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钢筋工程施工方案本工程为九盛丽景花园地下车库。本工程建筑层数(地下二层)建筑物高度为8.7米;地下一层为4.8米;地下二层为3.6米。设计使用年限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本工程基础为筏板基础,本工程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一、材料检验:进场钢筋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及出厂检验报告,按规定进行抽样检验,作为力学性能复试,当加工过程中发生脆断等特殊情况,还需作化学成分检验,未检钢筋现场隔离并标识,不合格钢筋严禁用于工程中,钢筋应无老锈及油污。二、钢筋连接:本工程钢筋连接KZ竖向钢筋采用电渣压力焊,KL纵向钢筋采用电弧焊。1、在梁内当纵向受力钢筋在长度上需要搭接时,凡采用焊接接头的,则在接头中心至长度为钢筋直径d的35倍且不小于500的区段内,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在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受拉区不超过50%,必须做到一根钢筋只焊一个接头,又互相错开,在该区段内只有50%的钢筋有焊接接头。2、焊接要求:1)电渣压力焊四周焊包应均匀,凸出钢筋表面的高度应大于或等于4mm。2)不同直径钢筋焊接时,应按较小直径钢筋选择参数,焊接通电时间可延长。3)焊接夹具的上下钳口应夹紧于上下钢筋上,焊接钢筋必须同心。4)在焊接生产中焊工应进行自检,当发现偏心弯折、烧伤等缺陷时,查找原因及时消除。5)采用搭接焊、双面、5d、单面、10d,焊缝厚度不应小于主筋直径的0.3倍,焊缝宽度不应小于主筋直径的0.7倍。三、钢筋的制作与安装1、筏板基础钢筋(1)、绑扎底板下层网片钢筋1)、根据在防水保护层弹好的钢筋位置线,先铺下层网片的长向钢筋,钢筋接头尽量采用焊接或机械连接。22)、后铺下层网片上面的短向钢筋,钢筋接头尽量采用焊接或机械连接。3)、防止出现质量通病:由于底板钢筋施工要求较复杂,一定要注意钢筋绑扎接头和焊接接头按要求错开问题。4)、绑扎加强筋:依次绑扎局部加强筋。(2)、绑扎地梁钢筋1)、在放平的梁下层水平主钢筋上,用粉笔画出箍筋间距。箍筋与主筋要垂直,箍筋转角与主筋交点均要绑扎,主筋与箍筋非转角部分的相交点成梅花交错绑扎。箍筋的接头,即弯钩叠合处沿梁水平筋交错布置绑扎。2)、地梁在槽上预先绑扎好后,根据已划好的梁位置线用塔吊直接吊装到位。与底板钢筋绑扎牢固。(3)、绑扎底板上层网片钢筋1)、铺设上层铁马凳:马凳用剩余短料焊制成,马凳短向放置,间距1.2~1.5m。2)、绑扎上层网片下铁:先在马凳上绑架立筋,在架立筋上划好钢筋位置线,按图纸要求,顺序放置上层网的下铁,钢筋接头尽量采用焊接或机械连接,要求接头在同一截面相互错开50%,同一根钢筋尽量减少接头。3)、绑扎上层网片上铁:根据在上层下铁上划好的钢筋位置线,顺序放置上层钢筋,钢筋接头尽量采用焊接或机械连接,要求接头在同一截面相互错开50%,同一根钢筋尽量减少接头。4)、绑扎暗柱和墙体插筋:根据放好的柱和墙体位置线,将暗柱和墙体插筋绑扎就位,并和底板钢筋点焊固定,要求接头均错开50%,根据设计要求执行,设计无要求时,甩出底板面的长度≥45d,暗柱绑扎两道箍筋,墙体绑扎一道水平筋。5)、垫保护层:底板下保护层为35mm,梁柱主筋保护层为25mm,外墙迎水面为35mm,外墙内侧及内墙均为15mm。保护层垫块间距为600mm,梅花型布置。6)、成品保护:绑扎钢筋时钢筋不能直接抵到外墙砖模上,并注意保护防水层,钢筋绑扎前,导墙内侧防水层必须甩浆做保护层,导墙上部的防水浮铺油毡加盖砖保护,以免防水卷材在钢筋施工时被破坏。2、柱钢筋绑扎(1)、柱钢筋绑扎31)、套柱箍筋:按图纸要求间距,计算好每根柱箍筋数量,先将箍筋套在下层伸出的搭接筋上,然后立柱子钢筋,在搭接长度内绑扣不少于3个,绑扣要向柱中心。如果柱子主筋采用光圆钢筋搭接时,角部弯钩应与模板成45°,中间钢筋的弯钩应与模板成90°。2)、搭接绑扎竖向受力筋;柱子主筋立起之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要求时,应按表2-13采用。表2-13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搭接长度表钢筋类型混凝土强度等级C15C20~C25C30~C35≥C40光圆钢筋HPB235级45d35d30d25d带肋钢筋HRB335级55d45d35d30dHRB400级、RRB400级—55d40d35d注:两根直径不同钢筋的搭接长度,以较细钢筋的直径计算。3)、柱竖向筋采用机械或焊接连接时,按规范要求同一段面50%接头位置。第一步接头距楼板面大于500mm且大于H/6,不在箍筋加密区。4)、画箍筋间距线:在立好的柱子竖向钢筋上,按图纸要求用粉笔划箍筋间距线。(2)、柱箍筋绑扎:1)、按已划好的箍筋位置线,将已套好的箍筋往上移动,由上往下绑扎,宜采用缠扣绑扎,如图2-15。2)、箍筋与主筋要垂直,箍筋转角处与主筋交点均要绑扎,主筋与箍筋非转角部分的相交点成梅花交错绑扎。43)、箍筋的弯钩叠合处应沿拄子竖筋交错布置,并绑扎牢固,见图2-16。4)、有抗震要求的地区,柱箍筋端头应弯成135°,平直部分长度不小于10d(d为箍筋直径),见图2-17。5)、柱上下两端箍筋应加密,加密区长度及加密区内箍筋问距应符合设计图纸及施工规范不大于100mm且不大于5d的要求(d为主筋直径)。如设计要求箍筋设拉筋时,拉筋应钩住箍筋,见图2-18。6)、柱筋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规范要求,如主筋外皮为25mm,垫块应绑在柱竖筋外皮上,间距一般1000mm,(或用塑料卡卡在外竖筋上)以保证主筋保护层厚度准确。同时,可采用钢筋定距框来保证钢筋位置的正确性。当柱截面尺寸有变化时,柱应在板内弯折,弯后的尺寸要符合设计要求。7)、墙体拉接筋或埋件,根据墙体所用材料,按有关图集留置。8)、柱筋到结构封顶时,要持别注意边柱外侧柱筋的锚固长度为1.7Lae,具体参见《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03G329—1(民用框架、框架—剪力墙、剪力墙部分框支剪力5墙)中的有关作法。同时在钢筋连接时要注意柱筋的锚固方向,保证柱筋正确锚人梁和板内。2、剪力墙钢筋绑扎1)、立2~4根竖筋:将竖筋与下层伸出的搭接筋绑扎,在竖筋上画好水平筋分档标志,在下部及齐胸处绑两根横筋定位,并在横筋上画好竖筋分档标志,接着绑其余竖筋,最后再绑其余横筋。横筋在竖筋里面或外面应符合设计要求。2)竖筋与伸出搭接筋的搭接处需绑3根水平筋,其搭接长度及位置均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本书中“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搭接长度表”。3)、剪力墙筋应逐点绑扎,双排钢筋之间应绑拉筋或支撑筋,其纵横间距不大于600mm,钢筋外皮绑扎垫块或用塑料卡。4)、剪力墙与框架柱连接处,剪力墙的水平横筋应锚固到框架柱内,其锚固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如先浇筑柱混凝土后绑剪力墙筋时,柱内要预留连接筋或柱内预埋铁件,待柱拆模绑墙筋时作为连接用。其预留长度应符合设计或规范的规定.5)、剪力墙水平筋在两端头、转角、十字节点、连梁等部位的锚固长度以及洞口周围加固筋等,均应符合设计、抗震要求。6)、合模后对伸出的竖向钢筋应进行修整,在模板上口加角铁或用梯子筋将伸出的竖向钢筋加以固定,浇筑混凝土时应有专人看护,浇筑后再次调整以保证钢筋位置的准确。(1)、梁钢筋绑扎1)、模内绑扎:画主次梁箍筋间距→放主梁次梁箍筋→穿主梁底层纵筋及弯起筋→穿次梁底层纵筋并与箍筋固定→穿主梁上层纵向架立筋→按箍筋间距绑扎→穿次梁上层纵向钢筋→按箍筋间距绑扎2)、模外绑扎(先在粱模板上口绑扎成型后再入模内):画箍筋间距→在主次梁模板上口铺横杆数根→在横杆上面放箍筋→穿主梁下层纵筋一穿次梁下层钢筋→穿主梁上层钢筋→按箍筋间距绑扎→穿次梁上层纵筋→按箍筋间距绑扎→抽出横杆落骨架于模板内(2)、板钢筋绑扎1)、清理模板上面的杂物,用墨斗在模板上弹好主筋、分布筋间距线。2)、按划好的间距,先摆放受力主筋、后放分布筋。预埋件、电线管、预留孔等及时配合安装。3)、浇板中有板带梁时,应先绑板带梁钢筋,再摆放板钢筋。绑扎板筋时一般用6顺扣(图2-20)或八字扣,除外围两根筋的相交点应全部绑扎外,其余各点可交错绑扎(双向板相交点须全部绑扎)。4)、如板为双层钢筋,两层筋之间须加钢筋马凳,以确保上部钢筋的位置。负弯矩钢筋每个相交点均要绑扎。5)、在钢筋的下面垫好砂浆垫块,间距1.5m。垫块的厚度等于保护层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要求时,板的保护层厚度应为15mm。盖铁下部安装马凳,位置同垫块。(3)、楼梯钢筋绑扎1)、在楼梯底板上划主筋和分布筋的位置线。2)、根据设计图纸中主筋、分布筋的方向,先绑扎主筋后绑扎分布筋,每个交点均应绑扎。如有楼梯梁时,先绑梁筋后绑板筋。板筋要锚固到梁内。3)、底板筋绑完,待踏步模板支好后,再绑扎踏步钢筋。主筋接头数量和位置均要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5、成品保护:1)柱子钢筋绑扎后,不准踩踏。2)楼板的负弯矩钢筋绑好后,不准在上面踩踏行走,浇筑砼时派钢筋工专门负责管理,保证负弯矩筋的形状、位置的正确性。3)绑扎钢筋时禁止碰动预埋件及洞口模板。4)安装电线管、暖卫管线及其它设施时,不得任意切断和移动钢筋。5)所有穿梁柱线管外套钢套管,刷防锈漆。
本文标题:钢筋工程施工方案3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854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