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高一历史必修2第二次月考试题
高一必修2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将所选答案填在相应的答题栏内。每小题3分,共60分。)1.管子在治理齐国时,号召民众通过以家庭为单位“养桑麻,育六畜”来致富。可见,管子推崇:①自然经济②小农经济③商品经济④计划经济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2.下列各项中明显与其他三项不属于同一类别的是()A.翻车B.耦车C.筒车D.风力水车3.《明史》记载:“隆庆时,诏江西烧造瓷器十余万。万历十九年命造十五万九千,既而复增八万,至三十八年未毕工。”以上材料表明()A.明朝官窑瓷器大量投放市场B.政府对瓷器的需求量不断增加C.江西是全国制瓷业中心D.政府对官瓷的工艺水平要求越来越高4.宋代商品经济发展较快,商铺流通中需要更多的货币,而当时铜钱短缺,满足不了流通中的需求量。当时四川地区通行铁钱,铁钱值(价值)低量(质量)重,使用极不方便。这一论述揭示了()A.商帮出现的背景B.邸店出现的原因C.会馆出现的背景D.“交子”出现的原因5.唐代长安的商业店铺主要集中在东西两市,按规定,“诸行自有正铺者,不得于铺前更造偏铺。”南宋都城中的商业店铺散布于城内各处,据记载约有“四百四十行”,上述材料可以佐证,南宋时期()A.私营商业已居主导地位B.商业发展已超过农业C.坊市制度已经瓦解D.资本主义萌芽已出现6.读下图,从中可以获得的信息有()A.大多数城市分布在长江中下游B.城市的发展与河运密切相关C.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D.商业中心与政治中心分离7.“他是首航印度的葡萄牙航海家,他开辟了东西方之间最短的海上航路。”这里的“他”是指()A.迪亚士B.哥伦布C.达伽马D.麦哲伦8.1588年,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使长期处在欧洲主流文明之外的岛国第一次以强国的姿态向欧洲大陆发出了声音,并迅速进入世界海洋霸权和商业霸权的争夺中心。这一“新的海上强国”是()A.葡萄牙B.荷兰C.法国D.英国9.某历史著作中包含有“蒸汽机引发的技术革命”“工场退位,工厂上位”“东方诸国的衰落”“无产阶级的出路”“世界市场的形成于发展”等标题。此著作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A.东西方的隔绝与冲突B.东方国家的徘徊于挣扎C.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D.工业文明下的世界10.“他活了84岁,一生中的发明有1100项之多,其中最大贡献是发明留声机和自动电报机,实验并改进了白灯和电话。”这一生平介绍适用于()A.西门子B.爱迪生C.贝尔D.哈格里夫斯11.1846年有人写道:“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此人所说的“吾村”应该位于我国()A.东南沿海B.西南地区C.西北地区D.京津地区12.天津开埠后,直隶顺德府(今河北邢台)农民开始在农闲时结伙赴陕甘蒙等地贩运皮毛,东去春回,到20世纪初,收购的皮毛除大量的转运到天津供出口外,部分生皮在顺德加工成皮袄、皮褥等向国内销售。在皮毛运销和加工业带动下,从事非农业生产的人越来越多,这一现象主要说明()A.中国内地农村经济市场化程度提高B.近代天津是北方重要港口城市C.外国资本主义全面冲击中国传统经济D.中国农村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13.某银行有一个储户,做了30多年的小学教师,微有储蓄,准备用作子女的教育费用。这笔钱在抗战前存入时,可以买2500斤大米,但到1948年,却只能买一根油条。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日本全面侵华沉重打击中国经济B.解放战争时期教师的地位及待遇低下C.国民政府恶性通货膨胀政策的恶果D.美国加紧侵略使民族工业陷于困境14.《剑桥中华民国史》中提供的下列数据反映的本质问题是时间华资工厂华资资本工人1913年1698家330824000元270717名1920年1759家500620000元557622名A.华资工厂数量增加B.华资资本数量增加C.华资企业中工人数量增加D.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较快15.20世纪50年代的一份《科学普及资料汇编》中记载:广东新会农民“创造”水稻和高粱杂交办法;陕西西安农民“成功”地将棉花嫁接到椿树上;陕西蒲城县农民试验用公鸡孵小鸡“成功”,使母鸡有更多的时间下蛋。与这些科学“奇迹”的出现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农业合作化运动B.土地改革运动C.“大跃进”运动D.人民公社化运动16.图8为中国1952——1960年工农业总产值变化图,对此分析符合史实的是A.“过渡时期”农业总产值始终超过工业总产值B.三大改造期间”工业总产值均高于农业总产值C.“一五”计划完成时工农业总产值都大幅度的提高D.大跃进使工农业生产总值增长呈现背离状态17.2013年3月20日习近平对记者称,中国这样一个大国,这么复杂的国情,领导者要有“治大国如烹小鲜”的态度,这与胡锦涛关于各级领导干部“不折腾”的要求一脉相承。下列各项中有悖于这一态度的是①“大跃进运动”②1962年八字调整方针③人民公社化运动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①④B.①②C.②④D.①③18.分田到户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国民经济调整时期,下面的《自留地使用证》是1961年冀县人民委员会颁发的。它见证了()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迅速完成B.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大规模进行C.20世纪60年代初国家对农业的调整D.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19.1979年秋天,安徽凤阳小岗村生产队获得大丰收,粮食总产6万多公斤,相当于1955年到1970年15年的粮食产量总和,自1956年合作化以来第一次向国家交了12488公斤公粮。其体制性的原因是()A.国有企业改革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C.经济特区的建立D.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20.“又出新车啦!”“又有车降价了!”这是近年来人们在媒体上见得最多的一类消息。表面上看,企业的行为是自发的,但是却与另一只看不见的手息息相关。材料中这只“看不见的手”指的是()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B.实行对外开放政策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二.非选择题21.近代以来,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历程曲折坎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早期典型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表材料二:我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业与生产能力发展变化材料三: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大事记(节选)1927年,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1928年,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1930年,中原大战爆发。1930~1931年,蒋介石对革命根据地发动三次“围剿”。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三省。1933~1934年,蒋介石派兵对革命根据地发动第四、五次大“围剿”。1945年,陈立夫、陈果夫控制的中国蚕丝公司在上海设立。1946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1)根据材料一,回答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于何时?(2分)在地域、行业分布上有何特点?(4分)(2)根据材料二所示的民族工业的状况,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思想方面分析对我国民主革命转型所产生的影响。(4分)(3)依据材料三,概括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影响中国民族志本主义发展的因素?(12分)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下面是为提交中共八大开会讨论,中央有关部门先后提出的三份“二五计划”粮、棉、钢产量1962年应达到的指标:粮产量棉产量钢产量方案一(1955年夏)4600亿斤4300万担1100万吨方案二(1956年1月)6400亿斤7000万担1500万吨方案三(1956年8月)5000亿斤4800万担1050—1200万吨材料二:我们有六亿人口,我们党同六亿多人口结成了血肉的联系,依靠这个伟大的力量,凡是人类能够做的事,我们都能够做,或者很快就能够做,没有什么事我们不能够做到。——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报告材料三:几千户,上万户并为一公社,实行统一核算。在这一进程中,国家无偿地占有公社的物资、土地和劳动力。上行下效。结果是国家共了集体的产,公社共了队的产,穷队共了富队的产。公社实行供给制,助长了平均主义。自留地、家庭副业、集市贸易等,都作为资本主义尾巴被割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材料四:1958年丰产未丰收,农业总产值只比上年增长2.4%。粮食、棉花比上年增产,而生猪头数下降5.8%,大牲畜头数下降到1952年水平。1959年就全面下降了,主要农产品全面大幅度减产。全国农业总产值比上年下降13.6%,是建国以来的第一次。1960年,农业继续大幅度减产,总产值比大幅度下降的上年又下降12.6%。粮食和棉花产量均降到1951年水平。结果造成市场供应十分紧张,人民生活非常困难。——《改变中国》(1)从材料一的数据中,可知“二五计划”方案经历了怎样的变化?(4分)(2)据材料一、二,从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分配方式两方面,概括指出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主要弊端(4分),并简要分析其危害。(4分)(3)综合上述材料,你得到什么启示?(6分)高一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答题卡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二.非选择题(40分)21(1)(2)(3)22(1)(2)(3)
本文标题:高一历史必修2第二次月考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975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