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市政工程 > 连岛城市设计规划-UD302
•土地优化原则——区分连岛内拆迁和保留的渔村,综合考虑拆迁安置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使土地集约利用,达到土地价值的最大化。•市场导向原则——充分挖掘连岛的历史文化和自然生态资源,以省内和国内旅游发展为导向,从城市战略的角度选择开发项目,创造区域品牌。•生态优先原则——严格控制城市和旅游功能的开发对连岛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并积极利用现有资源营造良好的景观体系和城市风貌。•文化传承原则——积极保护和利用连岛内原生态的渔村文化、镇海寺的宗教历史文化等,作为连岛旅游开发的重要吸引点,同时构建具有地域特色的城市风貌。空间形态与项目指引功能布局原则构建两带三区●滨海休闲带位于连岛南海岸的中间地带,西大堤入口处的东侧。包括以下功能:运动休闲养生休闲商业休闲酒店式公寓综合服务●渔家风情游乐区连岛西端的西连岛处;●渔村文化度假区连岛东端的东连岛处;●宗教文化度假区水岛和镇海寺周边;●滨海生态旅游带连岛北海岸,包括:苏马湾风景区大沙湾海滨游乐区空间形态与项目指引规划结构分析1、渔村风情区:保留西连岛的西端的部分渔村,对其环境进行改造和提升,开发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渔村风情区;2、生态人居区:在西连岛南侧开发中高密度的现代居住社区,作为连岛渔民的安置基地;4、游艇俱乐部:改造西连岛南部的渔村,作为游艇俱乐部的码头和训练基地;5、海上运动区:依托现状的水上训练基地,在西大堤至连岛的入口处建设海上运动培训基地;6、观光游憩区:山谷中间地区的镇海寺是连岛重要的宗教文化资源,依山望海,环境秀丽,可发展为宗教文化观光为主的旅游区;7、主题酒店:在西大堤入口处开发以中国传统文学故事《镜花缘》为主题的五星级酒店;功能布局分析空间形态与项目指引3、滨海度假区:连岛北部和西部结合自然条件,开发以滨海度假、沙滩娱乐等不同内容的滨海度假区;8、综合服务区:在连岛南海岸的中心地段,通过填海拓展建设用地,开发以城市公共设施、基础设施、旅游服务设施等为主的综合服务功能;空间形态与项目指引渔村民俗体验——保留西连岛部分渔村,开发以民俗体验为主题的旅游功能;水上运动——充分利用连岛现有的水上训练基地,将其市场化和大众化,开发以水上运动培训和体验为主题的旅游功能;旅游接待——开发有文化意义和主题的高档酒店、宾馆,在为游客提供住宿和接待的服务功能外,其本身也成为连岛旅游的景点之一;宗教文化观光——以镇海寺为基础,开发宗教文化观光旅游;滨海旅游度假——充分利用连岛东部的大量自然岸线和沙滩等资源,开发滨海度假为主题的旅游功能;综合服务——在南海岸的中间地段,建设连岛的旅游服务中心,提供各种文化、商业服务设施;旅游功能分区机动车旅游线路环岛机动车道——由东部机动车环道和西部机动车环道两个环形道路组成。步行旅游线路滨海休闲栈道——北部滨海的岸线主要是礁石、沙滩和山林,几乎没有人工建设和开发,自然景观环境良好,沿海修建步行为主的休闲栈道。山体休闲步道——以镇海寺为核心组织联系苏马湾、东连岛和综合服务区等各个功能组团的山体休闲步道;滨海休闲步道——在两个环状的机动车道之间,从综合服务区到海滨浴场之间形成一条滨海休闲步道。空间形态与项目指引旅游线路规划根据连岛滨海岸线的自然特征和规划功能布局,将岸线分为三种类型:滨海自然岸线——主要集中在北部自然景观较好的区域;游艇码头岸线——位于西北部游艇俱乐部功能区;城市活动岸线——集中在城市开发量集中的南岸。岸线规划设计空间形态与项目指引空间形态与项目指引自然岸线意向生活岸线意向空间形态与项目指引空间形态与项目指引建筑风貌分区由于各个城市功能区所承担的城市职能不同,对城市形象和城市景观有不同的要求,连岛的城市建设控制可以根据功能和形象要求分为四大风貌区:原生态渔村建筑风貌区——位于连岛西部,保留部分的现状渔村,新开发的居住社区也应在建筑形式上与原渔村的建筑形式协调和统一。现代建筑风貌区——位于连岛南海岸的中间位置,通过填海拓展城市用地,建设连岛的城市公共中心和旅游综合服务中心,这部分建筑以现代建筑为主,通过钢和玻璃等建筑材料,创造大型的建筑体量和开放式的城市空间,展现现代城市的风貌。空间形态与项目指引建筑风貌分区中国传统建筑风貌区——位于连岛西部从水岛-镇海寺-苏马湾的一条纵向的轴线上,该区域以镇海寺为核心,为了协调盖区域内的城市形象,营造具有整体性的功能区域,该区域的建筑特色也以中国传统的建筑风貌为主。建筑风貌分区空间形态与项目指引现代生态别墅区——位于连岛东部滨海地区,该处的东连岛的居民搬迁后,将其规划为以滨海度假功能为主的旅游区,因此,其建筑也以低层低密度建筑为主,注重建筑与环境的融合和协调。空间形态与项目指引建筑风貌分区空间形态与项目指引景观意向分析空间形态与项目指引景观意向分析滨海景观廊道——在东、西连岛交界处,利用比较平缓的地势,创造由滨海都市景观——海滨浴场的滨海景观廊道;山海景观廊道——在西连岛两座山峰的山谷处,由水岛——镇海寺——苏马湾,山景与水景交织的山海景观廊道;生态养护区——连岛实际上由三座小山构成,这三座小山实际上也是连岛植被、生物集中的地方,是连岛的景观和环境中心,规划中将其作为生态养护区。城市景观规划的目的是创造优美和谐的具有整体性的城市景观环境,具体来说,连岛的景观控制包括两条景观廊到,入口门户、生态养护区、至高点和标志性建筑的控制:门户——西大堤与连岛环岛路的相交处,是一个交通集散广场,也是连岛路域交通的重要门户,设置雕塑营造良好的入口形象。至高点——三座山峰形成了连岛起伏跌宕的自然天际线的至高点。标志性建筑——连岛的城市建设主要集中在西南部的海岸,规划三处标志性建筑分别位于连岛的最西端、西大堤的入口处和城市综合服务中心。开发强度的控制除了考虑城市功能外,同时考虑与自然山体和水体的景观协调,分为三个等级:高强度开发区——允许小高层建筑的开发,容积率控制在1.5左右,建筑高度控制在36米以下;中强度开发区——多层建筑的开发为主,容积率控制在0.8左右,建筑高度控制在15米左右;低强度开发区——低层建筑的开发为主,容积率控制在0.6左右,建筑高度控制在10米以下;开发强度控制空间形态与项目指引城市设计总平面空间形态与项目指引西连岛(渔家风情)空间形态与项目指引核心项目:渔家风貌区观海餐厅海鲜美食街渔家风情文化馆渔村文化广场游艇俱乐部游艇码头游艇培训中心高档度假别墅西连岛渔家风情板块位于连岛西北端,原东连岛村所在位置。规划本区域以原生态的渔村生活为母本,完善其公共服务及旅游配套设施,将其打造成为特色渔家风情区。总平面西连岛(渔家风情)空间形态与项目指引主题定位:连岛新丝路游艇俱乐部市场基础:世界平均每171人拥有一条游艇,挪威、新西兰等国家,拥有游艇比率高达8∶1,美国为14∶1,目前国内游艇俱乐部约有20家,远远满足不了市场发展的需求。核心目标市场:商务市场、高端度假市场核心项目阐释:游艇码头:泊位数200个。俱乐部会所:会所内设有游艇文化长廊、游艇模型展厅、小型会议室、酒吧、咖啡厅、网球场等。游艇驾驶培训学校:可同时进行50人游艇驾驶培训的基地游艇分时度假别墅:采用分时度假的经营形式为俱乐部会员提供高档的住宿服务。核心项目策划主题定位:连岛渔歌唱晚风情区资源条件:渔村建筑形态和渔村生态比较丰富的区域。市场基础:随着人们反朴归真的心理愿望的增强,融原生态渔文化体验、渔村风情大型表演、海岛美食体验于一身的生态渔村对中高端客源将构成极强的吸引力。嵊泗列岛和宁波石浦港畔的成功运作更是充分地展示了生态渔村开发的市场基础核心项目阐释:渔文化体验区:整个体验区以“当一天渔民、住一天渔村、游一回连岛”为设计理念,内有演绎渔民生活的织网、造船、出海、归来、欢庆等场景,以及集中展示海洋文化和渔民俗文化的生态渔业博物馆、渔村野营帐篷区等。渔村风情表演区:设计一台具有完整主题的大型渔村风情表演秀,打造一顿以互动体验为特征的体验大餐,持续时间约2小时。海鲜美食街:自助式烧烤区、海鲜大排挡渔村住宅、家庭旅馆、青年旅社空间形态与项目指引西连岛(渔家风情)核心项目策划功能结构西连岛(渔家风情)空间形态与项目指引渔家乐体验区:保留原生态渔村生活及建筑肌理,设置渔家码头,满足当一天渔民,住一天渔村愿望。渔村风情综合服务区:设置海鲜美食街、渔村风情文化馆、游船码头等公共服务及旅游配套设施,发掘渔家乐文化主体,完善旅游及公共配套服务功能。动迁居住区:满足东西连岛部分原住民动迁回迁用地。度假别墅区:依山面海,设置高档低密度度假别墅。游艇综合服务区:含游艇码头、游艇俱乐部、游艇培训中心、游艇码头餐厅、宾馆、会议中心、游艇分时度假别墅等。公园休闲区:交通分析西连岛(渔家风情)空间形态与项目指引车行道:含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采用半环型和自由曲线型相结合的道路组织模式,原西连岛主干道经过整合改造后,将其打造成为一条极具特色的综合性景观大道。人行步道:沿海滨、公共活动区及山体公园组织人行步道,满足人们亲水亲绿及公共活动的心理需求。水上巴士:本区域共有游艇码头、渔船码头及游船等三个码头,可分别设置水上巴士停靠点,组织水上交通。广场空间:在交通节点及公共活动聚集处设置广场空间,满足交通、泊车或公共活动需要。西连岛(渔家风情)空间形态与项目指引空间景观本区域西面以景观大道为特色形成优美的港湾风情,东部以游艇俱乐部为中心,形成静谧的私家度假氛围。西连岛(渔家风情)空间形态与项目指引空间意象西连岛(渔家风情)空间形态与项目指引形态框架西连岛(渔家风情)空间形态与项目指引建筑意象本区域以展现渔村风情为主,其中渔村风貌区还原原生态渔村风貌,采用小尺度,坡屋顶的渔家住宅建筑风格,其他地块住宅及公建应与此协调,形成协调的建筑风格及亲切的建筑空间。入岛门户(连岛初览)总平面空间形态与项目指引连岛入口区位于连岛西端,是入岛的唯一门户,可顺畅地到达岛内各重要景区。以宽阔的入口广场为中心,设施完善地服务区为背景,形成入岛的交通集散中心。南面沿海岸线为入岛第一印象区,设置以“镜花缘”为主题的风景园林和星级酒店,打造一个特色鲜明,令人耳目一新地入口形象区。核心项目:入口中心广场镜花缘园林区海鲜美镜花缘度假酒店海上运动培训中心“镜花缘”五星级酒店是在一个具有江南园林风格的主题酒店,主要项目包括一座五星级酒店和一座镜花缘园林公园主题定位:连岛之星酒店——连云港第一家五星级主题园林酒店核心项目:五星级酒店:有400间客房,集办公、会议、住宿、饮食、娱乐、健身为一体的酒店,是连云港娱乐、办公及进行商务活动的首选。《镜花缘》园林公园:根据镜花缘小说中情景和地名名称,分别建立有小蓬莱城、镜花山岭,水月村白玉牌楼以及泣红亭,以及一座1000平米的镜花水月湖。形成典型的具有“亭、台、楼、阁”的东方风情园林景观。空间形态与项目指引核心项目策划入岛门户(连岛初览)功能结构空间形态与项目指引入岛门户(连岛初览)本区域分为入口中心广场区、镜花缘园林区、镜花缘度假酒店、海上运动培训中心等几个区域。入口中心广场区:在连岛入口处设置中心广场,视野开阔,交通便利,形成整个连岛的旅游集散中心。镜花缘园林区:入口南侧岸线填海改造,设置镜花缘园林,园内亭台掩映、曲岸树影,形成典型的东方风情园林景观。镜花缘度假酒店:独立岛屿形成四面环海的空间氛围,以独特的建筑建筑、宜人的滨海景观,打造出典雅的主题度假酒店。海上运动培训中心:对原有海上培训中心进行整合,使景观与功能更加丰富,成为集培训、运动、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水上运动中心。入岛门户(连岛初览)道路交通主干道:以入口环道为中心,方便连接岛内各重要旅游景点。次干道:通向山坡及岛屿设置次干道,合理组织区内的交通联系。人行步道:以镜花缘园林为起点,沿海滨组织人行步道,满足人们亲水亲绿及公共活动的心理需求。广场空间:在交通节点及公共活动聚集处设置广场空间,满足交通、泊车或公共活动需要。空间形态与项目指引空间景观空间形态与项目指引入岛门户(连岛初览)充分利用西大堤与连岛交汇点的平坦地势,形成入口区的开放空间,并以此为中心向外拓展,把景观向各风景区引导。结合滨海岸线,形成滨海风景带,满足游人
本文标题:连岛城市设计规划-UD30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029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