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颈椎病及其防治法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的多发病,21世纪初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全球十大顽症”中,颈椎病名列第二,仅次于心脑血管病,据统计,全球60多亿人口中,颈椎病的患病人群高达9亿,仅我国就有2亿以上,随着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工作学习压力的不断增加和劳动强度的进一步加大,特别是电脑的普及应用,颈椎病的发病率日趋增高且逐渐低龄化,故开展颈椎病科普教育,使大家对颈椎病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以便懂得如何有效的及早预防。颈椎病是指颈部骨组织及其周围软组织,由于各种损伤和退行性病变后,造成椎体失稳,移位,刺激或压迫了神经根、脊髓、血管而出现的头颈,臂,手和前胸后背的疼痛、麻木等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因这些病症是由于颈椎的疾患引起的,故称之为颈椎病,又称为颈椎综合症。颈椎病发作隐袭,在疾病的早、中期容易被忽视,晚期有少数人会有致瘫危险。颈椎病的症状与临床表现依病变部位,受压组织及压迫轻重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其症状有的会自行调节或减轻,也会反复发作。根据其症状大致分为神经根型,颈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脊髓型,混合型。1、颈型颈型颈椎病很常见,是最早期的颈椎病,也是其他各型颈椎病共同的早期表现,不少反复落枕的病人多居此型。症状:颈部局部或放射性酸胀、僵硬、疼痛、多在夜间或晨起时发作,活动时加重。2、神经根型由于颈神经根受压,出现一侧或两侧上肢的放射性疼痛、乏力、手指麻木、感觉异常,握力减退。(举例颈肩痛)3、脊髓型由于脊髓受压,临床上多先有下肢无力,麻木,步态不稳,行走似踩棉花易跪倒、胸腰部有束带状,肢体感觉异常、大小便失禁甚至瘫痪4、椎动脉型解剖上两侧椎动脉自锁骨下动脉发出,从第六颈椎横突孔内,像串糖葫芦一样从寰枕关节处进入大脑,若椎体移位必会引起颈部椎动脉扭曲受压,使脑部供血不足,引起头痛、偏头痛、耳鸣、耳聋、眩晕、视力减退、猝倒、记忆力差、失眠、近视(小儿假性近视)。举例:眩晕症:去年底省台办一位领导因眩晕住进省人民医院干部病房,经输液、针灸、物理疗法等治疗多日不见好转,翻身转头眩晕加剧,只能平卧,经检查寰枢椎错位,整复后,当下活动自如、眩晕消失,很快投入到繁忙的工作中。偏头痛:前南京国际俱乐部主席瑞吉娜11岁起患偏头痛,随着年龄增长频繁发作,尤以月经前明显,在世界各地经多方治疗无效,经检查也是寰枢椎问题,治疗时正在发作,经治疗一次症状消除,随访两年无复发。耳聋:2003年我接待一位颈椎病人是个房地产商,45年前因摔跤致右耳失聪,当复位后颈部症状解除同时,聋耳恢复正常,患者激动万分,打了很多电话给亲朋好友,至今一切正常。诸如此类如由颈椎引起的面瘫,失眠,肩周炎,近视,特别是中小学的近视等都能收到很好效果。5、交感神经型由于交感神经受刺激,可出现眼睑无力,流泪,面颊潮红,易出汗,烦躁,疲劳,耳鸣,心动加速,心前区疼痛等症状。(举例温州心慌心前区疼)6、混合型同时具有上述二型以上者颈椎病的病因与预防:人人都有脊柱,,但很少有人真正的了解脊柱,更少有人懂得如何呵护和保养它,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提出“脊柱与相关疾病”理论,其实此病在国外一百多年前就有人提出,近些年此学科在全世界范围内迅速崛起。脊柱相关疾病有上百种以上,仅颈椎就有几十多种病症与之有关,国内于80年第一次全国骨科大会上,广州军区魏征教授提出“颈源性心脏病”,他发现一些伴有心脏病,心律不齐的颈椎病人服药效果差而把颈椎治好后,心脏症状及心电图像恢复正常,85年在南京召开的第二届全国骨科大会上,魏征教授出示动物实验报告证实其理论存在。大家知道脊髓在某一后支发出两根神经,一根支配内脏叫脏层神经(内脏神经),一根支配体表叫壁层神经(周围神经),内脏有疾病能反射到体表,反之体表的疾病亦能反射到内脏,这就是西医的“神经反射弧”理论,而中医“气街”学说和所谓的“俞穴”如“心俞”“肝俞”“胆俞”等和西医认识上是不谋而合的。再如很多胆囊炎发作时,除右上腹疼痛,还伴有右肩背疼痛就是这个原理,故有人提出脊柱不正是百病之源很有道理!由于脊椎的失稳,移位直接或间接的对脊神经根,椎动(静)脉,脊髓或交感,副交感神经产生刺激或压迫,从而引起这些神经血管相关脏器出现病症,涉及到内科,外科,神经科,妇科,儿科,眼科,皮肤科,耳鼻喉科,内分泌科等学科;因此颈椎椎体的失稳,移位是造成颈椎病的根本原因;整复错位使移位的椎体回到正常的解剖位置,是治疗颈椎病的关键所在;而养成良好的生活,工作,学习习惯,坚持适当的,合理的,科学的锻炼,是预防颈椎病发生的可靠措施。我们在临床上应用正骨,整复脊柱位置,使许多疾病常获立竿见影,手到病除之效。颈椎退行性病变:本病以中老年人为多,随着年龄的增长,颈椎间盘逐渐变性,膨出,间隙变窄,椎间韧带相对松弛,造成椎体失稳,移位,对周围组织器官产生牵扯、压迫等刺激,致其功能紊乱而出现各种病症。当然,这种变化十分缓慢,正因为变化缓慢才未能引起对这一潜在危害的重视。若失稳、移位等情况长期得不到纠正,椎体缘就容易出现骨质增生(骨刺,)一般增生对周围器官影响不大,但若处于对周围器官影响较大的位置,(如神经根)则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症状和体征。急性损伤:由于活动时动作不协调,外伤与车祸等原因直接或间接的外力作用于颈椎,使颈椎的位置、解剖结构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从而导致出现颈椎病症状。有的坐车时爱打瞌睡,特别是急刹车所致颈部挥鞭样损伤(高速公路),凡此类者,只要有所警惕,均可避免。近年来世界不少国家大城市的发廊都发生一些纠纷,引起了医学界的关注,由于仰卧洗头的时间较长,使颈部血管,神经受压,影响了大脑的血液供应,导致上肢麻木,头痛面瘫,头晕,恶心,昏厥,甚至中风,医学家称之为“发廊洗头综合症”,故颈椎病患者(特别是脊髓型颈椎病)和颈部受过创伤的人,理发洗头时忌仰卧洗头,应以传统的坐姿为好。慢性劳损:生活、工作,学习中的不良姿势,工作劳动中长时间、单一的固定姿势是形成慢性劳损的主要原因。静力损伤,如长时间低头、仰头歪头或长时间颈部固定姿势者,如长时操作电脑、和打牌及长期从事财会,写作,文秘,驾驶员等职业的人,还有的人看书学习时坐姿不正,甚至有人喜欢将头低的几乎贴到纸上;有的人喜欢靠被卷、床头、沙发扶手看书看电视,使颈椎的生理弯曲被强力弯向相反的方向,颈后部肌肉和韧带容易受牵拉劳损,椎体前缘相互磨损,增生,再加上扭转,侧屈过度,更进一步导致损伤,日久可变成生理弯曲消失、反张畸形;故养成良好的工作学习、卫生习惯至关重要。我们临床上常常遇到初中或高中生(特别是高考前)因紧张,疲劳造成头痛,头昏,失眠,记忆力下降,思维迟钝,抑郁烦躁,等神经衰弱现象而就诊。这些患者中,颈部检查都有颈肌紧张,挛缩现象,甚至有颈肌增厚,小关节移位等现象,其实,这正是颈椎病在作怪,通过手法放松,整复移位,加强针对性锻炼,上述症状可迅速改善。)现在学生压力很大,从书包的重量就可看出,越来越重,过去跨包—背包—拖包,中小学生近视越来越多;举例:近年来,中小学生颈椎病发病人数逐年增加,这是因为从小学到高中甚至大学,同学们长时间处在伏案状态下,坐姿不正,而这期间体育活动又少,加上全社会普及电脑,而有些学生沉迷其中,可想而知,这会造成颈部损害多么严重,这就是我们社会颈椎病年龄越来越年轻化的原因,因此,我们呼吁全社会防治颈椎病应从小抓起。如伏案工作持续时间不要太长,缓解疲劳,学习课间要出去活动避免久坐。应及时活动颈部,约1小时应起立活动避免疲劳,也可做约3分钟的颈椎操,另外避免风寒亦非常重要。坐姿上尽可能的保持自然的端坐位,头部略微前倾,保持头,颈,胸的正常生理曲线,可升高或降低桌面与椅子的高度比例,避免颈部过度后仰或过度前屈。此外,定制一种桌面呈10---30度的斜面工作板,更有利于坐姿的调整。正确的睡姿:选择正确的睡姿我们一辈子1/3时间是在枕头上过的,故选择正确的睡姿及枕头是非常重要的。一般仰卧位或左右侧卧位交替睡眠,不要俯卧睡,固定一侧卧位睡、身体扭曲睡、仰卧扭头睡;有的年轻人习惯于高枕,也有人说,我从小到大都不用枕头,也睡得很香,还有的人说我抱着枕头趴着睡也很舒服。虽然这只是一种习惯,青年时期依仗着颈椎的代偿能力强,尚可维持,但随着年龄增长,到了颈部慢性劳损达到失代偿时,就会出现临床症状。高枕“无”忧吗?其实高枕“有”忧,枕头太高,头颈过度前屈,则颈椎后方的肌群与韧带易引起劳损;而枕头过低,头颈必然过度后仰,前凸曲度加大,使椎体前方的肌肉和韧带过度紧张,时间长了也会出现劳损。所以枕头的高低非常重要,不能过高或过低,应以睡在枕头上不使颈项扭曲为原则,使颈椎保持正常的生理状态,仰卧位睡以枕头的直径(上下径)在10-11、CM(一拳)为宜并枕于颈部为好;侧卧位枕头以肩宽为准。另外枕芯的填充物软硬要适中,以不易变形、透气性能好、可随意调整枕头的高低为宜,如民间常用的荞麦皮。充填物以80%为宜,不要填满,宜调整高低。坚持合理的锻炼、保持颈部的健康颈部必须长期坚持适当的、合理的、科学的锻炼。这样可使颈部更加健壮有力,更加灵活协调,能更好地防止、有效地减少伤病的发生,尽可能推迟颈椎退化的进程,防患于未然。目的与作用有两方面:(1)通过锻炼改善颈部的血液循环,放松肌肉痉挛;(2)增强颈部肌肉的力量及对疲劳的耐受能力,增强颈椎的稳定性,从而巩固疗效,防止复发。注意事项:颈椎正常人群、颈椎病症状基本缓解或呈慢性状态时,可行锻炼,症状发作期以局部休息,不增加运动量为宜,脊髓型颈椎病人严禁运动。1.手法按摩推拿疗法是颈椎病较为有效的治疗措施。它的治疗作用是能缓解颈肩肌群的紧张及痉挛,恢复颈椎活动,松解神经根及软组织粘连来缓解症状,脊髓型颈椎病一般禁止重力按摩和复位,否则极易加重症状,甚至可导致截瘫,即使早期症状不明显,一般也推荐手术治疗。2.牵引治疗“牵引”在过去是治疗颈椎病的首选方法之一,但近年来发现,许多颈椎病患者在使用“牵引”之后,特别是那种长时间使用“牵引”的患者,颈椎病不但没有减轻,反而加重。牵引不但不能促进颈椎生理曲度的恢复,相反牵引拉直了颈椎,反而弱化颈椎生理曲度,故颈椎病应慎用牵引疗法。3.理疗在颈椎病的治疗中,理疗可起到多种作用。一般认为,急性期可行离子透入、超声波,紫外线或间动电流等;疼痛减轻后用超声波、碘离子透入,感应电或其他热疗。4.温热敷此种治疗可改善血循环,缓解肌肉痉挛,消除肿胀以减轻症状,有助于手法治疗后使患椎稳定。本法可用热毛巾和热水袋局部外敷,急性期病人疼痛症状较重时不宜作温热敷治疗。可以用药房常见的云南白药膏,麝香壮骨膏,高小白颈肩腰腿帖等等中药贴敷的膏药,吾善草木贴也是可以的。5.运动疗法各型颈椎病症状基本缓解或呈慢性状态时,可开始医疗体操以促进症状的进一步消除及巩固疗效。症状急性发作期宜局部休息,不宜增加运动刺激。有较明显或进行性脊髓受压症状时禁忌运动,特别是颈椎后仰运动应禁忌。椎动脉型颈椎病时颈部旋转运动宜轻柔缓慢,幅度要适当控制。颈椎病能治好吗?答案是肯定的。经过药物治疗与物理治疗结合的方式,大部分患者可以达到临床治愈,所以患者朋友们也不要过于担心,保持良好的心态,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积极配合治疗,就一定可以早日恢复健康!
本文标题:颈椎病及其防治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636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