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工程估价》——任课老师:郑君君施工定额的管理和应用——任课老师:郑君君华中科技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系自动化0807董栋挺U200813538电话15072384458武汉大学(双学位)工程管理082008357770221施工定额的管理和应用董栋挺(华中科技大学2008357770221)摘要:施工定额,是施工企业(建筑安装企业)为组织生产和加强管理在企业内部使用的一种定额。它是建筑安装工人在合理的劳动组织或工人小组在正常施工条件下,为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需劳动、机械、材料消耗的数量标准。它由劳动定额、机械定额和材料定额三个相对独立的部分组成。施工定额是施工企业内部经济核算的依据,也是编制预算定额的基础。正确的施工定额应用与管理,可以使公司管理者做出相对正确的决策,进而得到更好的利润与收益;因此,增强对施工定额的管理和应用显得意义重大。本文将参考现阶段工程造价模式以及施工企业的相关资料,依据施工定额的相关原理分析,着重介绍施工管理的模式,以及个人对施工定额应用的理解。关键字:施工企业定额工程量清单根据国家统计局有关数据显示,2001年至2007年我国的建筑企业数量由45893个增加到65434个;2001年至2007年,全国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产值从15362亿元增加到50018亿元。我国建筑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率在20%以上。而近些年来,建筑企业数量逐渐庞大,竞争过度,导致行业格局混乱,建筑企业平均利润率逐年下降,尤以国有建筑企业情况最为严重。自2003年7月1日我国建筑业正式实施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至今,国家对建筑行业的价格控制逐步放宽,允许承包单位自主报价并通过市场竞争确定价格,这是一种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与国际惯例相接轨的计价模式。政策的放宽,促使建筑施工企业间的竞争更为激烈,尤其反映在价格上。因此,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企业的稳定和发展,制定符合自身特点、适应自身需要、能灵活运用的企业定额成为必要手段之一。下面我将从不同的方面介绍个人对施工定额相关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一、国内施工定额管理现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施工企业的施工任务和生产消耗都是由政府部门统一计划、统一分配、统一调拨,施工企业几乎没有经营活动,更谈不上竞争,企业定额在经营活动中的重要作用难以得到体现。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由于企业产权——国有产权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国家本着对国有资产的保护,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了一定的限制。比如,工程造价必须按国家统一制定和颁发的预算定额确定,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虽然开展了经营活动,但企业定额在经营活动中的重要性仍然得不到体现。在施工生产方面,由于缺乏真正意义上的竞争,人们的管理意识没有发生根本转变,施工定额在企业管理领域中的重要作用也仍然没有体现出来。我国加入WTO后,国内企业必须按照国际公认的游戏规则运作,我们过去习惯与国际不通用方法必须做出重大调整。FIDIC条款已被各国投资商及世界银行、亚洲银行等金融机构普遍认可,成为国际性的工程承包合同文本,也必将成为我国入世后工程招投标文件的主要支撑内容。纵观世界各国的招标计价办法,绝大多数国家均采用最具竞争性的工程量清单计价办法。建设部于2003年2月17日以国家标准发布《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该规范明确规定了“全部使用国有资金或国有资金投资为主的大中型建设工程应执行本规范”。这标志着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中“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机制”已开始建立并与国际惯例接轨。不同的施工企业,应当具有各自的施工企业定额。企业定额是企业按照国家有关政策、法规以及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验收规范、施工方法等资料,根据自身的机械装备状况、生产工人技术操作水平、企业施工组织能力、管理水平、机构的设置形式以及可能挖掘的潜力,自行编制的供企业内部进行经营管理、成本核算和投标报价的企业内部文件。一个施工企业的企业定额能反映出自身许多的特征,如企业的管理水平高低、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消耗量的多少、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水平及技术装备水平。企业要从投标工程中获利,就必须报出具有竞争力的报价。如何确定具有竞争力的报价呢?首先,需要我们企业制定自己的企业定额,根据企业定额来计算企业对投标工程的基础报价,基础报价就是企业承包投标工程的成本价,低于基础报价,企业就要亏损。其次,根据企业的经营目标、风险分析确定利润和风险费等费用,最后报出反映企业实际水平的具有竞争力的报价。根据企业定额计算出的基础报价,反映了企业实际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是企业报价的最低限额。如果企业没有企业定额,而是根据其它依据计算得到的报价就不一定是成本价,反映的也不是企业实际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因此,施工企业要想在今后的市场中获得一席之地,就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企业定额。二、施工企业定额编制的原则编制施工企业定额,应该坚持既要结合历年定额水平,也要考虑本企业实际情况,还要兼顾本企业今后的发展趋势,并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的原则。就一个施工企业而言,不但要与历史最好水平相比,还要与客观实际相比,要使本企业在正常情况下,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定额水平。定额水平的平均先进性原则我国现行《全国统一基础定额》的水平是按照正常的施工条件,多数建筑企业的施工机械装备程度,合理的施工工期、施工工艺、劳动组织为基础编制的,反映了平均消耗水平标准;而企业定额水平则反映的是单个施工企业在一定的施工程序和工艺条件下施工生产过程中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实际水平。即:在正常的施工条件下某一施工企业的大多数施工班组和生产者经过努力能够达到和超过的水平。这种水平既要在技术上先进,又要在经济上合理可行,是一种可以鼓励中间,鞭策落后的定额水平,是编制企业定额的理想水平。这种定额水平的制定将有利于降低工、料、机的消耗,有利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获取最大的利益。同时,还能够正确地反映比较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水平,以促进新技术在施工企业中的不断推广和提高及施工管理的日益完善。编制企业定额还要考虑达到定额水平的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以促使施工企业根据现有的施工条件,经过主观努力可以达到定额水平。但是,企业定额水平绝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施工定额”水平,它应包括预算定额中包含的合理的幅度差等可变因素。企业定额水平应当能够真实地反映企业管理现状。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与国际惯例接轨的进程中,更多地占有建筑市场份额。定额划项的适用性原则企业定额作为参与市场经济竞争和承发包计价的依据,在编制划项总思路上,应依据国家标准“建筑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编号和项目名称、计量单位等保持一致,这样既有利于报价组价的需要,有利于企业尽快建立自己的定额标准,更有利于企业各别成本与社会平均成本的比较。由于企业定额更多的考虑了施工组织设计、先进施工工艺和技术以及其它的成本降低性措施,更加贴近实际,因此对工程造价的主要、常用项目,在划项时要比预算定额具体详尽,对次要的、不常用的、价值相对小的项目,可尽量综合,减少零散项目,便于定额管理,但要确保定额的适用性。同时每章节后要预留空档位置,不断补充因采用新技术、新结构、新工艺、新材料而出现的新的定额子目。独立自主编制的原则施工企业作为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经济实体,应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结合政府的价格政策和产业导向,以盈利为目标,自主地编制企业定额。贯彻这一原则有利于企业自主经营;有利于推行企业财务制度;有利于施工企业摆脱过多的行政干预,更好地面对建筑市场竞争环境,也有利于促进新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方法的采用。企业独立自主地制定定额,主要是自主地确定定额水平,自主地划分定额项目,自主地根据需要增加新的定额项目。但是,企业定额毕竟是一定时期企业生产力水平的反映,它不可能也不应该割断历史。因此企业定额在工程量规则、项目划分规定和计量单位等应与国家政策规定保持衔接。施工企业定额编制的主要依据和内容企业定额的编制依据主要有: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政府的价格政策,现行的施工及验收规范,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现行劳动保护法律、法规,国家设计规范,标准图集,企业技术与管理水平,工程施工组织方案,现场实际调查和测定的有关数据,工程具体结构和程度状况,以及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的情况等。企业定额编制的内容:企业定额应包含工料消耗定额与间接费定额两个部分内容。这两部分定额编制时应考虑全国统一基础定额的水平,同时更要兼顾企业各方面的实际情况。工料消耗定额的编制:工料消耗定额的编制可采用现场观测,调查研究,统计分析,用已有定额换算等方法。其中:人工消耗量定额的计算方法:定额人工=基本用工+其它用工;其它用工=超运距用工+辅助用工+人工幅度差。材料用量消耗定额由净用量与损耗量组成,分为主要材料用量和周转性材料用量:主要用量=净用量+损耗量周转材料摊销量使用=一次性使用量×(1+施工损耗率)×[1+(周转次数-1)×补损率]/周转次数机械消耗量:是指在合理使用机械和合理施工组织条件下,由工人操作机械时,机械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必须消耗的工作时间(即台班)数量的标准。其中人、机共同工作8个小时称一个台班,在测算过程中,还要考虑保持机械的正常生产率和工人正常的劳动工效。机械台班消耗量=机械-小时纯工作正常生产率×工作台班延续时间×机械正常利用系数×机械幅度差系数其中:机械一小时纯工作正常生产率=工作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工作时间相关费用定额的编制:除工料消耗定额外,企业还需要根据市场竞争情况和企业内部定额管理水平,财务状况编制一些费用定额,如现场施工措施费定额,间接费定额等。三、编制企业定额的影响因素1、施工企业内部资源的影响首先,企业资源状况和利用水平是企业成本的物质表现,是企业定额的编制基础。其中履约能力和人力资源状况决定着企业定额水平的起点;品牌价值和技术专长规定着企业定额的适用范围:设备装备水平和更新水平制约着企业的效率和产品先进性;市场讨价还价的能力和市场占有率则将企业成本水平和经营规模限制在一定程度之内。另外,在同等市场条件下,企业从微观的工序操作到整体的项目运作直至企业整体战略部署,都要受到自身劳动组合的限制和影响。2、工程质量要求的影响不同的招标人会因工程的重要性对工程质量提出不同的要求,普通的为合格,但有的要求达到优秀甚至要求达到鲁班奖等部级质量奖,此时施工企业就要根据招标人的要求调整企业定额进行投标报价,因为对于质量要求高的工程,无论是从建筑材料还是施工人员配合方面都要与之相适应,只有优良的建筑材料、严谨的施工管理和良好的施工技术才能保证优秀的工程质量,而这些要求可能导致企业定额相应部分消耗量的变化。3、不同施工方案和措施的影响不同的施工方案和措施对人工、机械的配置、进场先后顺序、工作时间、使用数量等方面都有不同的要求,这就导致完成相同的工作量可能会有不同的资源配置要求,不同的资源配置可能引起企业定额相应部分的消耗量的变化。4、施工季节、环境和条件的影响施工季节不同对施工过程的要求不同。比如在北方进行冬季施工时,就要考虑防冻保温的问题,混凝土中要加防冻剂,现浇混凝土构件外要加塑料薄膜等。雨季施工时要考虑从施工现场抽排水的问题。施工环境指的是施工地点的建设条件,某些地区地方保护主意严重,主材价格居高不下且无别处购买,材料质量也无法保障,造成材料消耗过大。建设单位指定分包单位,不按市场价格定价,随意性比较大,这都对企业定额的编制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因此不同的施工环境与条件也会引起企业定额相应部分消耗量的变化。5、产品结构特征与工作高度的影响在施工内容上虽然属于同一类型的施工过程,但是由于工程结构的繁简程度和几何尺寸的不同对定额水平也是有影响的。一般来说,工作高度越高,操作越困难,安全要求也越高,其运输材料的工时消耗也越多,操作的工作时间也必然增加。因此,操作高度或建筑物的高度,对工时消耗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6、项目的环境差异国外工程企业将项目的环境差异在企业价格标准的编制和动态管理过程中尽可能地进行详细测算和全面反映。这既增加了企业定额的适用性,也提高了企业定额在市场竞争中的针对性和准确性。仅这一点,对国内工程企业就有
本文标题:浅析施工定额的应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84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