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青岛版三年级科学上册二三单元备课
青岛版三年级科学上册二三单元备课第二单元本单元的科学探究活动是从利用感官认识物体入手的。“怎样认识物体”一课用“他们各有什么特点?怎么辨认他们”为科学探究主题,让学生自主经历一个“用感官辨认物体”的科学探究历程,意识到用感官认识事物的基础性和重要性。4、怎样认识物体教学目的1、能从身边常见的物体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会用感官对物体进行观察,培养观察能力。2、通过交流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意识到科学技术可以改进人们的工作和生活。3、会根据物体的特征辨认物体;认识各种感官的作用。教学准备:杯子、筷子、橡皮、石块、橡皮泥、各种各样的球、水果、盐、醋、酒精、牛奶、各种饮料等。活动过程:导入今天你们带来了哪些物体?你能简单的说一说吗?探究过程:活动一:他们各有什么特点?怎么辨认他们?(1)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自由介绍各种球的大小、颜色花纹等特点,各样水果的颜色、形状、气味、味道等,常用铅笔、直尺、橡皮等学习用品的特点。(2)学生说出物体的特点,交流辨认物体特点的方法,认识各种感官所起的不同作用。(3)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用不同感官所认识的物品、物品特点及认识的方法。用眼睛看(视觉):可识别物体的大小、形态、颜色和方位。用鼻子闻(嗅觉):可识别物体的气味。用舌尝(味觉):可识别物体的味道用手摸(触觉):可识别物体的冷热、大小、形状、光滑与粗糙、质感等。师总结:在所有的感觉器官中,眼睛从周围的世界中获得的信息最多。在用感官认识物体时,要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活动二:用我们的感官比较不同和相同1、用手分辨物体。在不透明的包内放入石块、橡皮泥、苹果、橘子、梨等不同物体,让学生依次上前只通过手的触摸来区别是什么物体。2、运用综合感官分辨物体。在桌上分别摆上四杯颜色、数量相同的液体:水、糖水、盐水、白醋;让学生采用“头脑风暴”的形式交流自己区分液体的方法;注意先用眼看,再用鼻子闻,闻物体的气味时,应用手把物体散发出的气味扇到鼻子边来,不要用鼻子直接凑近物体闻,以防有毒气体的伤害。最后,用筷子各沾一点尝;小组代表上前来用各种感官区分这四杯不同的液体。3、室外分辨周围植物的不同与相同4、小组交流自己的发现与收获。课后反思:运用感官判断事物,是学生在生活中经常用到的,但如何按一定的顺序去分辨,孩子们可能没有想过,所以在分辨四杯液体时,不是那么准确。5、给文具分类教学目标1、能用不同标准对文具进行分类。2、愿意合作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改善生活。3、知道给事物分类要依据一定的标准。活动准备:各种文具活动过程:导入新课:师:课前我们对文具店进行了调查,同学们收集了好多相关信息。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一下。生小组交流活动。探究活动:1、给带来的文具进行分类自由分类。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对带来的文具进行分类。展示自己的分类情况,说出分类的依据(标准)。小组汇总分类用到的标准。根据自己和小组对文具的分类情况,对分类的方法和意义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总结,展示文字资料,明确分类的方法和意义。2、生活中的分类。展示搜集的资料,交流生活中的分类现象。对生活中的分类进行深层次的分析,找出分类的标准,尝试解释分类的意义。针对生活中不合理的分类现象,提出自己的建议。课后拓展:师:生活中的分类简直太多了。假如生活中没有分类,我们的生活会怎样?师;对,我们的生活不能没有分类。药店的药品有分类,食品店的食品有分类,服装店的服装也有分类,它们是怎样分类的?课后再去调查一下。课后反思:给文具分类对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比较简单,在活动中,能很快地用了几种分类方法,但总结的还不太好。6、哪杯水热教学目的:1、通过用温度计测量,知道使用工具比感官更有效,能运用温度计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初步学会运用简单表格,图形等统计方法整理测量记录。2、通过测量活动体验合作探究的乐趣。3、认识各种温度计,知道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教学重点难点:知道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教具准备:温度计、烧杯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出示两杯热水:谁能知道这两杯水那一杯更热?用什么方法?生:触摸师:除了用这种方法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能更准确的知道热水的温度?生:温度计二、学习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1、师讲解:温度、温度计2、生学习使用温度计测量热水的温度。3、学生活动4、交流汇报三、想办法使热水温度降得更快一些。师:如何使水的温度降得快?生讨论分组设计实验活动(师指导,巡视)注意记录实验数据。生汇报交流。教师小结:评价学生活动情况四、自由活动师:你会使用温度计了吗?你想测量那些物体的温度?生自由测量活动五、拓展活动师:热水的温度是怎样变化的?把测量结果记录下来。教学反思:有的学生使用温度计的方法不正确,同样的热水,不同的小组的测量数据不同,并且温差较大,数据的记录上也是有不同的失误,在今后的学习中还要注意强调学生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7、水温的变化教学目标1、能熟练使用温度计连续测量水的温度变化,并做简单记录。2、通过测量活动体验合作探究的乐趣。3、了解水温的变化规律。教学准备:烧杯、温度计、计时器活动过程: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认识了温度计,学习了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哪位同学能说一说使用温度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学生交流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师:看来同学们已经掌握了温度计的使用要领,这节课我们就利用温度计来测量水温的变化。(板书课题)二、设计实验、证明猜想(师倒一杯热水)师:这是一杯热水,如果要测量这杯水的温度变化,你认为应该怎样做?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学生交流实验的方法,提出应注意的问题,如小组分工、防止烫伤等。)科学家在进行科学研究时,经常要对所要进行的实验研究项目的结果进行大胆的猜想和预测,我们今天也要像科学家那样,在进行实验之前先大胆猜想和预测,并把猜想记录下来。设计实验方案,证明自己的猜想三、持续观察一杯热水降温的过程,收集数据,验证自己的猜想。四、小结:通过刚才的实验,同学们发现了热水的变化规律:先快后慢,起初降温很快,而后速度逐渐降下来,越接近室温降得越慢。五、课后拓展课后请同学们想一想,怎样使热水的温度降的更快些?课后反思:学生在观察水温逐渐变化时,非常认真,但降水规律的变化曲线学生较难理解。8、哪杯水多教学目标:1、能够运用多种方法比较液体的多少,体验科学的探究过程。2、学会正确使用量筒,知道使用量筒测量比目测更准确,并学会初步估算液体的多少。3、注重事实,敢于提出不同见解,愿意合作与交流,培养自信心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二、教学重点:能够运用多种方法比较液体的多少,体验科学的探究过程。学会正确使用量筒,知道使用量筒观察比目测更准确。三、课前准备:1、每组三个大小不同的杯子,装的水不一样多,一把尺子,一支水彩笔、一个抹布。2、实验用品:透明的一次性塑料杯、量筒、烧杯、带梁的小桶、弹簧秤。四、教学活动设计:(一)导入:出示杯子不相同,水位不同的三杯水,让学生猜测哪杯水多,发散学生的思维。并出示课题《哪杯水多?》(二)新授:探究活动1:1)师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观察,说出判断的原因。2)学生交流。3)归纳:在杯子相同的条件下,水位高的水多。探究活动2:1)观察当杯子不同,水位相同时哪杯水多。2)学生观察、汇报。3)归纳:当水位相同时,杯子粗的水多。探究活动3:1)观察:当杯子不同,水位不同时哪杯水多?2)讨论当无法用目测的方法来判断水的多少时,还可以采用哪些方法解决。3)学生交流并确定实验方法。4)小组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教师巡回指导。5)学生交流实验结果。指导学生认识并正确使用量筒。(三)课堂拓展:1)先估计杯中水的体积,再进行测量验证,填写好实验报告并交流实验结果。2)学生交流生活中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与应用。(四)课堂总结:(五)课后延伸:自己设计制作简易量筒教学反思:学生自己带来的杯子各种各样,所以哪杯水多很难判断,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想出了很多的办法,并能较好的使用量筒。9、有趣的不倒翁教学目标:1、了解不倒翁扳不倒的两个秘密:上轻下重、底部是半球形。2、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然后通过实验解决问题,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爱科学的教育。3、通过制作不倒翁,培养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教学重点:了解不倒翁扳不倒的秘密:1、上轻下重2、底部是半球形教学难点:不倒翁重心的位置课前准备:课件:一组可爱有趣的不倒翁教具:一个不倒翁、一个装有1/3瓶泥土的瓶子学具:每组1个不倒翁制作材料:鸡蛋壳、剖开的小皮球、橡皮泥、扇形纸、饮料瓶、彩笔、双面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很高兴今天能和咱班的同学一起研究问题。我呀特意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份礼物,它就藏在老师的电脑当中,想知道是什么吗?(想)那得先猜一个谜语,如果能猜中,这个礼物就会出现在大家面前。大家听好:一个公公精神好,从早到晚不睡觉,身体虽小力气大,千人万人推不倒。(学生猜测)是它们吗?(出示课件:一组摇摇摆摆的不倒翁)(是)你们是怎么猜出来的?(从早到晚不睡觉,千人万人推不倒。)大家说的都很在理,抓住了它的特点:推不倒,猜出是不倒翁的。这么可爱有趣的不倒翁,你们想不想玩?(想)在同学们的桌洞里就藏着一个不倒翁,大家拿出来玩玩吧。(学生尽情地玩,每个同学都参与其中。)同学们玩得都很开心,有的同学甚至把不倒翁的头部摁到了桌子上,可是一松手,不倒翁又摇摇晃晃地站起来了,推不倒。现在,你最想知道的是什么?(不倒翁为什么推不倒?)是啊,我也想知道这是为什么,我猜这里面一定藏着个小秘密,你们想不想揭开这个秘密?(想)那好,这节课,我们就来揭开不倒翁推不倒的秘密。板书:有趣的不倒翁二、探究活动:1、猜一猜:这样吧,先让我们猜一猜不倒翁为什么推不倒?(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如学生积极性不高时,鼓励:科学家在研究问题之前都要进行大胆地猜想,然后通过实验,得出结论。看看哪个同学像个小科学家。还有谁来猜一猜这是为什么?(学生猜:底部是半球形、里面有东西等等)这些都只是同学们的猜测,是对是错?谁也说不准,怎样做才能证明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打开看看、做实验)好主意,就按你们说的办法去做,看看哪个小组能找到证据证明自己的猜测是正确的,揭开不倒翁推不倒的秘密。2、学生动手实验,老师参与其中。3、学生交流,教师做参与者,适时给予点拨、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不倒翁推不倒的两个秘密:上轻下重、底部是半球形师:老师发现每个同学都积极参与实验,哪个小组能把你们的实验以及发现跟大家谈谈?生:我们把不倒翁打开,发现里面有一块铁。师:放在什么位置上?生:最底部。师:不倒翁的大肚子里还有别的东西吗?生:没有师打开不倒翁,展示给同学们看:底部的确只有一块铁。师:你们认为这块铁是不倒翁推不倒的秘密?生:是师:为什么?生:这块铁使不倒翁下面重。板书:下重师:相比较,上面呢?生:轻板书:上轻师:大家还发现了什么?生:把这块铁拿出来,不倒翁就倒了。师:请你上台演示给同学们看看好吗?生上台实验。师:真的倒了,这是为什么?生:上下重量差不多师:原来不倒翁推不倒,这块铁起了重要的作用。师:你们还发现了什么?生:这块铁一定要固定在不倒翁的最底部,不能随便放。师:这是为什么?你能演示给同学们看看吗?生上台边实验边解释:如果随便放,一推不倒翁,它肚子里的这块铁也随着动,不倒翁就往重的一边倒。师:因此,铁块一定要固定放在?(不倒翁的最底部)板书:●师:同学们通过观察、实验,你们发现不倒翁推不倒的秘密是什么?生:底部的这块铁。师:这块铁使不倒翁怎么样?生:上轻下重师:那么,不倒翁推不倒的秘密是?生:上面轻下面重师:哦,原来是这么回事啊。师:这里有一个瓶,里面装了一些泥土,它的下面?(重)上面?(轻)谁来试试它能不能推倒?生上台试试,用力推,推倒了。师:为什么它也是上轻下重,却推倒了呢?生:它是平底的。师:那么不倒翁呢?生:底部是是半球形的。师:由此可见,不倒翁推不倒的另外一个秘密是?生:底部半球形板书:半球形4、动手制作不倒翁。师:同学们通过观察、思考、动手实验,像科学家一样发现了不倒翁推不倒的两个秘密,现在,你们想不想亲手制作一个不倒翁?(想)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些材料,大家可以选择你认为合适的材料做一个不倒翁,待会儿我们要举行一个作
本文标题:青岛版三年级科学上册二三单元备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769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