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重庆市劳务经济的发展现状
-1-3引言重庆直辖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要成就,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在新形势下,党中央、国务院对重庆市改革发展提出更高要求,赋予重庆市新的使命。而加快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更是当前重庆工作的重中之重,它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需要,是为全国统筹城乡改革提供示范的需要,是形成沿海与内陆联动开发开放新格局的需要,是保障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安全的需要。重庆是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的直辖市,农村面积占99%,农村人口超过70%,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老工业基地改造振兴任务繁重,统筹城乡发展任重道远。为实现重庆发展“314”总体部署,通过实施城乡统筹,到2020年,全市城市人口将超过2200万,农村人口会下降到1000万,整个城市化率将达到70%以上。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共重庆市委三届四次全委会审议通过《中共重庆市委关于加快农村改革发展的决定》,2009年1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号)的文件,为统筹城乡改革,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明确了道路和方向。在2007年5月重庆市委、市政府召开的全市劳务经济工作会议上,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城乡统筹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提出把劳务经济打造为重庆的“第一经济”,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关键时期,明确了发展劳务经济的重要性。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是城乡统筹、“两翼”振兴、库区安稳致富这三件大事的重要战略任务,也是农村改革、农业发展、农民致富的关键所在,更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全面小康和构建和谐社会的-2-重要措施。因此,了解劳务经济,总结分析重庆市劳务经济的发展现状、特点及存在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建议和今后努力的方向,希望能为统筹城乡改革与发展出言献策,并能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加快实现党中央国务院交给我们的任务作出贡献。一、我国农村劳务经济的概念及发展历程(一)我国农村劳务经济的概念我国的劳务的经济与国外许多学者所研究的劳务经济不同,他是具有中特色的劳务经济。我国许多学者、专家和政府官员等都对中国的劳务经济进行了研究和定义,从他们的理论研究和定义中可以发现,我国的劳务经济具有以下基本特点:(1)主体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即在本户以外就业;(2)目的是为获得收入或劳动报酬;(3)对象是除自家农业以外的所有行业。与西方只把“第三产业”作为劳务经济的定义比较,我国劳务经济的概念和范围都更广泛,所承载的意义也更具有中国特色。因此根据以上特点,结合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本文将劳务经济定义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农村以优势的劳动力资源为要素,通过劳动力的转移流动,在常驻户口以外地区,从事劳务活动,获得经济收入,从而带动本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促进生产要素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提高整体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一种经济发展形式。这种劳动包括生产物质产品也包括非物质产品的服务活动,其核心是劳务输出。由于我国的劳务经济是由于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而产生的,因此有的人在劳务经济面前总要加上“农村”两个字,叫做农村劳务经济(为了便于理解,以后的内容中将劳务经济统称为农村劳务经济),以此作为改革开放的中国特-3-色。农村劳务经济的发展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民追求更高的比较利益和自身发展机会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需求增长相作用的结果。(二)我国农村劳务经济发展历程在发展经济学中,刘易斯和托达罗的人口流动理论认为:农村劳动力“近乎无限供给”,且收入水平较低,从而对劳动力产生巨大的推力;城市预期收入较高,就业机会较多,对劳动力产生强大的拉力。因此,农村劳务经济的发展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密不可分,而且与经济发展和国家政策紧密相连,总结我国农村劳务经济的发展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1983年)。改革之初,农民对发展农村生产寄予厚望,生产积极性很高,劳动力就业结构单一,流动意识不强,外出务工只是极少数农民的行为,对农民收入增长效应不明显。这一阶段农民收入超常增长,主要来自于农村的贡献。198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73.78元,比1978年增加157.88元,年均增长18.8%。外出务工得到的工资性收入42.93元,仅占纯收入的15.7%。第二阶段(1984-1987年)是劳动力流动高速增长阶段。中共中央发布4号文件,明确提出鼓励和支持乡镇企业发展的方针,这一阶段是乡镇企业大发展时期,也是乡镇企业反哺农业的时期,劳务经济也正是在这一阶段从萌芽走向繁荣,劳务经济对收入增长起到了很大的贡献效应。这一阶段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趋缓,工资性收入增长强劲,对农民收入增长贡献较大。198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87.01元,比1983年增加113.23元,年均增长9%,工资性收入由42.93元增加到78.41元,年平均增长16.2%,在纯收入中占20.3%,这一阶段工资性收入对纯收入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34.4%。-4-第三阶段(1988-1990年)是劳动力流动“低潮”时期。为控制经济的过快增长,我国从1988年底开始对国民经济进行为期三年的治理整顿。这一阶段国家提出整顿经济秩序和环境的方略,压缩基建规模,控制乡镇企业贷款,使第二产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空间缩小,流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回流现象较为普遍,城市对农村劳动力的“拉力”作用受到了一定限制,工资性收入对农民纯收入的增长贡献不大。抽样调查资料显示,1989年、1990年当年转移的劳动力不足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199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94.28元,比1987年增长53.6%,而同期工资性收入略有增长,工资性收入占纯收入的比重仅为13.3%,比1987年降低了7个百分点。第四阶段(1991-1993年)是劳动力流动快速增长阶段。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的发表,把改革开放事业推向了高潮,大规模的“民工潮”不断涌向东南沿海地区和城市。这一阶段,非农业就业增长较快,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规模逐年增加,1993年当年转移的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7.9%,比1990年上升了6个百分点。这一阶段,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贡献来自于外出务工。199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67.04元,仅比1990年增长12.2%,同期工资性收入增长70.3%,远超出纯收入增长幅度,工资性收入对农民纯收入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到76.9%。工资性收入占纯收入的比重回升到20.1%。第五阶段(1994-1996年)。国家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再次调动了农民投入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农民从农业生产和农副产品价格上涨中得到了更多好处,劳动力流动的积极性不高,转移规模徘徊不前。1996年当年转移农村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5.1%,比1993年降低了2.8个百分点。这一阶段农民纯收入出现了恢复性增长,工资性收入在纯收入中的份-5-额明显降低。1996年农民纯收入1415.78元,比1993年增长了1.1倍。工资性收入仅增长55.2%,对农民纯收入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12.6%。第六阶段(1997以来)是劳动力流动的新阶段。自1997年以来农产品价格持续走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劳动力外出流动性增强。2000年向外转移的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6.7%,比1997年回升了3.7个百分点。这一阶段农民收入增长趋缓,工资性收入对农民纯收入增长的贡献显著。199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9.1%,比上年回落了27.4个百分点,1998年主要农产品全面丰收,农民收入出现暂时性增长之后,1999年又回落到2%,2000年下降了3.7%,但工资性收入在农民纯收入中份额迅速增加,2000年达到31.2%,比1996年上升了16.5个百分点。2000年以后,随着“新一代”农村劳动的成长,向外转移的农村劳动力逐年上升,2007年,全国转移的农村劳动数量约为1.19亿人,占了劳动力总数的15.5%,较2000年上升了6.4个百分点,同期农民人均纯收入较2000增长83.7%,工资性收入在农民纯收入中的份额也达到了38.6%,较2000年上升了7.4个百分点。分析十年收入增长的原因,工资性收入在农民纯收入中份额迅速增加,这一阶段工资性收入对农民纯收入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51.7%,意味着工资性收入在农民收入中起了关键作用。重庆市农村劳务经济的发展历程与全国基本保持一致,并且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作为剩余劳动力大市的重庆劳务经济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二、重庆市农村劳务经济现状、特点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一)重庆市农村劳务经济现状重庆作为西部最年青的直辖市,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大山区-6-和民族地区于一体,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的农业大市。2009年,全市户籍人口为3275.6万人,农业人口为2326.9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71.0%。据重庆市2009年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农村全家外出户占了农村家庭户的13.9%,全市外出(跨乡镇、街道)人口为782.98万人,比上年增加30.99万人。据市就业局资料显示,2009年全市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为1513.1万人,比2008年增加了22.1万人,全市累计转移的农村劳动力总数达到了814.7万人,比2008年增加了36.7万人,增长4.7%,全年实现了劳务总收入达到了465亿元(快报数),比2008年增加了51.2亿元,增长幅度为12.4%,农民人均劳务收入也由2008年的1755元增加到1998元,增幅为13.8%。劳务经济已成为我市农民就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二)重庆市农村劳务经济发展特点1、劳务经济规模大,农民增收效果好2009年,全市劳动总收入达到了465亿元,占全市GDP的7.1%,为地方财政收入的39.9%。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4478.35元,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为1919.68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2.9%,比重比1996年提高了24.2个百分点。劳务收入已成为我市农村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2、输出劳动力,带回生产力一方面,大多数外出务工的农民将挣到的钱寄回家里购买农用产品或农业机械等,以改善自家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那些在外创业有成或是当上了老板的农民,带着资金、技术、信息及先进的管理经验,走上了返乡创业的道路,壮大地方经济,极大地促进了本地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并加快城镇化进程,改善了农村产业结构,拓宽农民增收致富的渠道,加快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对接。劳务经济正是通-7-过输出劳动力,带回资金和技术,并在城乡之间实现人力和资金、技术的双向流动的方式,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重庆市就业局资料显示,2008年,全市返乡创业人数达到了13.5万人,比2007年增加了1.3万人,占外出人口的比重上升了0.1个百分点。另据国务院研究中心农村部对100个劳务输出县进行的一次调查显示,2003年以后回乡创业的农民工人数是上世纪90年代的3.1倍(崔传义,2007)。3、区域较广,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区域2009年,全市外出市外劳动力的比例为52.0%,外出市内县外比例为17.6%,而在本县内务工的比例为28.7%。在市外务工的劳动力主要集中流向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占全部市外务工劳动力的78.5%,其中又以广东、浙江和福建为最多,共占57%;而在中部、西部地区务工的劳动力则分别只占市外务工劳动力6.0%和15.5%。重庆市内跨区县务工的劳动力主要集中在一小时经济圈,有82.2%的务工劳动力选择了该区域,其中又以渝中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和渝北区为最多,共占46.3%;相对欠发达的渝东北翼和渝东南翼分别只占务工目的地的13.5%和4.3%。4、正向有序有组织化方向发展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始离开土地到小城镇务工经商,主要是在本县、本地区、本市范围内流动,寻找就业机会,其特点是“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东部沿海地区和城市经济发展很快的地区,出现了劳动力资源短缺的现象,越来越多的农民工通过亲友、老乡帮忙外出务工,劳务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政府也看到了劳务经济的发展潜力,各劳务输出省市的各级政府开始重视这项
本文标题:重庆市劳务经济的发展现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783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