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一章一、运输:人员或物品借助于运力系统在一定空间范围内产生的位置移动。二、运输业:指国民经济中专门从事运送货物和旅客的社会生产部门,包括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运输等运输部门。三、运输业的形成:运输业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机械运输业的产生作为标志四、运输业的发展:(1)水运为主阶段(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2)铁路为主阶段(19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30年代)(3)公路、航空和管道运输阶段(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4)综合运输体系发展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来)五、运输业的性质:(1)物质生产部门论:19世纪中叶,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的。运输业纯粹是实现劳动对象在空间上转移的物质生产部门。运输改变商品的使用状态,完成消费的准备。运输业所出售的产品是人和物在空间场所的变动。(2)运输业属于第三产业:以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为代表,1940年提出的划分方法;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提出的划分方法六、运输业的特点:运输劳务不具有实体性对于被运送的乘客来说,运输活动只是一种劳务;对于被运送的货物来说,运输活动并不改变运输对象的属性和形态,而只改变其空间位置。运输劳务具有即时性运输生产过程和运输消费过程同时进行。运输过程对于运输供给者来说是生产过程,而对于运输需求者来说,则是消费过程。不同运输方式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可替代性由于各种运输方式的产品都是位移,某种运输方式在某种程度上,有可能被另一种运输方式所代替。运输劳务的他率性由于运输产品的即时性,使之不能贮存和转移。无论提供多大数量的运力,也会因无用户消费而不能有效的进行运输生产。运输劳务计量的特殊性以双指标组合并用方式来计量运输产品并以复合指标为主要计算单位。运输生产过程具有流动性运输业生产过程是流动的、分散的。准公费服务特性当人民最低生活水平应该负担的最低价格与依据运输企业正常经营水平的适宜价格之间存在较明显的差别时,即由社会公共部门通过费用补贴方式进行适当调整。这样既保证了人民生活最低水平的合理负担,也保证了运输业及其劳动者的基本利益。第二章一、运输需求:在一定的时期内、一定的价格水平下,社会经济生活在货物与旅客空间位移方面所提出的具有支付能力的需要。二、运输需求构成条件:1)有购买运输服务的欲望;2)有购买能力三、运输需求的分类:运输对象的不同:货物运输需求和旅客运输需求按运输需求的性质:生产性运输需求、消费性运输需求按运输需求产生的地域:区域内的运输需求、区域间的运输需求、过境运输需求按运输方式不同:铁路运输需求、公路运输需求、水路运输需求、航空运输需求、管道运输需求、多种方式的联合运输需求四、运输需求的特征:1)派生性:根据需求的直接性与否分为:一种是直接性需求或称本源性需求;一种为间接性需求,即派生性需求。如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后,可能吧乘坐某一种交通工具(磁悬浮列车、太空航天飞机)也作为自己的旅行目的之一。2)波动性:波动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种是运输需求在时间上的不平衡;一种是运输需求在空间方向上的不平衡。时间不平衡如贸易活动的淡季、旺季、旅游季节等;空间和方向上的不平衡性如盛产煤炭的地方多为煤炭运输需求的起始地;具有大型钢铁冶炼企业的地区通常是铁矿石运输需求的目的地等。3)不分可替代性:替代性(部分可替代性)分为:外部替代:被非运输方式替代;内部替代:五种运输方式之间的替代。外部替代如某些地区间的煤炭运输可以被长距离高压电线路替代等。4)规律性:货流增长与国民经济增长的一般趋势货物平均运距发展的一般趋势客运发展的一般趋势5)多样性:在货运方面运输业承运几乎所有物品种类的货物,在质量、体积、形状、性质、包装上千差万别,对运输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客运方面由于旅客的身份、收入、目的等不同,对运输在速度、准时、舒适性等方面的要求也是多种多样的。6)广泛性:运输业作为一个特殊的物质生产部门是任何经济社会活动赖以生存的基础,广泛存在人们的生活中。五、运输需求的影响因素:货运需求的影响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自然条件、资源状况与生产力布局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运输业本身的发展情况运价水平国家政策运输方式之间的替代因素旅客运输需求的影响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人均收入水平的高低人口的数量及结构旅游业的发展情况旅客运输业的发展情况运价水平的高低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的影响运输方式间的替代性六、运输需求变动和需求量的变动:QPPQPPQQQEp变动率变动率P运输需求水平的变动——运价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其它因素的变动所引起的运输需求的变动。变化规律:D0左移→D1,需求↓;D0右移→D2,需求↑;需求水平的变化是整个需求曲线在面上的移动。运输需求量的变动——运价以外的其它因素都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运价的变化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化:变化规律:P(价格)↑,Q(需求)↓;P(价格)↓,Q(需求)↑;需求定理:影响需求的其它因素都不变的情况下,需求量随价格变动而变动的规律,即,沿一条既定的DD曲线进行移动,当价格下降时,需求量增加;当价格上升时,需求量减少。七、运输需求弹性:运输需求弹性:在影响运输需求的因素发生一定幅度的变化后,运输需求对其反应的灵敏程度。用运输需求弹性系数大小来衡量。ZZQQZQEd/%%变动的变动的1)价格弹性:价格弹性Ep反映了运输需求量对运输价格变动反映的程度。表示为:不同运输需求弹性时运价变动对运输收入的影响运输空闲时,航空公司将机票价格下降20%,问:航空公司因此增加收入?减少收入?收入保持不变?2)收入弹性:运输需求的收入弹性EI指的是运输需求量对消费者收入变化的反映程度,一般用于对客运需求的分析。运输需求收入弹性一般为正值。3)交叉弹性:运输需求的交叉弹性Eij指的是一种可替代的运输服务的价格每变化1%将引起的另一种被替代的运输服务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之几。Eij0,(可替代性)说明运输方式j的价格变动将引起运输方式i的需求的同向变动。Eij0,(互补性)说明运输方式j的价格变动将引起运输方式i的需求的反向变动。Eij=0,说明运输方式j的价格变动对运输方式i的需求没有影响,两种运输服务相互独立、互不相关。QIIQIIQQQEI变动率变动率I4)派生弹性:运输需求的生产派生弹性EG是指运输需求量对工农业生产水平变化的反应程度,即工农业生产水平变化1%,运输需求量相应的会变化百分之几。一般为正值八、运输供给: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价格水平下,运输生产者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运输产品或服务。九、运输供给构成条件:一是运输生产者有出售运输产品或提供运输服务的愿望;二是运输生产者有提供某种运输产品或运输服务的能力。十、运输供给的特点:1)运输产品不可储存性运输业生产活动是通过运输工具使运输对象发生空间位置的变化,不产生新的物品,因此,运输产品的生产和消费是同时进行的,即运输产品不能脱离生产过程单独存在,不可将产品储存,之储存运输能力。2)运输供给的整体性运输基础设施和运输设备的整体性运输基础设施的整体性3)运输供给的不平衡性运输供给时间上的不平衡性运输供给空间上的不平衡性运输供给在运输方向上的不平衡4)运输供给的可替代性与不可替代性并存多种运输方式并存,受到经济或地域的限制,替代性和不可替代性同时存在5)运输供给的时空差异性6)运输供给的外部性与成本转移外部性:向市场以外的其他人强加的成本和利益。有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之分。运输供给具有巨大的负外部性:一部分运输成本转移到运输业的外部成本中;一部分运输成本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十一、运输供给的影响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技术因素、其他因素十二、运输供给变动和供给量的变动运输供给的变动——运价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由于非价格因素的变动所引起的运输供给的变动变化规律:S0左移→S1,供给↓;S0右移→S2,供给↑运输供给量的变动——运价以外的其它因素都保持不变,运价的变化引起的供给量的变化。变化规律:P(价格)↑,Q(供给)↑;P(价格)↓,Q(供给)↓QGGQGGQQQEG变动率变动率G十三、运输供给的价格弹性:1.概念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运价变动所引起的运输供给量的变动程度。表示为:点弹性:弧弹性:2.说明运输供给价格弹性是正值。>1,富余价格弹性;Es=1,单元价格弹性;Es<1,缺乏价格弹性;如果供给曲线是直线,则过价格轴的供给曲线Es>1,过供给量轴的供给曲线Es<1,过原点的供给曲线Es=1,平行于供给量轴的供给曲线Es=无穷,垂直于供给量轴的供给曲线Es=0。3.运输供给价格弹性的特点同考察时间的长短有关同运输市场供需的相对状况有关同运价的波动方向有关4.运输供给的交叉价格弹性某种运输服务价格的变动引起的另一种运输服务供给量的变动程度。表示为:其中:QSi、ΔQSi——i种运输服务供给量及其变化值;Pj、ΔPj——j种运输服务的价格及其变化值。,说明i与j两种运输服务互补;,说明i与j两种运输服务可替代;,说明i与j两种运输服务相互独立,不可替代。十四、运输需求预测的方法1.直接归纳法2.递增率法3.乘车系数法4.产值系数法5.产运系数法6.比重法7.时间序列分析预测法8.回归分析预测法9.弹性系数法第三章一、运输成本:运输企业为完成特定客货位移而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总和,其货币表现就是各种费用的支出。从下面两个方面来理解:1.一定期间的运输支出就是这个期间的运输总成本。2.单位运输产品所分摊的运输支出即为单位运输产品成本。二、运输成本的特点:(与工业产品成本的区别)1.从计算对象和计算单位看工业成本是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后完成的产品成本,它是分别按产品品种、类别或某批产品来计算的。运输成本的计算对象是旅客和货物的位移两大类产品,或是把客、货运输综合在一起的换算产品成本。2.从成本构成内容看工业产品成本中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消耗占较大比重运输成本中,占比重最大的支出首先是燃料费,其次是固定资产折旧和各种交通规费。3.从成本计算类别看工业企业要分别计算工厂成本(即生产成本)和全部成本(或称完全成本)运输成本只计算它的完全成本4.从成本与产品数量的关系看工业生产过程中耗费的多少,与完成的产品数量直接相联系。运输生产消耗的多少,主要取决于车船(飞机)运行距离的长短,而不取决于完成周转量的多少。三、运输成本的分类与构成(1)按费用要素分类,分为工资、材料、燃料、电力、折旧、其他(2)按经济途径分类,分为运输支出、装卸支出、成本材料、车辆保修(3)按支出计入运输产品成本的方法分类,分为直接列入支出、分配列入支出(4)按支出与生产过程的关系分类,分为生产费用、管理费用(5)按支出与运量关系分类,分为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半变动成本(6)按支出主体不同,分为内部成本、外部成本(7)按运输活动的特殊性分类,分为固定设施成本、移动设备拥有成本、运营成本四、运输成本的主要影响因素1、规模与运输成本运输企业的规模会直接影响运输成本。通常,大型运输企业往往因其较低的运输成本在竞争中占有优势。大型运输工具具有成本优势。2、运距与运输成本运距与运输成本呈递减的相关特性。3、运载设备的运用效率与运输成本a提高运输工具的装载率。在距离和运输密度已定的情况下,运输成本随运输设备的装载率的增加而减小。b要有一定的运输密度。运输密度经济:运输网内提高运输量能够导致单位运输成本的下降。五、各种运输成本分析1、航空运输成本航空运输存在着飞机容量经济和运距经济。飞机容量经济:大型飞机的运输成本低于小型飞机运距经济:每次飞行距离的延长,单位的运输成本下降。当投入要素价格不变时,飞机的容量和运距是影响单位成本的最主要因素。当机型、飞行距离和其他费用不变时,影响单位运输成本的最主要因素是装载系数。(实际人(吨)·公里与定额人(吨)·公里的比例,即按运输距离加权的飞机客座或载重量占用率。)机场或航线上拥挤程度对飞行成本也有影响。2、公路运输成本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公路的平均吨·公里运输成本也随
本文标题:运输经济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003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