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了解西电东送简介“西电东送”,是指开发贵州、云南、广西、四川、内蒙古、山西等西部省区的电力资源,将其输送到电力紧缺的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和京、津、唐地区。在南方区域内,将贵州乌江和桂、滇、黔三省区交界处的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的水电资源,以及黔、滇两省坑口火电厂的电能开发出来送往广东。概述西电东送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之一,在西部开发三大标志性工程中,西电东送投资最大,工程量最大。从2001年到2010年,西电东送项目的总投资在5265亿以上(不包括三峡电站)。西电东送在中国版图上可谓“遍地开花”,同时开工的工程之多是史无前例的,单个工程的规模之大也是罕见的。在我国电力建设史上,如此大规模的电源、电网建设也从未有过。顾名思义,西电东送重点在“送”,要送就要有通道。西电东送从南到北,从西到东,将形成北、中、南三路送电格局。北线由内蒙古、陕西等省(区)向华北电网输电;中线由四川等省向华中、华东电网输电;南线由云南、贵州、广西等省(区)向华南输电。西电东送这一伟大工程,为西部省区把电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将改变东西部能源与经济不平衡的状况。对加快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和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将发挥其重要作用。与其他西部开发战略的标志性工程相比,西电东送工程最大的特点是,它不仅仅是西部的工程,也是东部的工程,充分地体现了党中央提出的“东西部协调发展,共同富裕,共同进退”的战略构思。意义我国西南地区水力资源丰富,缺乏开发;东部地区经济发达,缺乏能源。积极开发我国西南水电,实施西电东送是开发西部,实现全国电力资源优化配置的一项战略性举措,建议国家将其列为西部开发的重点。1.促进西部经济发展我国水力资源可开发装机达3.78亿千瓦,居世界第一位。我国西南地区水资源十分丰富,占全国总量的68%,相当于目前全国总的装机容量。西南地区大部分水电站具有淹没损失小,开发条件好,经济指标优越等优点,目前开发不到8%,积极开发西南水电,可以迅速带动西部交通、水泥、钢材、机电制造等行业的发展。2.促进东部地区经济发展东部地区是我国经济发达的地区,人口5亿多,1998年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62%,电力装机1.4亿千瓦,占全国51%。据有关专家预测,今后10年还需要增加装机8000多万千瓦以上。我国东部地区缺乏能源,电力以火电为主,目前由于大量的煤炭用来发电,造成部分地区大气和环境污染,再建设大量的火电站是环境所不允许的。开发西南水电实施西电东送,不仅可以解决东部地区发展的电力需求,而且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的生态环境。3.促进江河治理西南地区的水电站大多位于长江、珠江干支流上,不仅具有发电效益,而且还有防洪、供水、灌溉、航运等综合效益,开发西南水电可以促进江河治理。4.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目前,我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受到国际舆论的压力。我国目前电力组成中火电占80%,水电占19%,全国火力发电用煤占全国总用煤量的1/3,排放的SO2每年达520万吨,是全国的大头。我国的水电开发程度目前约为10%-18%(前者按电量算、后者按装机算),远低于世界平均22%的水平和发达国家50%-100%的水平。水电是清洁能源,积极开发水电将有利于我国生态环境的改善。5.拉动经济发展据有关专家测算,如果在今后十年左右时间内再开发西南水电装机3000万千瓦,建成西电东送的全国性电网,需投资2500亿元左右,这将有力地扩大国内需求,拉动经济发展,解决职工就业问题。6.电力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电力供应出现卖方市场,是集中力量发展水电,调整电力结构的极好时机。目前,红水河上的天生桥水电站(120万千瓦)已建成,开始向广东送电,四川二滩电站(330万千瓦)也基本建成,急需向东送电,再过3年三峡发电,更需要向东送电,实施西电东送势在必行,也十分紧迫。7.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我国西部地区资源丰富,但经济相对落后;东部地区经济相对发达,但能源资源匮乏。这一特征在南方电网覆盖的区域(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5省区)表现得尤为突出。西部的云南、贵州两省一次能源保有量占90.5%,而东部的广东仅占3.5%,但是广东全社会用电量是其他四省区总量的1.5倍。实施西电东送,可实现资源的合理开发、优化配置、高效利用。2000年8月,国务院作出了“十五”期末西电新增向广东送电1000万千瓦的重大决策。南方电网全力以赴,2004年9月,提前15个月实现了国务院确定的西电新增向广东送电的目标。之后几年,又确定并落实了“十一五”西电再新增向广东送电1150万—1350万千瓦的规划。西电东送使整个区域的电网电源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2002年底南方电网公司成立以来,电网建设累计完成投资3049亿元。2009年220千伏以上输电线路、变电容量分别为2000年的3.0倍、4.3倍;全网装机总规模达到1.6亿千瓦,是2000年的2.7倍。以此为支撑,西部大开发10年来,西电东送电量累计达5432亿千瓦时,2003年以来,西电东送电量累计达4970亿千瓦时,年均增长率一直保持在30%左右。8.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西电东送不仅满足于保障东部的电力供应。几年来,南方电网充分发挥了大电网的优势,利用时间差、地域差和各省区负荷的特性差异,快速灵活调度。在广西、贵州和云南电力供应遇到困难的时候,这个大平台充分发挥了支援作用。同时,西电东送大通道作为南方电网的主网架,将五省区电网紧紧相连,提高了电网抗灾减灾能力。在2008年初那场历史上罕见的低温雨雪凝冻灾害中,依靠主网架的坚强支撑,南方电网在很短时间内就夺取了抢修复电的全面胜利。有关电力专家说,“技术先进、结构复杂、联系紧密的西电东送大通道,已构成一个省间互为备用、相互支援的大平台。”数据显示,南方电网公司2002年底成立以来,五省区全社会用电量年均增长11.93%。作为经济大省和用能大省,10年前,广东就明确表示,按照市场规律,西电有多少要多少。10年后,西电送广东年电量由73.6亿千瓦时增长到1044.1亿千瓦时,占广东全社会用电量的比例由5.5%提高到28.9%。这几年迎峰度夏期间,广东每天的统调电量里有三分之一来自西电。西电东送不仅改善了广东的电源结构,而且有利于提高电网安全性和运行质量。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出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强烈需要构建一个开放、多元、清洁、安全、经济的能源保障体系。2000年至2009年,西部水电东送3802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约11976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230万吨,减少烟尘排放120万吨。成就2010年6月18日,云南至广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双极投产。工程投产后,将云南金安桥、小湾等水电站的电力输送到珠江三角洲负荷中心区,最大输送能力500万千瓦,与同等输送容量500千伏直流工程相比,节约走廊土地约8300公顷,节约换流站占地超过600公顷,输电损耗大幅降低。世界首个±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建成投产南方五省区资源分布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均衡,逆向分布特征明显,83%的水电资源和95%以上的煤炭储量集中分布在云南和贵州两省,而东部广东省经济总量约占区域总量的70%,用电量约占区域总量的60%,但资源匮乏。西电东送成为优化区域资源配置,促进东西部协调发展,实现共赢的重要途径。2010年,南方电网已建成“八交五直”的西电东送通道,输电能力超过2300万千瓦,全年西电东送电量1117亿千瓦时,规模超过同期广西、云南、贵州、海南各省最大用电负荷,是国内西电东送起步最早、发展最快、规模最大、效益最好、发展后劲最强的电网。西电东送作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标志性工程,在保障东部地区电力供应的同时,将西部的能源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培育了云南和贵州的电力支柱产业,有效拉动了西部经济发展。
本文标题:西电东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882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