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治平乡X年生态移民工程实施方案
城口县治平乡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生态移民工程实施方案城口县治平乡人民政府-1-第一章总论第一节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城口县治平乡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生态移民工程二、建设性质:新建三、组织实施单位:城口县治平乡政府四、建设地址:治平乡场镇。五、建设规模:新建治平乡生态移民安置区1个,移民搬迁150户,621人。六、建设内容:安置区用地总面积40亩,生态移民安置150户,621人。其中:集中安置117户,499人;分散安置33户,122人。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住房及附属设施39600平方米(用地面积15450平方米);新建石拱桥1座16延米、建沼气池36口。七、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万元。其中:巩固退耕还林生态移民工程资金305.4万元,农户自筹及投劳折资万元。八、建设年限:2008年、2009年度。九、项目主管单位:城口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二节编制依据1、《国家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国办发〔1997〕24号);2、《重庆市以工代赈管理实施细则》;3、《城口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4、《城口县易地扶贫“十二五”规划》;城口县治平乡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生态移民工程实施方案城口县治平乡人民政府-2-5、《城口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十一五”发展规划》;6、《城口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2008-2015);7、治平乡场镇总体规划;8、治平乡提供的项目区基础资料;9、国家及地方相关规范、文件及规定。第三节工程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项目指标备注1安置区数量1个2项目总投资万元3重点工程单项指标其中人均用地面积30平方米安置区住房建设450元/平方米农村能源1500元/户4户均投资6.98万元/户5人均投资1.76万元/人城口县治平乡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生态移民工程实施方案城口县治平乡人民政府-3-第二章项目背景、必要性及可行性第一节城口县基本情况一、地理位置城口县位于川、陕、渝三省(市)交界处,重庆市东北边缘,东经108°15′~109°16′、北纬31°37′~32°12′之间,东北与陕西省接壤;南与重庆巫溪县、开县毗邻;西与四川省万源、宣汉相连。该县地处大巴山腹地、重庆市最北端,距重庆主城区距离约500公里。二、自然条件1、地形地貌城口属米仓山、大巴山中山区,全县地势南东偏高,北西偏低,境内最高点光头山、海拔2685.7米,最低点沿河乡岔溪口、海拔481.5米。境内河谷相对高差高达1000米以上,从南西至北东,形成岭谷相间,谷坡陡峻,分别有海拔2200~2400米、1800~2000米、1100~1400米及600~800米的河谷地带四个级。2、气候条件城口属亚热带山地气候,系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由于山高谷深,高差大,具有山区立体气候的特征。主要气候特点是: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较足,四季分明,冬长夏短。常年平均气温13.8℃,年际变化比较稳定。平均无霜期234天,年均降雨日166天,年均降水城口县治平乡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生态移民工程实施方案城口县治平乡人民政府-4-量1261.4毫米,降水趋势由西南向东北渐少。常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534小时。年均风速为0.2米/秒,风向多为西南风。3、土地利用现状城口县目前农用地面积为380.6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77.3%。其中耕地面积34.2万亩,园地面积7.4万亩,林地面积213万亩,其他面积127万亩。全县人均耕地面积1.6亩,人均林地面积10.0亩。4、水资源城口地表水系发育,河网密布。所有河流都属长江水系。北部为汉江流域的任河水系,南部为嘉陵江流域的前河水系。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13条,50~100千方公里的6条,10~50平方公里的26条。任河、前河为境内两条主要河流。5、自然灾害城口县境内山高坡陡、沟壑纵横,天气气候复杂多变,自然灾害频发。春季气温回升快,但不稳定,常有“倒春寒”天气出现;由于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6~9月,所以夏季伏前、伏后常发生季节性洪涝灾害;秋季降温快,多连阴雨天气;冬季时间较长、气温低。三、社会经济发展现状1、行政区划及人口城口县辖25个乡镇(街道)、188个村、15个居委会。全县总人口24.15万,其中农业人口21.2万人,占总人口87.8%。城口县治平乡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生态移民工程实施方案城口县治平乡人民政府-5-2、社会经济现状城口县200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5亿元,是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最小的区县;辖区内财政收入完成1.4亿元,仅高于巫溪县,位列全市倒数第二位;农民人均纯收入2806元,比重庆市4126元的平均水平少1320元,仅高于巫溪县,位列全市倒数第二位。随着城口县农业农村经济不断壮大,农业农村经济取得较大发展,通过大力培育农林特色产业和鼓励农业产业化经营,全年出栏生猪21.7万头、城口山地鸡241.3万只,肉类产量达2.1万吨,中蜂养殖达4.2万箱,新增中药材种植面积近5万亩。但是由于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弱,经济总量小,农村经济依然较为落后,农户的增收难度较大。2008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5亿元,在“两翼”17个区县中排名最后,仅为万州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2.5亿元的13%。第二节治平乡基本情况治平乡位于城口县东南部,距县城27公里。《礼记·大学》云:“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治国平天下”。治平以此而得其名。东与厚坪、南与明中、西与蓼子、北与修齐等乡镇接界,幅员面积59平方公里,海拔在820--2302米之间,是个典型的山区乡,九山半水半分田,耕地面积8413亩,实施退耕还林1800亩,林地5万多亩,荒山荒坡3万余亩。通过合并村社,现全乡辖4个行政村、1个社区,26个村民小组、4个居民小组,共1255户,4574人。其中:农业户1209户、城口县治平乡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生态移民工程实施方案城口县治平乡人民政府-6-4483人、空挂户135户406人、五保户39户39人、孤残户68户涉及127人。2009年底,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3153元,户均纯收入11879元。近年来,在市、县领导的关怀及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乡党委政府立足治平实际,按照“围绕特色做文章,搬下山来找出路,走出乡域求发展”的总体思路,确立“生态立乡、产业兴乡、创业富民”战略,把握自身优势,抢抓发展机遇,努力建设“和谐治平”。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重庆直辖以来,治平乡的交通、场镇等基础设施得到了长足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城乡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2007年底,全乡生产总值达到5800万元,比上年增长12.7%。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78万元,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25万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10万元,人均生产总值12680元。在农业方面,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现价)782.5万元,粮食总产量0.195万吨。累计完成退耕还林0.18万亩,荒山造林1.2万亩,林下种药0.5万亩。年末牛存栏298头,出栏肉牛65头,山羊存栏0.14万只,出栏山羊0.47万只,生猪存栏0.1092万头,出栏肉猪0.245万头,并确定了个优质山羊基地村,原煤产量11.6万吨。交通、电信方面,年末等级公路通车里程达到56.7公里,全乡有4个行政村通公路,固定电话用户数达到210户,移动电话用户达到540户。财政方面,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22.5万元,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32万元。文教、卫生和广电方面,全乡共有学校1所,教职32工人,在校学生426人。全乡拥有各类卫生机构6个,病床10张,卫生技术人员9人。全乡拥有各类广播台站1个,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92.9%,有线广播人口城口县治平乡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生态移民工程实施方案城口县治平乡人民政府-7-覆盖率达46.8%,有线电视入户率28.1%。生态建设方面,累计实施退耕还林0.18万亩,荒山绿化1.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8.1%。第三节项目建设背景一、城口县农村贫困现状城口县地处渝东北大巴山片区,是全市14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其贫困程度深重,贫困人口众多。截止2008年,尚有贫困人口3.5万人,贫困发生率为14.5%,远远高于全市6.7%的平均水平。城口县农村贫困面广、发生率高的主要原因为:一是大多乡村地处偏远高寒山区、深山峡谷地带,交通、饮水等基础设施相对滞后,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投入不足,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综合素质与自我脱贫能力较弱。二是受自然条件制约,旱灾、洪涝、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频发,贫困群体抗灾自救能力弱。三是由于农户居住分散,产业发展难以形成规模,产业培植难度大,农民增收困难,经济收入得不到保障。四是耕地质量较差,大多为陡坡耕地,广种薄收,单产水平低下,亩产大多不足200公斤,农业生产处于“靠天吃饭”的窘境。近年来城口县以扶贫促开发,以开发促发展,使大多数的贫困户脱离了贫困现状,在解决温饱的同时,还增加了收入,扶贫成效较为明显。目前剩下来的贫困人口越来越集中在一些缺乏基本生存条件的边远山区,单纯依靠增加投入,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等“输入式”扶贫方城口县治平乡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生态移民工程实施方案城口县治平乡人民政府-8-式已经很难奏效,据调查统计,全县尚有25836名居住在高寒山区的贫困农户需要通过移民的方式来解决其生存问题。二、城口县生态移民项目实施情况城口县自2008年实施生态移民项目以来,已累计搬迁退耕农户237户948人。通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使退耕农户的自我发展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据调查,我县符合生态移民条件的农户有1896人,繁重的搬迁任务、紧张的土地资源、资金难以筹集、搬迁后退耕农户的生计问题成为限制退耕农户搬迁进度的主要制约因素,也是难以解决退耕农户后续稳定发展的瓶颈问题。我县2008、2009年生态移民搬迁任务,拟安置搬迁农户474户、1896人。第四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一、是创新扶贫开发模式,改善民生的迫切要求经调查研究,城口县目前尚有近3万名贫困人口生活在生存环境恶劣的高寒、边远山区,而需要用生态移民搬迁方式解决其生存问题的有12000人。城口县2008、2009年生态移民迁出区涉及7个乡镇的27个行政村、56个自然村,迁出区平均海拔在1200米以上,现有人口13721人,其中贫困人口2163人、贫困发生率为15.8%,超过全县14.5%、全市6.7%的平均水平。由于退耕还林区生态脆弱、耕地瘠薄,交通、饮水等基础设施条件极差,农业生产基本处于靠天吃饭的窘况,群众就医、入学、行路城口县治平乡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生态移民工程实施方案城口县治平乡人民政府-9-难,这部分群众的稳定脱贫与发展单靠输入式扶贫方式已难以凑效。据统计要解决这全县12000名退耕人口的生产生活基础设施需要3亿元,但是如果通过生态移民工程仅解决0.6亿元,可节约1.4亿元,节省率可达23.7%,这也是创新扶贫开发模式,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率的有效措施。二、是加快山区脱贫致富,实现“两翼”农户万元增收目标的有效途径城口县农业农村发展总体落后,“三农”问题突出,尤其是落后边远地区要改变现状、加快发展的难度极大。据调查迁出区农户人均纯收入为2560元,比城口县3200元的平均水平低20%,比重庆市4126元的平均水平低38%。迁出区人80%以上耕地为坡耕地,土层厚度不足20cm,常年广种薄收,只能栽种土豆、玉米等作物,单产水平低下,平均亩产低于200公斤。城口县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推行“人口下山、产业上山”,发展以林为主的山区特色农业,加上全市“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的大力实施,移民搬迁后将留在山上的土地通过集约化经营或大户承包流转等方式发展山区特色农业,并在当地农林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的帮扶下,发展各种特色种养业。因此,通过移民搬迁,不仅有利于加快山区贫困农户和退耕农户早日实现脱贫致富,也为“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的顺利实施创造了条件。三、是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城口县农业基础薄弱,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特别是迁出区基础设施落后,尤其是饮水安全得不到保障。71个自然村社中人均可获城口县治平乡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生态移民工程实施
本文标题:治平乡X年生态移民工程实施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81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