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人民版)教学设计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人民版)教学设计浙江省瑞安市第五中学虞文林【教材分析】专题八为《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三课内容主要阐述了国际工人运动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一国实践支多国实践的历程。第一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主要阐释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产生的标志------《共产党宣言》和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意义。第二课国际工人运动的艰辛历程,主要阐述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尝试和早期社会主义运动,第三课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使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三课内容层层递进,由理论实践,反映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本课在《历史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是:“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浙江省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指导意见》在此基础进一步明确学习要求是:“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感受马克思、恩格斯为探求真理不懈的创造精神。”【学情分析】本课不少内容在初中人教版《世界历史》第一、二册已出现,如“工业革命”、“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等。初中课本侧于史实的描述,高中的则重在理论的阐发,比较抽象,教学内容相对枯燥晦涩,学生不易掌握。但高一学生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对历史有了一定的感知,与初中学生比,他们思维更活跃,自学能力更强,归纳、演绎推理能力以及运用逻辑法则进行正误判断的能力有很大进步,语言表达能力较强,有利于在本课开展难度较大的感悟式、探究式等自主性学习。【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背景;了解《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及其主要内容;通过分析马克思主义诞生的主客观条件,认识其诞生的历史必然性,培养学生运用辩证的观点、历史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阅读和分析《共产党宣言》的有关资料,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认识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大意义。2、过程与方法通过一系列情景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培养学生分析历史资料和归纳分析问题的方法。通过分组讨论作答,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革命活动的教学,让学生感受马克思、恩格斯为探求真理不懈的创造精神。逐步树立起坚持真理和为人类进步事业勇于探索献身的精神。【设计思想】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因此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采用以“引入历史→了解历史→体验历史→探究历史→感悟历史”式教学流程,以师生对话的方式,引导学生步步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这个理论性较强的问题,竭力将趣味性、通俗性、知识性、教育性融为一体,为学生提供一种唯有通过历史这个学科的学习才能获得的体验和启迪,引导学生学会用心灵去读懂历史,提升独特的学科智慧的发现与欣赏能力。【教学流程】课前准备:1、让学生预习课文,寻找教材中的疑难之处。2、学生上网收集《共产党宣言》、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相关资料,整理后在课堂上介绍。教学环节:一、引入历史1、依次出示第一组图片:让学生一一说出照片上人的姓名,并说出他们载入史册的理由。提问:你会在哪里经常看到这组照片?从这组图片里,你获取了哪些信息?师: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不断发展的思想体系,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无产阶级斗争的深入,先后经过了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阶段。马克思主义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的过去今天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八专题第一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二、了解历史:2、出示第二组图片:师:请看屏幕上显示的一组图片。第一幅是我们教材中就有的《共产党宣言》第一版的封面。通过网络搜索可以找到许许多多的《共产党宣言》的版本,这里显示的是其中的三本,通过预习,大家知道1848年2月发表的《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50多年过去了,《共产党宣言》迄今已用二百种语言出版了一千多个版本,发行了几千万册,是全球公认的“传播最广的社会政治文献”。请同学来跟大家说说他们查找到的有关《共产党宣言》的内容的资料。生:(学生的介绍可不限于教材。一般学生都会找到书本中关于《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1】深刻分析了资本主义不可克服的矛盾,揭示了资产阶级的灭亡与无产阶级的胜利同样不可避免的客观规律,阐明了无产阶级伟大的历史使命、共产党的性质和特点,规定了党的纲领、目的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基本思想。【2】揭露与批判了种种社会主义流派,分析了产生这些思潮的社会阶级根源及其本质和客《共产党宣言》第一版《共产党宣言》中文首译《共产党宣言》97年简装版观作用;制定了党的策略原则: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反对主要敌人,在联合中坚持无产阶级革命原则;提出了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思想。【3】无产阶级应当建立自己的政党。【4】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3、解读《共产党宣言》阅读下列引自《共产党宣言》的原文,思考它主要阐述了什么内容?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它把宗教虔诚、骑士热忱、小市民伤感这些情感的神圣发作,淹没在利己主义打算的冰水之中。……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资产阶级无意中造成而又无力抵抗的工业进步,使工人通过联合而达到革命的团结代替了他们由于竞争而造成的分散状态。于是,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让统治阶级在无产阶级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通过多媒体展示材料,引导学生逐段分析。第一自然段:共产主义和工人运动出现;第二自然段:资产阶级的罪恶;第三自然段: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第四五自然段:无产阶级专政的任务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和发展生产力(明确社会主义的本质在于解放与发展生产力);第六自然段:无产阶级革命必胜的信念。第七自然段:号召联合。并引导学生结合课本内容进行分析与概括《共产党宣言》的内容:一、揭示了资产阶级的灭亡与无产阶级的胜利同样不可避免的客观规律二、阐明了无产阶级伟大的历史使命三、提出了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思想。(揭示死亡—宣告历史使命—昭示未来社会)师:结合《共产党宣言》的首句与尾句:“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请同学们谈谈马克思主义诞生的伟大意义。生:《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以后,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运动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发展起来,形成了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成为国际无产阶级无比锐利的思想武器;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兴起,对人类社会的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教师视具体情况进行补充:让学生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在人类思想结晶的基础上理论的一次重大飞跃,马克思主义刘时代发展的产物。后来的巴黎公社、俄国十月革命以及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都是它的实践的表现。)三、体验历史:“一定的思想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1848年诞生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它一定与19世纪30、40年代西方政治、经济现状有着重大的关系,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时代,体验生活吧。4、出示第三组图片:(创设情境:将学生假设为19世纪30、40年代的工人)师:(对全班男同学)三年前你们开始跟师傅学织布。打杂一年,跟师一年,无偿替师傅干活一年,现在终于拥有当师傅的可能了。放眼一看,社会上开始用机器织布了。机器织出的布又快又好又便宜,人们争相购买。操作机器不必有很高的技能,你们的技术用不上了,只能去工厂应聘谋生。这间工厂只需5个工人,你们却有30人去竞争。工厂主给仅够你们勉强维持生活的报酬。有男生表示报酬太低了不会干。(提醒:家里有两个嗷嗷待哺的小孩和正愁没米下锅的妻子。)个别男生表示愿意干。师:你们直觉是什么毁灭了你们的“幸福生活”的?生:机器!师:结果砸毁机器的卢德运动在全英蔓延开来。但由于有些工厂使用报酬更低的女工和童工,他们的产品售价更低,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因此大量使用女工和童工成为社会普遍现象。师:特别是1825年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发生,使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暴露无遗。资19世纪,有人形容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差别:它们就像是“两个民族;它们之间没有来往,没有同感;它们好像不同地带的居住者,即不同星球上的居民,不了解彼此的习惯、思想与感情;它们在不同的繁育情况下形成,吃不同的食物,按不同的生活方式生活……”在19世纪西方工业化的初期,资本家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尽量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有的每天长达18小时。他们还大量雇佣妇女和童工。在英国的工厂中,曾经有70%是女工和童工。----------摘自八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本主义社会中的政治、经济的不平等,使阶级矛盾日益尖锐起来。工人阶级在机器的轰鸣声中开始了抗争与思索。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还发生了三次大规模的工人运动,他们是?生:法国里昂工人运动、英国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运动。师:这些与马克思主义诞生有何关系?生:社会条件(或经济前提)和阶级条件四、探究历史师:看了上面的19世纪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生活对比图后,大家都觉得那种社会不合理、不公平,请你们描绘一下自己心中的“理想国”。生:(随机)师:可以参考课本上当时那些天才们的设想。生:(课本)师:他们批判现实社会,追求一种公平和谐的美好的理想社会。我们把资本主义的未来社会形态称作“社会主义”。问:空想社会主义者希望通过什么方式改造社会以达自己的理想?生:国王或富人来投资建设他们设计的社会组织。(课本)师:马克思的主张又是什么?生:无产阶级革命(课本)现代社会主义之父——马克思,为工人们构设的未来理想社会又是怎样的?生:生产资料公有,消灭阶级对立……问:工人们认为太低的工资,但也会有人肯干。一个地方的人不干,另一个生活水平更低的地方的人愿意干。这个国家的工人不愿干,另一个国家的工人可能有人肯干,怎么办?(随机)师:所以马克思教导说,要改善工人的恶劣状况,只有联合起来,不仅一个地区的工人,甚至也不只是一个国家的工人,而是全世界的工人联合起来。问:通过以上的对比,大家发现空想社会主义者同马克思的观点有哪些不同?生:前者主张和平改良,后者主张革命……问:为什么把圣西门、傅立叶他们叫作“空想社会主义者”?(随机)师:他们精心设计的理想社会将如何取代现存社会?他们几乎未认真考虑过,正是由于这一原因,他们被称为“空想社会主义者”。师:这些与马克思主义诞生有何关系?生:空想社会主义为科学社会主主义理论的创立提供了理论基础。师: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除了同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关,还和马克思、恩格斯的个人努力有关。马克思和恩格斯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和革命实践。5、出示第五组图片:请三位同学向我们介绍一下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平事迹及他们的友谊生1:马克思生平简介生2:恩格斯生平简介生3:伟大的友谊介绍师:通过三位同学的解释,我们知道:马克思与恩格斯的理论研究与革命实践有哪些?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源于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生:革命实践:直接参与工人团体活动;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纲领,也就是《共产党宣言》。师:马克思、恩格斯的个人努力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供了主观上的条件。五、感悟历史:材料一:我立志选择最能为人类谋福利的职业,我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材料二:
本文标题: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人民版)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921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