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高一必修一语文基础知识__含答案2
1【必修一第一单元诗歌知识复习】一、根据拼音写出汉字。qìn(沁)园春分mì(泌)百gě(舸)zhēng(峥)嵘寥kuò(廓)万户hóu(侯)挥斥方qiú(遒)màn(漫)江màn(谩)骂xié(携)来浪è(遏)飞舟漪lún(沦)páng(彷)徨寂liáo(寥)惆chàng(怅)凄wǎn(婉)颓pǐ(圮)青xǐng(荇)浮zǎo(藻)长gāo(篙)hāo草(薅草)枯gǎo(槁)斑lán(斑斓)流lán(岚)shēng(笙)箫青tāi(苔)漫sù(溯)荆jí(棘)火bō(钵)niǔ(忸)怩麦zāo(糟)发jiào(酵)dùn(炖)肉团jī(箕)凌wǔ(侮)chì(叱)骂踟chú(蹰)duò(舵)手qióng(跫)音春wéi(帏)窗fēi(扉)彳chù(亍)雾ǎi(霭)和ǎi(蔼)二、辨析下列汉字的字形沁香分泌谩骂漫江惆怅苍茫沧桑阻遏碣石彷徨惶然稠密惋惜哀婉颓圮祭祀沉淀纸锭绽放彷徨牌坊惆怅为虎作伥丝绸无耻谰言斑斓波澜朔风追溯挑衅河畔碾碎辗转杞人忧天堤堰揠苗助长偃旗息鼓凌侮陵墓棱角忸怩纽扣枢纽心扉雨雪霏霏三、掌握下面词语的词义峥嵘:挥斥方遒:激扬:彷徨:典押:天伦:原指自然的道理,代指父子、兄弟等亲属关系。颓圮:瓦菲:凌侮:四、近义词辨析1、寥廓:(天空)高原空旷。辽阔:(土地海洋等)辽远广阔。2、意气:意志和气概,志趣和性格。也指因主观偏激而产生的情绪,如意气用事、意气相投。义气:由于私人关系而甘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如讲义气。3、遏制:制止,控制(一般只能是一定程度上的效果)。遏止:用力阻止住。例如:(遏制)不住胸中的怒火。滚滚洪流,不可(遏止)。(遏制)对方的攻势。4、沉淀:指沉到溶液底层的难以溶解的物质,比喻凝聚,积累。积淀:指长时间积累起来的习俗、文化。5、彷徨:犹疑不决的走来走去。倘佯:自由自在地走来走去。6、养育:抚养和教育。养活:供给东西使生活。五、文学常识诗歌:古代文学体裁之一,起源于古代劳动。《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开创了我国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战国时期出现的楚辞体代表作《离骚》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的先河。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界,诗歌分为新体诗和旧体诗。“五四”以前的诗歌统称为旧体诗,其中旧体诗又以唐代为界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唐代以前的诗歌统称为古体诗,近体诗从唐代才开始兴起。古体2诗和近体诗的主要区别在音韵方面——即能否押韵、讲究平仄、对仗。近体诗又分为律诗、绝句和排律。律诗都是8句的,有七言律诗和五言律诗;绝句都是4句的,有七言绝句和五言绝句。五四以后兴起的新体诗也有格律诗和自由诗之分,其中用旧格律填写新内容的称为格律诗,像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其它的称为自由诗,像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戴望舒的《雨巷》和艾青的《大堰荷――我的保姆》等。词:是诗歌的一种。词的全名为曲子词,是与曲调相谐和的唱词。词起源于隋唐之际,隋代已有声腔,曲调,但不见曲子词。到了唐五代开始出现发间曲子,也就是有了乐谱后而按谱写词,名为曲子词,后简称为词。现存最早的民间曲子词是在敦煌莫高窟藏经室中发现的敦煌曲子词。现存最早的文人词是李白的《忆秦娥》和《菩萨蛮》。因而李白被尊为“百代词曲之祖”。词发展于五代,到了宋代发展到顶峰。根据风格特点,词有豪放词和婉约词之分;按照字数,词有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之分。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1925年入上海震旦大学学习法文,开始受到法国象征派的影响。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和《灾难的岁月》。早期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后期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和对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诗风显得积极明朗。徐志摩(1896-1931),笔名诗哲/云中鹤、南湖,浙江海宁人。诗人、学者。新月社的主要发起人和主要成员之一。诗集有《志摩的诗》《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等,名篇有《再别康桥》《沙扬娜拉》《在病中》等。艾青,原名蒋正涵,浙江金华人。著名诗人,有诗集《黎明的通知》,代表作《大堰河,我的保姆》。【必修一第二单元复习】文言知识一、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矣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供)夫晋,何厌之有(厌-餍)秦伯说(说-悦)失其所与,不知(知-智)秦王必说见臣(说-悦)今日往而不反者(反-返)请辞决矣(决-诀)荆轲奉樊於期头函(奉-捧)秦武阳色变振恐(振-震)图穷而匕见(见-现)秦王还柱走(还-环)卒起不意,尽失其度(卒-猝)距关,毋内诸侯(内-纳)张良出,要项伯(要-邀)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背)旦日不可不蚤来谢项王(蚤-早)今者有小人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隙)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坐-座)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否)二、解释下列划线词语的古今意义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义: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2、行李之往来。古义:使者今义:出行所带的东西3、共其乏困古义:缺乏的东西今义:疲乏困境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义:那个人今义:妻子5、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困窘,走投无路今义:贫困6、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古义:眼泪今义:鼻涕7、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古义:袒露一只臂膀今义:偏心袒护8、持千金之资币物古义:礼物今义:钱币39、诸郎中执兵,皆阵殿下古义:宫中侍卫今义:中医医生10、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古义:崤山以东今义:指山东省11、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古义:意外情况今义:副词,程度很深12、庄则入为寿古义:敬酒,祝健康今义:年岁,生命/生日13、将军战河北古义:黄河以北今义:指河北省14、臣战河南古义:黄河以南今义:河南省15、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古义:小人的谗言今义:详细地说16、约为婚姻古义:儿女亲家今义:男女结为夫妻17、乃引其匕首提秦王。古义:投掷今义:拿着三、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类型并解释其含义1、烛之武退秦师(使动使……撤退)2、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名作动驻扎)3、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动使……灭亡)4、越国以鄙远(意动把远地作为边境)5、邻之厚,君之薄也(形作动增强削弱)4、既东封郑(名作动使……成为边境)7、若不阙秦(使动使……缺损)8、阙秦以利晋(使动使……受益)9、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形作动损害)10、共其乏困(形作名缺乏的东西)11、樊於期乃前曰(名作动上前)12、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名作状用匣子)13、顷之未发,太子迟之(形容词的意动认为……迟疑)14、14、皆白衣冠以送之(名作动穿白衣服戴白帽子)15、至易水上,既祖,取道。(名作动祭路神)16、使使以闻大王(动作名使者)17、乃朝服,设九宾(名作动穿朝服)18、群臣怪之(形容词的意动感到奇怪)19、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名作动上前)20、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动作名使命)21、沛公军霸上。(名作动驻扎)22、沛公欲王关中。(wàng名作动称王)23、吾得兄事之。(名作状像兄长一样)24、籍吏民。(名作动登记)25、范增数目项王。(名作动使眼色)26、刑人如恐不胜。(名作动施加刑罚)27、道芷阳。(名作动取道)28、素善留侯张良。(形作动与……交好)29、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名词的使动让……做王/封王)30、项伯杀人,臣活之。(名词的使动使……活命)3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动词的使动使……跟从)32、间至军中。(名作状从小路/抄小道)33、樊哙侧其盾以撞(名作动侧持)34、头发上指。(名作状向上)35、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名作状像鸟翼一样)436、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名作状当夜)四、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词例句解释词例句解释封既东封郑使……成为边疆之唯君图之代词,代“阙秦以利晋”肆其西封边邑子犯请击之代词,代秦军其君知其难也代词代“越过以鄙远”的做法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结构助词“的”吾其还也语气副词,还是臣之壮也助词,取独以其无礼于晋代词指郑国愿臣愿得谒之将要请乃请荆卿曰请求愿足下更虑之!希望丹请先遣秦武阳请允许我果不如先愿愿望顾荆轲顾笑武阳回头看为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被顾计不知所出耳只是为之奈何?对终已不顾回头看乃为装遣荆轲替,给顾不如蜀鄙之僧哉难道为变徵之声发出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拜访(轲)又前而为歌曰演唱见秦王必说见臣接见嘉为先言于秦王曰替未尝见天子见过愿举国为内臣作为乃遂私见樊於期会见引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拉开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被秦王惊,自引而起挺直身子见燕使者咸阳宫接见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举起谢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道歉辞厄酒安足辞推辞哙拜谢,起,立而饮之感谢今者出,未辞也告辞乃令张良留谢辞谢且且为之奈何?那么张良入谢谢罪臣死且不避尚且故君安与项伯有故旧交情故听之因此幸妇女无所幸亲近故遣将守关者所以故幸来告良幸亏之乃夜驰之沛公军到……去去相去四十里距离为之奈何代词,这件事脱身独去离开臣之不敢倍德也助词,取独于使人言于项羽曰对珍宝尽有之助词,无义长于臣比5今者有小人之言结构助词“的”复得见将军于此在因不如因善遇之趁着为使子婴为相担任(动)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便为击破沛公军替,给(介)因击沛公于坐,杀之趁机属皆且为所虏被(介)以以其无礼于晋因为(介)军中无以为乐作为(动)敢以烦执事用(介)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是(判断词)越国以鄙远来(连)何辞为?语气助词焉用亡郑以陪邻?来(连)而今急而求子连词,表顺承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作为(动)夜缒而出连词,表修饰焉子亦有不利焉语气助词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连词,表顺承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怎么朝济而夕设版焉连词,表顺承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疑问代词,哪里五、指出下面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1、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这是我的过错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依靠别人的力量,又反过来损害他,是不仁道的。3、晋军函陵,秦军汜南(省略句,介后句)晋国在函陵驻军,秦国在氾南驻军。4、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推迟说:“我在壮年时,尚且比不上别人。”5、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如果放弃攻打郑国,并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的主人。6、夫晋,何厌之有?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7、以其无礼于晋因为郑国(曾经)对晋国没有礼遇。8、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事情没有成功的原因,是想活捉劫持你,一定要得到契约来回报太子啊。9、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被动句)父母和同族的人,全部被秦王杀死或没收为官奴。10、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被动句)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可以被除掉了。11、燕王拜送于庭(介后)燕王(亲自)在朝廷上行跪拜大礼送出来。12、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定后)太子和知道这件事的宾客们。13、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定后)侍立在大殿上的群臣,不能带任何兵器。14、嘉为先言于秦王曰(介后)蒙嘉替他事先在秦王面前进言。15、使毕使于前(省略句,介后)让(他)在大王面前完成使命。16、客何为者?(宾前)来人是干什么的?17、大王来何操?(宾前)大王来的时候带了什么(礼物)?18、沛公安在?(宾前)沛公在哪里?19、籍何以至此?(宾前)我怎么会这样呢?20、具告以事(介后)把事情详细告诉了(他)21、贪于财货(介后)对钱财物品很贪心。22、此天子气也。(判断句)这是天子的云气啊。23、亚父者,范增也。(判断句)亚父,就是范增。624、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判断句)楚国左尹项伯,是项羽的叔父。25、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判断句)夺取项王天下的人,一定是沛公。26、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判断句)是沛公的参乘樊哙。27、欲呼张良与俱去。(省略句)想叫张良和他一同离去。28、毋从俱死也。(省略句)不要跟随他一块儿送死。29、奉厄酒为寿。捧着酒杯给他祝酒。30、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明天不可不早点亲自来给项王道歉。31、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省略句,介后句)将军在黄河以北作战,我在黄河以南作战。32、加彘肩上。把猪腿放在肩膀上。33、珍宝尽有之珍宝全部占有。34、若属皆且为所虏你们这些人将全部被他俘虏。35、吾属今为之虏。我们这些人马上都会被
本文标题:高一必修一语文基础知识__含答案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996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