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高一历史月考试命题人:宁飞2016-05-27一.选择题(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1.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经历了成型,扩展,深入发展的几个阶段。下列各项与成形期密切相关的有①石斧、木耒、骨耜为基本农具②都江堰等水利工程的兴建③铁犁、牛耕技术的推广及出现④曲辕犁等农具被广泛使用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2.在古代的中西方交往中,中国有三张“名片”:一是丝绸,二是瓷器,三是茶叶。这主要表明古代中国①自然经济长时间内没有根本性突破②东西方的交流渠道不通畅③古代手工业发展水平在世界领先④在对外贸易中中国一直居出超地位A.①②③B.②④C.①③D.②③④3.明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在很多行业后来居上超过了官营手工业,甚至在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其中主要原因是A.民营手工业与市场的联系更为密切B.民营手工业的技术精良、经营灵活C.民营手工业主要分布于江浙沿海地区D.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腐朽4.经济史专家认为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曾出现三次热潮: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这“三次热潮”的相同作用是A.根本上动摇了传统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B.促进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广泛传播C.一定程度上瓦解了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D.为辛亥革命到来奠定物质和阶级基础5.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审议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规定了“不许分田单干”和“不许包产到户”的“两个不许”。1979年中共十一届四中全会是通过的《决定》则把“两个不许”改为“不许分田单干”和“不要包产到户”的“一个不许,一个不要”,口气明显和缓,这说明A.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已经得到彻底贯彻B.摆脱“左”的思想束缚历程艰难C.十一届三中全会完成了拨乱反正的工作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到了党中央的一致认可6.一位哥伦比亚学者在“纪念美洲发现—两个世界文明汇合5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上说,“黄金和白银的作用只是使两个大陆之间的距离更加遥远了”。由此可知A.该学者关注殖民掠夺的后果B.“两个大陆”指的是美洲和非洲C.黄金和白银阻碍了世界市场的形成D.该会议讨论的是英国人登录美洲的意义7.资本主义经济的鼻祖亚当·斯密无论如何也不曾想到,在经过了几百年风霜雪雨的洗礼后,他理想中的经济自由化竟然在现实中会遭到如此的“异化”。这种“异化”在19世纪晚期表现为A.资本主义经济完全实现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B.资本主义经济出现垄断现象C.资本主义国家大力干预经济D.资本主义国家大规模推行福利政策8.据《葡萄牙帝国在亚洲:1500~1700》记载,威尼斯人从亚历山大港(位于地中海东部,埃及的重要港口)输出的胡椒等香料平均贸易量1496年为1200吨,1506年则锐减至300多吨。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葡萄牙人垄断了东西方的贸易商路B.欧洲货币贬值导致了严重商业危机C.新航路的开辟改变了欧洲贸易中心D.中国茶叶取代了胡椒等香料的地位9.法国拿破仑三世全面大幅度减低商品进口关税,废除第一帝国以来的关税保护政策。1860年,法国还与英国签订一项自由贸易条约,消除了两国间的贸易壁垒。这些政策A.深受工业革命影响B.促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C.加速了欧洲一体化D.促进了资本输出10.1651年英国颁布《航海条例》,规定凡是出入英国或英国殖民地的货物都必须由英国船载运。1854年英国废除了这一条例,这一变化表明A.工业革命促进了自由贸易B议会改革完善了民主政治C.英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D.贸易中心转到大西洋沿岸11.1873年,卡内基举办了卡内基-麦坎德里斯钢铁公司,每吨钢的成本为100多美元;1881年,卡内基与弟弟汤姆一起成立了卡内基兄弟公司,其钢铁产量占美国的1/37,每吨钢的成本为50美元;1892年,卡内基把卡内基兄弟公司与另两家公司合并,组成了美国最大的钢铁公司——卡内基钢铁公司,每吨钢的成本在12美元以内。这主要说明A.科学技术是第生产力B.人才是企业经营成败的决定性因素C.联合经营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D.垄断组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12.以当代美国默里•N•罗斯巴德为首的新的经济学派认为,胡佛政府对于经济危机的政策并非“自由放任”,而是强制干涉,给私营经济造成了沉重的负担。胡佛对于经济危机的干预包括抬高工资率和物价、扩张信贷、扶持濒临破产的企业和增加政府开支。政府的不当干涉和对私营产值的掠夺,才导致经济危机形势日益严重。据此可以推断A.罗斯福新政是对胡佛做法的全面否定B.胡佛的举措为罗斯福新政提供了经验教训C.胡佛对经济危机爆发负主要责任D.胡佛开创了美国经济发展的新模式13.罗斯福称《全国工业复兴法》“是美国国会制定的最重要、最具深远意义的立法”其主要依据是该法令A.加强了政府对工业的计划引导B.国家计划与市场经济相结合C.防止了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D.缓和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14.1935年,某些批评者对新政“大笔开支”“敲诈富人计划”和“社会主义”不满,批评政府抛弃自由政策,甚至一提到罗斯福的名字都会觉得反感。此现象出现主要是因为新政A.国家干预经济B.缓和劳资矛盾C.扩大总统权力D.关注弱势群体15.1933年4月5日,罗斯福政府发布行政命令,要求所有黄金持有者将其持有的金币、金块或金圆券移送至联储银行。此后,联邦政府多次以不断上涨的价格购买黄金。由于每一盎司黄金所值美元的数量持续上调,流通中的货币数量也就不断增加。该措施的历史影响是()A.有利于增强美国对外贸易的竞争力B.克服了商品供给与需求的矛盾C.促进了国际贸易稳定发展D.促使商品价格逐步回落,从而保障市场稳定16.1946年,法国三党联合政府确定了大规模实施企业国有化,经济计划和建设福利国家的发展方针。这表明A.法国改变了资本主义性质B.政府加大了对经济的干预力度C.已经解决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D.找到了资本主义长期稳定发展的模式17.1969年尼克松上台后不久,美国出现了史无前例的通货膨胀和经济衰退两症并发的“滞涨”现象。为摆脱困境,1971年8月尼克松向全国宣布实行新经济政策。其主要内容为:冻结工资、物价、房租和红利90天,要求国会削减联邦开支,停止外国银行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对进口商品增收10/100附加税。该政策A.维护了布雷顿森林体系B.找到了解决经济滞涨的出路C.完全践行了凯恩斯主义D.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通货膨胀18.美国里根政府执行的经济政策认为:政府救济不是救助穷人最好的方法,应该通过经济增长使总财富增加,最终使穷人受益。据此,美国政府采取的措施是A.大力发展私有经济B.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C.减少国家福利的支出D.完善国家的福利制度191921年列宁对党内的同志说:“我们在夺取政权后就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现成方法。我不知道哪位社会主义者处理过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根据实验做出判断。”这里的“判断”是指A.实行粮食税使农业转向社会主义B.利用资本主义因素实行自由贸易C.实行生产资料私有制以间接过度D.变农业集体化为农业个体经营.20.《俄国史》载,20世纪20年代,“社会主义商店”虽热享有政府的优惠待遇和较低价格。但常被人认为“不如私人商店”。因为私人商店一般能提供更快捷、更舒适的服务和较好的质量、较多的品种。这表明A.新经济政府削弱了无产阶级专政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促进了市场竞争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弊端日益显现D.经济状况的恶化催生了新经济政策21丘吉尔曾说过:“斯大林是一个世上无出其右的最大的独裁者,他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拥有核武器。”苏联之所以能取得如丘吉尔所说的这一重大成就,主要是因为A.充分调动了农民和工人的生产积极性B.适时纠正了经济政策中存在的弊端C.合理的吸收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建设经验D.开创病实行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22.苏俄历史上曾出现过一个有趣的现象:一向与什维克为敌的美国资本家福特在苏联建成了汽车制造厂,并成为他最满意的生意,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福特企图干扰苏俄的经济恢复B.福特为经济利益放弃政治信仰C.苏俄放弃布尔什维主义的理想D.苏俄新经济政策吸引外国资本23.有人指出:赫鲁晓夫所有的改革,反映在经济上是旧体制的旧病重犯;反映在政治上是改革失去了几乎所有阶层的支持:官僚阶级恨他,是因为他要改革;人民群众不满,是因为改革无力。因此,赫鲁晓夫改革A.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促进了农业发展B.没有触及社会根本问题,失败是必然的C.造成苏联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最终积重难D.是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发生的重要原因24.1970年苏联著名物理学家萨哈罗夫等在《苏联科学家致苏维埃社会主义和国联盟党政领导人的呼吁书》中提出:“在社会政治范围内,障碍我们经济发展的障碍物很多,凡是不能消除这些障碍物的措施都是无效的。”这表明A.萨哈罗夫不满赫鲁晓夫改革B.萨哈罗夫认为国家经济政策改革的前提是进行政治改革C.萨哈罗夫这一观点为戈尔巴乔夫改革提供指导D.萨哈罗夫的观点促进了苏联的思想解放25.钱乘旦先生在《不平衡发展:二十世纪历史与现代化》一文中称:“西方现代化经几百年的发展,其优与弊都已经十分清楚。二战后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下列选项符合此处修补、修正的分别是A.成立国际货币基本组织、建立欧盟B.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世界银行C.建立社会福利制度、建立欧洲共同体D.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建立世界银行26.20世纪五六十年代,经济全球化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但有学者认为此时的全球化只是“半球化”,只有到八九十年代的经济全球化浪潮才真正具有全球性。导致“半球化”的主要原因是A.两种经济体制的差异B.两极对峙格局的存在C.南北经济发展的差距D.经济区域一体化的发展27.墨西哥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后,虽然对美关税下降比率远小于美对墨西哥下降比率,但大量产品的涌入,仍然使墨西哥经济受到巨大冲击。这最能说明A.发达国家侵略发展中国家经济B.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合作面临挑战C.墨西哥经济实力较差D.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弊大于利28.有人说:“中国加入世贸,就好像一个昏庸短见的守财奴,把自己的清白闺女嫁给了土匪。结果,土匪根本没有把岳父当人看……还要配上23000亿美元的嫁妆。”对此认识正确的A.对外开放政策在今天应当重新审视B.中国给“世贸”带来了压力和挑战C.过分夸大了经济全球化的负面效应D.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才是富强之路29.20世纪70年代,“由于美国出口不再大于进口,其贸易转向一种不利的收支平衡状况。海外持有的美元超过了美国的黄金储备。美国经济地位的这种变化削弱了人们兑美元的信心。”这种状况A.促成了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B.动摇了关贸总协定的基础C.动摇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础D.促成了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30.2014年11月20日路透社报道,WTO上个月裁定,中国对美国进口的冷压薄板电工钢进行调查并征收反倾诉与反补贴关税违反全球贸易规则,对中国提起了申诉。同月27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初步裁定中国出口的应用级风塔价格过低,其海关对此类产品进口商征收相应的反倾销税押金。由此可见A.世界贸易组织无法调节各国贸易纠纷B.发展中国家加入WTO弊大于利C.发达国家是全球化中最大受益者D.实现全球贸易自由化任重道远二(材料题,共两题,31题20分,32题20分)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海客闻天风,将船远行役。譬如云中鸟,一去无踪迹。李白《贾客乐》夜雨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时会琴客》材料二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清廉上酒楼。陆游《杂赋》尔来盗贼往往有,截杀贾客沉其艘。王安石《商感》材料三16世纪以前,修的物价在数百年内一直是比较稳定的。只有当战争、歉收、瘟疫时才会发生暂时波动。但在16世纪欧洲各国流通的贵金属重量增加了3倍,相应的从16世纪30年代起,物价一直迅速上涨。……到16世纪末,西班牙
本文标题:高一历史月考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701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