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梁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
1第4章梁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图集号:03G101-1)第1节梁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第4.1.1条梁平法施工图系在梁平面布置图上采用平面注写方式或截面注写方式表达。第4.1.2条梁平面布置图,应分别按梁的不同结构层(标准层),将全部梁和与其相关联的柱、墙、板一起采用适当比例绘制。第4.1.3条在梁平法施工图中,尚应按第1.0.8条的规定注明各结构层的顶面标高及相应的结构层号。第4.1.4条对于轴线未居中的梁,应标注其偏心定位尺寸(贴柱边的梁可不注)。第2节平面注写方式第4.2.1条平面注写方式,系在梁平面布置图上,分别在不同编号的梁中各选一根梁,在其上注写截面尺寸和配筋具体数值的方式来表达梁平法施工图。平面注写包括集中标注与原位标注,集中标注表达梁的通用数值,原位标注表达梁的特殊数值。当集中标注中的某项数值不适用于梁的某部位时,则将该项数值原位标注。施工时,原位标注取值优先(如图4.2.1所示)。第4.2.2条梁编号由梁类型代号、序号、跨数及有无悬挑代号几项组成,应符合表4.2.2的规定。梁编号表4.2.2梁类型代号序号跨数及是否带有悬挑楼层框架梁KLXX(XX)、(XXA)或(XXB)屋面框架梁WKLXX(XX)、(XXA)或(XXB)2框支梁KZLXX(XX)、(XXA)或(XXB)非框架梁LXX(XX)、(XXA)或(XXB)悬挑梁XLXX井字梁JZLXX(XX)、(XXA)或(XXB)注:(XXA)为一端有悬挑,(XXB)为两端有悬挑,悬挑不计入跨数。例:KL7(5A)表示第7号框架梁,5跨,一端有悬挑;L9(7B)表示第9号非框架梁,7跨,两端有悬挑。第4.2.3条梁集中标注的内容,有五项必注值及一项选注值(集中标注可以从梁的任意一跨引出),规定如下:一.梁编号,见表4.2.2,该项为必注值。其中,对井字梁编号中关于跨数的规定见第4.2.5条。二.梁截面尺寸,该项为必注值。当为等截面梁时,用b×h表示;当为加腋梁时,用b×hYC1×C2表示,其中C1为腋长,C2为腋高(图4.2.3a);当有悬挑梁且根部和端部的高度不同时,用斜线分隔根部和端部的高度值,即为b×h1/h2(图4.2.3b)。三.梁箍筋,该项为必注值。包括箍筋级别、直径、加密区与非加密区间距及肢数。箍筋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不同间距及肢数需用斜线“/”分隔;当梁箍筋为同一种间距及肢数时,则不需用斜线;当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箍筋肢数相同时,则将肢数注写一次;箍筋肢数应写在括号内。加密区范围见相应抗震级别的标准构造详图。例:10@100/200(410,加密区间距为100,非加密区间距为200,均为四肢箍。8@100(4)/150(28,加密区间距为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为150,两肢箍。当抗震结构中的非框架梁、悬挑梁、井字梁,及非抗震结构中的各类梁采用不同的箍筋间距及肢数时,也用斜线“/”将其分隔开来。注写时,先注写梁支座端部3的箍筋(包括箍筋的箍数、箍筋级别、直径、间距与肢数),在斜线后注写梁跨中部分的箍筋间距及肢数。例:1310@150/200(410;梁的两端各有13个四肢箍,间距为150;梁跨中部分,间距为200,四肢箍。1812@150(4)/200(212;梁的两端各有18个四肢箍,间距为150;梁跨中部分,间距为200,双肢箍。四.梁上部通长筋或架立筋配置,该项为必注值。所注规格与根数应根据结构受力要求及箍筋肢数等构造要求而定。当同排纵筋中既有通长筋又有架立筋时,应用加号“+”将通长筋和架立筋相联。注写时须将角部纵筋写在加号的前面,架立筋写在加号后面的括号内,以示不同直径及与通长筋的区别。当全部采用架立筋时,则将其写入括号内。例:222用于双肢箍;222+(412)用于六肢箍,其中222为通长筋,412为架立筋。当梁的上部纵筋和下部纵筋均为通长筋,且多数跨配筋相同时,此项可加注下部纵筋的配筋值,用分号“;”将上部与下部纵筋的配筋值分隔开来,少数跨不同者,按第4.2.1条的规定处理。例:322;320表示梁的上部配置322的通长筋,梁的下部配置320的通长筋。五.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受扭钢筋,该项为必注值。当梁腹板高度hw≥450mm时,须配置纵向构造钢筋,所注规格与根数应符合规范规定。此项注写值以大写字母G打头,接续注写设置在梁两个侧面的总配筋值,且对称配置。例:G412,表示梁的两个侧面共配置412的纵向构造配筋,每侧各配置212。4当梁侧面需配置受扭纵向钢筋时,此项注写值以大写字母N打头,接续注写配置在梁两个侧面的总配筋值,且对称配置。受扭纵向钢筋应满足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的间距要求,且不再重复配置纵向构造钢筋。例:N622,表示梁的两个侧面共配置622的受扭纵向钢筋,每侧各配置322。注:1.当为梁侧面构造钢筋时,其搭接与锚固长度可取为15d;2.当为梁侧面受扭纵向钢筋时,其搭接长度为L1或Ln(抗震);其锚固长度为Ln或LnE。六.梁顶面标高高差,该项为选注值。梁顶面标高高差,系指相对于结构层楼面标高的高差值;对于位于结构夹层的梁,则指相对于结构夹层楼面标高的高差。有高差时,须将其写入括号内,无高差时不注。注:当某梁的顶面高于所在结构层的楼面标高时,其标高高差为正值,反之为负值。例:某结构层的楼面标高为44.950m,当某梁的梁顶面标高高差注写为(-0.050)时,即表明该梁顶的标高为相对于44.950m低0.05m。第4.2.4条梁原位标注的内容规定如下:一.梁支座上部纵筋,该部位含通长筋在内的所有纵筋。1.当上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例:梁支座上部纵筋注写为6254/2,则表示上一排纵筋为425,下一排纵筋为225。2.当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加号“+”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联,注写时将角部纵筋写在前面。例:梁支座上部有四根纵筋,225放在角部,222放在中部,在梁支5座上部应注写为225+222。3.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不同时,须在支座两边分别标注;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相同时,可仅在支座的一边标注配筋值,另一边省去不注。(图4.2.4a)设计时应注意:1、对于支座两边不同配筋值的上部纵筋,宜尽可能选用相同直径(不同根数),使其贯穿支座,避免支座两边不同直径的上部纵筋均在支座内锚固。2、对于以边柱、角柱为端支座的屋面框架梁,当能够满足配筋截面面积要求时,其梁的上部钢筋应尽可能只配置一层,以避免梁柱纵筋在柱顶处因层数过多、密度过大导致不方便施工和影响混凝土浇筑质量。二.梁下部纵筋:1、当下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自上而下分开。例:梁下部纵筋注写为6252/4,则表示上一排纵筋为225,下一排纵筋为425,全部伸入支座。2、当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加号“+”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联,注写时角筋写在前面。3、当梁下部纵筋不全部伸入支座时,将梁支座下部纵筋减少的数量写在括号内。例:梁下部纵筋注写为6252(-2)/4,则表示上排纵筋为225,且不伸入支座;下一排纵筋为425,全部伸入支座。梁下部纵筋注写为225+322(-3)/525,则表示上排纵筋为225和322,其中322不伸入支座;下一排纵筋为525,全部伸入支座。4、当梁的集中标注中已按第4.2.3条第四款的规定分别注写了梁上部和下部均为通长的纵筋值时,则不需在梁下部重复做原位标注。6三、附加箍筋或吊筋,将其直接画在平面图中的主梁上,用线引注总配筋值(附加箍筋的肢数注在括号内)(图4.2.4b),当多数附加箍筋或吊筋相同时,可在梁平法施工图上统一注明,少数与统一注明值不同时,再原位引注。施工时应注意:附加箍筋或吊筋的几何尺寸应按照标准构造详图,结合其所在位置的主梁和次梁的截面尺寸而定。四、当在梁上集中标注的内容(即梁截面尺寸、箍筋、上部通长筋或架立筋,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受扭纵向钢筋,以及梁顶面标高高差中的某一项或几项数值)不适用于某跨或某悬挑部分时,则将其不同数值原位标注在该跨或该悬挑部位,施工时应按原位标注数值取用。当在多跨梁的集中标注中已注明加腋,而该梁某跨的根部却不需要加腋时,则应在该跨原位标注等截面的b×h,以修正集中标注中的加腋信息(图4.2.4c)。第4.2.5条井字梁通常由非框架梁构成,并以框架梁为支座(特殊情况下以专门设置的非框架大梁为支座)。在此情况下,为明确区分井字梁与框架梁或作为井字梁支座的其它类型梁,井字梁用单粗虚线表示(当井字梁顶面高出板面时可用单粗实线表示),框架梁或作为井字梁支座的其它梁用双细虚线表示(当梁顶面高出板面时可用双实细线表示)。本图集所规定的井字梁是指在同一矩形平面内相互正交所组成的结构构件,井字梁所分布范围称为“矩形平面网格区域”(简称“网格区域”)。当在结构平面布置中仅有由四根框架梁框起的一片网格区域时,所有在该区域相互正交的井字梁均为单跨;当有多片网格区域相连时,贯通多片网格区域的井字梁为多跨,且相邻两片网格区域分界处即为该井字梁的中间支座。对某根井字梁编号时,其跨数为其总支座数减1;在该梁的任意两个支座之间,无论有几根同类梁与其相交,均不作为支座(图4.2.5)。井字梁的注写规则见本节第4.2.1至4.2.4条规定,除此之外,设计者应注明纵7横两个方向梁相交处同一层面钢筋的上下交错关系(指梁上部或下部的同层面交错钢筋何梁在上何梁在下),以及在该相交处两方向梁箍筋的布置要求。第4.2.6条在梁平法施工图中,当局部梁的布置过密时,可将过密区用虚线框出,适当放大比例后再用平面注写方式表示。第4.2.7条图4.2.7为采用平面注写方式的梁平法施工图示例。第3节截面注写方式第4.3.1条截面注写方式,系在分标准层绘制的梁平面布置图上,分别在不同编号的梁中各选择一根梁用剖面另引出配筋图,并在其上注写截面尺寸和配筋具体数值的方式来表达平法施工图。(如图4.3.5所示)第4.3.2条对所有梁按表4.2.2的规定进行编号,从相同编号的梁中选择一根梁,先将“单边截面号”画在该梁上,再将截面配筋详图画在本图或其它图上。当某梁的顶面标高与结构层的楼面标高不同时,尚应继其梁编号后注写梁顶面标高高差(注写规定与平面注写方式相同)。第4.3.3条在截面配筋详图上注写截面尺寸b×h、上部筋、下部筋、侧面构造筋或受扭筋、以及箍筋的具体数值时,其表达形式与平面注写方式相同。第4.3.4条截面注写方式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与平面注写方式结合使用。注:在梁平法施工图的平面图中,当局部区域的量布置过密时,除了采用截面注写方式表达外,也可采用第4.2.6条的措施来表达。当表达异形截面梁的尺寸与配筋时,用截面注写方式相对比较方便。第4.3.5条图4.3.5为应用截面注写方式表达的梁平法施工图示例。第4节梁支座上部纵筋的长度规定第4.4.1条为方便施工,凡框架梁的所有支座和非框架梁(不包括井字梁)的中间支座上部纵筋的延伸长度a值在标准构造详图中统一取值为:第一排非通长8筋从柱(梁)边起延伸至ln/3位置;第二排非通长筋延伸至ln/4位置。ln的取值规定为:对于端支座,ln为本跨的净跨值;对于中间支座,ln为支座两边较大一跨的净跨值。第4.4.2条悬挑梁(包括其它类型梁的悬挑部分)上部第一排纵筋延伸至梁端头并下弯,第二排延伸至3l∕4位置,l为自柱(梁)边算起的悬挑净长。当具体工程需将悬挑梁中的部分上部筋从悬挑梁根部开始斜向弯下时,应由设计者另加注明。第4.4.3条井字梁的端部支座和中间支座上部纵筋的延伸长度a值,应由设计者在原位加注具体数值予以注明。当采用平面注写方式时,则在原位标注的支座上部纵筋后面括号内加注具体延伸长度值(图4.4.3a);当为截面注写方式时,则在梁端截面配筋图上注写的上部纵筋后面括号内加注具体延伸长度值(图4.4.3b)。设计时应注意:1.当井字梁连续设置在两片或多片网格区域时,才具有上面提及的井字梁中间支座。2.当某根井字梁端支座与其所在的网格区域之外的非框架梁相连时,该位置上部钢筋的连续布置方式须由设计者注明。第4.4.4条设计者在执行第4.4.1条、第4.4.2条关于梁支座端上部纵筋的
本文标题:梁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60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