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高一历史必修二学案(20)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斯大林模式”
高一历史必修二学案(20)1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一、预习自学二、本课目标: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士共产主义向新经济政策演变的必要性;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实践中的经验教训。2重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及利弊。难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如何评价斯大林模式。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背景: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内容:1)以①代替余粮收集制;2)解除了大部分小企业和部分中型企业的国有化,允许②;3)暂时无力开发的矿产、森林、油田等,以租让的方式让③经营;4)改变由国家垄断贸易的做法,恢复④和⑤;5)废除⑥。作用:提高了⑦;促进了⑧;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斯大林模式的形成作用:1)国家可以按照⑦调配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在较短时间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2)通过实施两个五年计划,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到⑧年,苏联的工业产量已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3)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背景:1)十月革命后,国内外的敌对势力不甘心失败,企图扼杀新政权。2)①年夏,苏俄进入艰难困苦的②时期。目的:为了集中全国的③、,支持红军、战胜敌人。内容:实行④;⑤全部实行国有化;取消⑥和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这些措施兼有⑦“”和“”两种特色,被称为⑧“”政策。评价:(1)积极:粉碎了国内外敌人三次大规模武装干涉,取得了国内战争胜利。(2)消极:战后继续执行,引发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斯大林模式”1)目的: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防力量。2)内容:优先发展①,由农业和②为重工业的发展提供资金。在经济体制方面实行③,实行高度集中的④,排斥市场经济;建立独立于资本主义⑤之外的经济体系。为了加强对农业的管理,政府推行了⑥。评价弊端1)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2)国家从农民那里拿走的东西过多,农民积极性不高;3)长期执行计划指令,压制了⑨的积极性,阻碍经济持续发展;4)特别是⑩被长期固定下来并日益僵化,成为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班级姓名学号组号2三、检测反馈知识点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列宁曾讲过:“我们用‘强攻'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这里的“尝试”是指A十月革命B斯大林模式C新经济政策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苏俄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目的是A.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B.尽快实现农业集体化C.最大限度的集中全国的人力、财力,争取战争胜利D.向社会主义过渡3.“对发展经济来讲,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都是不成功的”。其共同原因是A.没有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B.过分地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C.远远落后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D.严重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4.某博物馆收藏的一份传单写道:“彼得格勒城市及郊区的所有工人、水兵、赤卫队和铁路组织的会议……决定,派我们中间的优秀分子加入‘为饥饿的彼得格勒到农村征粮’的队伍。”这一传单出现的历史背景应是A.政府的战争政策造成粮荒B.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困境C.农业集体化运动出现失误D.德国法西斯大举入侵苏联知识点2新经济政策5.针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有人对列宁说:我们过去认为可以一举消灭商品经济,走向社会主义。但实际情况表明,必须发展商品经济。此后苏维埃政权A.采取余粮收集制B.建立战时经济体制C.实施新经济政策D.颁布新的土地法令★6.关于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造成1921年春苏俄发生经济政治危机的重要原因B.实践证明,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是行不通的C.列宁逝世后,新经济政策被逐渐取消D.新经济政策的核心内容是实行余粮收集制,取消一切商品贸易7.实施新经济政策,改变不了社会主义性质,这是因为A.农民欢迎用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B.国家把大中小企业都收归国有C.一切涉及国家命脉的工业企业仍归国家所有D.在流通领域实行自由贸易8.列宁说:“在一个小农生产者占大多数的国家里,实行社会主义革命必须通过一系列特殊的过渡办法。”这“一系列特殊的过渡办法”主要指A.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实施新经济政策C.全面实行工业化措施D.在农村进行集体农庄化经营9.对苏俄新经济政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纳税后农产品由农民自己支配B.允许外国资本进入本国市场C.利用商品、市场发展生产D.实行余粮收集制知识点3“斯大林模式”★10.苏联农民伊万在河里捉到一条大鱼,高兴地对老婆说:“我们可以炸鱼吃了!”老婆说:“没有油啊!”伊万说:“那就煮!”老婆说:“没有柴啊!”伊万气坏了,抓起鱼扔进河里那鱼刚进水,就探出身体,高举右鳍,激动地高呼:“斯大林万岁!”该笑话主要针对了斯大林时期的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片面发展重工业政策D.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11.对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的表述,正确的有①基本上是单一的公有制经济成分②高度集中,计划经济③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④造成国民经济比例长期严重失调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高一历史必修二学案(20)3★12.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许多人认为,五年计划不过是斯大林的个人幻想,但在相对落后的国家要想实现工业化,五年计划或许并不是唯一的、也不是最好的办法,但它却是一条有效的捷径。”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A.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生与斯大林没有任何直接关系B.计划经济的做法对于落后国家来说有一定的合理性C.计划经济是所有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的最佳途径D.计划经济的做法对苏联工业化没有发挥过积极作用★13.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领导人曾在一次演讲时强调:“已经是布尔什维克自己成为专家的时候了……技术决定一切。”这主要是着眼于A.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实施新经济政策C.发展农业集体经济D.进行工业化建设★14.丘吉尔曾说过:“斯大林是一个世上无出其右的最大的独裁者,他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经拥有核武器。”苏之所以能取得如丘吉尔所说的这一重大成就,主要是因为A.充分调动了农民和工人的生产积极性B.适时纠正了经济政策中存在的弊端C.合理吸收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建设经验D.开创并实行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15.(16分)20世纪二三十年代,斯大林和罗斯福开创了两种新的经济运行模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体现着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原则……从理论到实践都明显地改变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据叶书宗《善于苏联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问题》材料二:罗斯福新政期间,一些人激烈地抨击罗斯福,说他“叛变了他的阶级”,其举措是“淡红色的社会主义”。——据黄安年《美国社会经济史论》等材料三: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文选》第三卷问题:(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斯大林的经济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相比有哪些“改变”。(6分)(2)据材料二,举例说明反对者抨击罗斯福的依据。(6分)(3)据材料三,谈谈你对斯大林和罗斯福开创的两种经济运行模式的认识。(4分)班级姓名学号组号4四、本课要旨五、高考链接1.(2012年广东文综历史,22)有学者说:“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但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据此可知该学者A.赞同列宁的新经济政策B.客观评价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认为斯大林模式有合理之处D.否认赫鲁晓夫改革的必要性2.(2012年福建文综历史,22)表1是苏联20世纪二三十年代粮食产量的统计数据。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表1年代1925—1927年1928—1932年1933—1937年年均粮食产量(万吨)752773607290A.地广人稀B.自然灾害频发C.斯大林农业政策的推行D.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实施-------------------------------------------------------------学案(20)——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一、预习自学:战时共产主义政策①1918②国内战争③人力、物力④余粮收集制⑤大中小工业企业⑥自由贸易⑦战时、共产主义⑧战时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①粮食税②私人开办小企业③外国资本家④货币流通⑤商品交换⑥实物配给制⑦人民的生产积极性⑧经济的迅速恢斯大林模式①重工业②轻工业③单一的公有制④计划经济⑤市场经济⑥农业集体化运动⑦统一计划⑧1937⑨地方和企业⑩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三、检测反馈1.DCDBC6.DCBDC11.DBDD15.【答案】(1)改变了新经济政策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路线,实行直接过渡;改变了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形式,实行单一的公有制;改变了计划和市场调节并存的模式,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6分,每点2分)(2)新政采取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如实行《国家工业复兴法》,限制资本家自主生产等;(举一例说明即可)新政中一些维护普通民众权益的措施损害了资本家的利益,如规定最高工时、最低工资和大规模的社会救济等。(举一例说明即可)(6分,每点3分)(3)市场经济不是资本主义所固有的,社会主义也应有市场调节,斯大林实行单一的计划经济,取消市场调节,虽在短期内取得了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但从长期来看,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不利影响。计划经济不是社会主义所特有的,资本主义也可以有计划,罗斯福在没有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采取国家干预的政策,增加经济中的计划成分,缓和了经济危机。(4分,每点2分)五、高考链接:1.C2.C
本文标题:高一历史必修二学案(20)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斯大林模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977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