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 阿里-神秘象雄遗留的藏地密码
阿裏岩畫:神秘象雄遺留的藏地密碼收藏發給朋友瀏覽562次【共0條評論】【我要評論】時間:2015年4月17日17:42導語:西藏最具有魔幻般吸引力的話題,是關于神秘的象雄王朝及其文明,因其年代過于久遠,已成青藏高原文明史上最大的謎團。留傳至今的象雄遺物除了幾件故如甲木墓地的出土文物外,就是密集于阿裏的岩畫。撰文:李永憲攝影:楊延康向導紮西在日姆棟岩畫點旅行者們都將阿裏作爲西藏的終極目的地,但他們並不知曉阿裏還是西藏岩畫發現最早、數量最多的地區。上世紀之初,就有西方探險家在那片荒涼如“月球景觀”的高寒之地發現過衆多岩畫。1900年,斯文‧赫定在《亞洲腹地旅行記》裏記述了“雕刻著幾個拿弓的獵夫追趕著羚羊”的圖像。1907年,奧古斯特‧弗蘭克發表了他對阿裏和拉達克地區岩畫的臨摹手稿。1937年,圖齊在《穿越喜馬拉雅》一書中提到在拉達克、西藏西部、後藏及東部都發現在岩石上雕刻的“大角野山羊,還有騎在馬背上的人,進行戰鬥的武士,晚期還有塔的雕刻物。”弗蘭克和圖齊還是最早注意到阿裏岩畫與印度河上遊岩畫具有相似性的研究者。他們都認爲,從印度河上遊的拉達克到巴基斯坦北部分布的大量古老岩畫,與阿裏岩畫在內容和風格上都有明顯的一致性。而且,從阿裏日土縣的班公湖向西北沿印度河上遊及其支流直至巴基斯坦北部的吉爾吉特,是西藏西部岩畫的主要分布區。這對于探尋西藏阿裏岩畫的文化地理意義,無疑是一種有益的提示。牧民的孩子爬上一塊刻有岩畫的巨石1950年之後,西藏岩畫的發現研究進入了中國主掌話語權的時期。但是很長一段時間內極少有人知道西藏岩畫的情況。直到1985年的秋天,參加了當年西藏西部考古調查的攝影師梁寶成,向我提到他們在阿裏日土縣發現了三處岩畫點,調查成果于1987年發表在《文物》上,那是由考古學者張建林等人撰寫的《西藏日土縣古代岩畫調查簡報》、《日土岩畫的初步研究》兩篇文章,這才第一次將人們的目光引向了西藏高原的最西端。後來我讀到作家馬麗華的《岩畫的故事》,發現她所描述在古象雄故地的藏北尼瑪縣發現的加林山岩畫,與阿裏岩畫有一脈相承的特點。1991年,我又聽馬麗華提到“齊吾普”這個阿裏班公湖北岸的岩畫地名。我終于在1992年踏上了西行之旅,開始了爲期數年的西部岩畫調查。多年野外的艱辛換來了豐厚的成果:在阿裏的日土、革吉、改則、劄達等縣,我們發現了20多處岩畫,此外還有張建林、布賴查、頓珠拉傑等在阿裏調查發現的多處岩畫。據不完全統計,阿裏地區發現的岩畫已超過30個地點,記錄的單體圖像有數千個,阿裏北部的日土縣是岩畫最爲密集的地區。西藏發現的古代岩畫一般認爲可以分爲早、晚兩個時期,早期岩畫屬于吐蕃王朝建立之前的早期金屬時期(大約距今3000~2000年),晚期岩畫一般被認爲是佛教傳入西藏之後的遺存。研究西藏曆史的學者一般都認爲,所謂早期金屬時期這個時代概念,正好與西藏曆史上的象雄時代大致吻合,而阿裏岩畫從圖像內容和制作方法上分析,大多都屬于西藏的早期岩畫。早在吐蕃王朝建立之前,象雄作爲部落聯盟就已雄踞西部高原,它代表著比吐蕃時期更早的一個本土文化時期。把象雄作爲區域性文化的代名詞,則是因爲象雄是西藏本土古老宗教本教的最早流行區。而沃摩隆仁這個聽起來遙不可及、且在當今藏、漢文獻中都難以准確明證的地名,則是古老本教的發祥地,在佛教傳入之前,它無疑具有西藏本土宗教文化的重要代表性。當然,還有研究認爲,象雄有更爲古老的象雄文和象雄語,象雄代表著遠古遊牧文明的實體。不過說到古象雄的地域,我曾經請教過多位研究古象雄的藏族專家,都說古象雄還有裏象雄、中象雄和外象雄之分,古象雄的中心區域正是今天的阿裏地區,而在阿裏北部的日土縣,從西端的班公湖向西與印度河上遊流域的岩畫區連成了一個東西向的條形分布帶;日土岩畫向東則與革吉、改則等藏北羌塘各縣的岩畫也連接成了一個條形的延伸分布區。這樣一個東西向的條形岩畫分布帶,正好與橫貫藏北高原的班公錯—怒江斷裂帶基本重合,在地理特征上,這是一個連綿不斷的寬谷湖盆區,它使高原部落的東西向流動遷移有了暢通無阻的通道,千年來制作岩畫的活動和那些制作岩畫的人群沿此地形留下了呈條形分布的岩畫遺存區,或許可以讓我們窺見昔日象雄部落的些許身影。在阿裏日土縣塔康巴等地點的岩畫中,結隊而行的側身人物形象,被現今牧民稱爲“一條腿的人”。這些背負行囊、躬身向前的隊伍往往排列成十余人或二十余人,他們應該是有組織的遠足團隊,其中有的人拄杖而行,大概是爲了支撐長途旅行的疲憊。他們是往來于藏北高原與喜馬拉雅南坡之間的商隊?還是用高原湖鹽和羊毛交換青稞等農産品的藏北牧人?或是用大、小勃律所産珠寶和糧食到高原來交換畜牧産品的域外商人?可以想見,象雄的文化是建立在一種十分豐富和開放的遊牧經濟基礎之上的,長遠距離的“貿易”則是遊牧經濟必不可少的重要內容。澤蚌遺址,傳說是象雄時期墓地在現屬巴基斯坦高原盆地的巴爾蒂斯坦仍有懂藏語的人,近年有學者認爲其藏語中保存有一些藏北地區的安多方言,這是否表明早期高原與印度河上遊乃至更遠的中亞地區的文化接觸,正是經由印度河上遊和帕米爾高原而發生的?很有意思的一個現象是,與晚期岩畫的佛教內容明顯不同,阿裏岩畫具有高原原始宗教的很多特征。日月崇拜、生殖崇拜、動物崇拜等神靈崇拜的圖像在日土岩畫中十分常見,而在那些身形特異、身首披挂羽飾、手持圓鼓的“巫師”身上,我們很容易聯想到本教的早期形態。在岩畫動物的鹿、鷹、牦牛的神格化、裝飾化等表現手法上,則與中亞草原文化的動物風格相當接近。可以說,阿裏岩畫與早期本教的關系、與中亞岩畫的關系,比起任何一類迄今已知的西藏考古資料都要密切得多。著名的象雄史研究者才讓太先生曾認爲,古老的祆教(亦稱拜火教)作爲西藏西部的近鄰大食(今伊朗地區)的強勢文化,對古象雄的本教産生過重要影響,隨著古象雄“穹”部落後裔的東遷,以及由此産生的曲折曆史和傳說,那個遙遠而模糊的象雄本教發源地沃摩隆仁逐漸成爲藏族先民對中亞曆史地理的整體記憶。假若如此,是不是阿裏岩畫還有更多的信息等待著人們去解密?(from:國家地理雜志)
本文标题:阿里-神秘象雄遗留的藏地密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841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