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高一历史下册会考复习资料
金沙一中高一历史会考复习资料中国近现代史(上册)第一章鸦片战争第一节.鸦片战争前夕,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晚期,经济上,资本主义正在缓慢发展,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政治上,清朝腐败暴露的时间是乾隆后期。外交上,19世纪上半期,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是英国,清朝实行“闭关自守”政策。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国家夺取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对外扩张的结果(也是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晚期的结果)。18世纪中期,中外贸易中,英国居首位,中国处于出超地位。19世纪,英国走私鸦片的目的是扭转对华贸易逆差,造成的影响是白银大量外流,危害了清朝统治。上书道光帝请求禁烟的是林则徐和黄爵滋,道光帝同意禁烟的根本目的是维护统治。林则徐禁烟的措施是整顿海防、缉拿烟贩、收缴鸦片并销毁(列举)。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广州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精神。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军到达的最北端是天津白河口,1841年英国侵占的是香港岛,1842年8月,英军到达南京下关江面,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中国社会制度落后。第二节.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1842年8月中英签定的《南京条约》。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与外国签定的不平等条约主要有:《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列举)。其中《南京条约》附件取得的权利是“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租赁权(列举)。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标志中国进入旧民主义革命时期。第三节.19世纪50年代是世界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时代,因此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列强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英法发动战争的借口分别是“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两国头目分别是额尔金和葛罗英法联军1857年底占领广州后成立了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的傀儡政权是联军委员会,柏贵任原职。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出面充当“调停”人的是美国和俄国,咸丰派人议和,于1858年与俄、美、英、法签定了《天津条约》。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焚毁了圆明园,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由奕訢担任议和大臣,于1860年与英法俄签定了《北京条约》。《南京条约》开放的城市是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列举),赔款2100万银元,《天津条约》开放南京等十个城市,《北京条约》开放的是天津。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开放的是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中国的关税权是从《南京条约》开始失去,准许华工出国是《北京条约》,《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是天津从19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土地150多万平方公里,侵占土地的条约是《瑷珲条约》、《北京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改订条约》及以后五个勘界议定书(列举)。其中《瑷珲条约》侵占最多,达60多万平方公里。中外反动势力勾结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各省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第五节:太平天国运动的目的是推翻清朝统治。洪秀全的宗教思想由西方基督教教义、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农民平均主义(列举)三结合,其思想作品有《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这些作品反映了中国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和平等自由的主张。太平天国是在金田起义,在武宣东乡称王,在永安初步建立政权,1853年定都天京,正式建立农民政权,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其中心内容是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清政府建立了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当时的形势是:要推翻清朝统治,必须北伐;要巩固天京大本营,必须西征;要断绝清政府财源,充实自己的经济力量,必须东征(列举)。使太平天国军事上达到全胜的军事活动是1、1853年林凤祥、李开芳北伐;2、赖汉英等西征;3、1856年秦日纲东征(列举)。其中在鄱阳湖口大败曾国藩湘军的是石达开。第六节: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事件是天京变乱,这次变乱中,在大渡河全军覆灭的是石达开,之后太平天国的局势是“国中无人”,“朝中无将”的局面。天京变乱后太平天国新提的将领是陈玉成、李秀成、洪仁玕(列举),洪仁玕提出改革和建设国家的方案是《资政新篇》。太平天国的防御战有:1、1858年陈玉成、李秀成合力打垮清军江北大营,在三河镇全歼湘军精锐部队;2、1860年陈玉成与李秀成合力攻打江南大营,一直打到上海近郊,和美国人华尔组织的洋枪队展开斗争;3、1862年天京保卫战。标志太平天国失败的事件是天京的陷落。第七节:鸦片战争时期中国新思想萌芽的根本原因是民族危机的出现和封建统治危机日益加深,倡导新思想的人物主要有龚自珍、林则徐、魏源等,当时“海外图说毕集”的地方是广东,林则徐是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组织人编写的作品是《各国律例》和《四洲志》。魏源的作品是《海国图志》,书中的主要思想是“师夷长技以制夷”。洪仁玕的《资政新篇》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第二章: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底社会的形成第二节: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面对如何解决内忧外患问题,清政府内部出现了洋务派和顽固派,洋务派的中央代表是奕訢,地主代表是曾国藩、李鸿章、左宗堂、张之洞(列举)等,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科技维护清朝统治。洋务派势力是在地方实权的总督和巡抚方面,他们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掀起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以“自强”为旗号创办的军事工业主要有:安庆军械所(曾国藩)、江南制造总局(李鸿章)、福州船政局(左宗堂)、天津机器制造局(崇厚)(列举)。以“求富”为名创办的民用工业主要有:上海轮船招商局(李鸿章)、湖北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张之洞)(列举)。到80年代洋务派初步建立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成立了海军衙门。洋务派还创办了三十多所新式学校,还派留学生出国。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没有改变封建制度。第三节:中国最早投资近代企业主要是一些官僚、地主、商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19世纪60——70年代。早期主要企业有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县继昌隆重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列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特征是具有软弱妥协性和反抗性。中国无产阶级来源于破产的农民和手工业者。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中国无产阶级产生的三种企业是外资企业、洋务企业和民资企业。第五节:日本明治维新后制定的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政策是“大陆政策”,当时西方列强对此采取了纵容态度。1894年8月,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李鸿章奉行避战求和政策。甲午战争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894.7—9)主要战役有平壤战役和黄海战役(列举)。第二阶段(1894.10----1895.4)主要有辽东战役和威海战役(列举)。平壤战役中牺牲的将领是左宝贵,黄海战役中牺牲的是邓世昌和林永升,辽东战役中,日本在旅顺行大屠杀。标志北洋舰队全军覆灭是日军占领威海卫。1895年李鸿章与日本代表伊藤博文在日本马关签订了《马关条约》,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刺激列强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瓜分中国的野心的条约是《马关条约》,后来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日本勒索中国白银3000万两。在台湾军民反割台斗争中,被推为领袖的是刘永福。第七节: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是在甲午战争以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是19世纪末,原因是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中国维新思想产生于19世纪洋务运动,早期代表人物有王韬、郑观应等。康有为宣传维新思想的作品主要有《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列举),梁启超的作品是《变法通议》。中国维新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是19世纪末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维新派成立的政治团体是强学会,标志维新思想发展成为政治运动的事件是“公车上书”,维新派与顽固派论战的主要内容是要不要维新变法、实行君主立宪、改革教育制度(列举)等,论战本质是资本主义思想与封建思想的正面交锋。维新派的施政纲领是《应诏统筹全局折》。保国会的宗旨是“保国、保种、保教”,保国会具有资产阶级政党性质。标志维新变法正式开始的史实是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新政内容没有涉及的内容是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等政治主张,地方支持变法的官员是陈宝箴,新政内容被保留下来的是京师大学堂等。出卖维新派的人物是袁世凯,“戊戌六君子”是指谭嗣同、杨锐、杨深秀、林旭、刘光第、康广仁(列举)。维新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第八节:山东义和团兴起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侵略加深,其口号是“扶清灭洋”,反映了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这个口号却带有笼统排外性质。镇压义和团运动的山东巡抚是袁世凯。1900年6月初,八国联军侵华,八国是英、俄、德、法、美、日、意、奥(列举)。中国近代史上,帝国主义支持建立的地方殖民统治机构有: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的广州占领委员会,八国联军在天津成立的都统衙门,北京联军司令部,日本在东北成立的伪满洲国以及汪精卫伪国民政府(列举)。《辛丑条约》赔款总计达9.8亿两,这个条约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主义社会统治完全形成。第三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清朝的覆亡第二节同盟会成立的条件是革命思想传播和革命团体建立,成立时间是1905年在日本东京,其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列举)。性质是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三民主义内容是民族、民权、民生(列举),三民主义的核心内容是民权思想,三民主义的局限性是没有提出反帝主张。革命派与保皇派论战的内容是:要不要以暴力推翻清朝统治、要不要实行民主政治、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列举)。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奋斗目标是武装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同盟会成立后发动的一系列起义是:萍乡、浏阳、醴陵起义,浙皖起义,黄花岗起义(列举),其中影响最大的起义是黄花岗起义(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第三节发动武昌起义的人物是熊秉坤、金兆龙,武昌起义成功后,成立的政府是湖北军政府,黎元洪任都督。武昌起义最直接的影响是各省宣布独立,清朝统治土崩瓦解。第四节帝国主义“严守中立”的实质是扶持新的代理人袁世凯,袁世凯掌握清朝大权的标志是担任内阁总理大臣。中华民国成立的时间是1912年1月1日,定都南京,国旗是五色旗,其实质是一个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清王朝结束时间是1912年2月12日。辛亥革命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篡夺的标志是临时政府迁都北京。辛亥革命最重要的成果是推翻了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第四章北洋军阀的统治第一节袁世凯上台后专权的措施是破坏《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控制内阁。加强北洋军,削弱革命军。把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的人物是宋教仁,其目的是限制袁世凯的权力。为此,袁世凯制造了“宋教仁案”。南方各省反对袁世凯独裁的革命称为“二次革命”。袁世凯颁布的《中华民国约法》规定了总统拥有皇帝一样的权力。1915年袁世凯接受日本灭亡中国的条约是《二十一条》,这事件被称为“五九国耻”。袁世凯称帝是1916年元旦。袁世凯称帝后,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梁启超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1915年底,云南都督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发动了护国运动,孙中山发表《第二次讨袁宣言》反对袁世凯称帝。第三节民国初年出名的实业团体有中华民国工业建设会、中华实业团等(列举),民族工商业短暂的春天时间是1912年到1919年,短暂原因是一战后列强卷土重来。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当时并存的两大思潮是“实业救国”和民主共和。民族工商业的楷模是张謇,这时期出名的实业家有张謇、周学熙、荣宗敬、荣德生(列举)。第五章新文化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第一节新文化运动兴起于北洋军阀统治前期,是一场猛烈抨击几千年封建思想的文化启蒙运动,性质是一次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导火线是袁世凯在文化领域里掀起尊孔复古逆流。兴起的标志是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是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阵地,北京大学是主要活动基地。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把封建礼教说成是吃人的礼教。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和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标志文学革命开始。新文化运动后期的主要内容是宣传马克思主义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第一次举起社会主义大旗的是李大钊,其代表表
本文标题:高一历史下册会考复习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972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