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防大风暴雨暴雪应急预案2016
防大风、暴雨、暴雪应急预案一、编制目的为早抓落实防大风、防暴雨、防暴雪(后面简称三防)工作,防止险情扩大,使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特制定本预案。二、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项目管片厂及拌合站料棚发生大风、暴雨、暴雪事故时的控制。三、“三防”应急小组组织机构及职责组长:陈慧超副组长:范举组员:洪家望、彭正勇、丁守阵、王书敏、张克强、陈钢、杨坤元、白鑫、孙清光、其他各单项负责人(1)陈慧超职责①对项目的安全、质量生产负全面领导责任和直接领导责任。②应宣传、贯彻执行各种质量、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制度。③定期向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报告质量、安全生产情况。④贯彻和落实各级质量、安全生产责任。⑤定期听取质量、安全情况汇报,研究和解决施工生产中的质量、安全问题。⑥组织审批防止发生重大人身伤亡事故的施工质量、安全技术措施,积极采纳合理化建议,总结推广质量、安全生产中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⑦组织大型质量、安全检查和质量、安全活动,加强质量、安全教育。⑧组织发生大风、暴雨、暴雪事故时的抢险救援工作,并主持重大质量、伤亡事故的调查分析,提出处理意见和改进措施,并督促落实。(2)范举职责:①在组长的直接领导和指挥下进行各项质量、安全工作,对项目施工生产的安全负具体领导责任。②认真贯彻执行质量、安全生产的各项法律、法规、制度、标准和条例,负责制定和落实防止大风、暴雨、雷击事故的施工质量、安全技术措施。③不违章指挥,经常组织质量安全检查,清除事故隐患。④制止违章作业。⑤坚持对职工进行经常性的质量、安全教育。⑥当发生大风、暴雨、暴雪事故时,负责组织领导应急小组进行抢险救援工作。(3)成员职责:①在项目领导下,认真执行各项质量、安全生产技术措施。②对质量、安全生产积极提出合理化建议。③当发生大风、暴雨、暴雪事故时,在应急小组领导的指挥下,进行各种抢险救援工作,积极参加事故原因的调查、分析,总结经验教训,防止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四、三防措施4.1防大风、防暴雨本工程所在地-长沙市,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降雨量充沛,年平均总降水量1422.4毫米。主要集中在4~9月,约占全年降雨量的80%,每年10月至次年3月是少雨季节,降雨量占20%左右。且强降雨的同时一般伴随大风。为了保证雨季的正常施工,在雨季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好预防应急措施:4.1.1成立防大风、防暴雨小组成立以工区主任为组长、工区副主任、总工程师、作业班长为副组长的防大风领导小组,工区各部室不少于1人。其主要工作职责为:(1)加强外部联系,收集大风、暴雨信息,准确发布大风、暴雨信息。(2)检查、督导作业工区制定齐全可靠的防大风、防暴雨措施。(3)对作业工区的预防措施执行情况经常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要求其整改。(4)大风来临时,领导小组24小时轮流值班,对全过程进行监控和统一调度指挥;负责巡视检查工地情况及组织、指挥抢险队进行工作。4.1.2成立防大风抢险队成立以工区主任为组长的防大风抢险队,副组长由副主任、党、团负责人担任;成员不少于15人,组成成员应保证各部门、各班组,特殊(危险)工种等至少有1人。其主要工作职责为:⑴掌握大风、暴雨安全知识,熟悉防范措施。⑵对平时的防大风措施进行检查、督促改进。⑶接到大风信息时,立即组织检查各项防范措施是否齐全、完善、有效。⑷服从指挥、调度,随时准备投入到抢险工作中。⑸大风、暴雨来临时,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统一分组(每组至少两人以上)对各个场所进行检查、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并组织抢险。4.1.3防大风、暴雨的物资准备⑴保护用品配备:防大风暴雨领导小组及抢险队,每人应配备安全帽1顶、雨衣一套、绝缘雨靴一双。发放给个人保管,随时待用。⑵抢险工具、机(具)材料(如:活动搬手、铁丝钳、铁锹、铁丝、架子车、木板、三色布、装砂袋、麻绳、抽水机、潜水泵等)配备足够,定点存放,专人保管,作为抢险专用工具、物资,平时不得挪作它用。4.1.4重点部位安全防范措施(1)施工用电在接到大风、暴雨预报信息时,立即组织对整个工地(包括生活区)的用电系统线路进行一次全面大检查,着重对以下几方面进行防护:○1所有外线不能拖置于地面,特别是工地现场。线桩要进行加固,保证埋入土中的锚固长度能抵抗大风袭击,必要时线桩顶端采取铁丝斜拉锚固。○2所有的跨越悬空电线(电缆)应进行支吊处理:在跨越悬挂空间采用铁丝拉紧,再用绝缘绳将电线(电缆)分段悬吊在铁丝上,避免大风吹断电线(电缆)造成触电事故。○3工地照明灯具、配电开关箱要保证其稳固,保证不被大风吹落和倾翻。○4工地个别临时房屋(工地加工房、拌合站、铁皮屋顶的房屋等)应单独设总闸,在大风来临前应切断电源,避免大风吹垮房屋,压断电线引起其它触电事故。○5平时养成任何机具、电器停止使用关机时,要切断电源,避免雷击烧坏电器及机具电路。(2)临时设施防护○1临时设施四周截、排水系统保持畅通,专人进行清理,防止冲刷。○2临时设施在大风季节前,提前按设计作好防护。○3整个工地、住房、料库四周要保持排水畅通,保证暴雨、大风来时无漏雨或地面水流入室内。○4重要物资应储存在固定房屋(指砖、石结构,无漏雨或不会被大风揭开屋盖的房屋)内支架上。确保重要的物资不被损坏和受潮。水泥、外加剂等储存室应在室内地面用砖、石支墩,上平铺木板再堆码。○5对临时房屋(铁皮作屋盖)、敞蓬应进行铁丝拉锚加固,确保不被大风揭盖或倒塌。○6当获悉大风、暴雨信息时,防大风、暴雨领导小组要积极行动起来,首先确认信息的可靠性、威力程度,然后采取果断措施。○7大风、暴雨来临前,抢险队人员必须将个人防护用品穿戴整齐,随时待命,大风开始,抢险队人员分组对整个工地、生活区进行巡视,每组最少不少于2人,随时保持联系。当巡视到有险情发生,立即联系、组织进行抢险工作。○8大风、暴雨来临时,所有临时房屋人员要撤离至固定房内,如发现该切断电源的地方未切断,应立即通知专职电工处理。○9大风、暴雨来临前,对工地施工用砂应进行必要的防护,如用红砖堆码砂堆坡脚,避免雨水将砂满地冲流和流入其它管网。对来不及转移的水泥,用三色布进行严密封盖和四周封堵水流处理。10在抢险过程中,○如涉及到特殊(危险)工种,要由专职持证人员进行处理。11预计大风、暴雨来临前,对刚浇筑砼的部位应进行覆盖处理,防止雨水将○水泥浆冲走,降低砼强度,各部门应将所有门、窗关闭,以免雨水飘入淋湿有关资料、文件或其它重要物品。12抢险人员抢险过程中,必须佩戴安全帽、雨衣和绝缘水靴。○13大风、暴雨来临的整个停工过程中,应保持整个工地连续有人值班巡视,○随时发现险情,防止不法分子趁机破坏或盗窃财物。4.1.5大风期间的安全管理⑴在每年三月份启动防大风准备工作,成立由各级行政领导组成的“防大风”指挥部,成立大风期间抢险救灾小组,制定防“暴雨”“雷暴”应急预案,建立4.2防暴雪4.2.1成立防暴雪小组、健全机构、明确责任组长:陈慧超副组长:范举、组员:彭正勇、钱政、丁守阵、张克强、王书敏、孙清光、陈钢、张森、白鑫、杨坤元防暴雪小组的联系方式如下:陈慧超(电话15874024056)范举(电话13723875151)洪家望(电话15116379426)彭正勇(电话15074889250)钱政(电话18635051516)丁守阵(电话15073191361)张克强(电话15084871006)王书敏(电话18774929973)孙清光(电话15874297853)陈钢(电话18774964553)张森(电话15369536956)白鑫(电话15116392046)杨坤元(电话15116105045)防暴雪小组的职责是:(1)加强外部联系,收集暴雪信息,准确发布暴雪信息。(2)检查、督导作业工区制定齐全可靠的防暴雪措施。(3)对作业工区的预防措施执行情况经常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要求其整改。(4)大雪来临时,领导小组24小时轮流值班,对全过程进行监控和统一调度指挥;负责巡视检查工地情况及组织、指挥抢险队进行工作。4.2.2完善制度,有章可循参照上级文件精神及时制定下发了本方案,各施工程序均应按照本方案执行。具体方案编制人:王书敏、丁守阵4.2.3储备物资,保障有力。储备防暴雪大风和强冷空气物资,后勤保障到位。由工程部和安质部做物资计划。防暴雪大风和强冷空气物资由白鑫和陈书香负责管理,并对其进行及时更换和补充,使防暴雪大风和强冷空气工作万无一失,确保工区平安过冬。4.2.4组织队伍,细化分工工区生产部组织以党员及各部门干部为骨干的防暴雪大风和强冷空气抢险队伍,定领导、定人员、定工具、定任务,防暴雪大风和强冷空气任务重的地方,组织机动抢险队。责任人:洪家望。4.2.5搞好值班,畅通信息严格遵守公司、项目部、工区的值班巡检制度。在巡检过程中要对降雪厚度、温度及时测量,并做好巡检记录。对于巡检发现的问题,及时汇报组长或副组长。4.2.6防暴雪的具体措施(1)工程部负责对料棚进行加固处理和验收,措施有四:①将上部两根钢管与柱子直接连接②柱子与大梁进行增加斜撑③每排柱子用钢筋连接,提高整体性。④在边墙增加防风绳,抵御强风。(2)安质部加强料棚、粉罐、拌合站、遮雨棚等高耸构筑物安全管理,逐一排查,遇风雪天气派专人巡检,定期进行安全评估,及时发现问题,正确采取补救措施。(3)设物部负责在锅炉房蒸汽管路铺设阶段,增加一条至料棚的管道,当雨雪降临时,采取蒸汽融雪。(4)生产部储备费木料、锯末、谷糠。根据天气预报情况,在降雪之前,把锯末或谷糠用水喷成半湿,然后点燃谷糠或锯末,利用产生的狼烟提高料棚附近的温度,使雪花不落地就直接融化成水,减少积雪承重造成的不必要事故。当有积雪积存时,立即点燃木材,生起篝火,融化积雪。
本文标题:防大风暴雨暴雪应急预案2016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801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