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选择题练习(答案)1.对事物只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这是(C)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C.旧唯物主义观点D.辩证唯物主义观点2.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区别是(B)A.对物质和意识关系的两种不同回答B.对精神决定世界的两种不同理解C.对世界是否可知的两种不同认识D.对世界怎样存在的两种不同观点3.人和社会的存在方式是(D)A.物质B.运动C.精神D.实践4、人类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在于(D)A.人类必须依赖自然界,因为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B.人类能征服和改造自然界C.人类能够维护生态平衡D.人类能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5.区分事物发展过程中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C)A.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B.事物的变化过程中是否有部分质变C.事物的变化是否超过度的范围D.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6.事物内部包含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否定方面指(B)A.保持现存事物存在的方面B.促使现存事物灭亡的方面C.事物中的消极方面D.事物中居主导地位的方面7.发展的实质是(D)A.事物的前进上升地运动B.事物数量的增加和减少C.事物发展的曲折性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8.除了非此即彼,又在适当的地方承认亦此亦彼,和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之外,都是鬼话,这两种说法,(D)A.都是形而上学观点B.都是辩证法观点C.前者是相对主义观点,后者是形而上学观点D.前者是辩证法的观点,后者是形而上学观点9.认识主体是指(C)A.事物的主要构成部分B.认识对象的主要方面2C.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D.人的主观精神世界10.客体指(C)A.一切客观事物B.自然界C.主体实践和认识活动的现象D.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11.哲学史上有唯理论和经验论两大派别,长期争论不休,对它们的正确评价是(D)A.唯理论是正确的,经验论是错误的B.经验论是正确的,唯理论是错误的C.唯理论和经验论都是完全错误的D.唯理论和经验论各有片面的真理性12.判断对一事物的认识是否完成的标志是(D)A.占有的感性材料是否十分丰富而又真实B.感性认识是否已经上升到理性认识C.对该事物认识是否多次反复D.对该事物的理性认识是否已运用于实践并取得预期效果13.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D)A.是否承认阶级和阶段斗争问题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D.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14.理解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是(D)A.阶级斗争发展史B.生产关系发展史C.社会意识发展史D.劳动发展史15.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C)A.地理环境B.人口C.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D.阶级斗争16.首要的生产力是(C)A.劳动对象B.生产工具C.劳动者D.生产管理17.囊括全部社会生活的总体性范畴是(D)A.社会形态B.社会经济结构C.社会政治结构D.社会有机体18.依据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在生产关系问题上,无产阶级政党的政策是(D)A.不断进行生产关系的变革B.不断建立新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C.保持生产关系的相对稳定D.建立和完善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19.历史唯物主义一元论就是认为(D)A.物质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唯一动力B.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只有一个C.社会发展的动力只能在经济领域中寻找D.物质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20.社会发展过程的决定性是指(D)3A.社会发展过程存在于人的实践活动之外B.人的实践活动对社会发展过程不起作用C.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没有主体选择性D.社会发展过程具有其客观规律性21.任何哲学都是(A)A.世界观的理论体系B.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C.包罗万象的科学之科学D.时代精神的精华2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A)A.共性与个性的关系B.抽象与具体的关系C.整体与部分的关系D.理论与实践的关系23.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是(D)A.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B.世界是否运动和发展的问题C.世界是否有统一性的问题D.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2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D)A.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哲学B.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C.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D.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25.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是(D)A.朴素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庸俗唯物主义B.原子论唯物主义、气本论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C.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列宁的唯物主义、毛泽东的唯物主义D.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26.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主要的显著特征是(C)A.社会历史性B.客观物质性C.实践性D.革命性27.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的最主要的区别是(A)A.创立了唯物辩证的社会历史观B.强调了意识的能动性C.坚持了世界的可知性D.坚持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28.现代西方哲学的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思潮的实质是(A)A.主观唯心主义B.形而上学唯心主义C.客观唯心主义D.辩证唯心主义29.下列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D)A.存在就是被感知B.意识是万物的本原C.物是感觉的复合D.理在事先,以理为本30.下列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是(C)A.理在气中,理随事变B.理在事先,事随理变4C.心外无物,心外无理D.富贵在天,死生有命3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D)A.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B.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关系问题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关系问题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32.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A)A.共性和个性的关系B.整体和部分的关系C.绝对和相对的关系D.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的关系33.唯心主义的基本形式是(A)A.客观唯心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B.一元论唯心主义与二元论唯心主义C.经验论唯心主义与唯理论唯心主义D.辩证唯心主义与形而上学唯心主义34.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是(C)A.可知论和不可知论B.经验论和唯理论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35.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是(B)A.分子生物学、高分子化学、电子学B.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C.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D.相对论、古典力学、量子力学36.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A)A.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B.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什么的问题C.社会发展有无规律性的问题D.人口生产与物质资料生产的关系问题37.对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不同回答,把哲学划分为(D)A.反映论与先验论B.辩证法与形而上学C.机械论和诡辩论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38.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C)A.群众路线B.理论联系实际C.实事求是D.社会实践39.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这是(D)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C.客观唯心主义观点D.辩证唯物主义观点40.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对象是(A)A.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B.思维运动的一般规律C.物质世界运动的普遍规律D.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5
本文标题:马哲学选择题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685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