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马克思原理07-08春季试题
1-------试卷——————密————-——封———线―――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分数科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班级姓名学号时间2一、单项选择题答题框题号12345678910答案DADCAACBBD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BDCBCDBBBB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ACDBDBDADC二、多项选择题答题框题号12345答案ABCEBCDECDECDEACDE3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首页表格内,否则不给分。1.在哲学史上第一次科学地对哲学基本问题作出完整概括和论证的是()A.黑格尔B.费尔巴哈C.马克思D.恩格斯E.列宁2.相信“意念移物”,甚至相信可以用意念来直接改变物质结构,就是信奉()A.主张精神主宰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唯心主义B.主张精神是脱离人脑独立存在的客观唯心主义C.认为人的思想是特殊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4D.认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实践唯物主义3.“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A.主张物质和意识具有统一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B.主张思想就是物质的庸俗唯物主义观点C.认为世界是绝对精神外化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D.夸大了意识能动性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4.中国古代哲人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是一种()A.机械唯物论观点B.宿命论观点C.朴素唯物论观点D.唯意志论观点55.全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核心和理论结论是()A.科学社会主义B.马克思主义哲学C.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D.无产阶级革命的学说6.在下列命题中,属于人本主义观点的是()A.存在先于本质B.存在就是被感知C.世界统一于存在D.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7.在货币的各种职能中,以观念上的货币即可执行的职能是()A.流通手段B.世界货币C.价值尺度D.支付手段68.资本总公式为()A.G-W-GB.G-W-G′C.W-G-WD.W-G-W′9.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心不在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这段话表明人的意识具有()A.客观性B.能动性C.对象性D.任意性10.阶级产生的直接原因是()A.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暴力掠夺B.社会产品的分配不均C.剩余产品的出现D.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形成11.先有工程设计图,然后施工建成大7厦。这一事实说明()A.意识产生物质B.意识转化为物质C.意识决定物质D.意识创造物质12.人工智能的出现对哲学意识论的意义是()A.否定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性B.根本改变了人类意识活动中的主体性C.降低了人在意识活动中的主体性D.表明意识活动与其他物质运动形式的同一性13.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资本主义社会从自由竞争到垄断阶段的变化是()A.根本性的质变B.单纯的量变C.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8D.质变过程中的量的扩张14.坚持真理的客观性是()A.真理观上的辩证法B.真理观上的唯物论C.真理观上的唯心论D.真理观上的相对主义15.对于社会制度的性质及其更替的原因,主要应当从()A.地理环境中去寻找B.意识形态中去寻找C.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中去寻找D.人口因素中去寻找16.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A.矛盾的B.运动的C.发展的D.实践的17.一个国家生产力水平的高低,主要看它()9A.生产产品质量的优劣B.用什么劳动工具进行生产C.劳动对象的丰富程度D.生产产品品种的多少18.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这句话强调了()A.人们对每一件事情都要细心观察B.人们在认识事物时要有理性的指导C.人们获得感性经验的重要性D.人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19.矛盾的基本属性是()A.普遍性和特殊性B.同一性和斗争性C.具体性和现实性D.绝对性和相对性20.在认识的“熟知”与“真知”问题上的正确观点是()10A.熟知即真知B.熟知不等于真知C.熟知起源于真知D.熟知必然转化为真知21.“只要知道自然界一切组成部分的相对位置和全部作用,一亿年以前的情况和一亿年以后的状况,都可以精确无误地演算出来,因为未来的一切早就在宇宙诞生时便已完全被确定了。”这是()A.唯心主义决定论的观点B.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的观点C.非决定论的观点D.机械决定论的观点22.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所见所思往往各不相同,这说明()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B.意识不受认识主体的制约11C.意识受主体状态的影响D.意识的内容和形式是主观的2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句诗所包含的哲理是()A.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C.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24.认识的主客体之间的最基本的关系是()A.相互依存的关系B.改造与被改造的实践关系C.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D.服务与被服务的价值关系25.在实际工作中,要做到见微知著,防微杜渐,是因为()A.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12B.事物的发展总是曲折前进的C.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D.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26.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所体现的关系是()A.自然和社会的关系B.人和自然、人和人的关系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D.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关系27.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是()A.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B.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生产资本C.不变资本、可变资本、流通资本D.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28.下列各组社会意识形式全部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是()A.法律思想、哲学、艺术B.政治思想、逻辑学、语言学13C.哲学、艺术、管理科学D.道德、宗教、环境科学29.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是因为实践具有()A.普遍性B.绝对性C.客观实在性D.直接现实性30.某资本家工厂在一次生产过程中支付工人工资是40万元,耗费的不变资本是20万元,生产出商品的价值是100万元。该资本的剩余价值率是()A.100﹪B.0C.200﹪D.66.7﹪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首页表格内,否则不给分。1.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缺陷在于()14A.把质上无限多样的物质世界归结为粒子在量上的不同B.把某种特殊的物质形态误认为物质的一般特征C.不了解人类对物质的认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D.没有以科学的材料作为依据,纯属自发的猜测E.割裂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物质统一性2.中国古代哲学家方以智指出:“气凝为形,蕴发为光,窍激为声,皆气也”。这句话在哲学上表达了()A.多元论的思想B.万物都是物质的不同表现形式的思想C.朴素辩证法的思想D.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的思想15E.物质运动形式多样性的思想3.一位科学家说:“我们今天生活着的世界,与其说是自然世界,还不如说是人造或人类世界。在我们的周围几乎每样东西都刻有人的技能的痕迹。”这段话应理解为()A.人造的或人为的世界是唯一存在的世界B.现实世界是人类精神的创造物C.人类世界是人的实践活动对象化的结果D.自在自然日益转化为人化自然E.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人类改造世界的伟大力量4.下列例子中属于否定之否定现象的有()A.冰——水——汽B.麦株——麦粒——麦株16C.团结——批评——团结D.生产粮食——粮食被消费——生产粮食E.光的微粒说——光的波动说——光的波粒二象性5.科学家对1994年夏发生的彗星撞击木星的天文现象进行了准确的预报和大量的观察研究,这一事实表明()A.世界是可以认识的B.人类已能预测一切自然现象C.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正在不断深化D.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无止境的E.现代空间技术在认识宇宙中有着巨大作用三、判断题(在你所认为正确的命题后面打“T”,错误的命题后面打“F”,每小题1分,共10分)1.偶然性是科学的敌人,因为偶然的、17零碎的、稍纵即逝的现象无本质可言。()2.在辩证思维中,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就是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3.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与主观和客观是等同的。()4.没有理性,眼睛是最坏的见证人。()5.“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6.眼下,计算机网络所建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已成为社会的基本关系。()7.历史发展的总的合力是人民群众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不包含个人意志。()8.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剧中人”,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剧作者”。()9.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10.剩余价值的产生,既在流通领域又不在流通领域。()18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简述商品的二因素及其辩证关系。答案要点:使用价值与价值是商品的二因素。前者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需要的某种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后者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是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其对立性表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其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2.简述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答案要点: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19对剩余价值的生产。3.简述真理检验标准及其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答案要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唯一性。即离开了实践,再也没有另外的标准。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则是指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的条件性。即任何实践都受到一定具体条件的制约,因而都具有一定的局限。五、材料分析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相传古时候,两个穷乡僻壤的樵夫相遇,在劳动的间隙,遥想着皇帝的生活20说:“皇上每天上山砍柴,用的恐怕是金斧头吧”。请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有关原理分析上述故事。答案要点:上述故事贴切地说明了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目的和检验标准。人们的认识包括想象,归根到底都来自实践。故事中的樵夫,他们头脑中关于富裕生活的认识,来自于其有限的相对落后的生活生产实践。他们对于皇家生活,既无直接的感性经验,也没有其他方面的间接经验,所以他们对皇家生活的想象与实际情况是大相径庭的。2.《伊索寓言》有一则故事说,有个放羊娃赶着他的羊群到村外很远的地方去放牧。他老是喜欢说谎,开玩笑,时常大声向村里人呼救,谎称有狼袭击他21的羊群。开始两三回,村里人都惊慌得立刻跑来驱狼,却发现这不过是放羊娃搞的恶作剧,大家都很气恼。后来有一天,狼真地来了,冲进羊群,大肆咬杀。放羊娃对着村里拼命呼喊救命,村里人却认为他又在像往常一样说谎,开玩笑,便没有人理他。结果,他的羊群全都被狼吃掉了。请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关原理,结合材料回答问题:⑴有人从这则故事得到启发说,“谎言重复一万遍,也就成了真理”。请分析故事的本意,并对以上观点进行驳斥。答案要点:这则故事的本意是说,放羊娃多次撒谎,失去了人们的信任,最终使自己受到损失,自食其果。这则故事主要是说明在社会生活中诚信等22道德准则的重要意义。“谎言重复一万遍,也就成了真理”的观点,是对这则故事的误解。它违背了真理观的基本原理。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具有客观性,真理的内容、检验标准、作用等都是客观的,是不依人的意志转移的。真理有其客观的确定的内容和标准,不是由人的主观意志或者“重复一万遍”得来的。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谬误、谎言可能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真理,但决不是考主观意志或者“重复一万遍”来实现。“谎言重复一万遍,也就成了真理”是真理观上的相对主义,这种相对主义诡辩论抹杀了真理和谬误的区别,23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有害的。⑵放羊娃多次撒谎而失去了人们的信任,请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说明“诚信”等道德准则的重要性。答案要点:“诚信”等道德准则属于意识形态。它又称思想上层建筑或观念上层建筑,包括
本文标题:马克思原理07-08春季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926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