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新课标高中物理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弹力〖知识与技能〗1、知道弹力产生的条件是物体要产生弹性形变。2、知道压力、支持力和拉力都是弹力,能画出弹力的示意图。3、知道胡克定律:弹性形变越大,弹力越大,弹簧的弹力跟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过程与方法〗1、在实际问题的讨论中来确定弹力的方向。2、动手设计实验,操作实验,懂得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培养用图像分析问题的习惯。〖情感、态度、价值观〗1、感受学习物理的乐趣,认识微小形变的本来面目。2、体验动手乐趣,培养实验合作能力。3、熟练记录数据,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中的重难点〗弹力的产生条件及方向的判断,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关系。〖教具准备〗细纯铜铜丝(每人各一条),橡皮泥,拉力器,木板,铅球,弹簧(每小组、教师各一条),铁架台,刻度尺,钩码组,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游戏:拉力比赛。(两个学生上台,在规定时间内拉动拉力器,数一数谁拉开的次数多。)游戏结束,教师提问学生在拉动拉力器过程中有什么感觉。教师提示:象这样弹簧把手拉回去的力,我们把它叫作弹力,这节课就是2要来研究弹力。二、新课教学:(一)弹性形变实验1:每小组同学先拉一下弹簧,看有什么变化,再用铜丝在笔杆上绕成弹簧形状,用手拉一下,看看有什么变化。实验2:(教师演示)用手在泥块上捏一下,观察泥块的变化。课件演示:①撑杆跳高运动员起跳时弯曲的撑杆把运动员撑起。②弯曲的弓把箭射出去。③皮球落地,产生形变,又弹回。归纳以上实验的特点,指出:各个物体的形状都有变化,有些变化能恢复,但有些变化不能恢复。定义:物体在外力的作用下形状或体积发生变化,叫做形变。能够恢复原状的形变叫弹性形变。我们主要研究弹性形变。实验3:把书本放在桌面上,观察桌面能否发生形变。提问学生归纳:看不出。指出:桌面会产生弹性形变,只不过形变特别小,肉眼看不出,这种形变叫微小形变。课件演示:显示桌面上的微小弹性形变。(二)弹力1、弹力定义师提问:由上面观察,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有什么特点呢?生回答: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有力的作用。归纳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有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2、分析弹簧的弹性限度实验4:教师拿出小弹簧,轻拉,弹簧能恢复,用力拉,弹簧不能恢复,3坏了。弹簧的弹性形变有一定的限度,这个限度叫弹性限度。3、分析弹力产生的条件:(1)两物体要接触。(2)要产生弹性形变。练习一:木板A放在水平桌面上,旁边靠着铅球,木板B竖直放置在一斜面上,与铅球接触,分析木板A、B对球是否有弹力。提示:可采用假设法,假如将它抽掉,看看铅球是否会运动,能动,证明有弹力,不会动,说明没有弹力。总结:弹力的有无一方面要看两物体有没有接触,另一方面要看有没有弹性形变。4、分析弹力的方向力是矢量,弹力也有方向。常见弹力的方向:(1)支撑面的弹力(2)绳的弹力(3)弹簧的弹力播放视频文件。综上所述:弹力的方向总是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恢复原状的趋势相同,并且与两物体的接触面互相垂直。压力、支持力、拉力都是弹力。练习二:木块A受到斜面对它什么方向的弹力?(三)胡克定律实验5:学生分组实验将弹簧挂在铁架台的钩上,让刻度尺垂直放置,依次在弹簧上挂上钩码1个,2个,3个,4个(每个50g)。从刻度尺上读出弹簧的伸长量,记录下表。钩码个数(每个50g)1234弹簧的伸长量(cm)弹簧的弹力(钩码的重力)实验结束后,播放示范课件演示,加深理解。输入测量数据,作出图像。4实验表明,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力的大小F有弹簧的伸长量x成正比:即F=kx,式中k称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单位N/m,这个规律叫胡克定律。三、复习小结本节主要学习弹力,弹力大小的计算,难点是弹力的有无及方向的判断,课后仔细体会。四、创新扩展选取合适的材料,制作一把“弹簧秤”,并根据胡克定律,写出这把“弹簧秤”的产品使用说明书。
本文标题:高一物理弹力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706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