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第1页共7页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考试语文试题分数:150分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每题3分,总计24分)1、下列加点的字注意全对的一项是()A、沁(xīn)园春百舸(gě)峥嵘(zhēngróng)B、瞋(chēn)以遗(wěi)陛下陛(bì)C、颓圮(qǐ)方遒(qiú)岁月稠(cóu)D、青荇(xìng)浪遏(è)濡(rú)缕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惆怅玉决苍茫激扬B、寥廊食邑彳亍寂寞C、荡漾仓淬胆怯耀眼D、火钵熏黑戮力参乘3、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且贰于楚也贰:两次B、焉用亡郑以陪邻陪:陪伴C、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微:略微D、大行不顾细谨行:作为4、下列加点词语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B、行李之往来C、吾每念,常痛于骨髓D、沛公居山东时5、下列各项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顷之未发,太子迟之B、晋军函陵C、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D道芷阳间行6.对《沁园春·长沙》这首词的字句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A.“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是说雄鹰在长空展翅高飞、鱼儿在江边浅水处自由的游泳、宇宙间的万物都在竞相向上,蓬勃发展。B.“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两句意思是回忆过去曾经和许多同志在这一带聚会、游览,度过了许多不平凡的岁月。C.“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这三句是说大家经常在一起评论国家大事,写文章批评坏的,表扬好的,把反动统治者视如粪土。D.“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意为:还记得吗,当年我们在江中游泳,激起的波浪,几乎阻止了江上飞快前进的船只。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毛泽东同志常用旧体诗来反映现代生活的思想,这些诗也是现代诗歌。第2页共7页如《沁园春长沙》就是现代诗歌。B、词是我国古代一种可配乐歌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又名长短句、曲子词、乐府等。它成于唐,盛于宋。C、古人按字数的多少,把词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沁园春长沙》是中调。D、“沁园春”是词的词牌,它规定这一首词的字数、平仄、押韵等;“长沙”是词的标题,它揭示这一首词的内容。8、下列有关常识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国别史,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按鲁史《春秋》顺序编写的,因此又称《左氏春秋》。B、《国语》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著,因为相传为左丘明所写,所以又有《春秋外传》之称。C、《战国策》是西汉刘向编著的,是一部以记载战国时各诸侯国一些谋臣策士言论的历史著作。D、《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最后说到齐威王除弊纳谏:“期年之后”,吏民“虽欲言,无可进者”,为此,各诸侯国“皆朝于齐”。这些内容均与史实不符,是作者为强调效果而有意用的夸张手法。二、名句填空。(每空2分,总计24分)1、,君知其难也,?2、邻之厚,。3、,行李之往来,,君亦无所害。4、,许君焦、瑕,,君之所知也。5、既东封郑,,若不阙秦,?6、,不仁;,不知;,不武。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每题3分,总计15分)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夜缒而出缒:用绳子拴着从城墙上下来B.敢以烦执事执事:办事的官吏C.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行李:出使的人携带的物品D.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阙:使……缺,损害2.分别比较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对其判断正确的一项是()越国以鄙远既东封郑第3页共7页敢以烦执事又欲肆其西封A.两个“以”相同,两个“封”不同B.两个“以”不同,两个“封”不同C.两个“以”相同,两个“封”相同D.两个“以”不同,两个“封”相同3.对“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越过晋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国君知道那是很困难B.越过晋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国君知道那是很困难C.越过秦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晋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那是很困难的D.越过秦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晋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那是很困难的4.对烛之武这个人物性格的分析评价,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怀才不遇,牢骚满腹②能言善辩,智能过人③深明大义,顾全大局④巧舌如簧,挑拨离间⑤无中生有,拨弄是非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⑤5.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句是()A.烛之武“夜缒而出”,说明当时郑国的情况十分危急。B.从烛之武对形势的分析中可知,晋国的实力与秦国的实力不相上下。C.晋侯为了报答秦伯,曾经答应过给秦国两座城池。但是把城池划过去后,就马上修筑城池进行防御。D.从亡郑于秦无益,说到秦、晋历史关系,说到晋国灭郑之后必然进犯秦国,步步深入,层层逼紧,句句打动对方,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四、语言文字运用。(第一题:每题3分,总计18分;第二题:每空3分,总计9分。)1、翻译下列语句。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第4页共7页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2、依据下面表格反应的情况,写出三点结论。地区人均收入2010年购房占收入比例2011年购房占收入比例(预计)广东25968.573%72%山东21846.770%69%江苏21548.668%67%贵州8801.930%50%甘肃7790.828%45%本表显示,沿海省份与内陆省份相比:○1○2○3五、作文。(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甲、乙二人去应聘厨师。面对考官,甲说得天花乱坠,从中国传统名菜谈到西式糕点,从用料、着色说到火候、调味,无一不能,无一不精。考官问到乙时,乙只说了一句话:“如果可能的话,给我30分钟,我做一桌菜出来,好坏你们看。”最后,乙被录取了。要求:(1)可以写自己的经历,也可以写别人的事;可以从正面写,也可以从反面写。所写内容必须与话题相关。(2)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3)不少于8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第5页共7页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考试语文答题卡一、选择题。(每题3分,总计24分)12345678二、名句填空。(每空2分,总计24分)1、,君知其难也,?2、邻之厚,。3、,行李之往来,,君亦无所害。4、,许君焦、瑕,,君之所知也。5、既东封郑,,若不阙秦,?6、,不仁;,不知;,不武。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每题3分,总计15分)12345四、语言文字运用。(第一题:每题3分,总计18分;第二题:每空3分,总计9分。)1、翻译下列语句。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第6页共7页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2本表显示,沿海省份与内陆省份相比:地区人均收入2010年购房占收入比例2011年购房占收入比例(预计)广东25968.573%72%山东21846.770%69%江苏21548.668%67%贵州8801.930%50%甘肃7790.828%45%本表显示,沿海省份与内陆省份相比:○1○2○3五、作文。第7页共7页
本文标题: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994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