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一节降水工程本工程地下水位埋深2.0m~8.2m,土方开挖深度+0以下-16.55米,局部达到达到-18.9m,因此需要考虑降水施工。1、降水井施工工艺1.1设计说明根据本工程基础深度、水文地质条件、日降水量和我们在地区类似工程中的降水经验,大口管井采用潜水泵抽水,通过四周的排水管,进入地面排水系统。降水井在基坑上沿均匀布置,设置Φ150排水管,水力坡度3‰,通过设在干管排水口处的沉淀池(用砖砌筑,或用钢板焊制)沉淀后,清水再排入市政雨水口。井的结构:设计井径为700mm,降水井井底进入开挖深度以下6m,内径为400mm,外径为500mm,滤管位于地面以下2m,采用无砂水泥管,下设1m沉砂管。该型式深井在水量较大时用普通潜水泵方式抽水;在水量较小时辅以真空泵抽水,可以确保将水位降低。降水深度控制在基坑底面以下1m。2134561.封井粘土;2.出水管;3.无砂滤水管4.潜水泵;5.滤料;6.沉砂管;7.软管(接真空泵)8.井盖;9.水泥实管上部2m填粘土球7真空泵8槽底标高以下6m9降水井结构示意图1.2施工工艺流程1.3降水井(观察井)施工要点序号施工工艺施工要点施工实例1放线定位根据降水井设计间距,开始对井位进行放线,放线采用十字定位法。定位后对井位进行探孔,由于地面杂填土无法用钻机成孔,因此采用人工开挖,直至遇到下层粉土层,井口埋设护筒。2挖泥浆坑井位边挖设泥浆池,泥浆池尺寸约为6m×6m×0.5m,周围泥浆池选位时顾及多井使用,减小对现场环境污染。井口与泥浆池之间人工挖回流水沟。3钻机成孔采用循环钻机成孔,自造浆护壁,成井由地面开始施工,井深达25米。成孔直径ф700mm,成井垂直度偏差控制小于1%。施工时注意对泥浆的保护,不能流入基坑内。需要时泥浆内加入膨润土。4下井管成孔后立即下井管,管井采用水泥无砂管,用竹片夹牢,并用8号铁丝绑紧,防止弯曲或脱落。下井时先用钢丝绳绕过井底的堵头垫块将无砂管吊起,慢慢顺入井中。井管要垂直居中。井管口外露出地表约50cm。放线定井位挖泥浆沟(坑)井机就位成孔下井管填滤料封井洗井安装排水管装泵抽水5填滤料填滤料要从井孔四周由孔底向上均匀回填,防止将井孔挤偏。距孔口2m处,上部用粘土封填。盖板采用钢盖板。6洗井洗井采用空压机气举法,从井底逐节,逐层吹洗,将井底泥砂吹净,洗出清水为止。7安排水管、装泵潜水泵用钢丝绳吊在井内,距井底1m。管井水泵分别连接与出水口径相匹配的橡胶管,与地面排水管相连。抽出水从支管流入坑边总管,经沉砂池沉淀后排入市政雨水管道。降水完成后需要进行封井,封井采用碎石料填至孔口,孔口约60cm范围内用水泥砂浆填实。2、降水管理及与主体施工的配合2.1降水施工日常管理(1)在开始降水运行之前,进行抽水试验,以保证抽水系统完好。(2)抽水间隙由短至长,对于出水量较大的井每天抽水频率相应要多;(3)开挖阶段的降雨积水应及时抽干;(4)及时维修和更换抽水机,保证抽水的连续性;(5)降水运行过程中应切实做好水量记录,对停抽的井应测量水位,及时分析整理资料,绘制各种必要图表,以指导和调整降水施工。(6)保持1~2名降水情况的监测人员,按照有关规范和合同要求,定期观测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并做出书面记录,在必要的情况下缩短观测地下水位间隔时间。(7)根据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并在必要时,增减降水强度,保证地下水位不影响土方及基坑支护施工。(8)按照监理或业主的要求结束降水工作。(9)收集、整理和提交书面降水资料和正式报告。(10)基坑内降水井施工应在支护桩完成后进行,将其井位布置在支护桩后,避免锚杆施工时将降水井穿透。
本文标题:降水方案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021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