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 锅炉及附属设备操作规程
锅炉及附属设备操作规程1)锅炉的简介锅炉的效率为:90%1、蒸汽参数:额定负荷:2t∕h蒸汽出口温度:150℃蒸汽出口压力:6公斤2、给水参数:给水压力:4-5kg∕c㎡给水温度:10-20℃省煤器出口温度:30-40℃3、锅炉的组成部分a、动力的组成部分包括:上煤机、除渣机和引风机等组成。b、给水的前期处理使水软化,防止给水管内污垢。c、燃烧室释放热量,使水迅速汽化的场所。d、尾部烟道部分。4、锅炉的3大安全部件a、水位表:通道镜窗能够看到锅炉内的高低,并做到相应的处理。b、压力表:观察炉内的压力大小能观察炉子的燃烧状况。c、安全阀:起到保护作用,当炉内压力超高时安全阀泄压,压泄到正常规定时回落。2)锅炉的操作规程1升火前的检查和准备工作。a.检查锅炉所有人孔盖和手孔盖是否装好。各法兰密封处螺丝是否拧紧等,同时应检查法兰处装置的临时隔板及其它临时堵头是否全部拆除。b.炉膛及烟道内的积灰及杂物应清除干净。风道及烟道的调节门,闸板须完整严密,开关灵活,启闭度指示准确。检查完毕即将省煤器的主烟道挡板关闭,开启旁烟道挡板,如无旁烟道时,应开启省煤器再循环管的阀门。c.锅炉外部炉墙应完好严密,炉门、灰门、看火门和检查门等装置完整齐全,关闭严密。d.检查安全附件是否良好,旋塞是否旋转灵活好用。各种仪表和控制装置应齐全、完好、清洁,水位计照明良好。检查合格后,应使水位计、压力表旋塞处于工作状态。e.锅炉各种管道上的阀门手轮应完整无缺,开关灵活,密封盘根充足。检查合格后,开启蒸汽管道上的各疏水阀门和给水管道上的阀门。f.检查燃烧装置是否完好,对机械传动、输煤、出碴系统试转正常,调速箱安全弹簧压紧程度应适当,润滑良好。煤闸板升降灵活,煤闸标尺指示正确。老鹰铁整齐、完好,翻渣板完整,动作灵活。g.检查辅助设备(引风机、鼓风机、水泵等)联轴器是否连接牢固,三角皮带应松紧适当,润滑油应良好、充足,冷却水畅通。检查合格后,装好安全防护罩,分别进行试运转,并注意空转时的电流。除尘装置落灰口应封闭严密,不可漏风。h.经检查锅炉符合运行要求后,即可开始进水。进水时,应开启锅筒上的空气阀;进水宜缓慢,水温最高不应超过90℃,冬季水温应在50℃以下。进水期间,应检查入孔,手孔及各部位的阀门,法兰是否有漏水现象,否则,应停止上水进行处理。当水进至水位计最低水位时,应停止进水。此时,水位计内的水位应维持不变。否则,应查明原因,设法消除。2锅炉的升火与升压a.升火1.升火前先打开锅炉的烟风挡板,自然通风10分钟左右;如用机械通风,则须5分钟左右,以排除烟道和炉膛内积存的可燃性气体。2.装有省煤器的锅炉,应打开旁烟道挡板或打开省煤器再循环阀门。3.将自然通风门开到适当程度,然后用木柴和其它易燃物引火,严禁用挥发性强烈的油类引火。4.升火速度不能太快,从冷炉点火到开始起压,一般情况下蒸发量为6.5—10吨/小时的锅炉不得少于3小时。5.升火后必须密切注意锅炉水化。b.升压1.当空气阀开始大量冒蒸汽时,即可关闭空气阀。2.当汽压升0.05—O.1MPa时,应冲洗水位计。水位计冲洗完毕后,应与锅炉的另一只水位计对照,若发现冲洗前后水位计不一致,应再次冲洗。3.当汽压升到0.1—O.15MPa时,须对压力表和压力表存水管进行一次冲洗。冲洗完毕后,应与另一只压力表对照,所指示压力应一致。4.当汽压升至0.2—O.3MPa时,进行下列工作:c.试用注水器,蒸汽泵、电动泵等给水设备,向炉内进水,观察其是否好用。d.顺次进行排污,检查排污阀是否灵活和严密,并通过放炉水,帮助锅炉水循环。排污时注意观察水位。e.对新装或检修后的锅炉,再次拧紧入孔和手孔盖。拧紧时,禁止加长柄,用力不宜过猛。当压力升至工作压力时,应校验安全阀是否灵敏,有效、准确。3锅炉的正常运行。锅炉的正常运行,主要是对锅炉的水位,汽压,燃烧进行调整,以达到安全,经济运行的目的。a.水位计的保护和水位调整。1.每班应对水位进行一次冲洗工作(按照冲洗方法进行)。2.水位计汽、水旋塞应保持洁净,发现漏水、漏汽应及时修理。3.锅炉装有高低水位警报器时,必须与实际高低水位一致。4.锅炉在运行中,水位应保持在正常水位,并允许在离中水位±25毫米以内波动。这里特别要指明的,即水位计上划出的高低水位红线,并非是水位波动的范围,而是水位过高或过低的警界线,表示超过此线就进入缺水或满水事故的危险边缘。b.压力表的保护及汽压的调整。1.压力表每半年进行一次校验。2.一般情况下压力表需每月进行一次冲洗,如果发现压力表不准确,不灵敏的要立即更换。3.压力表应经常保持清洁。4.锅炉在正常运行时,其汽压应保持相对稳定,且不得超过最高压力红线。c.锅炉燃烧的调整。1.锅炉在运行中,主要是通过调整炉排速度、风量和风压来达到稳定负荷的目的。2.煤在燃烧过程中,燃烧正常时,火焰是金黄色;风量过多时,火焰发白;风量过少时,火焰发红。3.在调节各风室风量的同时,还应调节鼓风总风门,以控制适当的风压,保证燃烧的顺利进行。d.锅炉排污4锅炉运行时,随着炉水的不断蒸发,炉水中溶解的盐质和其它混合物的浓度会逐渐增加,为了保持受热面内部的清洁及避免蒸汽品质变坏,必须对锅炉进行有计划的排污。因此,要求每班至少进行一次排污,每个排污点都应顺序进行,不可只排某一处,而长期不排另一处。正确排污的方法是:a.排污前锅炉水位应稍高于正常水位;b.一人监视水位,一人操作排污阀;c.排污时应充分暖管,避免产生水冲击;d.严禁用加长柄的方法来开关排污阀。5正常停炉a.降低锅炉蒸发量,停止给煤。b.停止向煤斗上煤,待煤斗内存煤全部进入炉膛后,停止炉排转动。c.待煤烧完,停止鼓风、引风、停止供汽,将自动给水变为手动给水。保持较高的水位。d.将炉排上的煤渣清除,清除灰斗和各风室内的积灰.e.停炉后,应在蒸汽、给水、排污等管路中装置隔板,与运行中的锅炉可靠隔绝。f.停炉后,待炉水温度低于70℃时,方可将炉水全部放出。放水前,应打开锅炉空气阀。6紧急停炉a.遇有下列情况之_时应紧急停炉。1.锅炉水位低于水位表的下部可见边缘。2.不断加大给水及采取其他措施,但水位仍继续下降。3.锅炉水位超过最高可见水位(满水),经放水仍不能见到水位。4.给水泵全部失效或给水系统故障,不能向锅炉进水。5.水位表或安全阀全部失效。6.锅炉元件损坏,危及运行人员安全。7.燃烧设备损坏,炉墙倒塌或锅炉构架被烧红等,严重威胁锅炉安全运行。8.其他异常情况危及锅炉安全运行。b.紧急停炉的操作:1.停止给煤和送风,减弱引风。2.迅速清除炉排的燃煤,但禁止向炉膛浇水。3.将锅炉与蒸汽母管隔断,开启空气阀和过热器疏水阀,降低压力。4.开启旁烟道,关闭主烟道,使空气流通提高冷却速度。5.如不是冈缺水而紧急停炉,可采取排污和进水(保持锅炉水位)加速降压。6.如因缺水事故时,严禁向炉内进水。3)热水锅炉操作规程1升火前的检查和准备工作a.检查锅炉所有人孔和手孔盖是否装好,各法兰密封处螺丝是否拧紧等,同时应检查法兰处装置的临时隔板及其它临时堵头是否全部拆除。b.炉膛及烟道内的积灰及杂物应清除干净。风道及烟道的调节门,闸板须完整严密,开关灵活,启闭指示准确。c.锅炉外部炉墙应完好严密,炉门,灰门、看火门和检查门等装置完整齐全,关闭严密。d.检查安全附件是否完好;旋塞是否旋转灵活、好用;各种仪表和控制装置应齐全,究好、清洁。检查合格后,应使压力表旋塞处于工作状态。e.锅炉各种管道上的阀门手轮应完好无缺,开关灵活、密封盘根充足。检查合格后,开启锅炉进出水管道上的阀。门。f.检查燃烧装置是否完好;对机械传动系统,输煤系统,出碴系统试转正常;调速箱安全弹簧压紧程度应适当,润滑良好;煤闸板尺指示正确.老鹰铁整齐、完好,翻碴板完整,动作灵活。g.检查辅助设备(引风机、鼓风机、水泵等)联轴器是否连接牢固;三角皮带松紧适当;润滑油应良好、充足;冷却水畅通。检查合格后,装好安全防护罩,分别进行试运转,并注意空转时的电流。2除尘装置落灰口,应封闭严密,不可漏风。经检查锅炉符合运行要求后,即可开始进行.进水时应开启锅筒上的空气阀。进水宜缓慢,进水期间应检查人孔、手孔及各部位的阀门,法兰是否有漏水现象;否则,应停止上水进行处理。3锅炉的升火a.升火前先打开锅炉的烟风挡板,自然通风10分钟左右;如用机械通风,则须5分钟左右,以排除烟道和炉膛内积存的可燃气体。b.将自然通风门开到适当程度,然后用木柴和其他易燃物引火,严禁用挥发性强烈的油类引火。c.升火速度不能太快,从冷炉点火到开始起温,一般情况下应不少于0.5小时。d.锅炉升火前应先开启循环泵。4锅炉的运行a.锅炉投入运行时,应先开动循环泵,等供热系统循环水循环后才能提高炉温。b.锅炉在运行中应保持工作压力的稳定,严禁超过允许的压力。压力表存水弯管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冲洗检查。c.运用中的锅炉安全阀,为防止阀芯和锅座粘住,应每周对安全阀进行一次手动或自动的排放试验。d.经常检查锅炉出、回水温度,不得超过规定温度。e.排污应在低负荷工况下进行,每班至少一次。每个排污点都应进行,不可只排某一处,而长期不排另一处。f.锅炉运行时,值班人员应认真执行岗位责任制,严格遵守劳动纪律,不得擅自离开岗位,不得做与岗位无关的事。g.锅拧压火以后,应保证锅炉水温不回升。如产生汽化现象时,应迅速开启泄放阀,同时开启紧急补水管,向炉内补水。h.应经常清理各风室的漏煤、漏灰、以免影响通风,烧坏炉排。i.锅炉运行中,严禁在有压力或炉水温度较高的情况下,修理锅炉受压元件,以防止热水喷出伤人。5正常停炉a.停止向煤斗上煤,待煤斗内存煤全部进入炉膛后,停止炉排转动。b.待煤烧完,停止鼓风、引风机;炉水温度下降至50℃以下时,方可停止循环泵。c.将炉排上的煤碴清除,清除灰斗和各风室内的积灰。d.并联使用的锅炉,一台停用时,应将进出水,排污等管路中装置隔板,与运行中的锅炉可靠隔绝。6紧急停炉1)锅炉运行中,遇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紧急停炉:a.因循环不良造成炉水汽化或锅炉出口热水温度上升到与出口压力下相应饱和温度的差小于20℃。b.炉水温度急剧上升失去控制。c.循环泵或补给水泵全部失效。d.压力表或安全阀全部失效。e.锅炉元件损坏,危及运行人员安全。f.补给水泵不断补水,锅炉压力仍然继续下降。g.燃烧设备损坏,炉墙倒塌或锅炉构架被烧红等,严重危胁锅炉安全运行。h.其它异常运行情况,且超过运行允许范围。2)紧急停炉的操作:a.立即停止给煤和送风,减弱引风;b.迅速清除炉排的燃煤,但禁止向膛炉浇水;c.将锅炉进出水母管隔断,开启泄放阀,紧急补水阀,降低压力和锅水温度,紧急补水阀的开启,应为锅炉不是因缺水的情况而进行开启。d.开启烟市挡板、灰门、炉门、使空气流通,提高冷却速度。e.如因缺水事故时,严禁向炉内进水。4)往复炉排运行操作方法往复炉排运行操作方法1.点火前的检查:a.检查全部炉排片是否完整无损,炉排上和灰渣斗内无杂物、垃圾和碎砖块,分段送风箱内无积灰。b.检查所有转动部份,润滑情况良好,变速箱的油位应正常。c.检查煤层闸板和煤层厚度指示装置是否灵活完好。d.启动炉排试运转,检查炉排片是否平稳移动。2.点火a)将炉排前部铺20—30毫米厚的煤,煤上铺木架、旧棉沙等引火物,在炉排中后部铺较薄炉灰,防止冷空气大量进入。b)点燃引火物,缓慢推动炉排,将火送到炉膛前部约0.5—l米后,停止炉排运动。c)当前拱温度逐渐升高到能点燃新煤时,调整煤层闸板,保持煤层厚度为70—100毫米,缓慢推动炉排,并调节引风机,使炉膛负压接近零,以加快燃烧。d)当燃煤移到第二风门处,适当开启第二段风门;在继续移动到第三、四风门处,依次开肩风门;移动到最后风门处,因煤已基本燃尽,最后的风门视燃烧情况确定少开或不开。e)当底火铺满炉排后,适当增加煤层厚度。并且相应加大风量,提高炉排速度,维持炉膛负压在2—3毫米水柱,尽量使煤层完全燃烧。3.燃烧调整a.正常燃烧时,煤层厚度一般为120—160毫米。煤粒直径不宜超过50毫米。b.往复炉排行程一般为35—50毫米,每次推煤时间不宜
本文标题:锅炉及附属设备操作规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923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