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金湖中学2012年9月8日高三历史月考试卷
江苏省金湖中学高三历史练习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1.元朝人曾作《木棉歌》:“秋阳收尽枝头露,烘绽青囊翻白絮,田妇携筐采得归,浑家指作机中布。大儿来觅襦,小儿来觅裤。”材料最能表明元朝A.棉花开始在中国种植B.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C.农民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D.家庭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2.清代学者陶煦说:“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这种观点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的直接影响是A.土地兼并现象盛行B.“以末致富,以本守之”的社会风气盛行C.小农经济的瓦解D.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3.恩格斯说:“铁已在为人类服务,铁使更大面积的农田耕作,开垦广阔的森林地区成为可能。所以它是在历史上起过革命作用的各种原料中最后和最重要的一种原料。”下列史实最能反映出铁的这种“革命作用”的是A.促使牛耕技术得以推广B.推动水利的兴修C.出现著名的冶铁中心D.封建土地所有制剥削方式的出现4.《九章算术》系统总结了战国、秦、汉时期的数学成就,其中《均输章》第27题为“今有人持米出三关,外关三而取一,中关五而取一,内关七而取一,余米五斗。问本持米几何?”答曰:“十斗九升八分之三。”该材料实质上反映了这一时期A.以征收实物税为主B.推行抑商政策C.各关口的关税税率不尽相同D.农民的负担较重5.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说到:“中国向来是世界上最富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细,人民最多而且最勤勉的国家。然而,许久以来,它似乎就停滞了。今日关于中国……的报告,与500年前视察该国的马可·波罗的记叙比较,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中国的财富就已完全达到了该国法律制度允许的发展程度。”由此亚当·斯密认为中国经济停滞的根源是A.农耕经济的落后B.西方国家的侵略C.人口压力的沉重D.封建专制制度的束缚6.侯家驹先生在所撰写的《中国经济史》中指出:“从中国经济史看来,左右经济发展情况的主要因子,是政府对经济事务干预的有无与多寡。……中国古代政府的‘干预’更具有强权掠夺的性质,根本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控制国家经济,从中获取巨额财富……”下列经济情况与材料中观点相符合的是A.重农抑商B.朝贡贸易.C.市坊制度D.官营专卖7.当代某学者认为:“如果说西方的兴起或崛起靠的是从美洲掠夺过来的白银,……那显然忽视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在商业、金融、文化、科技及相关制度的发展,也没有领会到古罗马留在西方的民主法治思想,那些发展给了西欧以超前的制度资本和实力。”这一观点认为西方的崛起()A.主要靠对外掠夺B.更靠其内在的发展C.与对外掠夺无关D.更靠古罗马的法制8.世界著名哲学家、文化史专家威尔·杜兰特在《世界文明史》中说:“如果人们把整个人类社会演进用12个小时来表示,那么现代工业时代只代表最后5分钟。”“最后5分钟”的原动力是A.自由劳动力的大量存在B.资本积累的完成C.市场的需求D.科学技术的进步9.下表是1913—1938年英、法、德三国对外出口情况统计表国家191319281938占欧洲总额的百分比(﹪)每个国家总额中输往欧洲的百分比(﹪)占欧洲总额的百分比(﹪)每个国家总额中输往欧洲的百分比(﹪)占欧洲总额的百分比(﹪)每个国家总额中输往欧洲的百分比(﹪)英国26.130.123.631.622.232.1德国24.766.319.369.921.165.1法国13.666.613.762.58.654.2对表格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英国经济逐渐衰退,被德国赶上并超过B.二战爆发前英国仍然是世界经济霸主C.英国的海外市场大于法德两国D.法德两国在欧洲的商品销售总额都大于英国10.某学者写道:“衰落是一个容易使人上当的词,因为它包含了两个相去甚远的概念:一是外部力量的减弱,一是内部力量的衰败。……拿意大利来说,……在外部因素使其丧失了经济强国的地位之后,内部文化仍可达到巅峰。”这里所说的“外部因素”是指A.贸易通道的改变B.殖民争霸战争的失败C.世界市场的形成D.西班牙、葡萄牙的竞争11.“工业革命的实质既不是发生在煤炭、钢铁、纺织工业中引人注目的变革,也不是蒸汽机的发展,而是以竞争代替了先前主宰着财富的生产与分配的规章条例。……比技术革新影响更深刻的,是经济社会运行规则的变化。”这里的经济社会运行规则是指A.工厂制组织形式B.自由主义经济政策C.机器大工业生产D.工业城市生活方式12.郑观应在谈到当时的社会风气时说:“今之自命正人者,动以不谈洋务为高,见有讲求西学者,则斥之曰名教罪人、士林败类。”下列选项不能为此话提供依据的是A.驻英公使郭嵩焘在日记中承认西方文明有超过中国的地方,日记被奉旨毁版B.为“徐图自强”而创办的天文算学馆第一次招生时,“正途投考者寥寥”C.据《东西学书录》统计,到1899年,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共出书126种D.曾国藩之子曾纪泽因奔父丧,乘坐了外国的小轮船,几乎被顽固派开除省籍13.在中国历史上的某一时期,58%的翻译人员致力于工程技术,其中14%的人搞农业,24%的人搞纯科学,只有14%的人从事人文和社会科学的翻译……出版的中国书籍中译自俄文的书籍占了38%到45%,而其他语种的翻译只占3%到6%。这一状况最可能出现在A.洋务运动时期B.戊戌变法时期C.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D.一五计划14.竹枝词是风土诗的一种,保存了大量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如要研究近代上海开埠后的商业活动,可选用的竹枝词是A.“邑志详陈旧土风,镇升为县百年中。田家妇女帮农作,镇市夫男晓女工。蓬首晨兴遥入市,归家手挈米和盐。”B.“南北分开两市忙,南为华界北洋场。有城不若无城富,第一繁华让此方。”C.“菜圃瓜畦拓百弓,杭家村北夕阳红。楝花倒覆三间屋,酒幔低垂十里风。”D.“北口山头民力忙,耕牛无恙乐平康。一鞭残照吹横笛,蚕豆青青麦半黄。”15.“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用雇佣劳动的方式剥削无产者,生产的目的是搜取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下列近代企业中都具有这种特征的是A.上海轮船招商局、上海发昌机器厂B.湖北织布局、开平煤矿C.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开平煤矿D.上海发昌机器厂、南海继昌隆缫丝厂16.严复曾说:“牛有牛的‘体’和‘用’,马有马的‘体’和‘用’——牛之‘体’决定了它有负重之‘用’,马之‘体’决定了它有致远之‘用’;讲‘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就好比要求‘以牛为体’来求马之‘用’。”这主要说明洋务派A.中西结合,找到了富强的根本B.不符合西学东渐的历史潮流C.目的是巩固清朝专制统治D.对西方的制度文明缺乏认识选择题17.下表为华资企业增长表(据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编制)。华资企业增长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时间厂数(家)创业资本数(元)工人人数(人)1913年698330,824,000270,7171920年1759500,620,000557,622A.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B.为辛亥革命的产生和发展提供社会基础C.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有利于西方资产阶级思想传播D.为近代民主主义革命转入新的发展阶段奠定了基础18.1992年春,邓小平视察南方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媒体跟踪报道。下列四组文章中发表于这一年的是A.《东方风来满眼春》、《要搞快一点》、《要敢闯》B.《标准只有一个》、《实践标准与科学预见》C.《必须坚持多快好省的建设方针》、《力争高速度》D.《评“左”比右好》、《怎样看待正当的家庭副业?》19.右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前两个五年计划期间的部分情况,该图反映了A.“一五时期”我国的工业发展非常缓慢B.“二五时期”我国的农业比重明显上升C.中共八大路线的贯彻使工业比重明显上升D.计划经济的实行导致服务业比重基本稳定20.1932年,长沙刘越华夫妇创办小吃店“越华楼”,几十年来生意兴旺,1954年,长沙市政府开始着手对“越华楼”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你认为刘越华夫妇在改造中的命运可能性最大的是A.可以继续经营店铺,并开始把利润的大部分上缴国家B.可以继续经营店铺,并开始把利润的小部分上缴国家C.不能继续经营店铺,也不能分享店铺的任何利润D.不能继续经营店铺,但可以分享店铺的部分利润二、非选择题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杭城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鼓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自大街至诸小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空虚之屋,每日凌晨,两街巷门上行百市,买卖热闹”。——(宋)吴自牧《梦粱录》“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陆游《杂赋》材料二2007年12月,宋代古沉船“南海一号”被打捞出水,考古专家认为”南海一号“沉船本身就是一个见证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文物,据考证,我国近海有2000-3000艘沉船,以宋元时期居多。材料三宋朝是中国社会市民阶级正式产生的年代,大批的手工业者、商人、小业主构成了宋朝的中产阶级,他们经济富足,又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追求,市民的富足闲暇生活及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趣促成了宋朝文化高度繁荣,戏曲、杂技、音乐、诗歌、小说等都在宋代高度繁荣。——詹子庆编《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材料四“若说近世史应从什么时候开始?这应当是宋以后……宋代发生了商业革命……北宋以后堪称近代史”“‘二程’之‘洛学’出,复兴古学,方使‘千载不传之学’重放光明……与西洋文艺复兴时代知识人的自觉不无相似之处。”——内藤湖南,1909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宋代商业发展的特点。(3分)(2)结合材料三,简述宋朝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2分)(3)材料四中内藤湖南和斯塔夫里阿诺斯对宋代历史地位认识有何不同?《全球通史》中“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是指什么?(3分)(4)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请用宋代的史实加以说明。(4分)22.经济结构和经济体制是学习、研究经济史的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变化示意图材料二材料三请回答:(1)材料一中,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比例的这些变化,反映出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2分)出现这一趋势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分)(2)据材料二,概括说明近代中国在工业方面出现了怎样的新气象?(2分)并分析出现这些新气象的主要原因。(3分)(3)据材料三,指出新中国成立后经济体制的两次根本性变化。(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出现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2分)23.创新和调整是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内容,也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一向是世界上最富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细,人民最多而且最勤勉的国家。然而,许久以来,它似乎就停滞于静止状态了,今日旅行家关于中国耕作、勤劳及人口稠密状况的报告,与500年前视察该国的马可·渡罗的记述比较,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一一亚当·斯密《国富论》(1776年)(1)你是否同意材料一中“中国经济‘停滞于静止状态”’的说法,请从经济政策调整的角度说明理由。(2分)材料二“大国之谜,当然述有另外的答案,那就是体制创新。17世纪时,面积只相当于两个半北京的荷兰,凭借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的创立,缔造了一个称霸全球的商业帝国。继荷兰之后,荚国通过推行自由贸易,建立起全球市场,并逐步确立起自由市场经济模式……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加入了政府干预的手段。从此,‘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交相作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有历史学家认为,近五百年来,真正意义上拥有过世界霸权的只有三个国家,这三国对市场经济进行了接力棒式的创新和发展。”(2)根据材料指出荷兰、英国、美国在经济体制创新方面的贡献。(3分)这些创新的共同共同作用是什么?(1分)(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人复兴,在经济体制方面进行了哪些创新和调整。(4分)(4)概括说出以上内容对我国今天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启示?(2分
本文标题:金湖中学2012年9月8日高三历史月考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825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