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钢铁行业发展报告行业报告
法政与经贸学院2012-2013年度《经济应用文写作》课程学期论文成绩单班级:会计二专姓名:李元学号:2009440489点评:项目评价标准分值项目得分学术道德学术不端行为直接记零分问题的提出(10分)有重大意义10分有一定意义6分—9分无意义0分—5分分析的方法(20分)有独创性20分几种方法巧妙结合16分—19分有所改进12分—15分套用0分—11分分析的结论(20分)全新20分实质性改进16分—19分一般性改进12分—15分已知0分—11分文字表述(10分)流畅10分有些繁琐6分—9分模糊费解0分—5分格式规范(15分)完全规范15分一般规范9分—14分大部分不规范0分—8分学术水平(25分)同行领先25分一般水平15分—24分较差0分—14分学生成绩备注:1.学术不端行为参照《教育部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相关规定;2.请各位同学将本页打印后附于提交行业研究报告之前。钢铁行业发展报告李元摘要:通过对2011-2012年,中国钢铁行业的运行情况和存在问题的分析,了解到当前中国钢铁行业的困难。对钢铁行业提出了应对方案,同时,对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关键词:钢铁行业铁矿石钢材价格供大于求一、行业概况(一)钢铁行业定义钢铁行业,指以黑色金属冶炼压延,黑色金属矿物采选为主营业务的工业行业,黑色金属即为通常所说的钢铁产品,黑色金属矿物通常意义上指铁矿石。钢铁产品的品种、规格多种多样,为了方便生产经营对于产品的分类,一般将钢铁产品分为生铁、粗钢和钢材三个大类生铁为冶炼的初级产品,经过进一步加工形成粗钢,粗钢继续经过压延、锻造等工序形成钢材。铁矿石为钢铁行业主要原材料,其他原材料还涉及锰矿、石灰石焦炭等。我国铁矿石需求较大,而由于国内铁矿石品味和产量等问题,我国铁矿石很大程度上依赖进口,是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二)钢铁行业主要发展特征1.行业所处生命周期根据生命周期理论,一个行业从出现在经济活动中到完全退出该领域,一般会经历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中国二十世纪的改革开放,为我国钢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全国各省市纷纷建立钢铁厂,钢铁产量连年上升,1980年中国粗钢产量为3700万吨,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2011年中国粗钢产量已经突破6.8亿吨,产量为1980年的18倍之多,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钢铁行业呈现出高端产量不足,产业集中度较低的特点。我国高端钢铁产品与国际水平还有一定差距,目前国内钢铁行业多以初级产品为主,高附加值产品发展较为缓慢,在2011年11月7日发布的《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我国钢铁行业要加大力度研发高端钢铁产品,并且随着经济发展不断深入及我国城镇化建设的进一步推进,社会对钢铁产品的需求将会不断上升,特别是具有高附加值的高端产品,这些特点均显示出我国钢铁业正在从成长期向成熟期迈进。我国钢铁企业数量已经超过六千家,布局分散,我们以产量前十家钢企粗钢产量占当年全国粗钢产量比重(CR10)来衡量行业集中度,可以看到,CR10伴随行业发展呈现先降后升的走势,2011年CR100仅为49.4%,仍处于较低水平,未来还具有较大上升空间,直到达到成熟期的高集中度,这一走势,进一步证实了我国钢铁行业成长期后期,正在向成熟期迈进。2.钢铁业供求状况分析供给方面,钢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长是造成产能过剩的重要因素,投资导致产能过剩,产量迅速攀升,而需求增长速度落后于供给增长速度,导致钢铁产品需求减弱,库存增加,2011年我国钢铁业固定资产投资达3860.5亿,较2003年增长175%,增幅接近两倍,同比增速整体虽呈下滑走势,但绝对量的增加仍造成巨大的库存压力;从我国钢材产量与当年表观消费量对比情况来看,2006年开始至2011年,钢材产量均超过当年表观消费量,其中2009年产能过剩水品最低,为637.3万吨,之后逐年扩大,2011年产能过剩水平大3270.9万吨,经过连续多年快速增长,我国钢材产量已经处于最高水平,形成供给过剩状态。需求方面,我国钢铁下游行业需求量增速减慢,特别是2011年下半年,随着宏观经济增速预期减缓,造成钢铁下游房地产、汽车、造船等行业不景气,其用钢需求下降。图11998-2011年我国粗钢产量变化趋势图21998-2011年我国钢铁业产量前十家钢企粗钢产量占当年全国粗钢产量比重图32004-2011年我国钢材产量与表观消费量比较图42003-2011年我国钢铁业固定投资额及同比增长率走势3.行业依赖度分析钢铁业是高资源消耗的行业,对于上游原材料的依赖度很强,我国钢铁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铁矿石价格的影响,由于我国国内铁矿的的产量和品味的问题,在原材料方面,不得不依赖进口。国际铁矿石市场以必和必拓、淡水河谷和力拓三家公司为主要卖方,三大矿山垄断了全球铁矿石供应总量的70%左右,从而由垄断地位形成了其定价方面的话语权。铁矿石的定价体系是由三的矿山与主要钢铁企业签订合同,从而确定价格,这种方式始于1981年,根据惯例,每年第四季度开始,由铁矿石供应方与其主要客户进行谈判,决定下一年度铁矿石的价格,任何一家矿山与买方达成铁矿石买卖合同,则其他各家均接受此结果。一直以来,我国都处于接受价格的被动局面。2004年以来,宝钢代表中国钢企参与国际天矿石长期协议价格谈判,直到2008年才取得了进展,首次达成降价协议,2011年,是铁矿石定价方式最为混乱的一年,其中包括长期协议定价、季度定价、月度定价等方式,在10月份铁矿石市场出现暴跌的时候,还出现了20天定价、10天定价、甚至是当天定价的方式,支持长期协议定价的声音已经越来越少。铁矿石多年的高价运行,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钢铁行业的良好发展,2002年我国进口铁矿石均价为25美元/吨,而2011年均价已经达到163美元/吨,涨幅为554%,高价铁矿石给我国钢企造成严重的成本压力,据估算,2011年由于铁矿石涨价而带来的钢企就超过1000亿元。目前,我国铁矿石60%以上依赖进口,高价铁矿石导致我国钢企利润水平较低甚至亏损,为保持行业良好发展,打破铁矿石高价的限制,我国正积极采取措施,包括开发国内矿山、投资境外铁矿以增加铁矿石自给率,另外铁矿石期货正在研究商讨阶段,在金融市场全球化的今天,铁矿石期货有望打破价格垄断的局面,使中国在全球铁矿石定价方面增强话语权。图52002-2011年中国铁矿石进口量及均价走势二、2011——2012钢铁企业运行情况(一)大部分钢企业绩大幅下滑,主业大多亏损由于铁矿石等大宗原燃料价格一直处于高位,推高了企业生产成本,严重挤压了钢铁企业的盈利空间。根据中钢协数据统计,2011年会员钢铁企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32632亿元,同比增长18.17%;实现销售收入36186亿元,同比增长18.65%;实现利税1611亿元,同比下降2.08%;实现利润875.30亿元,同比下降4.51%;平均销售利润率仅为2.42%,同比下降0.59个百分比,低于同期全国国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利润率水平。特别是10月、11月、12月,会员企业当月盈亏相抵后实现林润分别只有14亿元、12亿元和30亿元,平均销售收入利润率分别仅为0.48%、0.43%、1.04%。若扣除部分企业投资收益、非钢产业利润增加影响,四季度钢铁主业基本处于全行业亏损状况。进入2012年,首季便再度陷入全行业亏损的窘境。根据中钢协数据统计,国内钢铁行业在2012年的前10个月中,仅有4个月有不到1%的微利,其余6个月均处于亏损状态。其中,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前10个月的企业利润亏损52.23亿元,亏损面高达45%。图表3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销售利润率就目前而言,除部分优势大型企业经营状况良好外,其他大型企业由于负担重、管理成本高、决策不够灵活等原因而加剧了企业亏损程度。(二)钢铁业固定资产投资维持高位,中小企业依然是产能扩张主力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1年全年,全国钢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5111亿元,同比增长15.5%。其中黑色矿山投资1251亿元,同比增加18.4%,比上年同期增速回落8个百分点,黑色冶炼及压延投资3860亿元,同比增长14.1%比上年同期增速提高8.5个百分点。2012年1-11月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累计达4556亿元,同比增长2.7%,虽然增速在明显下降,但前三季度投资额就已超过2011年全年的投资水平。从钢铁行业的新增投资结构来看,非国有钢铁企业投资增幅较大,投资额同比增长46.6%,而国有钢铁企业投资额则同比下降10.5%。从中钢协统计数据来看,1-11月份,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的粗钢产量同比下降0.6%,中小企业的粗钢产量同比却增长23.4%,占全国粗钢产量的17.8%,同比提高了3.0个百分点。从上述数据来看,2012年再现重点企业减产,中小企业增产的局面,中小钢铁企业依然是产能扩张的主力。图表2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情况(三)产能严重过剩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1年全国生铁、粗钢和钢材产量分别达到62969万吨、68327万吨和88131万吨,分别增长8.4%、8.9%和12.3%;全年粗钢日均产量为187.20,比上年同期增长15.52万吨。从分月情况看,自6月份粗钢日产达199.77万吨的历史最高水平后,下半年7-11月份粗钢日均产量连续5个月环比下降,12月份比11月份类有上升,但也是全年仅次于11月份的最低水平。截至2011年底,我国粗钢产能已达9亿吨。而2011年全年,我国粗钢产量6.83亿吨,国内钢铁产能已出现严重过剩。但与此同时,国内钢铁产能的无序扩张仍在持续。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上半年的新增炼铁产能就已超过3000万吨,全年估计仍在8000万吨左右,除去淘汰落后炼铁产能约2000多万吨,如此估计,2012年实际新增炼铁产能在5000-6000万吨左右。此外,我们估计2012年全年实际粗钢产能在9.7亿吨左右,钢铁产能过剩状况进一步加剧。控制产量,已经成为大中型钢铁企业的自觉行为。1—11月,我国粗钢产量达到6.6亿吨,同比增长2.9%,这比2011年全年8.9%的增幅大大降低。其中,中钢协统计的80家大中型钢企产量下降0.6%,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拥有我国绝大多数钢铁产能,它们自觉控制产量,避免了钢价更大程度的下跌。(四)钢铁业并购步履维艰,产业集中度不升反降。一般来说,在行业景气度低的时候,大多数企业会采取抱团取暖的方式,但对钢铁业来说却步履维艰,尤其是2012年。考虑到全行业利润微薄的实际情况,需求的增长继续放缓,钢铁业并购风险较大,大部分并购步伐都已放缓,导致2012年钢铁业并购重组的案例大幅缩减。2012年末达成的方大特钢正式收购萍钢协议,为未来钢铁业的并购重组又提供了一个较好案例。而此前一直处于博弈状态的山东钢铁和日照钢铁,11月1日正式出台了《山东省钢铁产业结构调整试点方案》,使得山钢重组日钢有了明确的说法,但年内依然未取得实质性进展。根据钢铁“十二五”规划,未来将大幅度减少钢铁企业数量,国内排名前10位的钢铁企业集团钢产量占全国总量的比例将提高到60%左右。但由于中国以小高炉为主体的钢铁厂数量偏多,目前我国钢铁产业集中度依然偏低。据统计,2012年1-11月CR4行业集中度仅为27.3%,CR10也仅为46.1%,较2011年下滑3.1个百分点。图表1国内钢铁业产业集中度变化数据来源:钢联云终端与此同时,宝钢湛江和武钢防城港沿海钢铁精品基地项目已正式获批,目前已完成前期筹备,并开始开工建设。此外,首钢、重钢、大连钢厂等城市钢厂搬迁工程基本完成。以国内资源为主导的钢铁工业布局逐步向国际、国内资源并举和贴近市场的战略布局转变。(五)钢材价格在波动中下跌2011年前九个月,中国钢铁工业协会CSPI钢材综合价格指数基本上在131-136之间波动,但在第四季度则呈明显的下降走势,其中11-12月价格指数低于上年同期。进入2012年,前八个月,在小幅波动中价格指数下降。9-10月,钢材价格回升。到10月末,价格指数为105.39,环比上升2.94点,升幅
本文标题:钢铁行业发展报告行业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865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