、钢管标石以及在附近可以利用的永久性建筑物上作标志。根据己知的临时水准点,必要时可将水准控制点引测至施工区的合适位置,并至少设置2点,并根据测量规范要求达到闭合,将测定后的高程桩作为本工程控制的基准桩,对基准桩除加以保护外,正常情况下每一个月复核一次,以确保高程的精确性。4.1.2、地下障碍物处理根据以往施工经验,对于可能存在的零星基础在开挖设置护筒时,予以清除,且在破碎后及时挖除建筑垃圾,护筒应置于老土200mm。4.2、施工总平面布置根据文明施工要求,先在现场主要施工道路浇捣硬地坪,在工地大门的出入口应设置冲洗池,保证周边环境的整洁。4.2.1、施工总平面布置原则保证交通的畅通和满足材料运输方便,最大限度缩短工地内部运距,减少场内二次驳运;各种材料、构件分期分批进场,尽量布置在使用点附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CHINACONSTRUCTIONFOURTHENGINEERINGDIVISION昆山宗仁卿纪念医院医疗大楼第一期新建工程桩基、基坑围护及土方方案7近;在保证施工顺利的前提下,各种电缆、电线的敷设必须符合满足有关规定。各种生产设施便于工人的生产开展,满足安全防火,劳动保护的要求。4.2.2、施工总平面布置说明现场布置的主要内容,主要考虑施工阶段的施工便道、临时水、电线路敷设、施工现场加工工棚搭设位置、临时排水设施及场容场貌的规划等。4.2.2.1、现场临时水、电布置4.2.2.1.1、施工用水本工程施工水源需要求用水量为直径Ф100的水头1只。现场内以直径Ф75分路沿施工便道布设,供施工、场内保洁用。同时大门因冲洗车辆的需要,拉支管设水笼头,并设沉淀池。4.2.2.1.2、施工用电根据实际用电量计算安排钻孔灌注桩机10台、SMW三轴搅拌桩机1台、土钉墙设备2台套;施工电缆的布设按照施工用电规范进行布置,现场采用架空布置,在路口等地方采用钢管护套加固的方式,施工时使用的电缆不得有接头。4.2.2.2、临时排污、排水及硬地坪、泥浆系统布置4.2.2.2.1、临时排污、排水现场沿施工便道挖设一圈排水沟,采用现浇的方式,每隔30米设一个集水井,最终通过沉淀池后排入市政管网,禁止现场泥浆及杂物排入市政管网。过路排水沟采用涵洞排水,上面罩钢筋砼加固。4.2.2.2.2、施工道路、泥浆系统布置在施工区域先进行场地平整、施工主要道路浇捣工作。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CHINACONSTRUCTIONFOURTHENGINEERINGDIVISION昆山宗仁卿纪念医院医疗大楼第一期新建工程桩基、基坑围护及土方方案8泥浆系统的布置主要有循环池、废浆池。布置的原则主要是避开工程桩桩位,泥浆池采用九五砖砌筑。4.2.3、场容场貌设施及布置4.2.3.1、冲洗、沉淀池在主要出入口设置冲洗平台和沉淀池。4.3、施工总平面图(见附件)五、工程质量技术要求5.1、SMW三轴水泥搅拌桩质量技术要求5.1.1、外购水泥,严格控制质量标准,检查复核质量保证资料,并进行必要的实验测试。5.1.2、水泥掺量为被加固土体重量的18%,外加剂为水泥用量的0.25%,浆液水灰比为1.4:1。5.1.3、施工现场专职质量检查人员,检查复合桩机,桩架的走位,钻孔的深度、速度,检查水泥浆液的搅拌操作规范、控制水灰比。5.1.4、桩机移位、开钻、提升有现场指挥负责,开钻前需检查桩机平稳性,做到固定端正,桩架垂直,并采用测量仪器或其它手段,完成桩架的水平度,桩架的垂直度,在确认无误后,指挥下达操作命令。5.1.5、根据确定的水泥浆液的配合比,做好量具的检验,严格控制水灰比,搅拌时间,浆液质量,注浆时控制注浆压力注、浆速度和注浆量。5.1.6、严格控制钻管下钻,提升的速度,若出现注浆阻塞或断浆现象,应及时停泵,排除故障后,再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重复喷浆,严防断桩、空桩。5.1.7、为保持工作连续性,严禁钻管下钻提升中途进行换岗接班,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CHINACONSTRUCTIONFOURTHENGINEERINGDIVISION昆山宗仁卿纪念医院医疗大楼第一期新建工程桩基、基坑围护及土方方案9建立交接班记录制度。5.1.8、整个施工接受监理的监督,听从监理的有益建议,确保工程顺利进行。5.2、钻孔灌注桩质量技术要求5.2.1、实际桩位与设计桩位
本文标题:桩基、基坑围护及土方方案(昆山宗仁卿纪念医院医疗大楼第一期新建工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59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