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高一上学期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具体目标如下:1.突出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的培养对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要贴近教学实际,既注意全面,又突出重点,注重知识内在联系以及中学数学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2.重视数学基本能力的培养数学基本能力主要包括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这几方面的能力。根据高一上学期的内容,侧重以下几个方面:(1)运算求解能力是思维能力和运算技能的结合,主要包括数的计算、估算和近似计算,式子的组合变形与分解变形,以及能够针对问题探究运算方向、选择运算公式、确定运算程序等。(2)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要求是:能够通过对实例的探究发现研究对象的本质;能够从给定的信息材料中概括出一些结论,并用于解决问题或做出新的判断。(3)推理论证能力的培养要求是:能够根据已知的事实和已经获得的正确的数学命题,运用演绎推理,论证某一数学命题的真假性。(4)数据处理能力是指会收集、整理、分析数据,能够从大量数据中提取对研究问题有用的信息并做出判断,以解决给定的实际问题。3.注重数学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要求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构造数学模型,将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4.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二、教材特点高一上使用的是苏教版《必修1》和《必修4》,这套教材在坚持我国数学教育优良传统的前提下,认真处理继承、借鉴、发展、创新的关系,体现了基础性、时代性、典型性和可接受性等,具有如下特点:1.亲和力:以生动活泼的呈现方式,激发学习兴趣和美感,每章配有优美的章头图和诗一般的引言和富有哲理的数学家名言。2.问题性:每节围绕问题展开,设置问题情景,培养问题意识,以问题为切入点,形成问题链,来组织课堂教学3.思想性和应用性:通过不同数学内容的联系和启发,强调类比、推广、化归和特殊化等思想方法的运用,学习数学地思考问题的方式,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理性精神;取材具有时代感、现实感,加强数学活动,发展应用意识。4.可操作性:教材编写体例就是以一堂课的全过程展开,易于学生自学、教师编写教案,大致一节内容占三页。三、学情分析基本状况:本年级共20个行政班级,其中2个实验班,18个普通班。学生数共xx人,其中男生xx人,女生xx人。中考数学成绩140分以上xx人,130分段xx人,120段xx人,120分以下xx人。由于初高中分别进行了课改,高中教材与初中教材衔接度远远不够,需在新授的同时适时补充一些内容,因此时间上略紧。同时,因其底子薄弱,教学时必须注重基础,夯实每个知识点。四、教学措施1.加强自我学习,特别是两个纲领性文件——《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和《高考数学科考试说明》的学习,吃透大纲,准确把握教学要求,提高教学效率,不做无用功;2.加强集体备课,发动全组同志,确定阶段主讲人,集思广益,讨论优化教学方案;平行班级统一进度,统一要求,统一作业,统一考试;3.认真贯彻教学六认真的要求,精心组织教学,保护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重视数学学习能力培养;4.加强衔接教学,适量打破模块式教学,使学生得到和谐的发展。五、教学进度时间章节内容主讲人备注第1周(8.31-9.6)1.1集合的含义及其表示1子集、全集、补集2交集、并集2三个二次的关系1三个二次函数的零点第2周(9.7-9.13)1.11.2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2集合的复习与测试2函数的概念、定义域1函数的值域、图象1第3周(9.14-9.20)1.21.3函数的表示法、分段函数1函数单调性2函数的最值1函数的奇偶性2第4周(9.21-9.27)映射的概念1复合函数1单元复习与测试3第5周(9.28-10.4)中秋放假国庆长假第6周(10.5-10.11)2.1分数指数幂2指数函数3第7周(10.12-10.18)2.2对数3对数函数3第8周(10.19-10.25)2.3幂函数2二次方程实根分布2二分法解方程2秋季校运会备课笔记抽查第9周(10.26-11.1)3.13.2函数模型及其应用3第10周(11.2-11.8)1.11,2任意角1弧度制1任意角的三角函数2同角三角函数关系1学生作业及听课笔记检查第11周(11.9-11.15)期中复习3试卷讲评1期中考试(下半周)第12周(11.16-11.22)1.31.4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2三角函数的周期性1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3期中质量分析公开教研活动第13周(11.23-11.29)1.51.6函数y=Asin(wx+p)的图象和性质2三角函数的应用2本章复习与测试2第14周(11.30-12.6)3.1两角和与差的余弦1两角和与差的正弦2两角和与差的正切2第15周3.2二倍角的三角函数2(12.7-12.13)三角公式灵活运用2(含升、降幂公式,合一变形)几个三角恒等式1第16周(12.14-12.20)2.1三角恒等变换复习与测试3向量的概念及表示1向量的加减法2第17周(12.21-12.27)2.22.3向量的数乘1向量的线性运算综合1向量的坐标表示3听课、备课笔记抽查考查科目结束第18周(12.28-1.3)2.42.5向量的数量积3向量的应用1期末复习第19周(1.4-1.10)期末复习第20周(1.11-1.17)期末考试高一下数学教学计划【指导思想】以发展教育的理念为指导,以学校的工作计划为指南,全面推进高一新课程改革,改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究,乐于合作的精神,实现学校教育教学的跨越式发展。【工作目标】通过本学期的学习,要求学生能掌握必修5与必修2的基础知识,学会总结数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分析数学的能力,学会用所学的知识能够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通过本学期的教学,能够使本组成员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精益求精,提高教学水平,掌握新课程下的教学方法与技术,能够使得适应新课程的要求,能否为学生更好得学习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具体措施】1、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深入领会其精神实质,理解新课程的基本理念。2、认真学习教学大纲和钻研教材教法,把握好教材的广度、深度和难度。3、及时、认真地备课,定期开展备课组活动,保证课堂教学的效率。4、统一全组教师的教学进度,分工协作,提高工作效率。5、开展数学培优辅导,促进本学科学习尖子的素质提升。6、将学校和教研组安排的有关工作落到实处。7、做好教情学情的调查,及时调整教与学,制定好研究性课题,组织本备课组教师做好学生的指导工作。8、加强课后辅导的力度,关注后进生的学习问题,力争不落下一个人。【集体备课的主题和思路】主题:关注课堂教学中的主要环节,提高40分钟的利用率。思路:都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因此为了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我们要在课前做好备课工作,主要体现在集体备课上我们要侧重备:教材的重难点、专题的重难点、单元的重难点和每节课通过那些教学方法、教辅资料、多媒体等来突出重点和化解难点。课后进行及时总结交流,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及时作出相应的教学改变策略,及时向老教师请教好的教学经验。【活动安排】周次章、节教学内容主讲人备注1(2.6-2.12)三角复习(两角和差公式)2(2.13-2.19)1.1,1.2解三角形3(2.20-2.26)1.2解三角形4(2.27-3.4)2.1,2.2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等差数列5(3.5-3.11)2.3,2.4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等比数列6(3.12-3.18)2.5等比数列前n项和,数列求和7(3.19-3.25)3.1,3.2不等关系与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天中之春8(3.26-4.1)3.3,3.4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线性规划问题基本不等式9(4.2-4.8)1.1,1.2空间几何体的结构,三视图,直观图清明10(4.9-4.15)1.3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学生作业及听课笔记检查11(4.16-4.22)期中考试复习12(4.23-4.29)2.1,2.2空间点、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13(4.30-5.6)2.3直线、平面的判定及其性质14(5.7-5.13)3.1,3.2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直线方程15(5.14-5.20)3.3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16(5.21-5.27)4.1,4.2圆的方程,直线、圆的位置关系17(5.28-6.3)4.3空间直角坐标系听课、备课笔记抽查考查科目结束18(6.4-6.10)期末考试复习高考19(6.11-6.17)中考20(6.18-6.24)会考21(6.25-7.1)期末考试【检测要求】1、按教务处及年级要求:每周一小考,每月一大考,轮流出题,集中批阅。2、出题应讲究:早出题,慢定稿;易错题,要长考;重点题,重点考;有审题,有修改;不出错,求最好。3、命题顺序为:刘荣、李应杰、陈曙清、陈平、黎仁甲、马瑞卿、江玉丽、龚晓峰、汪钰、戴春艳、王焱.4、阅卷时间及地点:考试当晚6:30,二号教学楼三楼。
本文标题:高一上学期教学计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944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