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陕西省延川县第二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蝉》和《贝壳》导学案
1《蝉》和《贝壳》科目语文课题编号设计审核督查课时1学习目标1、品读,欣赏课文,感受课文委婉轻柔、自然流畅的风格。2、了解先抑后扬和以事喻理的写作方法。3、体悟生命的意义,引导积极,认真对待生命的态度。学法指导:反复朗读、品味语言,认真品读,感受短文蕴含的哲理,培养正确对待生命的态度。知识链接作者简介:小思,1939年生,本名卢玮銮,祖籍广东番禺。1979年起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作品有《路上谈》《承教小记》《不迁》《彤云笺》等。席慕蓉,台湾画家、作家,祖籍内蒙古,1943年生于重庆,后随父母由香港迁至台湾。1981年,诗集《七里香》由台湾大地出版社出版,深得读者喜爱。生命、时光、乡愁是她作品的内在主题,主要作品有诗集《七里香》《无怨的青春》、散文集《有一首歌》《成长的痕迹》《生命的滋味》《三弦》《同心集》《写给幸福》等。自主学习感知文意查字典,给黑体字注音并解释词语收敛()聒聒()宽恕()卑()微一丝不苟()2、播放mp3朗读并且朗读指导,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蝉》和《贝壳》,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把你认为重点的句子画下来,反复朗读。深入阅读《蝉》,合作探究问题。1、作者写蝉,用了先抑后扬的手法。作者是怎样抑的?又是怎样扬的?这样写对表现蝉有什么作用?2、课文里有一句话,是全文的文眼,请找出来抄在下面,认真思考说说蝉的生命意义是什么?▲3、“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想起秋风颜色”,我们一般说听见秋风的声音,但作者用了“秋风颜色”,巧妙地把听觉感受变成视觉感受,很有新意,那么“秋风颜色”是怎样的?作者为什么就能宽恕“那烦人的聒聒”呢?深入阅读《贝壳》,合作探究问题1、作者为什么说贝壳“实在是一件艺术品”是“宝贝”?并由此作者想到了什么?22、作者看到这美丽的贝壳感悟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3、父亲结尾的一句“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啊!”中“固执”“简单”是什么意思?课外延伸启迪人生4、对比阅读《蝉》《贝壳》这两篇文章,说说蝉和贝让我们感受到怎样的生命的意义,给你什么启示?达标检测1、以“生命”开头,仿写两个句子。生命是辽阔的大海,蕴蓄着不尽的情思;生命是深邃的湖泊,孕育着无限的希望;生命是,;生命是,。2、课外搜集两句关于热爱生命、对生命执著追求的名言警句3、阅读下列短文,思考后面的问题。春天到了,屋后的小溪突然活泼起来,整夜听着她欢快的脚步声一路跳跃。初搬到山上时,正值严冬,又是风又是雨的。我只好蛰伏在我的小屋里。透过大大的玻璃窗,看云天夕阳的变化,山间晓雾的弥漫;除此之外,就是这条小溪终日为寂寂深山加添一些生动的音符。我一直没见过小溪的模样,但我和她却是那样熟识。深沉的夜里,当我读累了,写疲了时,我就放下书,搁下笔,静静聆听小溪以她独特的“溪语”诉说着大地的心声。屋外寒风凛冽,冷雨敲窗,小溪的脚步也是迟缓沉重的,是她也难耐这冬日的冷寂?她可曾看到我窗口透出的一荧灯光,体会3些许我关怀的心意?略少时候,我俩是深相契连的。天气渐渐暖和,小溪的步子也开始变得轻快流畅。想来,他一路穿过青山,行过原野,蓦然发现溪边的小花结了苞,小草冒了芽,初生的小蜗牛怯怯地探出了触角,大地一片青葱,万物欣欣向荣,便不由得一阵惊讶,一阵欢喜,忙不迭地要将这好消息带给大家,听听,这小溪正以多么愉悦的声音告诉你一个亘古弥新的故事:春回大地。什么时候,挑个风和日丽的好日子,我也下到小溪,探访我这位神交已久的老朋友,小溪不知将以怎样的欢乐迎接我哩!1、“这条小溪终日为寂寂深山加添一些生动的音符”,句中“生动音符”指的是什么?2、小溪的脚步“迟缓沉重”是指小溪的什么状态?“轻快流畅”又是指小溪的什么状态?3、“忙不迭地要将这好消息带给大家”中的“好消息”指的是什么?4、作者在本文里主要是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把小溪写得活灵活现的?
本文标题:陕西省延川县第二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蝉》和《贝壳》导学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035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