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高一地理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学法指导(四)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学法指导(四)上接学法指导(三)12.内力作用、外力作用的概念由于自然力引起的地壳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各种作用统称为地质作用。按能量来源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来自于地球内部,如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震等,而外力作用来自地球以外的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等。地表形态的变化都是这两种力作用的结果。其关系表现为:图1地质作用分类13.地壳运动与地表形态地壳运动是指地壳由于地球内力作用所引起的变位或变形的机械运动。如地震、地表的隆起、断裂、凹陷等运动。地震时只有里氏震级超过3级才能被人类所感觉到,而绝大多数地壳运动是很难为人类感官所觉察的,这主要是因为地壳运动进行的非常缓慢和较微弱,例如,当今世界上最高大的喜马拉雅山在四五千万年前还是一片汪洋大海。喜马拉雅山每年大约增高1.27cm,10000年才增高127m。如今的喜马拉雅山是经过了4000多万年的累积抬升才达到当前的高度的。而且现在仍以每年3.3-12.7mm的速度上升。这种变化在一个人的短暂的一生之中时无法凭任何知觉感觉到的,这就是为什么看似大地很稳定,岩石也似乎永恒不变地永久固定在那里的原因。地壳运动的基本方向是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因此地壳运动可以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两种基本形式。地壳运动使得地表形态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是多种多样的,会在地壳中留下“足迹”,这种“足迹”有:褶皱和断层。褶皱是岩石受水平挤压力作用而发生的波状弯曲的变形。岩石如果发生一个弯曲称为褶曲,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弯曲称为褶皱。根据岩层的弯曲方向褶皱可以分为背斜和向斜两部分。组成地壳的岩石受作用力强度超过岩石的强度时,岩层会发生断裂,这便是断层。下陷的部分称为地堑,上升的部分称为地垒。褶皱和断层形成了地表的高山谷地和断陷带。其关系见图2。图2地壳运动及其结果14.板块构造学说(1)地球的岩石圈分成六大板块,即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板块在不断运动之中(软流层上运动);(2)板块内部地壳较稳定,交界处较活跃,见世界火山地震带;(3)板块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碰撞地带形成高山(陆地)如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的形成,海岸山脉/岛弧或海沟(海陆)如太平洋西岸的一系列岛弧链和海沟;张裂地带形成裂谷和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和大西洋。图4世界主要海沟分布图15.构造运动证据构造运动证据判断依据构造地貌实例褶皱背斜岩层形态上拱常因岩层上拱而成山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向斜岩层形态下弯常因岩层下弯而成谷断层地垒两条断层之间的岩块相对于两侧上升块状山地庐山、泰山地堑两条断层之间的岩块相对于两侧下降裂谷、凹陷地带东非裂谷、汾河谷地16.主要外力作用与地貌外力作用对地貌的影响分布地区风化作用使地表岩石破坏,在表层形成疏松的碎屑残留物叫风化壳普遍侵蚀作用风力侵蚀风对地表侵蚀,形成风蚀洼地、风蚀蘑菇等风蚀地貌气候干旱、地势较高的地区流水侵蚀侵蚀河流流动破坏并掀起地表物质形成河流侵蚀地貌,如,河谷、黄土高原的沟壑气候湿润的山区溶蚀可溶性岩石在水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反映,形成流水溶蚀地貌,中低纬度的可溶性岩石地区如,钟乳石、石笋、石柱等沉积作用风力沉积伴随风速减慢,形成戈壁、沙漠(沙丘、移动沙丘)、黄土等风力沉积地貌沉积物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具有分选性山口和河流中下游流水沉积伴随水流速度减慢,在河流的出山口至入海口依次形成冲积扇、冲积平原、三角洲等流水沉积地貌干燥内陆和邻近地区17.知识拓展——流水作用1)流水侵蚀作用:●河流的下蚀作用(下切侵蚀、垂直侵蚀、深向侵蚀)流水加深河床与河谷,使河床高度不断降低的作用称为下蚀作用或称下切侵蚀、垂直侵蚀。下蚀作用的强度主要取决于水流的动能、含沙量、河床坡度以及河床组成物质的抗冲强度。河流下蚀作用的总趋势是加深河谷,减小河床纵剖面的坡度,并使其向均衡剖面方向发展。●河流的溯源侵蚀作用河流在下切过程中所形成的坡折、河流的源头,受到流水的侵蚀不断向上游或河间地带推进,河流的这种侵蚀方式称为河流的溯源侵蚀作用。它实际上仍是河流下蚀作用的一种表现形式。溯源侵蚀作用的结果使河床伸长,河流向纵深方向发展。●河流的侧蚀作用(旁蚀、侧方侵蚀)流水拓宽河床和河谷的作用称侧蚀作用。侧蚀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河谷的弯曲而产生的横向环流作用,使得凹岸受蚀,凸岸堆积。结果河床发生侧向迁移,河谷拓宽,并导致河曲的发育。以上三种侵蚀作用方式是同时存在,同时进行的,只是在不同时期、不同河段三者的侵蚀强度不同。2)流水的搬运作用河道水流携带泥沙,并推移床底沙砾的作用称为河流的搬运作用。河流的搬运量与流速、流量及流经地区的自然环境有关;河流搬运的物质具有良好的磨圆度。3)流水的堆积作用当河流的搬运能力下降时,其搬运的物质就要发生沉积,即河流的堆积作用。引起河流搬运能力降低的原因很多,主要有:流速减小、水量减少、河床坡度减小、泥沙增多及人工筑坝拦水等。因此河流作用有侵蚀、搬运和堆积三种方式。三者是同时进行的,但在不同时期和不同河段,其作用性质和强度是有差别的。一般情况下,上游以侵蚀作用为主,下游以堆积作用为主;凹岸以侵蚀为主,凸岸以堆积为主。在这三种方式作用下流水成为陆地上塑造地貌最重要的外动力。它在流动过程中,不仅能侵蚀地面,形成各种侵蚀地貌(如冲沟和河谷),而且把侵蚀的物质,经搬运后堆积起来,形成各种堆积地貌(如冲积平原),这些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统称为流水地貌。18.地壳物质循环地壳的上升运动使各类岩石在地表裸露,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等外力作用下,最后形成沉积岩;地壳的下运动又使各类岩石下沉到地壳深处,它们在一定的压力和温度的作用下,原来岩石的成份、性质发生变化,形成变质岩。下沉到地壳深处或地壳以下的岩石,在岩浆的作用下还可以发生再熔,形成新的岩浆。岩浆在上升的过程中,随温度和压力的变化而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表1三大类岩石岩石种类成因常见岩石岩浆岩岩浆上升类却凝固形成玄武岩、花岗岩沉积岩各种岩石碎屑经外力作用而成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变质岩各种岩石经变质作用而成大理岩、板岩地壳物质循环过程是内外力共同作用下的结果;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可以简要的总结为:岩浆变为各类岩石,各类岩石又变为新的岩浆的过程。(图6)地壳物质循环是自然界最重要的物质循环之一。由于这个过程需要的时间很漫长,有的要经过几亿年,从这个意义上说,岩石和矿产是不可再生的。我们之所以要大力提倡保护和合理利用地下矿藏,原因也即在此。图6三大类岩石之间的相互转化
本文标题:高一地理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学法指导(四)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989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