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临江仙[宋]侯蒙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才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雨余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注】据宋人洪迈《夷坚志》记载:侯蒙其貌不扬,年长无成,屡屡被人讥笑。有轻薄少年画其形容于风筝上,侯蒙见之大笑,作《临江仙》词题其上。后一举登第,官至宰相。这首词体现了侯蒙怎样的形象?请结合词作予以简析。解析概括人物的形象应从人物的言行举止以及理想抱负等方面去分析。这首词,形象鲜明,情趣生动。艺术上很有特色,通俗、风趣。“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一直没有遇上圣明的君主,没做上官,过着隐居的生活,谁肯信服呢?而今才显现了名声和踪迹:自己的容貌被人画到风筝上,趁着风势,借着风力,与风筝一起,飞上了高高的天空。作者虽然无端被人嘲弄,却不恼不愠,机智应对他人嘲讽,竟幽默诙谐地感谢“良匠”的抬举,自信一旦找到了机会,就会如同这风筝一样,“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下片写风筝飞入天空之后的情形。“才得吹嘘身渐稳”,刚刚得到风吹,风筝渐渐在天空稳当地飘起来了。“只疑远赴蟾宫”,还要打算远远地去“蟾宫”折桂。“雨余时候夕阳红”,雨过天晴,傍晚的落日通红。这是形容飞黄腾达的景象。“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从平地向上看,能有几个人像我这样上了天呢?幽默诙谐、乐观自信、志向高远的侯蒙形象便跃然纸上。阅读这首词千万别忽略了利用写作背景的介绍。答案①侯蒙幽默诙谐。如戏称把他形貌画在风筝上的人为“良匠”,机智地应对他人的嘲讽。②侯蒙乐观自信。别人把他的形貌画在风筝上送入天空,他不自卑,而是想象成去“蟾宫”折桂。③侯蒙志向高远。结尾含意:等到我事业有成时看我怎样在“碧霄中”自由驰骋吧!2.鉴赏诗歌中所刻画的人物形象在偏重叙事或诗人隐身的诗歌作品中,诗人往往借助笔下塑造的人物或隐喻的人物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对社会的看法、对人生的领悟,或者寄托自己的理想。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田园乐(其六)王维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请简要赏析诗歌中“山客”的形象。解析这首诗中的“山客”其实也是作者自己的写照。要概括“山客”的形象,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其居住的2环境有什么特点?其起居生活有什么特点?答案在桃红柳绿的明媚景色中,在花落莺啼的宁静环境中,“山客”睡得酣恬安稳,于身外之境一无所知,体现了“山客”闲适恬淡的心态,一个热爱自然、淡泊名利、追求自由闲适生活的“山客”形象出现在读者面前。根据以上内容,我们可总结出解答此类题目的步骤与要点:①找到诗中描绘人物形象的相关语句,准确理解人物形象的基本含意。②用精练的话语概括人物形象的特征。③结合文章的主旨指出描绘人物形象的作用或效果。④紧扣题目要求,拟写答案。3.鉴赏事物形象事物形象主要是指那些咏物诗中描绘的形象。诗中的物象因注入了诗人的情感而作为“意象”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因而鉴赏这些形象就不能停留在表层,而应更多地关注其内涵。1.鉴赏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石灰吟于谦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诗中的石灰有何比喻或象征意义?抒发了诗人怎样的一种情怀?解析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为咏物诗,若只是事物的机械实录而无寓意,那就没有多大价值。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从采石到炼石到出灰到成品,整个过程既是吟咏石灰的诞生过程,但从“若等闲”“浑不怕”等用语可以体会出,诗人又是在抒发君子是如何炼成的感慨,故而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作者以石灰作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答案诗中的石灰象征一种不畏艰险的精神和清白自守的节操。诗人以石灰自喻,抒发自己不畏艰险、勇于牺牲的高尚精神,表达了洁身自好、清白自守的高风亮节和坦荡胸襟。2.鉴赏具有特定含意的形象一个民族,不但有共同的语言,也有着共同的心理状态,往往对自然或社会的某些事物有着相同的感受。因此,在阅读古典诗歌时,对于诗中出现的草木花果、鸟兽虫鱼以及月露风云的形象描写,我们须注意到作者由于当时的习惯看法,赋予这些平常事物以特定含意。今天读古诗,对诗中那些平常事物(形象),要把握其中积淀着的历史的文化内涵。只有了解形象所蕴涵的文化意义,才能准确地欣赏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寒塘赵嘏[gǔ]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这首诗为什么写到雁?解析这是一首写客中秋思的诗。要理解为什么诗中写到雁,就必须了解“雁”这一意象与诗歌主旨之间的联系。“雁”在古代诗文中往往与两情交往、思亲思乡和孤独连在一起。诗的第三句有一个词“乡心”,这是全诗的诗眼,因此,本诗中“雁”的意象是表明作者的思乡之情。答案雁是候鸟,春秋迁徙。秋天,大雁仿佛在奋力回故巢。这种景象每每牵动游子的思乡之情。因此诗人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浓浓的乡愁。根据以上内容,我们可总结出解答此类题目的步骤与要点:①总结概括出诗中描绘歌咏的主要物象的特点。②结合诗句分析所咏物象的特点,关注描写用语及评价用语的感情色彩,尤其要分析出其内在神韵。3③结合诗人自身的经历、思想感情剖析所托之情。景物形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之景,有单个景物形象,也有多个景物形象组合成的一种意境,在筛选出景物形象的基础上,命题者常常考查考生对景物形象特点的整体把握能力,或者对某种意境的特点的概括能力。阅读下面的元曲,然后回答问题。[正宫]叨叨令无名氏溪边小径舟横渡,门前流水清如玉。青山隔断红尘路,白云满地无寻处。说与你寻不得也么哥①,寻不得也么哥,却原来侬②家鹦鹉洲③边住。【注】①也么哥:感叹词,无实义。②侬:我。③鹦鹉洲:此处为“渔父居处”的代称。本曲前四句运用丰富的意象勾勒出一幅美丽的自然图景,既体现出温润柔美的特征,又给人以飘逸渺远的感受。“鹦鹉洲”是怎样的一个地方?解析本曲第一、二句描绘了小屋安谧而恬静、雅淡而优美的自然环境,自有“野渡无人舟自横”的意境;三、四两句将读者引入青山白云幽邃飘缈的神迷境界,使人自然想起贾岛《寻隐者不遇》中“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诗句。最后一句交代主人公的身份——渔父。有此一句,境界全出:那青山白云、门前流水、轻舟小径构成的极澄至净的世界既不是“红尘”外的仙境,又不是现实中的实境,它是“渔父”心灵中的圣所,诗人不过将理想中的“隐士”的精神世界物化罢了。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最关键的是把握“景(即物象)”和“情”的结合点,这些物象往往最能反映作者的思想感情。答案“鹦鹉洲”是安谧而恬静、雅淡而优美的地方,是与世隔绝、远离红尘的“世外桃源”。根据以上内容,我们可总结出解答此类题目的步骤与要点:①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在忠于原诗的基础上进行联想和想象,并运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力求优美。②用一句简练的话语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意境的氛围特点(或孤寂冷清,或恬静优美,或雄浑壮阔,或萧瑟凄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③根据意境氛围的特点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高考真题解析】(2012·全国新课标)(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思远人晏几道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8.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5分)9.“就砚旋研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系?“红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2012·天津)14.阅读下面这首律诗,按要求作答。(8分)野菊【宋】杨万里未与骚人当糗粮①,况随流俗作重阳。政②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注】①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②政:通“正”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2分)4请自选角度赏析颈联。(3分)尾联化用了陶渊明那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3分)(2012·浙江)(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21—22题。(7分)未展芭蕉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唐)钱珝(金)元好问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2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状态的植物,均以一词表达诗人的爱怜之情。(2分)【答案】还未展开芳心【解析】从题目可以看出植物的状态“未展”“未开”;第二空要找出两诗中相同的词语。【考点定位】文学作品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鉴赏22.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5分)(2012·浙江)(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24题。(5分)《论语·乡党》:“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这段文字,据唐人陆德明《经典释文》的句读可以标点为:“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23.分别指出上面两种不同标点的引文中孔子对人、马的态度。(2分)【答案】【解析】“问”是一种重视的态度,两种标点的区别是前者问人不问马,后者问人也问马。24.对照孔子的仁爱观,谈谈你对后一种句读的看法。(3分)(2012·四川)1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子规【注】[元]曹伯启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注】子规:即杜鹃,又名蜀魄、蜀魂、催归,相传为古蜀王杜宇所化。(1)本诗第二联中的“空”字极富韵味。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3分)(2)本诗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任选能表现这种情感的两个意象简要分析。(5分)(2012·上海)(四)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14-16题。(8分)春江晚景张九龄江林皆秀发,云日复相鲜。5征路那①逢此,春心益渺然②。兴来只自得,佳处莫能传。薄暮津亭下,余花满客船。[注]①那:同“哪”。②渺然:广阔辽远的样子。14.与诗歌题目中“江”字直接照应的词语有“江林”“”和“客船”。(1分)【考点定位】鉴赏作品的艺术形象、表现手法和语言风格。15.对本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诗用典与写实相结合,含蓄而又自然。B.本诗以咏物为题材,脉络清晰而且顺畅。C.颔联、颈联对仗工整,符合律诗的要求。D.全诗的语言清新淡雅,又不失朴实之风。【考点定位】鉴赏作品的艺术形象、表现手法和语言风格。【备考建议】关注内容、手法、情感,对于鉴赏诗歌名词术语要反复推敲:是不是有这种手法?手法内容是否主客颠倒、无中生有?16.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前两联是如何表达作者情感的。(4分)【考点定位】鉴赏作品的艺术形象、表现手法和语言风格。【备考建议】抒情方式分类特点例句简析直接抒情直抒胸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不要任何附着物,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间接抒情借景抒情白居易《草》即由“景”生“情”。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抒情方式。寓情于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诗人怀着特有的情感去看眼前景象,这种景象自然带上了诗人情感的色彩。情景交融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抒情与写景达到了浑然一体,自然天成的程度。托物言志陆游《卜算子·咏梅》即借描写其他事物,来表现人物的思想和品格。【诗歌简析】这首山水诗写于开元六年诗人应诏赴京途中,也可做纪行诗看。诗中山水真景在首尾二联,而中间二联则全是抒感。诗人当时是辞官之后应诏复出,而辞官是出于不得已,应诏复出才是由衷之愿。比起李白应诏上路时所作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豪爽坦直来,“兴来只自得,佳处莫能传”二句要含蓄蕴藉得多。它似在写景,实又言情。(2012·山东)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吴松【注】道中二首(其二)晁补之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注:吴松:即吴淞,江名。(1)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3分)6(2)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
本文标题:鉴赏诗歌的形象学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846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