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民俗摄影将成为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
民俗摄影将成为“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摄影、文字记录工作的有效手段“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实施过程中要求按照科学统一的要求、科学统一的方法、科学统一的格式进行民间文化遗产抢救。要求坚持普查手段的综合性,对同一事象进行民间文化的综合调查,并以文字记录、摄影记录、摄像记录同步开展,立体记录。用“摄影、摄像、文字三维体立手段”对民间文化遗产进行抢救。一、“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摄影记录工作一)、“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民俗调查摄影记录范本后沟村民俗调查摄影记录范本(后沟村民间文化摄影)后沟村所处的地区为华北平原,这里的开发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地,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地区,有着悠久丰富的农耕传统文化。后沟村地形为黄土高原低山丘陵、由于自然的因素造就了该地区沟壑纵横、支离破碎的地理地貌。村里现多为清、民国年间所建的山西特有的独立式窑洞民居。独立式窑洞是一种掩土拱型房屋,有土坯、砖、石拱窑洞,这种窑洞无需靠山依崖,能自身独立,而不失窑洞的优点。在后沟村口的黄土崖壁上还留有昔日靠崖式窑洞,尽管它现在已废弃没有人居住了,但这种窑洞是三种窑洞的形式之一,另一种为下沉式窑洞,它分布在山西南部,下沉式窑洞就是地下窑洞,它主要分布在没有山坡、沟壁可利用的地区,它的做法是:先在地上挖一个方型地坑,形成一个四合院,然后再向四壁挖窑洞。后沟村民居多为独立式窑洞,以传统的四合院与三合院为主,此地因冬季寒冷,且多刮西北风,故正房多为坐北朝南,屋顶多为泥顶与草顶平面,这多半一为方便农民晾晒粮食所用,因为在后沟村里,有限的平地极其少,了解了这些常识后,就可以抓住最能体现后沟村特点的景物,选择最佳拍摄点,将村落与四周环境的特点表现好。具体民居的拍摄则可以寻着一条从里到外、由整体到局部循序渐进的方法进行。后沟村的四合院与三合院在拍摄时,应当从它们的院子的大门整体特点入手,这其中包括大门的装饰(具体为门前的抱鼓石、门枕石、门楣等)。进入大门,迎面是照壁,照壁上往往有精美的砖雕神龛。但在后沟村多为三合院,进入大门即到了院落中,如果赶上的是秋收季节,院落中往往会晾晒打下的粮食,黄的是玉米,红的是高粱,视觉效果很好看,院里往往种有枣树或李树什么的,正房的墙壁上往往设有精美的砖雕神龛,且每个院落中的神龛造型都不一样。进入正中屋内即进入老百姓的生活区域中了,它内部的造型即为独立式窑洞,这在华北平原地区很普遍,冬暖夏凉。厨房的灶台往往设在进门的右手边,如果赶上做饭期间,往往能够拍摄到许多富有生活情趣的镜头。正房的左右两边多为主人的卧室,在取得主人同意拍摄后,尽可能用现场光记录下屋里的陈设,在许多老百姓家卧室里的低柜上往往还留有几件青花瓷器,给屋里增添几份古朴的气氛,柜上多悬挂镜框,里面都是主人各个时期的生活像片,衬底上多为主人获得的各类奖状,用于睡觉的炕头上往往还有低柜紧挨着床沿,里面多存放主人的衣物。在柜子的对面往往贴有大美人年历画,画面往往以搔首弄姿的半裸女人骑在摩托和时髦轿车上为主,这和屋里质朴的农民产生了极大的反差。做为一个民俗摄影工作者,应该随机应变抓拍下这新旧对比鲜明的镜头。拍摄完后看看院子四周有无制高点,如果有尽可能拍摄此院的全景,在后沟村拍摄这样的镜头比较容易,因为后沟村整个坐落在四周黄土高坡包围之中,这对从各个角度拍摄村里的民居和其它建筑都是极为有利的因素。与民居相关的公共建筑也是非常重要的,祠堂做为宗族文化的标志,在每个聚族而居的村落中占有重要地位。可惜的是后沟村的祠堂在荒唐年代里遭到了毁灭。好在,在村里老百姓家中还留有好几幅家族画像,在村口现还保留有关帝庙与观音堂,特别是保留完整的观音堂,在山西晋中还很罕见,院内左右方向的钟楼与鼓楼非常完整,梁架上的彩绘虽经百年,依然透过尘埃熠熠发光。为宗族活动服务的戏台还矗立在村中央,在它的正对面是一座菩萨殿,菩萨殿屋顶琉璃瓦依然色彩艳丽,这些可以从它背后的山坡上俯视拍摄到;它对面的戏台,需要从外到里全面拍摄,尤其是戏台的木结构与四周廊屋都值得拍摄,从戏台的出现和演变可以看出昔日当地的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也可以看出戏曲的产生与发展。后沟村的戏台非常古朴,左右两侧是民居与店铺商家,有意思的是在戏台上还留有五十年代戏班演出剧目,这些细节都应该包含在拍摄范围中。在拍摄民居的过程中,应该随时注意寻找具有当地典型特点的百姓人物,抓拍下他们真实的生活现状。民俗活动贯穿整个农村日常生活中,小到衣食住行,大到节日的各种重大喜庆活动。以往民俗摄影多注重重大节日中的活动,对平常生活挖掘得不够,往往会看到重大节日中拍摄的人群比表演民俗的人多的场面,且拍摄的画面留于表面花哨,浅显而苍白。其实平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才是老百姓生活真实的写照。后沟村与整个华北地区一样,以农耕为主,形成“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在饮食民俗上以当地所产的农业产品为主要物质来源,粮食作物多为小麦与五谷杂粮,他们的饮食以各种面食为主,尤其是面塑最为著名。此次,我们有幸拍摄到晋中老百姓为孩子生日所做的面塑。山西素以种类繁多的各类面食做法而闻名全国,在后沟村口我还拍摄到一种特殊的烤饼,整个过程都记录了下来。这是用当地一种特别的烧热的小石头覆盖在擀好的面饼上,这样在烤好后的面饼上形成好多窟窿,金黄色,趁热吃香喷喷口感很好,价格0.20元一个。由于是农闲时节,妇女们都闲在家中做各种手工活,在明亮的窑洞窗户下绣鞋垫和剪纸都是极佳的拍摄镜头,从拍摄上要注意的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既要拍摄到带环境的场面,也要注意拍摄成品做好的鞋垫,还有手的特写镜头。传统民俗重大节日也多与农业生产季节有着密切关系。春节是一年中最重要、最隆重、延续时间最长的传统节日。由于春节在农历年终岁首,正值农闲季节,农村里农民们杀猪宰羊、打年糕、酿酒等活动热闹非凡。孩子们都着新衣,外出打工回家乡过年的青年男女衣着时髦,成为古老村庄耀眼的靓点。春节贴门神与对联在中国乡村极为普遍。在北方单调的灰色调的环境中,醒目耀眼的春联与民间剪纸张贴在房前屋后的门框、窗框上,给节日更增添喜气洋洋的气氛。春节各地的民间庙会是摄影用武之地,各种传统民间艺人表演的民俗活动在此达到喜庆的顶峰,舞狮、舞龙、跳秧歌、抬阁、跑旱船、板凳龙、太平鼓等等,让人目不暇给。纵使自己有三头六臂也不可能照顾到拍摄上的方方面面,只能抓重点,现今民间文化抢救工程开展,让更多的人参加到此项工作中来,这样就可以发动更多的人分头做各个方面专题的拍摄,这样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至于婚丧嫁娶的拍摄,其内容也是丰富多彩,各个地方都不相同。技术是为主题服务的。民间文化摄影在技术上首先树立的观念应该是记实。记实也是摄影中最为重要的特性,这种特性使它在艺术之林中能够独树一帜。民间文化摄影最主要的是为人类文明发展进程提供一份真实、可靠、翔实、生动的影像记录。它的前提就是记实,任何与之背离的摄影创作手法都不允许存在,这和所谓的“摄影创作”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尤其是“沙龙摄影”的方法更是绝不可取,“沙龙摄影”的方法是以追求表面化好看为前提,而全然不去挖掘体现被摄对象的真实性,所传递出的民俗信息都是错误的,是表面与肤浅的。当然,并不是绝对排斥所有的艺术的手法用于民俗摄影上,譬如在此次晋中民俗采样中在对面塑的拍摄上,就是采取了艺术排列的方法,尽可能在画面上取得好的视觉效果。首先,我选择的衬底是北方用麦杆做的蒸馍用的笼屉,面塑放在上面再贴切不过了。在用光上采取了两种方法,一种是室外自然光的侧光,这种光源对塑造面塑的立体感起到很好的效果。另一种是室外散射光,这种散射光因没有明确光的方向,可以取得真实、柔和、自然的效果。两种效果各有千秋。拍摄时可以根据需要而定。至于闪光灯照明,以我个人之见,尽可能少用,除非万不得已,否则会破坏现场真实的气氛。另外,在设备的选择上,要尽可能简便,具体镜头运用上,不要过多使用广角镜头,尤其是超广角镜头更要少用,它产生的畸变会破坏真实场景,传达不好的信息。最好的镜头是从28-80mm焦距的镜头,此镜头在许多方面足够应付各种场面的拍摄需要。(李玉祥调查、拍摄、整理)二)、民俗和民俗摄影从以上“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民俗调查摄影记录范本可以看出,民俗摄影是抢救濒临消失的民间文化遗产的一种有效摄影记录手段,具有其它手段不可比拟的独特作用。随着“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启动,众多的“民俗摄影师”将以“民俗摄影”这种最便捷最形象的手段,在“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实施过程中抢救、纪录和整理祖国民族民间文化方面显示出不可替代的作用。1、民俗摄影中常遇到的民俗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民俗是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世代传承、相沿习成的生活模式,它是一个社会群体在语言、行为和心理上的集体习惯。民俗概括起来讲就是民间风俗,它是人类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是人们社会生活中的一种普通现象,是一种相沿成习的东西。我国人口众多,历史悠久,五十六个民族中,民俗事象极为丰富(详见第一章中国民俗文化分类)。这些民俗事象,不仅密切地伴随着历史的发展而生存、发展、消灭、演变,而且以其特有的折光,反映着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文化创造和人们的精神风貌。民俗摄影,简言之就是以民俗事象为题材的摄影。民俗的内容就是民俗摄影需要反映拍摄的内容,在民俗摄影中经常遇到且有一定规模的民俗主要有:民间俗信民俗民间俗信民俗是人们在远古时代,由于生产力不发达,无力征服自然,消除病患、治服敌手的时候,对于一些无法解释的现象产生崇拜和恐惧心理,漫漫地,这种心理演变成具体的、习惯性的具有象征意义的行为,如过年的祭祀、对某些行为的语言避讳以及住房风水等,形成独特的民间俗信民俗,俗民的俗信观念都和他们的人生命运息息相关,趋吉避凶、祈福躲灾、除恶向善是民间俗信的价值起向和追求。信仰民俗是民间俗信的典型代表信仰民俗具有信仰观念且有崇拜的心理,它分为原始信仰和后世信仰。原始信仰主要是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后世信仰主要有佛教、道教、城隍土地神、门神、灶神、喜神、龙王、马王、药王、关帝、鲁班、海神、窑神及后来传入的天主教等。民间俗信民俗在长期的历史沉淀中,有的依旧带着神秘和迷信色彩,如巫术民俗:巫术作为一种虚构的“超自然”的力量来实现某种愿望是民间俗信民俗的一种手段。巫术民俗有仪式、咒语、符录、法术等,还经常地使用替代物(替神物、替鬼物、替人物)、避邪物、厌胜物、镇物、巫术用具(神衣、神鼓、神刀、神箭),有巫的禁忌、巫的活动场景,巫的师承与特殊生活等等。生产民俗生产民俗是用于各种物质生产方面的民俗。这类民俗伴随物质生产的进行,多方面地反映着人们对生产的民俗观念,在历史上对于保证生产的进行有一定的作用。生产民俗是围绕人们的直接生产活动而进行的。其中有不少成份是为了保证生产的进行和收获的丰富。但由于受到自然环境和生产力水平及人们思想的局限,一些祭祀、崇拜、禁忌等民俗也与之结合在一起,呈现出复杂的状态。服饰民俗服饰民俗与人生仪礼密切而有关,婚、冠、寿、丧除本身的仪礼风俗外,大多在服饰上有所表现。服饰的变化,多在领、襟、扣、兜、肩、袖、裤脚,及长短肥瘦上变化。唯有传统官服、军服有统一的样式和规定。饮食民俗包括饮和食两个方面的习惯,中国饮食的特点向来有主食、副食之分,而且与岁时节日结合非常密切。饮食的民族性表现在各个民族不同的生活习惯上。南方汉族以大米为主食,杂以玉米、红薯等等,比较讲究菜的烹调。北方汉族则以面食为主,白面、荞面、玉米面等,以面条、烙饼、饺子等为喜爱的食物。岁时节日饮食最为丰富多彩,从年饭开始,直到次年年底,岁时节日的春饼、元宵、粽子、月饼、雄黄酒、腊八粥,寒食节的冷食,二月二吃猪头,尝新节之吃新谷,在除夕晚上多吃鱼等都是岁时节日饮食特殊食品。贵州的很多少数民族的重要节日,喜食用糯米饭,以酸鱼、酸肉为佳肴。姑娘们赶节日歌会,常煮糯米饭,用荷叶包好装在竹盒里,带给要好的小伙子。在饮食民俗里,围绕饮食发展的烹调工艺如土灶、陶灶、煤炉、煤气灶;炒锅、蒸锅、沙锅、烤炉、蒸茏;饼甑、刀、砧、勺、瓢;用筷箸、刀叉、勺羹;手扒、手抓;吃碎肉、吃整肉、手抓饭等都是各民族独
本文标题:民俗摄影将成为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67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