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预应力管桩监理细则(打印)
宁波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项目_3号线一期首南(姜山)车辆段_工程B-024监理实施细则(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内容提要:专业工程特点监理工作流程监理工作控制目标及控制要点监理工作方法及措施项目监理(章):专业监理工程师:总监理工程师:日期:2015年11月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1第二章编制依据.....................................4第三章监理工作流程.................................5第四章监理工作目标和控制要点.......................6第五章监理工作方法及措施..........................12宁波市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首南(姜山)车辆段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监理实施细则1第一章工程概况一、工程概述宁波市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首南(姜山)车辆段与综合基地位于3号线线路南端终点,姜山镇附近,地块位于宁波绕城高速公路、宁姜路、高阳路以及明光路合围的地块内。该地块四面环路,地势低洼平坦,区域内水系发达,河网较多,地面高程约为1.2~2.6m之间,地块西侧较宽,东侧较窄,西侧宽约500m,东侧宽约190m,东西长约1240m。段内站场B类加固区、部分单体承台下的工程桩、检修地沟及整体道床下的轨道桩采用PHC400(500)AB型管桩,框架桥涵桩基采用PC400A型管桩,接触网下基础采用PHC500B型管桩,其中PHC型管桩桩身混凝土强度为C80,普通PC型管桩桩身混凝土强度为C60,均为摩擦端承桩,采用静压法施工,桩端进入持力层不小于1.0m,持力层为⑤6砾砂层或11-1全风化玄武岩层。段内管桩施工分为三个区域。区域一包括运用库、站场B13、B14加固区、公安派出所及主入口框架桥;区域二包括混合变电所、次入口框架桥及框架涵、物资总库、材料棚、调机工程车库、动调实验间、洗车库、杂品库、接触网基础、试车线检修地沟及站场除区域一标注外加固区;区域三包括检修库。其中区域一、区域二由二个不同的施工队施工,区域三为暂预留区域。段内管桩工程量总计约29万米,其中PHC500(125)AB型为69589m,PHC500(100)B型为56132m,PHC400(95)AB型为137028m,PC400(95)A型为27343m。二、工程地质根据工程地质层的划分,主要地层情况分述如下:(1)①1层:杂填土(mlQ):杂色,以灰黄及灰褐色为主,松散~稍密,成份杂,厚度一般0.3~1.5m,平均厚度0.49m,道路旁及河道处厚度较大,局部可达3.0m。(2)①2层:黏土(al-lQ34):灰黄色,可塑,下部渐变成软塑,岩性以黏土为主,局部相变为粉质黏土,农田及菜地内表部0.2m左右为耕植土,含较多植物根茎,具高压缩性,顶板标高0.68~2.58m,厚度较小,一般为0.3~2.0m,平均厚度1.17m。(3)①3层:淤泥质黏土(mQ34):灰色,流塑,局部相变为淤泥或淤泥质宁波市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首南(姜山)车辆段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监理实施细则2粉质黏土,偶见半碳化物腐殖质,局部地段有机质含量较高,河道顶部一般分布有0.2~0.8m厚淤泥层,河道回填前应予以清除。顶板标高-0.42~1.20m,厚度1.4~5.5m,,平均厚度2.75m。(4)②1层:黏土(mQ24):灰色,软塑,具高压缩性,顶板标高-4.70~-0.65m,厚度较小,一般为0.5~2.4m,平均厚度1.06m。(5)②2a层:淤泥(mQ24):灰色,流塑,厚层状,含少量贝壳碎屑,场地内均有分布,具高压缩性,顶板标高-5.20~-1.77m,层厚1.60~8.00m,平均厚度4.09m。(6)②2b层:淤泥质黏土(mQ24):灰色,流塑,厚层状,含少量贝壳碎屑,土质不均。性以淤泥质黏土为主,局部相变为淤泥或淤泥质粉质黏土。场地内均有分布,具高压缩性,顶板标高-10.14~-5.00m,层厚2.00~9.00m,平均厚度5.34m。(7)③2层:粉质黏土(mQ14):灰色,流~软塑,鳞片状或厚层状构造,土质不均一,局部粉粒含量较高,夹较多粉土,场地内局部分布,具高压缩性,顶板标高-16.92~-15.80m,层厚2.0~3.0m,平均厚度2.55m。(8)④1层:淤泥质粉质黏土(mQ14):灰色,流塑,局部相变为淤泥质黏土。场地内基本均有分布,具高压缩性,标高-26.88~-10.00m,层厚4.60~21.80m,平均厚度12.67m。(9)④2层:黏土(mQ14):灰色,软~流塑。含少量半碳化物,黏塑性较好,岩性总体以黏土为主,局部相变为淤泥质黏土或粉质黏土。具高压缩性,顶板标高-30.44~-11.78m,层厚1.70~15.10m,平均厚度7.09m。(10)⑤4层:粉质黏土(mQ23):褐灰色,软塑为主,局部地段下部呈可塑状,厚层状,含少量半炭化物及粉砂团块,场地内基本均有分布,具中压缩性,顶板标高-34.30~-29.56m,层厚0.60~5.30m,平均厚度2.72m。(11)⑤6层:砾砂(alQ23):灰黄、灰褐色,中密,饱和,砂质不均,局部为含黏性土砾砂或圆砾。场地内基本均有分布,局部缺失,具低压缩性,顶板标高-37.57~-31.13m,层厚0.90~7.40m,平均厚度3.13m。(12)⑥2层:粉质黏土(mQ23):灰色,软塑,局部可塑,厚层状构造,土质不均一,局部夹粉土或粉砂,该层局部分布,具中等偏高压缩性,顶板标高-41.23~-35.86m,层厚1.00~11.00m,平均厚度5.94m。宁波市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首南(姜山)车辆段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监理实施细则3(13)⑥4层:粉砂、细砂(al-mQ23):浅灰色,中密,饱和,厚层状构造,砂质不均,具低压缩性,顶板标高-46.18~-38.47m,层厚0.60~4.20m,平均厚度1.72m。(14)⑥5层:砾砂(al-plQ32):灰色,中密,饱和,厚层状,土质不均,间夹较多黏性土条纹或团块,场地内局部分布,具低压缩性,顶板标高-43.80~-39.68m,层厚1.60~2.50m,平均厚度2.00m。(15)⑨1层:粉质黏土(al-lQ22):灰绿色,可塑,厚层状,局部粉粒含量高,土质不均,土面稍光滑,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无振捣反应,层底标高-54.59~-42.85m,层底深度45~56.3m,平均层厚4.4m。(16)⑨1a层:粉砂(alQ22):浅灰兰色,密实,饱和,土质不均,分选性较好,级配一般,层底标高-44.68~-44.26m,层底深度46~46.5m,平均层厚1m。(17)⑩1层:粉质黏土(al-lQ12):灰黄色,紫黄色,可塑,厚层状,图纸不均,局部含0.5~2.0cm碎砾石约5~20%,次棱角状,母岩呈全-强风化状,层底标高-53.5~-44.3m,层底深度46.2~55.3m,平均层厚4.2m。(18)⑪1层:全风化玄武岩(N2S):灰紫褐色,岩石风化剧烈,原岩基本破坏,岩芯风化呈土状,遇水易崩解,层底标高-49.61~-44.37m,层底深度46.2~51.5m,平均层厚2.5m。2.3气象(19)⑪2层:强风化玄武岩(N2S):灰紫褐色,岩石风化强烈,岩芯碎块状,敲击易碎,节理裂隙发育,层底标高-51.68~-44.26m,层底深度46.1~53.6m,平均层厚2.7m。第二章监理依据宁波市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首南(姜山)车辆段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监理实施细则41、工程承包合同和监理委托合同2、已批准的监理规划3、与专业工程相关的标准、设计文件和技术资料4、已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5、《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6、《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2010浙G22)7、《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8、《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9、《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技术规程》(DB33/1016-2004)10、《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DBJ15-60-2008)宁波市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首南(姜山)车辆段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监理实施细则5第三章监理工作流程第四章监理工作目标和控制要点重新放样测量放样复核PHC管桩成品桩机进场检查验收桩机就位外观质量检查验收退场同意开始压桩施工全过程旁站压桩过程全过程旁站焊接接桩旁站检查送桩施工检查桩顶标高和终压力进行下一根桩施工1、施工管理人员到岗;2、桩位及施工顺序复核要求;3、配桩长度符合设计,同一承台内相邻桩接头错开不小于1米;4、两台经纬仪控制桩垂直度;1、上下端板表面应用铁刷子清刷干净,坡口处应刷至露出金属光泽。2、焊接层数不得少于两层,外观无气孔、无焊瘤和无裂缝;3、大风大雨天气必须有防风防雨措施,焊接后冷却时间不小于8分钟宁波市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首南(姜山)车辆段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监理实施细则6一、监理工作目标1、质量控制目标:工程质量符合规范及设计文件相关要求,质量保证资料齐全,各项检测试验结果达到设计要求。2、投资控制目标:按签订合同的投资额为控制目标。3、进度控制目标:根据施工组织设计中相应的工期进度控制目标,每一分项工程严格按施工进度计划要求完成进度。4、安全文明施工控制目标:无质量大事故,无人身死亡事故,无环境重大污染事件,创建文明工地。5、合同管理目标:掌握合同内容,对进度、质量、投资情况进行跟踪管理,向业主反映合同执行信息,协同业主搞好各项合同管理。6、信息管理目标:在整个监理过程中,我们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先进的检测设备对施工现场进行有序的管理。同时保证各信息渠道的畅通,确保各信息及时、准确。二、监理控制要点1、PHC管桩成品质量和吊装运输监理控制要点(1)预制桩的规格、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进场时应有出厂合格证、相关原材料合格证及复试报告。(2)检查管桩外观应符合下表规定项目产品等级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粘皮和麻面不允许局部粘皮和麻面累计面积不大于桩总外表面积的0.2%;每处粘皮和麻面的深度不大于5mm,且应修补漏浆深度不大于5mm,每处漏浆长度不大于100mm,累计长度不大于管桩长度和5%,且应修补局部粘皮和麻面累计面积不大于桩总外表面积的0.5%;每桩粘皮和麻面的深度不大于10mm,且应修补漏浆深度不大于主筋保护层厚度,每处漏浆长度不大于300mm,累计长度不大于管桩长度的10%,或对称漏浆的搭接长度不大于100mm,且应修补局部磕碰不允许磕损深度不大于5mm,每处面积不大于20mm[2],且应磕损深度不大于10mm,每处面积不大于50mm[2],宁波市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首南(姜山)车辆段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监理实施细则7修补且应修补内外表面漏筋不允许表面裂缝不得出现环向及纵向裂缝,但龟裂及水纹不在此限桩端面平整度管桩端面混凝土及主筋镦头不得高出端板平面断筋、脱头不允许桩套箍凹隐不允许漏浆深度不大于5mm,漏浆长度不大于周长的1/8,且应修补漏浆深度不大于主筋保护层厚,漏浆长度不大于周长的1/4,且应修补接头和桩套箍与桩身结合面漏浆不允许漏浆深度不大于5mm,漏浆长度不大于周长的1/8,且应修补漏浆深度不大于主筋保护层厚,漏浆长度不大于周长的1/4,且应修补空洞蜂窝不允许外观尺寸偏差表项目允许偏差检查方法桩长±0.3%L用钢尺量桩径±5mm用钢尺量壁厚±5mm用钢尺量桩体弯曲<1/1000L用钢尺量桩长顶面平整度10mm用钢尺量(3)管桩在运输过程中支点应满足两支点法的位置(支点距离桩端0.20L),并垫以楔型掩木,防止滚动。严禁层与层间垫木与桩端的距离不等而造成错位。管桩装卸时应轻起轻放,严禁抛掷、碰撞、滚落,吊运过程应保持平稳。管桩堆放层数不宜超过3层。2、管桩施工准备阶段监理控制要点(1)场地平整:清除地表杂物,并填平场地中的坑洼处,必要时用压路机压实表土。并沿场地四周挖沟排水至集水坑进行集中排水。(2)测量定位:由测量专业监理工程师对桩位进行测量复核,并
本文标题:预应力管桩监理细则(打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629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