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钓鱼岛争端背后的思考
形势与政策实践论文题目:钓鱼岛争端背后的思考学院:10级能源与电气学院专业:风能与动力工程姓名:学号:钓鱼岛争端背后的思考近来,钓鱼岛再次挑动了国人敏感的神经。日本政府推动购岛和中国对此的强烈反应使我们又一次把注视的目光投向烟波浩渺的东海上这几个荒无人烟的小岛。钓鱼岛在法理上属于中国没有任何疑问,但为何二战后理应归还中国的领土又重新控制在日本手里?这个荒凉的小岛在半个多世纪来风云变幻的国际政治中映射出怎样的影像?在岛屿争端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大国博弈和利益纠葛?钓鱼岛的命运和中国的崛起之路又有着怎样的联系呢?我们就不妨从钓鱼岛开始说起.一、钓鱼岛自古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一)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并利用钓鱼岛中国明清两代朝廷先后24次向琉球王国派遣册封使,留下大量《使琉球录》,较为详尽地记载了钓鱼岛地形地貌,并界定了赤尾屿以东是中国与琉球的分界线。1534年(明嘉靖十三年)明朝册封使陈侃所著《使琉球录》是现存最早记载中国与琉球海上疆界的中国官方文献,明确记载了“过钓鱼屿,过黄毛屿,过赤屿,目不暇接,……见古米山,乃属琉球者。夷人鼓舞于舟,喜达于家。”意即琉球人乘船过了赤屿(即今赤尾屿),看到古米山(即今久米岛)后便认为到达琉球。这表明,钓鱼岛是中国的领土,而非琉球国土。(二)中国对钓鱼岛进行了长期管辖早在14世纪即明朝初年,中国海防将领张赫、吴祯便先后率兵在东南沿海巡海,驱赶倭寇,一直追击到“琉球大洋”,即琉球海沟。此时,钓鱼岛已成为中国抵御倭寇的海上前沿,被纳入中国的海防范围之内。1556年(明嘉靖三十五年),郑舜功受明朝政府派遣赴日本考察撰写了《日本一鉴》。书中绘制的“沧海津镜”图中有钓鱼屿,并写道“钓鱼屿小东小屿也。”所谓“小东”,即当时台湾别称,说明当时中国已从地理角度认定钓鱼岛是台湾的附属岛屿。清代《台海使槎录》、《台湾府志》等官方文献还详细记载了对钓鱼岛的管辖情况。1871年编写的《重纂福建通志》进而确定钓鱼岛隶属于台湾噶玛兰厅(即今宜兰县)。(三)中外地图证明钓鱼岛历史上属于中国1579年(明万历七年)中国册封使萧崇业所著《使琉球录》中的“琉球过海图”、1863年(清同治二年)的“大清壹统舆图”等,都明确载有钓鱼屿、黄尾屿、赤尾屿。日本最早记载钓鱼岛的当属日本仙台学者林子平于1785年所著《三国通览图说》的“琉球三省并三十六岛之图”,图中标绘了钓鱼岛等岛屿,并将其与中国大陆绘成一色,意指钓鱼岛为中国一部分。1876年日本陆军参谋局绘制的《大日本全图》、1873年日本出版的《琉球新志》所附《琉球诸岛全图》、1875年出版的《府县改正大日本全图》、1877年出版的《冲绳志》中有关冲绳的地图等,均不含钓鱼岛。二、日本窃取中国钓鱼岛非法无效(一)日本染指钓鱼岛始于十九世纪末1879年日本吞并琉球后,立即把扩张的触角伸向中国的钓鱼岛。1884年日本人古贺辰四郎声称首次登上钓鱼岛,发现该岛为“无人岛”。1885年9月至11月,日本政府曾三次派人秘密上岛调查,认为这些“无人岛”与《中山传信录》记载的钓鱼台、黄尾屿、赤尾屿等应属同一岛屿,已为清国册封使船所悉,且各附以名称,作为琉球航海之目标。(二)日本利用甲午战争非法窃取钓鱼岛1894年4月17日,中国被迫与日本签订不平等的《马关条约》,将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割让给日本,包括钓鱼岛。日本从此时起至1945年战败投降,对包括钓鱼岛在内的台湾实行了50年殖民统治。(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钓鱼岛回归中国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发布《开罗宣言》,明确规定:“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其他日本以武力或贪欲所攫取之土地,亦务将日本驱逐出境”。1945年7月,中、美、英发布《波茨坦公告》(同年8月苏联加入),其第八条规定:“《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而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之其他小岛。”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政府在《日本投降书》第一条及第六条中均宣示“承担忠诚履行《波茨坦公告》各项规定之义务”。据此,钓鱼岛作为台湾的附属岛屿与台湾一并归还中国。(四)美国与日本对钓鱼岛进行私相授受法理不容1951年9月8日,美国及一些国家在排除中国的情况下,与日本缔结了《旧金山和约》,规定北纬29度以南的西南诸岛等交由联合国托管,而以美国作为唯一的施政当局。1953年12月25日,琉球列岛美国民政府发布《琉球列岛的地理界限》(第27号布告),擅自扩大美国的托管范围,将中国领土钓鱼岛裹挟其中。美国的这一做法没有任何法律依据。1971年6月17日,美国与日本签署了《关于琉球诸岛及大东诸岛的协定》(又称“归还冲绳协定”),将琉球诸岛和钓鱼岛的“施政权”“归还”日本。事实说明,无论是19世纪末日本窃取中国领土钓鱼岛,还是20世纪70年代美日对钓鱼岛进行私相授受,都严重侵犯了中国的领土主权,都是非法的、无效的,不可能也没有改变钓鱼岛属于中国的事实。三、日本觊觎钓鱼岛的任何图谋终将失败日本政府此举目的在于通过所谓“国有化”,强化其对钓鱼岛的所谓“实际管辖”,以最终实现对钓鱼岛的侵占。无论日本政府如何辩解和粉饰,都掩盖不了这一行径的实质是在拿别人的东西进行“买卖”。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这种行为是荒唐的,也是非法的,并且注定是不可能得逞的。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的错误行径,根子在于日本一些势力对军国主义侵略罪责缺乏正确认识和深刻反省,实质是对《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等国际法律文件所确定的战后对日安排和亚太地区秩序的蔑视和翻案,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的否定和挑战。从日本处理与包括中国在内的周边邻国的领土主权争端中,丝毫看不出日本对过去的侵略战争和殖民统治有真诚的悔意,反而暴露其想通过制造与邻国的摩擦,找回因侵略战争的失败而蒙受的“损失”和颜面的用心。四、争端背后的大国博弈首先是中国方面,钓鱼岛作为我国的固有领土,进行包括外交、渔政甚至军事在内的任何维权行动都是无可厚非的权利而且也是必须履行的义务。另外中国的强硬也有其更深层次的原因:第一,最近美国对我国屡次发起挑衅,公然干涉我国内政和主权问题,意在联合包括日本在内的与中国有领土纠纷的沿海国家对我国进行围堵和压制,这次中国就钓鱼岛问题进行强硬表态和断然措施也是为了给周边国家一个明确的信号,提醒他们不要追随美国做出一些不明智的行动。第二,钓鱼岛历来是中国固有领土,这一点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球华人众所周知的事实,而这次大陆的强硬行动也是想借此机会向台湾当局及其保钓人士发出合作保钓的邀请,从而开启与台湾之间除经济合作以为的另一个合作领域,如果两岸在钓鱼岛和南沙问题上能够共同努力,由双方共同派出渔政船只进行护渔行动那么其对主权的宣誓意义将更加突现,且美国为了维持与台湾的良好关系,在这些地区的动作也会有所顾忌,毕竟不能为了一个或几个有争议的小岛而放弃这艘永不沉默的航空母舰。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台海两岸未来的军事互信与合作打下很好的基础。第三,无论是南沙群岛还是东海都蕴藏着大量的石油资源,而在可再生能源技术尚不成熟的今天,石油的价值还是不可低估的。特别是作为全球第二大石油需求国的我国来说就更是如此,因此这两片海域无论是战略地位还是经济地位也就更为突现了,试想一下如果能够把钓鱼岛有效收回再加之向外扩展的20海里专署经济区,其下面所蕴藏的石油资源是相当可观的。而就日本而言,首先石油资源对于一个一切依赖进口的资源匮乏国家来说是及其的重要,如果放弃钓鱼岛就等于放弃了它下面所蕴藏的大量石油资源,这对于日本来说是无论如何都无法接受的。其次当看到美国加强了对中国的围堵和遏制时就误认为现在是借美国之势彻底解决钓鱼岛归属问题的最佳时机,基于这种狐假虎威的心理才敢于做出在钓鱼岛附近首次撞击中国大陆渔船等一系列的强硬行动。另一方面,日本近20年来经济状况一直不佳,特别是最近由于经济复苏迟缓和美国军事基地问题未能很好的解决,日本政府所受到的压力与日俱增,在这种情况下依靠对外挑起事端,从而分散民众注意力是减轻压力的最好方法;但这本身也是一柄双刃剑,在把民众的注意力吸引过来的同时也就意味着必须取得一个能够令日本国民满意的结果,否则其后果将更加严重,这就是日本政府要硬着头皮强硬到底的根本原因。还有美国方面,中日之间发生磨擦正是它所乐见的,所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即可以以此为借口加强对中国的压制,并作为经典范例来拉拢和威胁其它与中国有领土纠纷的国家;又可以继续挟持日本,要知道驻日美军基地搬迁问题一直是美国政府同日本当局之间的一块心病,这次正可以以中国威胁论为借口继续在日本驻军,且也给了日本政府一个看似正当的理由;而自己又不用真正出面,可谓是一个坐山观虎斗且又一举两得的好事了。那么面对日本不断挑衅,我们又该如何反击呢?我个人认为首先在外交方面一定要严正交涉,给日方以足够的压力,要让他们明白中国政府会不惜一切代价维护国家利益和主权的完整。其次,要在经济方面给日本以重创,现在的日本经济增长的20%-30%要依靠中国拉动,中国是日本最大的贸易进出口国,一旦我国对它进行进出口管制那么其所受的打击将是极其惨痛的。比如:如果不向日本出口煤炭那么今年的冬天他们一定会很难过。同理,稀土作为高科技产品不可或缺的原料,中国又是稀土最大的储藏国,如果能在这一领域加强监管,让他们知道在经济上离不开中国,那么在政治上才可能有所让步,退还钓鱼岛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五、忍无可忍就无需再忍中国政府必须对中日钓鱼岛冲突的不可控发展做好准备,包括必要的军事准备。钓鱼岛危机已经在日本右翼的带头冲击下上升为中日当前不可调和的矛盾,中日政府之前不扩大冲突的默契已经瓦解。两国政府至少在目前情况下都没有退路,两国社会彼此的高度对立和敌视在推着局势往前走。中国政府单方面采取控制措施已无可能,这将意味着中国内部团结的巨大损失,对政府的威信将是灾难性的。中国政府大概只能顺应民意,与日方逐渐展开控制钓鱼岛的真实争夺。这对中国意味着一定的战略风险,但这个风险是政府在民主化不断深入时必须面对并驾驭的,如果钓鱼岛是中国崛起的一道坎,我们也必须去迈过它。中国社会并非要求现在就完全夺回钓鱼岛,公众已经清楚这有困难。但公众不接受日本在钓鱼岛冲突中的对华嚣张,中国人的确咽不下这口气。人们的真实要求是,政府对日本的挑衅行为坚决回击,中国在钓鱼岛问题上往前走,而不是往后退或原地踏步。人们希望清清楚楚看到这样的进展。很多战略学者都会认为,这样的要求缺少战略智慧,中国应当沉得住气,继续用增长实力与日本及其身后的美国做博弈,为最终收回钓鱼岛创造有把握的确定性。这种主张的确站得高,看得也远,但它在现实政治中却是不可行的。国际政治和各国政治都非无条件照顾理性的温室,要求民众有战略家一样的气度在任何国家都很难做到。“卧薪尝胆”的故事表现了一种战略智慧和理想,但在舆论开放的民主化时代,它成为现实策略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中国需要在钓鱼岛问题上拿出胆略,创造与日本斗争的全新局面。中国的执法力量要挺进钓鱼岛12海里的所谓“日本领海”,要有能力抓日本的登岛者,如果当下迅速做到这一切有困难,这些必须成为中国官方保钓的今后目标。这有可能引发中日尖锐的海上紧张,但我们不能怕这种紧张的出现。消除这一紧张,要由中日双方在钓鱼岛“新现实”下一起往后退,从而把中日海上和平的责任在两国之间进行平等分摊。如果钓鱼岛发生军事摩擦,中国也用不着紧张。只要中日都无心真正交战,这种摩擦的烈度自然会在一定程度上止步。日本是中国周边对华领土争端中最强的一方,打击日本的嚣张,其余威会向南海自然扩散。这不是对日“战争计划”,而是对日本强硬对华政策的坚决反制,是用冲突边缘政策迫使日本社会恢复对华的冷静。这对中国来说或许不是什么好的选择,但它很可能是不得不做的选择。中日的钓鱼岛对立如此复杂,“好选择”根本就不存在。在做一个艰难的选择时,要更多考虑中国国内主流社会的愿望,它比外国的反应更重要,这是今后中国政府在做内外统筹时应当谨记的原则。战争,是所有人都不愿看到的解决方式,但有时为了和平,为了尊严
本文标题:钓鱼岛争端背后的思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693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