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血肿炎症期骨折导致骨髓腔、骨膜下和周围组织血管破裂出血,在骨折断端及其周围形成血肿。伤后6~8小时,由于内、外凝血系统的激活,骨折断端的血肿凝结成血块。由骨折造成的损伤和缺血,可致部分软组织和骨组织坏死引起炎症反应,逐渐清除血凝块、坏死软组织和死骨,而使血肿机化形成肉芽组织。血肿炎症期•主要变化1.骨折区血管破裂出血,形成血肿;2.在导致骨折创伤的打击下,诱发骨折区的创伤性炎症,甚至波及全身;3.开始出现骨折后修复再生的早期反应。局部的炎症反应1局部循环障碍2白细胞渗出3原发性组织坏死4成纤维细胞增生5血管增生纤维骨痂形成期此期开始于血肿机化期,所以在骨折后3-5天,随着纤维组织和血管开始进入血肿,凝血块机化,出现肉芽组织时开始,就出现了纤维骨痂形成期的一些变化。肉芽组织纤维化形成纤维骨痂:肉芽组织富含成纤维细胞和新生血管,大部分成纤维细胞逐渐成熟和分化,转变为纤维细胞,形成纵横交错的网格状纤维组织,包裹着骨折断端形成梭形的纤维骨痂。纤维组织具有一定的弹性、韧性和承受应力的能力。所以,纤维骨痂对于骨折断端具有一定的固定作用。软骨骨痂形成期在骨折后第3-5周期间,纤维骨痂内可以出现大量成软骨细胞。它们分泌许多软骨基质,形成透明样软骨,并且通过软骨化骨形成新生骨。正常情况下,在骨内膜的纤维骨痂内常可以看到少量透明样软骨。编织骨痂形成期编织骨痂形成期是骨性骨痂形成的重要时期,纤维骨痂和软骨骨痂分别通过膜内化骨和软骨内化骨形成编织骨,完成骨折的骨性愈合。此期形成的骨性骨痂是由编织骨构成的编织骨痂,由于编织骨的结构疏松,骨小梁排列杂乱,力学性能比较差,还不能达到骨折的圆满愈合。在原来的骨髓腔内填充着编织骨,随着破骨细胞活动的加强,“挤占”髓腔的编织骨逐渐被清除,形成早期的骨髓腔。从编织骨痂完全形成到骨髓腔再通,大约还需要3~4周的时间。骨重塑建期重塑建是指编织骨痂的结构,特别是其小梁骨,在负重和运动等因素的作用下,按其承受的压力曲线和张力曲线方向重新排列,逐渐形成与其所处功能位置匹配的板层样小梁骨、皮质骨和骨髓腔。
本文标题:骨组织愈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696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