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1页,总14页…………○…………外…………○…………装…………○…………订…………○…………线…………○…………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内…………○…………装…………○…………订…………○…………线…………○…………绝密★启用前xxx学校2013-2014学年度10月月考卷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下列关于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有()①工业革命的兴起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②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为人类社会核能的开发提供了依据③19世纪30年代物理学的发展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④19世纪末20世纪初物理学的新成就加速了二战的结束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某学者进行了一场学术演讲,演讲提纲如下图所示,你认为,该学者演讲的主题是A.重大科学理论的出现是科技革命的先导B.欧洲是当今世界的科技中心C.伟大的科技革命造就伟大的科学家D.伟大的历史人物推动历史进程的发展答案第2页,总14页3.下面表格是对美国一些大科学家所作调查的结果,对此认识恰当的是对神的信仰(年份)191419331998个人相信(%)27.7157.0个人不相信(%)52.76872.2怀疑或不可知(%)20.91720.8A.越来越多的科学家相信神的存在B.科学对许多现象依然无法解释C.科学与宗教的斗争是一个长期的过程D.科学最终将消灭宗教神学4.下列学术观点与科学家相匹配的是①“人的结构和其他动物一样,尤其和猿更接近”②“外力并不是维持运动状态的原因,只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③“辐射像物质一样,是由具有能量的基本单位量子来实现的”④“一切物体皆有引力,而且与各自所含的质量成正比”A.①达尔文②爱因斯坦③普朗克④牛顿B.①达尔文②伽利略③普朗克④牛顿C.①拉马克②牛顿③爱因斯坦④伽利略D.①拉马克②牛顿③普朗克④爱因斯坦5.早在1962年时,美国的卡逊(R.Carson)出版了《静寂的春天》(ScientSpring)一书,书中的标题有“不必要的大破坏”“再也没有鸟儿叫了”“死亡的河流”“自天而降的灾难”等。可是只不过二十来年,书中的警告已一一出现在我们身边,历史以充分的理由再次证明()A.科技是一把“双刃剑”B.耸人听闻,杞人忧天C.靠科技人类能克服它D.环境问题始于美国6.作为20世纪初物理学界的年纪最大明星,它的悄然诞生说明世界不再是“连续的”。玻尔研究者戈革做了有趣的解释:“原子‘吃’辐射,它不是像吃牛奶那样地吃,而是像吃米粒那样地吃,每个饭粒就是食物的最小单位……”这个“年纪最大明星”是()A、自由落体定律B、经典力学C、量子论D、相对论7.文艺复兴以后,面向现实世界、重视实践的风气促进了近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学、物理学、生物学、化学等众多学科领域,取得了很多划时代的成果。下列成果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牛顿创立经典力学体系②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③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④瓦特改良蒸汽机成功A.①④③②B.①④②③C.③②④①D.②③④①第3页,总14页…………○…………外…………○…………装…………○…………订…………○…………线…………○…………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内…………○…………装…………○…………订…………○…………线…………○…………8.近代科技的产生、发展离不开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的影响。下列关于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工业革命的兴起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B.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为人类社会核能的开发提供了依据C.19世纪30年代物理学的发展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D.19世纪末20世纪初物理学的新成就加速了二战的结束9.有人说,17世纪牛顿把“造物主”从无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19世纪,达尔文把“造物主”从有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牛顿力学体系把天上和地上的物体运动概括在一个理论中B.达尔文进化论是对生物学的一次伟大综合C.牛顿和达尔文的成就分别在不同领域给神学以致命打击D.科学以其威力迅速战胜神学是必然的10.19世纪,西方宗教信仰的虔诚度降低。与这一趋势形成无关的科学家是A.牛顿B.达尔文C.爱因斯坦D.伽利略11.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1857年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气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子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电气时代进入电子时代,由此证明()A.科技革命是摆脱社会危机的根本出路B.经济危机的爆发是科技发展的强大动力C.科学技术是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标志D.科技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12.飞机,自从它诞生之日起,便受到世人的高度重视。这种全新的交通工具,在当时采用的先进科技成果有()①蒸汽机的改进②内燃机的发明③炼钢技术的突破④石油的广泛运用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①②③④1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19世纪的三大科学发现()A.细胞学说B.生物进化论C.能量守恒定律D.电磁感应现象答案第4页,总14页14.1916年,一位学者说:“晚清思想文化史的进程展示了一种特殊的现象:先进思想家从西方引进,并以微弱的资产阶级经济关系和职能集团为依托的民主、自由、平等的现代化观念与信息,像油浮在水面上一样漂浮在广阔的乡土文化带的上空。……”这则材料实质A.批判近代洋务派的中体西用B.反对宣传西方启蒙思想家的理念C.指出宣传西方启蒙思想的缺陷D.提倡马克思主义15.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社会各阶层不断探索救亡之路。下列选项中各阶层的主张对应正确的是()A.农民阶级——“扶清灭洋”,“师夷长技以自强”B.地主阶级抵抗派——“师夷长技以制夷”,“变法自强”C.维新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创立民国”D.资产阶级革命派——“振兴中华”,“平均地权”16.在近代西学东渐的历程中,中国的政治思想在学习西方时经历了下列演变A.英日式一美法式一俄国式B.英日式—俄国式—美法式C.美法式一英日式—俄国式D.俄国式一美法式一英日式17.日本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按此推理,近代中国近代化进程应走的道路是()A.政治革命—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B.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政治革命C.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政治革命D.新文化运动—政治革命—洋务运动18.魏源在19世纪50年代写到,西方人讲礼貌、正直、有知识,根本不应该称之为“夷”。19世纪四五十年代的许多著作把西方人称“夷”,但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这些著作再版时都改作“洋”了。该变化反映了()A.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B.中国人由仇视西方到崇拜西方C.由中国中心到西方中心的变化D.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到和解19.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社会各阶层不断探索国家出路。下列选项中,都由资产阶级倡导的是A.“师夷长技以制夷”“变法自强”“拥护共和万岁”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打倒孔家店”“为人民服务”C.“扶清灭洋”“实业救国”“提倡新文学,打倒旧文学”第5页,总14页…………○…………外…………○…………装…………○…………订…………○…………线…………○…………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内…………○…………装…………○…………订…………○…………线…………○…………D.“习兵战不如习商战”“平均地权”“要拥护德先生和赛先生”20.中国近代思想主要经历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君主立宪”、“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以及“马克思主义”的演进历程。这些思想的共同主题是:A.发展资本主义B.反抗外来侵略C.救亡图存D.反对专制统治21.中国近代史中经常提到“近代化”一词。从生产力的角度来说,是指采用机器生产;从政治方面来说,是要求建立民主政治;从思想文化来说,是主张民主与科学。从这一观点出发,下列言论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有①“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②“凡君主专制、立宪和民主三法,必当一一循序行之,若紊其序,则必打乱……然则必欲予民权自由,何必定出于革命乎?”③“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钻。哪怕皇上服了外,不杀洋人誓不完。”④“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也。”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22.一位同学在查阅史料时发现有如下表述:“思想界大飓风”,“欢呼三贼罢官”,“国旗为五色,民众笑开颜”,“打倒列强,除军阀”。以下相对应的历史事件正确的是()A.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辛亥革命、抗日战争B.戊戌变法、五四运动、辛亥革命、第一次国共合作、C.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国共对峙、国共合作D.戊戌变法、五四运动、国共合作、战略转折23.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的轨迹正确的是:()A.器物-制度-思想B.思想--器物-制度C.器物-思想-制度D.制度-器物-思想24.鲁迅先生说:“中国社会上的状态,简直是将几十世纪缩在一时:自油松片以至电灯,自独轮车以至飞机,自镖枪以至机关炮……都摩肩挨背的存在。”鲁迅先生的话未能反映的()A.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受到西方舶来工业文明的影响B.中国近代文化的多层性C.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渐进性答案第6页,总14页D.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多样性.25.在“西学东渐”过程中出现的下列思潮,在中国产生较大影响的先后顺序是()①民主与科学②“中体西用”③君主立宪④马克思主义A.②①③④B.②①④③C.②③①④D.④③①②26.鲁迅先生曾说:“可惜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以下“鞭子”与“动弹”的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A.鸦片战争——开眼看世界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传播民主与科学的思想D.甲午中日战争—~维新变法,救亡图存27.近代中国仁人志士从学造西方器物、仿行西方政治制度到提倡思想解放,不断探求强国之路,与之同时近代西学地位不断提高,而以儒学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中学地位不断下降。造成“西学”与“中学”地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伴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西学”涌人中国B.社会发展的需要决定“中学”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C.中国社会的巨变和社会逐步转型的需要D.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认识水平不断提高28.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打算通过移植西方的机械制造来保护中国文明。在这一点上,中国的领导者这时已准备超越纯军事范畴,广泛地将铁路、轮船航线、机械工厂和应用科学包括在内。用当时一位改革者的话来说,“中国应获得西方在武器和机械方面的优势,但仍保持中国的儒家道德至尊地位。”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这一“自治”运动注定要失败,因为它所基于的基本设想是荒谬的。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其荒谬是因为A.工具方面的西方化必然导致思想和制度上的西方化B.儒家的至尊地位是不可动摇的C.西方文明与儒家文明处于根本对立,双方无法兼容D.中国的西方化不彻底,无法真正推动中国进步29.洋务思潮、维新思潮和共和思潮的兴衰反映了近代前期的历史主流。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前期历史主流的表述,最为确切的是第7页,总14页…………○…………外…………○…………装…
本文标题:高一月考卷历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020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