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纺织服装 > 中欧纺织品贸易谈判分析
中欧纺织品贸易谈判分析薄熙来送给曼德尔森一件特殊礼物———中国生产的法国鳄鱼牌T恤衫制作人:陶前明2011年6月1日案例:中欧纺织品贸易谈判•2005年6月11日零点,在上海西郊宾馆7号楼的中欧纺织品谈判室外,闪光灯泛起一片银潮。中国商务部部长薄熙来把一件灰色短袖翻领T恤衫送给了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看到这件特殊的礼物,曼德尔森和欧盟大使都不禁大笑起来,这一场景第二天出现在世界上许多报纸的显要版面上。•这件在中国生产的法国鳄鱼牌T恤衫是薄熙来选定的礼物。众所周知,欧盟最早对中国纺织品提出磋商并打算设限的产品就是T恤衫。现在,中欧纺织品贸易争端已画上了句号,无怪乎这件意味深长的礼物引起了在场记者的阵阵笑声和掌声。•这轻松愉快的气氛显然是来之不易的。此前的10个小时,在这个谈判室外,包括法新社、路透社、美联社、德新社、BBC等境外媒体在内的近百名中外记者一直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目睹了神色严峻的中欧官员进进出出,每个记者都试图通过他们的表情揣测谈判的进程。中欧闭门交锋。双方官员竟然站着谈判了好几个小时•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是在6月10日下午2点来到谈判地点的,从他最终决定启程到第二天抵达上海,其间不过十来个小时。薄熙来把曼德尔森迎进谈判室后,双方即开始闭门谈判。•在外等候的记者们从谈判室偶尔打开的门缝中发现,中欧双方的官员居然是站着谈判。一位参加谈判的中方官员后来证实了这一点,他介绍说,谈判刚开始的时候,双方是按照惯例坐在谈判桌前展开讨论的。曼德尔森在阐明了欧方的立场以后表示,6月11日是结束中欧关于亚麻纱和T恤衫两种纺织品正式磋商的•最后期限,欧盟总部25国的代表正在等候他的消息,希望谈判在4点钟以前有结果。薄熙来则回应道,如果按照欧方的要价,谈判不可能在4点结束,晚上9点谈完就不错。他让曼德尔森决定是否需要马上就给欧盟总部打电话,谈判的气氛骤然紧张起来。此后,双方围绕着如何确定中国输欧纺织品数量的基数,在谈判桌前展开辩论,两边都拿出了各自测算的大量数据和图表。中方还有商务部副•部长高虎城和部长助理傅自应,有外贸司、世贸司和谈判办的十来个人;欧方则有来自英、法、德和西班牙、丹麦的十来位官员和专家。大约谈了两个多小时以后,曼德尔森提议稍事休息,让各自的技术官员们对测算的数据重新进行分析。于是双方都站了起来,但谁也没有离开谈判室,而是自然而然地走到一起,围成一个一个小圈子继续情不自禁地谈起来,一谈又是两个小时,但谁也没有再回到座位上。有旁观者出来说:谈得可热闹呢!站累了,他们就靠在谈判桌上;困了,就喝咖啡。一位曾经参加过许多谈判的官员表示,像这样几个小时站着谈判的场景他从未经历过。薄熙来与曼德尔森避开众目,在宾馆园林冒雨边走边谈,来回走了好几公里•傍晚6点左右,欧方官员离开了谈判室,据说他们要回房间进行内部讨论。随后,薄部长和中方官员也到谈判室外的小咖啡厅休息。看见这么多在外等候的中外记者,薄熙来走过来。记者们马上发出连珠炮似的问题,薄熙来微笑着告诉大家,谈判还要进行一阵子,提醒“大家不要饿坏了,先去吃点东西”。按照薄熙来的安排,现场工作人员很快拿来了几箱矿泉水和一些点心,犒劳苦苦等候的记者们。此后,记者们又找机会向部长追问谈判是否“卡壳”,薄熙来只说了一句“今天天气不错”,而此时窗外正飘着蒙蒙细雨。•随后,薄熙来离开了谈判现场。据知情人士透露,这期间他和曼德尔森跑到西郊宾馆的大院里溜达去了,冒着雨,撑着伞,来回走了好几公里,好像是围绕谈判的主要分歧在交换意见,边走边谈。可惜不知情的记者们错过了这些场景。本该正常开始的晚餐却拖了4个多小时,欧方一度缩回到原来的立场•晚上7点多,现场传出消息,双方即将开始晚餐。随后,中欧双方的官员进入餐厅。可是晚餐并没有像外间想象的那样如期开始。据西郊宾馆的服务员介绍,尽管厨师精心准备的第一道菜已经端上餐桌,但是就餐者却仍然固执地站在餐桌边上展开辩论,服务员们只好一次次给大家拿来矿泉水和小饼干充饥。•有人透露,这时谈判的焦点仍然是基数问题,因为能否确定一个合理的基数,对最后确定增长量至关重要,所以薄熙来一直在谈这个问题,而欧方也十分顽强。几经反复,听说欧方终于在五六个小时的长谈之后同意了中方的意见,但在其他方面又出了问题。眼看双方就要达成一致的时候,欧方似乎突然缩回到原来的立场,谈判又陷入僵局,餐厅里沉寂下来,薄熙来起身离开了谈判现场。下一步怎么样?是个悬念,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40多分钟以后,他重新回到餐厅,对曼德尔森说“我们吃饭吧”。有人看了表,已经晚上10点半了,而此时曼德尔森却要求再谈5分钟。双方这一谈又是40多分钟。零点刚过,双方宣布和解。曼德尔森说,中欧达成的协议是个“Win、Win、Win”的协议•晚上11点半,薄熙来走出餐厅,再次出现,等待十分辛苦的记者马上追问结果,他请大家不要着急,“也许再过几个小时,结果就会出来了”。当他返回餐厅不久,里面就传出一阵响亮的掌声,服务员告知,两方面的人都站起来鼓了掌。随后,晚餐终于开始了。只见,双方官员拿着文件频频进出餐厅,工作人员也开始布置新闻发布会的会场。疲倦不堪的记者们又兴奋起来,把新闻发布台围了个水泄不通,等待着最后的消息。大家都知道,无论是万里之遥的欧洲大陆、欧盟总部,还是成千上万的中国纺织企业,这时都在期待着谈判的结果。•零点刚过,薄熙来和曼德尔森终于步出餐厅,他们径直走到新闻发布台前,共同宣布中欧双方已就纺织品贸易问题达成一致。一时间,现场沸腾了,许多记者抄起手机,以最快的速度抢先发出新闻。•在随后的发布会上,曼德尔森说,中国是个“负责任和很有价值的合作伙伴”,中欧达成的协议是个“Win、Win、Win”的协议,即三赢的协议,是符合欧洲纺织产业、中国出口商及其他出口国等各方利益的共赢结果。他十分认真地把一枚带有欧盟标志和中国国旗的徽章别在薄熙来的西装上,并说“这次中欧贸易谈判的成功本身就是一枚纪念章”。上百组、近万个数据成为中方最有说服力的谈判武器。“这次的结果是值得用10个小时的!”•薄熙来表示,曼德尔森先生专程来谈纺织品问题,即使谈不成,这种寻求解决问题的举动也是值得称赞的。因为这表明了对中国业界的尊重。双方最终达成一致,说明中欧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是一句空话,双方都很珍视它。协议将为中国纺织企业创造稳定、可预见的出口环境,也将为欧盟营造稳定的进口市场。他说,“我们从昨天已经谈到了今天,这10个小时让大家都累了,但谈判的结果说明,谈这10个小时还是值得的”。•10个小时峰回路转的谈判,已为中外媒体所见证。商务部一位工作人员深有感触地说,谈判最终能取得成果,远非这10个小时所能涵盖。中欧纺织品贸易问题,中央领导始终高度重视和关心。中欧谈判前,商务部的官员每天都要通过越洋电话和欧方进行磋商。这些天来,仅薄熙来就和曼德尔森进行了3次长时间的电话交谈。临近谈判,工作人员又在部长的授意和亲自督战下,夜以继日地工作,针对各种方案仔细测算核对了上百组、近万个数据。这两天,上海西郊宾馆7号楼简直成了办公楼。谈判结束后,记者们都发稿去了,中欧官员还没完事,又花了一整夜的时间来仔细核对文本。据说,商务部条法司的官员还为此专门赶来“审稿”。•10个小时的艰苦谈判,令人满意的双赢结果,为解决当前的纺织品贸易问题开了一个好头,也体现出中国作为负责任的贸易大国,在处理摩擦和争端时越来越沉稳的心态和对应的技巧。薄熙来和曼德尔森在谈判结束后相视开怀而笑的那个场景,给所有在场的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不论是官员、专家,还是守候的记者、酒店经理和服务员。它再次表明,在处理贸易争端时,只有友好磋商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选择,才可能让双方有最后的开怀一笑。中欧纺织品争端大事记9月14日滞留在欧盟各个港口轮船之中的8750万件中国纺织品得以放行。9月13日欧委会正式公布解决我滞港纺织品的相关法律规定。9月12日欧委会完成了与我滞港纺织品解决办法相关法规的制订程序,并于9月14日生效。法规生效后,欧盟成员国可继续签发相关产品的进口许可证。9月5日中欧双方在北京签署的《磋商纪要》,就解决中国输欧纺织品滞港问题达成一致。9月4日曼德尔森赴北京参加中欧峰会,并继续就压港之事谈判。9月1日曼德尔森再次敦促成员国尽快同意他的提案,但最终没有通过。8月29日曼德尔森在布鲁塞尔发表声明,宣布已给欧盟成员国递交提案,要求对压港货物尽快放行。8月25日中欧在北京举行压港问题谈判。8月22日女士衬衫被、T恤衫、胸衣以及亚麻纱均遭遇封关。7月20日根据欧方公布的中国输欧盟十类纺织品清关率,输欧盟5类(套头衫)清关率为已达100%。6月23日欧委会在官方网站公布了内部管理的通知———《对进口商和贸易的通知:执行与中方达成的纺织品谅解备忘录》。6月11日中欧在上海达成《中国部分输欧纺织品和服装谅解备忘录》。5月25日欧盟委员会宣布,将对中国T恤和麻纱两类纺织品启动“紧急特保”程序的日期推迟到5月31日,但如果在5月31日之前中欧双方就此问题达成协议,欧盟将不会启动对两类中国纺织品的“紧急特保”程序。5月23日欧盟同意对由中国进口的T恤和麻纱启动“紧急特保”程序,要求与中国方面就这两类纺织品的进口问题进行正式磋商。5月17日欧委会宣布即将对来自中国的T恤(类别号4)和亚麻纱(类别号115)启动“紧急特保”程序,并要求与中国政府立即进行磋商。4月25日欧委会启动针对九种中国纺织品的特别限制措施调查,涉及我T恤衫、毛衫、梭织裤子、女式衬衫、袜子、女式上衣、胸衣、亚麻苎麻纱和亚麻苎麻织物。4月6日欧盟贸易委员会公布了对中国纺织服装类产品实施特别限制措施行动指南,明确了欧盟启动纺织品“特保”措施的必要条件、相关程序和相应措施。针对设限欧盟分歧严重设限派法国:反对更改中欧纺织品协议的配额数量,要求继续对中国纺织品加以限制。南欧和东欧:要求对从中国进口的纺织品征收反倾销税。西班牙:用灵活的方式解决与中国的纺织品贸易纠纷问题。土耳其:2005年重新开始对中国的42类纺织品实施临时配额数量限制。反设限派英国:零售商普遍反对设限。丹麦:呼吁尽快解决围绕欧中纺织品配额引起的纠纷。德国:希望修改中欧纺织品协议,放松对中国纺织品的进口限制。瑞典:致信欧盟委员会,要求大幅度提高对中国纺织品的进口配额。北欧五国:要求欧盟尽快解除针对中国纺织品的进口配额限制。之前欧盟、美国相继对中国纺织品设限中欧纺织品贸易谈判案例分析中国谈判组:由中国商务部部长薄熙来、副部长高虎城、部长助理傅自应组成欧盟谈判组:由彼得·曼德尔森组成薄熙来介绍:1949年7月生,山西定襄人,1980年10月入党,1968年1月参加工作,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国际新闻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文学硕士。现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重庆市委书记。彼得·曼德尔森介绍:1953年10月23日曼德尔森出生于英国,祖父是工党内阁大臣。年轻时,曼德尔森不满工党政府支持美国对越南的战争,违背家族意愿,离开工党下属青年社会党,转投大不列颠共产党青年团。他在英国牛津大学学习哲学、政治和经济,上世纪70年代末,重回工党阵营,成为英国青年委员会负责人,从此走上政途。现年52岁的英国人彼得·曼德尔森,政治生涯几经风险,成败得失褒贬不一,最重要身份标签是“英国首相托尼·布莱尔最信任的顾问”。曼德尔森坚定支持欧盟,被誉为1997年“工党大选胜利设计师”,在英国最先引入最低工资制度,倡导“知识性经济”。。事情的起因:今年1至4月份,中国对美纺织品的出口增长了70%,对欧盟增长了45%,欧美方面认为这对他们本土纺织业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于是引发了欧美国家对我国纺织品的出口限制。到目前为止,中国已经有大约20种纺织品被美方设定限额或是正在接受设限调查。其中,棉制针织衬衫、棉制裤子和化纤裤子等6类受限产品已经用完了美国此次单方设定的出口限额,也就是说如果限量不被取消,从今年9月份开始,这6种纺织品已经不能够再出口到美国。首先,我们来分析下这场谈判是在怎样的背景下进行的:中方:增加对欧盟纺织产品的出口,取消欧盟对中国纺织品设定的限额。欧盟:限制中国纺织产品对欧盟出口额,维护欧盟各国
本文标题:中欧纺织品贸易谈判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806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