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 转型发展大家谈之一立“转型”之志行“发展”之为
1转型发展大家谈之一立“转型”之志行“发展”之为张宝林新学期伊始,在学校第四届三次教代会暨2016年度工作会议上,别荣海校长做了题为《加快转型发展为创建特色鲜明的区域高水平医科大学而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报告》以转型发展为主线,全面阐述了我校以内涵质量提升为主题的转型发展的路径选择。学校党委号召全院教职员工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紧紧围绕转型发展这一主题,准确定位,明确目标,狠抓落实,努力做学校转型发展的引领者、推动者、实践者。纵观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跨越进步,都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大转型,英国依靠技术进步转向工业立国,成为跨越两个世纪的世界级经济发展领头羊;上世纪80年代,美国把信息技术转向民用领域,一举成为信息时代最大赢家;拉美国家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实现了人均GDP3000美元,但由于未能及时转型,经济社会畸形发展,导致社会出现“有增长、无发展”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拉美陷阱”。因此,转型发展成为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之举。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转型发展刻不容缓,谁能及时转型、成功转型,谁就能掌握发展的主动权。所谓转型,是指事物的结构形态、运转模型和人们观念的根本性转变过2程。所谓发展是指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由旧物质到新物质的运动变化过程。转型发展的实质是科学发展,转型与发展相辅相成,转型是破解发展难题、保证持续发展,而稳健发展更加有力地推动全面转型。转型发展是一种主动求新求变的过程,是一种战略,也是一个创新的过程。不同转型主体的状态及其与客观环境的适应程度,决定了转型内容和方向的多样性。无论转型的内容和方向如何多样,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要实现更有效率、更有质量的发展。转型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之举,是跨越式发展的根本出路。由此可见,转型不仅是事物结构、形态、运行模式上的转变,更重要的是思想和观念上的根本性转变。解放思想的过程,就是解放生产力的过程,就是激发内在动力的过程,就是释放群众积极性、创造性的过程。转型发展是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转型发展一是以高等教育规律为依据,二是以经济社会发展方式为动力。转型发展的本质是办学定位、办学目标和办学思路的转变。转型发展的内涵非常之广泛。我们的转型发展是以内涵质量提升为主线的转型发展,即由传统的教学型大学向教学与研究并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转型。转型是发展的新起点,转型是发展的新需求,转型是发展的新沃土。“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21世纪是互联网+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更新不断加快,市场竞3争日趋激烈,物竞天择适者存,狭路相逢智者胜。正处在重大转型时期,面对新常态,要洗心革面,脱胎换骨,头脑清醒,冷静应对。要能够把握今天,更要放眼明天,肩负起历史责任,所作所为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不能只用老经验、老方法看待、处理和解决问题。我们要敢于异想天开,敢于无中生有,敢想敢说,又要回归现实,做到敢干、敢为、敢当,把思想和行动统一起来,统一到转型发展上来,用创新的思维指导创新的行为,敢于想别人不敢想,敢于干别人没有干的事。转型发展不仅是世界潮流、国家命题,不仅是经济转型、体制转型,也是学校的战略抉择和紧迫任务。作为省属唯一一所独立建制的西医本科院校,正处在加快发展、爬坡过坎的关键期,面临的问题多,解决的难度大,工作的要求高,必须立足学校实际,把握阶段性特征,强化系统性思维,做好顶层设计,打好转型发展的攻坚战,实现新跨越,谋求新发展。转型发展的实质,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实现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实现传统教学优势与科学研究的全面提升,实现医教研协同全面发展,为跨越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转型发展的目的,是改变“满天星斗、缺乏明月”的局面,就是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主要由外延4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推动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从外向带动向内生增长转变,由传统教学为主向教学与科研并重的发展转变,最终实现内涵发展与提升。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高校转型发展时不我待,谁能及时转型、成功转型,谁就能掌握发展的主动权。转型发展有阵痛,却是不得不过的关口。如果我们不能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今后学校发展代价就会越来越大、空间就会越来越小、道路就会越走越艰难。转型发展是学校的根本出路。转型发展是更好更快的发展,不是推倒重来,是对原有发展的扬弃,是一个整合、提升、深化、创新的过程。转型是系统性的变革过程,发展是第一要务,坚定不移加快转型,不转型,发展就会重量轻质、不可持续;而不谋发展,转型就会失去目标和动力。要把转型发展作为全校工作的主题和主线,在发展中促转型,在转型中谋发展,努力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涉浅水者得鱼虾,入深海者获蛟龙”。转型迫在眉睫,发展时不我待。创新是时代的最强音,创新是发展进步的原动力。改革创新攻坚克难,转型发展涅槃再生,固然都要依循客观规律,但是转型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更关乎转型发展的成败。高校发展是第一要务,转型是唯一出路。转型是事业的转型,发展要靠人来实现。态度决定视野,角度改变观念。转型发展是基础,内涵发展是目标。转型不是一句简单的口5号,更不是一个简单的形式。只有转型,才能拓展发展空间,才能延长发展价值链,才能实现发展的新跨越。转型过程中,既要看到机遇和有利因素,增强工作信心,也要善于剖析矛盾和问题,理清工作思路,调动好、维护好推动转型发展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转型”需要“实干”来搭梯。提升动力,实干是最好的“强心剂”;缓释压力,实干是最好的“定心丸”。越是艰难险阻,越需要“逢山开路、遇河架桥”锐意进取,而不能怀有风过雨停、柳暗花明的幻想;越是困难重重,越需要迎难而上、克难前行,而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般的得过且过。必须克服小胜即满,小成即止的思想。以赶先进、快超越的斗志挑战自我,面对转型发展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要主动作为、迎难而上、奋力突破、不断超越,我坚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一定会迎来转型发展的大突破、大跨越、大跨越。“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现转型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希望和困难同在。任何事物发展都是从无到有、小到大,关键看有没有胆略与勇气,敢不敢干。面对发展的关键期、攻坚期,领导干部要带头解放思想,敢为人先、敢于争先,一定要敢往大处想,敢往大处做,眼睛向外拓展发展空间。我们一定要在纵向比较中找位次、找差距,横向比较中找坐标、找目标,坚持在转型中发展、在发展中转型,始终以强烈的发展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奋力6推动学校又好又快发展。转型发展,院系是主体,学校是推手。转型发展是兴校之要,已经到了必须转型才能更好发展的重要关口。只有奋力推进学校转型发展,才能实现跨越发展、永续发展。“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细节决定成败。转型发展的基础是做实、做细,要抓细节,重小节,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用心做好每一项正在从事或者将要从事的工作,努力在每个细节上尽善尽美,处处留心,时时注意,只争朝夕,开拓进取,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转型发展中困难在所难免,把困难举在头上,就是一块压顶石;把困难踩在脚下,就是一块铺路石。困难是一道坎,是一道分水岭,跨过去就是一片新天地,进入一种新境界,跃上一个新平台。目标不会一蹴而就、朝夕而至,它需要我们既有迸发力量的干劲,又要有久久为功的韧劲。只有每一位新医人发扬坚忍不拔的精神,任务一个一个地完成,目标一个一个地实现,新医的美好明天就一定会如期而至。我们应该铭记:转型发展,从我做起!必须进一步增强转型发展的紧迫感与责任感,以慢不得、等不起的态度,凝心聚力,抢抓机遇,同舟共济,攻坚克难,自我加压,持之以恒,爱岗敬业,勇于创新,为转型发展添砖加瓦,向特色鲜明的区域高水平医科大学的目标乘风破浪、奋勇前行!
本文标题:转型发展大家谈之一立“转型”之志行“发展”之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895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