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关于地理学科的介绍闽侯一中地理组一、地理学科基本介绍(一)课程性质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等特点。地理学兼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性质,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具有重要作用。高中地理课程是与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相衔接的一门基础学科课程,其内容反映地理学的本质,体现地理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地理课程旨在使学生具备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学会运用地理的视角认识和欣赏自然与人文环境,提高生活品位和精神境界,为培养有见识、有胸怀、有责任感、有行动力的公民奠定基础。(二)基本理念1.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核心素养。通过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强化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理念;提升地理学科方面的品格和关键能力;具备家国情怀和世界眼光,形成关注地方、国家和全球的地理问题及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意识。2.构建以地理核心素养为主导的地理课程。围绕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构建科学合理、功能互补的课程体系,坚持基础性、多样性、选择性并重,满足不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精选利于地理核心素养形成的课程内容,力求科学性、实践性、时代性的统一,满足学生现在和未来学习、工作、生活的需求。3.创新培育地理核心素养的学习方式。根据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培育和形成过程的要求与特点,科学设计地理教学过程,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在自然、社会、生活等情境中开展丰富多样的地理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地理信息技术,营造直观、实时、生动的地理教学环境。4.建立基于地理核心素养发展的学习评价体系。以地理核心素养的水平划分、学业质量标准为依据,通过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检测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价值判断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等的水平,全面反映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发展状况。(三)课程目标--高中地理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从地理教育的角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体要达成如下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看待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深入认识两者相互影响的不同方式、强度和后果,理解人们对人地关系认识的阶段性表现及其原因,认同人地协调对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形成尊重自然、和谐发展的态度。2.学生能够从多个维度对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分析,认识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并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其发生、发展的过程,从而较全面地观察、分析和认识不同地方的地理环境特点,辩证地看待地理问题。3.学生能够形成从空间和区域视角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意识,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空间格局有较强的观察力,并运用区域综合分析、区域比较、区域关联等方法认识区域,形成简要评价区域现状和发展的能力。4.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地理工具,在室内、野外和社会的真实环境下,运用实验、考察、调查等方式获取地理信息,探索和尝试解决实际问题,具备活动策划、实施等行动能力。二、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某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地理核心素养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1.人地协调观指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秉持的正确的价值观。人地关系是地理学最为核心的研究主题。面对不断出现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人类社会要更好地发展,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协调好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人地协调观”素养有助于人们更好地分析、认识和解决人地关系问题,成为和谐世界的建设者。2.综合思维指人们运用综合的观点和方法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品质和能力。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是一个综合体,在不同时空组合条件下,自然和人文要素相互作用,综合决定着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发展。“综合思维”素养有助于人们从整体的角度,全面、系统、动态地分析和认识地理环境,以及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3.区域认知指人们运用空间-区域的观点和方法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品质和能力。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多种多样,将其划分成不同尺度、不同类型、不同功能的区域加以认识,是人们认识地理环境复杂性的基本方法。“区域认知”素养有助于人们从区--域的角度,分析和认识地理环境,以及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4.地理实践力指人们在考察、调查和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户外考察、实验、社会调查等是地理学重要的研究方法,也是地理课程重要的学习方式。“地理实践力”素养有助于提升人们的行动意识和行动能力,更好地在真实情境中观察、感悟、理解地理环境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四个核心素养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人地协调观是地理课程内容蕴含的最为核心的价值观,它包含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等。综合性和区域性是地理学的两大突出特点,由此形成的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是学生应具备的分析和理解地理过程、地理规律、人地关系系统等重要的思维品质和能力。地理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实践活动中运用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是学生感悟、体验现实世界中人地关系的重要途径。三、学习高中地理学习可能遇到困难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常常听到学生感叹地理难学,据了解有相当多的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困难仅次于了物理,居第二位。普遍感到地理难学,学不懂。从学生学习地理困难的原因角度来说,可能将遇到困难有:1.对地理学科的特点不了解,缺乏良好的地理学习方法由于许多学生不了解地理学科的特点,在学习过程中没有深刻领会每一个地理原理,而是靠死记硬背去掌握地理知识,常常重记忆,轻理解。认为地理就是地名加物产,学地理只要划一划,背一背就能了事。结果是越学越糊涂,难怪有好多学生无奈地发出:地理书很好看,地理课也很好听,就是地理作业最难做,甚至有时无从入手。2.学习地理的动机、兴趣不足,内驱力需要自身努力加强学生感觉地理难学,成绩无法提高,与学习地理所必要的学习动机、兴趣和内心需要是分不开的。地理学习动机是推动地理学习的直接动力。进入高中后,在各种因素的引导下,自觉或不自觉地将地理按副课对待,甚至给自己的“奋斗目标和爱好志趣”定位在理科上。对这些学生来说谈不上兴趣和内在需要,自然,明显影响了其思维与主观能动性,结果,当然觉得地理是不好学的。3.初高中地理学科知识衔接不够,必备知识不完备学生的认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高中地理(特别是自然地理)涉及到许多本学科的准备知识,如地球、地图的基本知识、气候的基本知识。但是由于初二阶段完成地理结业考后,就没有设置地理课程。结果升入高中后学生一接触高中地理马上就会感到--陌生,从而出现知识断层现象。以至于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必须不断地补充初中缺乏的知识。4.教师对教材的把握与切入点需要学生及时理解掌握与应用教师对教材的把握与切入点不准,缺乏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使学生产生对地理学习的抑制情绪。地理新教材强调了生活的地理和学习的实用性,符合当代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要求。这就要求我们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改革过去老一套的教法,尽快进入开放式、信息化时代新的教学模式的尝试。四、地理学科基本学习方法指导1.整理知识系统,为终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高中地理原理说明初中地理事实,初中地理事实可印证高中地理原理。以高中自然地理知识统帅初中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中的自然部分;以高中人文地理知识统帅初中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中的人文部分。这两大知识系统打破了六本书的界限,使原理与事实、理论与实际、抽象与具体、理性知识与感性知识更好地联系和结合。2.掌握重点与难点,有针对性地提高学习效率重点知识常常是全掌或全节的关键问题,与其他各部分内容联系密切,有些是从知识体系看属重要环节,必须掌握;有些是内容的要点或重要组成部分,也应该掌握,因此在学习时要突出重点,注意其多向联系,反复加深印象,理解含义。3.加强知识联系,建立思维导图地理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及其他学科知识联系密切,必须在联系中掌握知识,才能学得扎实又灵活。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一方面要不断丰富知识储备,扩大知识领域,另一方面要联系综合,灵活运用,才能使思路畅通,举一反三。也就是说,在头脑中要联系知识,建立思维线索,使知识不是孤立存在的个体,便于融会贯通,引申迁移,从多方面思考,超越空间与时间的跨度,寻觅显现问题中潜隐的联系。4.加强课内、外基本训练,提高实践力地理知识的实践性很强,高中地理同样具备这一特点,它需要通过广泛地接触自然、观察社会,不断扩大知识领域,理解原理,培养观察、分析、调查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高中地理学习过程中,要重视课本中文字系统、图像系统和作业系统三方面的有机结合,使课堂内外结合,重视基本技能的训练。高中地理的学习和其他课程学习一样,不仅要掌握书本知识,还要形成相应的地理学科能力,树立科学的观点,熟悉学习内容,讲求学习方法,明确各部分的基本要求,--以便达到要求,有的放矢,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五、与地理学科相关的大学专业1926年,毛泽东主办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亲自讲授地理这门课程。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指出“国语、历史、地理和自然常识,这些文化课学好了,到处有用”。●地理科学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旅游管理专业六、学好地理学科的就业前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各国各地区经济开发和建设以及环境管理和保护的需要,地--理学将成为一门既有坚实的基本理论、应用理论的基础性学科,又是一门与生产实践进一步紧密联系的应用性学科。七、研学旅行将让你感受地理学无限精彩开展研学旅行,有利于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之情;有利于推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引导学生主动适应社会,促进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有利于加快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从小培养学生文明旅游意识,养成文明旅游习惯。在户外考察活动过程中,在需要动手操作和设计方案的时候,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尽量由学生自己操作和自主设计;还可引导学生拍照、绘图(画)、录像等,培养学生获取地理信息的意识和能力。设计社会调查活动,选题要注重贴近社会、生活,方案可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完成,实施过程要有切实的行动、体验,并通过观察进行过程评价,活动结束后撰写与交流调查报告的结果性评价,提高总结写作能力与水平。设计模拟实验活动,引导学生经历相对完整、规范的科学研究过程,从实验方案设计到实验过程的观察、记录、操作实施、数据处理分析,最后撰写实验报告及汇报交流,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及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建立各种校外地理实践基地。通过挂牌、共建、共同开发等措施进行实践基地的建设。校外实践基地包括地理野外实习基地、公共图书馆、气象台、天文馆、地质馆、海洋馆、科技馆、展览馆、少年宫、博物馆、植物园、动物园、主题公园以及有关政府部门、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工厂、农村、自然环境等。我们的目标是:胸怀祖国,放眼世界闽侯一中高一地理集备组2018年12月21日精品文档考试教学资料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精品文档考试教学资料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本文标题:关于地理学科的介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951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