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 韩国与欧盟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对中国外贸的影响
韩国与欧盟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对中国外贸的影响作者:刘东强何秋雨来源:中华论文中心整理发布时间:2011-01-14(仅供参考)韩国与欧盟于2010年10月6号正式签署自由贸易协定,成为亚洲第一个与欧盟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这将极大促进欧盟与韩国的双边贸易。这也是自2007年签署韩美自贸协定之后,韩国同欧美国家签署的最重要自贸协定,标志着韩国更快地融入西方市场。一、韩欧自由贸易协定基本内容韩欧自由贸易协定共包含十五章、三个备忘录以及一个联合公告,其内容涉及商品贸易、服务贸易、投资、知识产权保护、公共采购、竞争规则、商业监管、解决纠纷与可持续发展(劳动、环境)等多方面。在减免关税方面,韩国将对对欧出口产品种类的82%减免关税,作为对应,欧盟将对韩出口产品种类的94%减免关税。欧盟所有对韩出口产品都将在五年内削减关税,韩国对欧盟部分产品将在十年内取消关税。韩国保留44种产品,欧盟保留有39种产品不减免关税。除全面去除关税壁垒外,双方还同意减少多项非关税壁垒,为双边农产品贸易提供绿色通道,减少冗余检验,为工业制成品提供通关便利等。韩欧自由贸易协定是在韩美自由贸易区基础上进行适当修改后制定。例如韩国队欧盟和美国减免关税的工业产品品目相同,均为9404种。韩国对欧盟产品会在七年内免除关税,对美国产品则会在十年内免除关税。在农产品关税减免方面,韩国对欧盟国家42.1%的农产品出口品类立即免除关税,对美国38.1%的农产品出口品类立即免除。欧盟将会在五年内对除个别品类外的韩国农产品免除关税,美国则会在十年内免除韩国农产品的全部关税。二、韩欧双边贸易情况欧盟是韩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韩国是欧盟的第八大贸易伙伴。2009年欧盟与韩国双边贸易额达到540亿欧元,其中欧盟从韩国进口291亿欧元,向韩国出口237亿欧元。按照国际贸易标准贸易分类,2009年韩国对欧盟的出口产品主要集中在办公和电信设备(33.1%),汽车(27.1%),工业机械(11.1%),化工(3.4%),钢铁(3.4%),以上五项产品就达到了总出口的78.1%。在服务业方面,欧盟与韩国贸易有34亿欧元的盈余,2008年欧盟向韩国出口78亿欧元,进口44亿欧元。在欧盟各成员国与韩国的贸易往来中,德国是韩国最主要的贸易伙伴国。根据韩国贸易商会统计,2009年韩国对德国出口额为88.2亿美元,从德国进口额为123亿美元,韩德贸易占据了韩欧贸易的26.79%,远高于其他欧盟国家。2010年前九个月韩国向德国出口77亿美元,增长了25.5%,增幅也高于其他欧盟国家。当前,欧盟对韩国征收的关税平均为5.6%,高于美国的3.5%,尤其是对汽车、家用电器等韩国主要出口产品征收的关税都比较高。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后,通过关税减让,将大幅增强韩国相关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从而促进韩国经济发展。韩国《中央日报》报道称,一旦自贸协定生效,韩国的汽车、船舶制造、手机制造等行业将会出现大幅出口,特别是韩国的汽车制造商将大大增加在欧洲市场上的竞争力。欧盟国家则将受益于韩国对欧盟葡萄酒15%关税的取消。欧盟(特别是法国)一直是韩国最大的葡萄酒进口来源国,据韩国国际贸易协会统计,法国品牌的葡萄酒在韩国的市场占有率达到40%。虽然韩国一直将农业视为高度敏感的产业进行保护,但仍然在自由贸易协定中对欧盟国家进行了一定的开放,这使欧盟的农产品在韩国非常具有竞争力,2009年共向韩国出口约10亿欧元。随着韩欧自贸协定的签署,韩国与欧盟将迅速组成统一市场。据韩国国际贸易协会估计,未来20年,韩欧双边贸易将增长一倍,推动韩国GDP增长5%。三、韩欧自贸协定对中国外贸的影响韩国与欧盟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现今,韩国和欧盟签署自由贸易协定,两国互相开放商品市场和服务市场,将对双方其他贸易伙伴造成一些影响。中国是双方重要的贸易伙伴,韩欧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必将对中国外贸造成深远影响。欧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是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2009年欧盟共向中国出口816亿欧元,进口2147亿欧元,总贸易额达到2964亿欧元,是中国的第一大出口伙伴,第三大进口伙伴。中国是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韩国是中国第五大贸易伙伴。据韩国海关统计,2009年韩国货物贸易进出口6866.2亿美元。其中,出口3635.3亿美元,进口3230.8亿美元,韩国对中国贸易顺差404.5亿美元。由于中国与欧盟对韩国出口产品层次不同,并且中国在对韩国出口方面具有地缘优势,所以韩欧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对我国外贸企业向韩国出口冲击并不大。但是中国与韩国对欧盟出口层次相近,此次自贸协定签署势必会对我国企业向欧盟出口造成不利影响。首先,韩欧自由贸易协定会对中国企业向欧盟出口造成直接的压力。中国与韩国出口到欧盟市场的大部分产品重叠,韩国产品的关税取消,相应的提高了韩国产品的竞争力。中韩产品在欧盟市场上的厮杀将会加剧,甚至中国厂商会失去一些传统的出口市场。由下表可以看出,除汽车(韩国27.1%,中国3.3%)、钢铁(韩国3.4%,中国0.8%)和服装(韩国0.3%,中国12.4%)外,韩国和中国的对欧出口比例都非常接近。过去中国商品的优势就是价格低廉,以供货量大取胜。两国的出口产品大多为低技术品,缺少差异化,这时价格成为唯一的竞争指标。现在韩国商品通过关税减让很可能重新夺回价格优势,这可能导致大量欧洲客商将采购方向从中国转向韩国。根据欧盟委员会网站相关数据制作其次,由于韩国欧盟之间贸易的零关税,将造成欧盟对华投资的转移。那些试图进入东亚市场的外商可能会更青睐在韩国投资。自由贸易协定使欧盟市场和韩国市场更紧密,统一市场效应将会使两国贸易环境更加趋同。在韩国投资使欧盟客商可以利用东亚廉价的人力资本,可以规避进入欧盟市场时的各种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韩欧自贸协定的签署将会使中国在东亚自贸协定谈判中的地位进一步恶化。在此之前,韩国已经同美国签署了自贸协定,这使得韩国在东亚自贸区谈判中掌握了主动。通过先行与欧盟和美国签署自贸协定,将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先行纳入自己的贸易体系中,韩国掌握了和中日自贸谈判的筹码。在自贸协定策略上,韩国采取了远交近攻的三步走战略,首先美国,其次欧盟,最后中曰。与欧美签署自贸协定,一方面使随之与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的谈判变得容易,同时使得中国日本在自贸区的谈判上变得更急迫。韩国在同中日谈判时,便可以使用同欧美谈判好的条款,要求中日进行让步,改变自贸协定的谈判格局。参考文献[1]高金田,姜萌.韩国一欧盟自由贸易区的贸易效应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0(21)[2]张玉山,刘维.韩美自由贸易协定对我国的影响与对策[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8)
本文标题:韩国与欧盟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对中国外贸的影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610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