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高一物理期末测试题(高三用)
图1BA图289团中学2012-2013第二学期高三物理第二次月考试卷班级、学号、姓名时间:100分钟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1.下面关于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力的作用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B.力的作用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物体在受到力作用的同时一定会对其它物体施力D.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一定会发生转动2.关于运动的合成和分解,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A.合运动的速度大小等于分运动的速度大小之和B.物体的两个分运动若是直线运动,则它的合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C.合运动和分运动具有同时性D.若合运动是曲线运动,则其分运动中至少有一个是曲线运动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可能很大而加速度不可能为零B.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可能为零而加速度可能不为零C.在初速度为正、加速度为负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不可能增大D.初速度为正、加速度为正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当加速度减小时,它的速度也减小4.如图1所示,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物体B向右缓缓运动中,A物体匀速上升。地面对B物体的支持力、摩擦力和绳对B物体的拉力分别用FN、Ff和T表示,那么运动过程中FN、Ff和T的变化情况是()A.FN、Ff和T都增大B.FN、Ff增大,T不变C.FN、Ff和T都减小D.FN增大,Ff减小,T不变5.如图2,在光滑水平面上放着紧靠在一起的AB两物体,B的质量是A的2倍,B受到向右的恒力FB=2N,A受到的水平力FA=(9-2t)N。从t=0开始计时,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A物体在3秒末时刻的加速度是初始时刻的5/11倍B.t>4秒后,B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t=4.5秒时,A物体的速度为零D.t>4.5秒后,AB的加速度方向相反6.一物体以初速度v由地面竖直向上抛出。如果物体运动时受到空气阻力大小不变,图3中图6x1x2能基本反映出它的速度变化和时间关系的是()7.如图4所示,物体B放在物体A上,A、B的上下表面均与斜面平行,当两者以相同的初速度靠惯性沿光滑固定斜面C向上做匀减速运动时()A.A受到B的摩擦力沿斜面方向向上B.A受到B的摩擦力沿斜面方向向下C.A、B之间的摩擦力为零D.A、B之间是否存在摩擦力取决于A、B表面的性质8.玻璃生产线上,宽8m的成型玻璃板以3m/s的速度连续不断地向前行进在切割工序处,金钢钻割刀速度为5m/s,割下的玻璃板都成规定尺寸的矩形。金刚钻割刀切割完一块后,立即复位,紧接着切割第二块。复位时间忽略不计,则()①切割一次时间为1.6S②金钢钻割刀应沿垂直玻璃板运动方向进行切割③切割一次时间为2S④切割出的矩形玻璃板的尺寸规格都为8m×6mA.①③B.②③C.②③④D.③④10.一同学做“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只在纸上记下重锤线y方向,忘记在纸上记下斜槽末端位置,并只在坐标纸上描出如图6所示的曲线.现在我们在曲线上取A、B两点,用刻度尺分别量出它们到y的距离AA′=x1,BB′=x2,以及AB的竖直距离h,从而求出小球抛出时的初速度v0为()A.hgxx2/)(2122B.hgxx2/)(212C.hgxx2/212D.hgxx2/212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5分)11.质量为m1的木板上表面光滑而下表面粗糙,置于倾角为θ的斜面上恰能匀速下滑。下滑时,若在其上表面轻放一质量为m2的滑块时,则最初一段时间内木板的加速度大小为。12.两根轻质橡皮A和B共同系住一个小球,沿竖直方向固定,如图7。橡皮条A和B都比原来伸长,A的弹力是B的弹力的2.5倍,若将B剪断,则在剪断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大小是。13.质量均为m的两个梯形木块,紧挨着放在水平面上,梯形木块一AB图7形控制2图3vvvvtttt0000图8形控制2角为θ,如图8,现用水平力推它们一起向右运动,不计一切摩擦,为不使两木块之间发生相对滑动,推力F的大小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14.(2001年全国理综考试)如图9所示,在一粗糙水平面上有两个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木块1和2,中间用一原长为l、劲度系数为k的弹簧连接起来,木块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μ,现用一水平力向右拉木块2,当两木块一起匀速运动时,两木块之间的距离是。15.(2001年全国)如图10所示,一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斜面上某处,一小车拖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从斜面上滑下,如图11所示是打出的纸带的一段(1)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利用图11所给出的数据可求出小车下滑的加速度a=______(2)为了求出小车在下滑过程中所受的阻力,还需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测得的量及加速度a表示阻力的计算式为f=______三、计算题(共35分)16.(10分)如图12所示,木块重60N,放在倾角θ=37°的斜面上,用F=10N的水平力推木块,木块恰能沿斜面匀速下滑,求:(1)木块与斜面间的摩擦力大小;(2)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sin37°=0.6,cos37°=0.8)17.(10分)(1999年全国)为了安全,在公路上行驶的汽车之间应保持必要的距离.已知某高速公路的最高限速v=120km/h,假设前方车辆突然停止,后车司机从发现这一情况,经操纵刹车,到汽车开始减速所经历的时间(即反应时间)t=0.50s,刹车时汽车受到阻力的大小Ff为汽车重力的0.40倍.该高速公路上汽车间的距离s至少应为多少?(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图9形控制2图11图10图1218.(6分)一弹簧秤的秤盘质量M=1.5kg,盘内放一物体P,物体P的质量m=10.5kg,弹簧质量不计,其劲度系数为k=800N/m,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如图13所示.现给P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力F,使P从静止开始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已知在头0.2s内F是变力,在0.2s以后是恒力.求F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各是多少?(g=10m/s2)20.(9分)在某市区内,一辆小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速度vA向东行驶,一位观光旅客正由南向北从斑马线上横过马路。汽车司机发现前方有危险(游客正在D处),经0.7S作出反应,紧急刹车,但仍将正在步行到B处的游客撞伤,该汽车最终在C处停下,为了清晰了解事故现场,现以图示15为例:为了判断汽车司机是否超速行驶,警方派一警车(和汽车行驶条件相同)以法定最高速度vm=14.0m/s行驶在同一马路的同一地段,在肇事汽车的起始制动点A紧急刹车,经过14.0m后停下来。在事故现场测得AB=17.5m,BC=14.0m,BD=2.6m。问:(1)该肇事司机的初速度vA是多大?(2)游客横过马路的速度v人是多大?图15图13参考答案1.D2.C3.B4.B5.C6.B7.C8.D9.C10.C11.sin12gmm12.g3213.0<F≤2mgtan14.l+km1g15.(1)4.00m/s2(2)小车质量m、斜面上任意两点间距离l及这两点的高度差h;mglh-ma16.解:物体的受力情况如图,建立图示直角坐标系mgsinθ-Ff-Fcosθ=0①……(2分)FN-mgcosθ-Fsinθ=0②……(2分)由①得:Ff=mgsinθ-Fcosθ=60×0.6N-10×0.8N=28N由②得:FN=mgcosθ+Fsinθ=60×0.8N+10×0.6N=54N(1分)根据Ff=μFN得μ=NfFF=5428=0.52……(1分)17.解:在反应时间内,汽车做匀速运动,运动的距离s1=vt2分)设刹车时汽车的加速度的大小为a,汽车的质量为m,有Ff=ma1分)自刹车到停下,汽车运动的距离s2=av22……(1分)所求距离s=s1+s2……(1分)由以上各式得s=1.6×102m1分)18.解:依题意,0.2s后P离开了托盘,0.2s时托盘支持力恰为零,此时加速度为:a=(F大-mg)/m(式中F大为F的最大值)此时M的加速度也为a.a=(kx-Mg)/M所以kx=M(g+a)原来静止时,压缩量设为x0kx0=(m+M)g而x0-x=at2/2由③、④、⑤有:21)()(kagMkgMmat2即mg-Ma=0.02aka=mg/(M+0.02k)=6m/s2⑥代入①:Fmax=m(a+g)=10.5(6+10)N=168N即F最大值为168N.F为最小,对物体与秤盘这一整体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得F小+kx0-(m+M)g=(m+M)a④代入⑦有:Fmin=(m+M)a=72NF最小值为72N.19.解:(1)下底板传感器的示数等于轻弹簧的弹力F,金属块受力如图所示,上顶板的压力为N=6.0N,弹簧的弹力F=10.0N和重力mg,加速度为a,方向向下.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g+N-F=ma,求得金属块的质量m=0.5kg.(2分)上顶板传感器的示数是下底板传感器的示数的一半时,弹簧的弹力仍是F,上顶板的压力为F/2,设箱和金属块的加速度为a1,有mg+2F-F=ma1,解得a1=0,箱处于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2分)(2)当上顶板的压力恰好等于零时,mg-F=ma2,得加速度a2=-10m/s2,“-”号表示加速度方向向上。(2分)若箱和金属块竖直向上的加速度大于10m/s2,弹簧将被进一步压缩,金属块要离开上顶板,上顶板压力传感器的示数也为零.(1分)只要竖直向上的加速度大于或等于10m/s2,不论箱是向上加速或向下减速运动,上顶板压力传感的示数都为零.(1分)20.解:因为警车与肇事汽车的行驶条件完全相同,即二者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相同,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关系式vt2—v02=2as可得:以警车为研究对象:vm2=2as(2分)以肇事汽车为研究对象:va2=2asAC,联立解得:va=21m/s(1分)肇事汽车在B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B2=2asBC,得vB=14.0m/s(1分)肇事汽车通过AB所用的时间可由sAB=(vVa+vB)t1/2(2分)求得:t2=1s(1分)游横过马路时的速度大小为:v人=sBD/(t1+t2)=1.53m/s(式中的t1为反应时间)(1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选错或不选的不得分)1.关于曲线运动,下面叙述正确的是()A.曲线运动是一种变速运动B.变速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C.物体做曲线运动时,所受外力的合力可能与速度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D.物体做曲线运动时,所受外力的合力一定是变力2.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小车,通过定滑轮用绳子吊起一个物体,若小车和被吊的物体在同一时刻速度分别为v1和v2,绳子对物体的拉力为T,物体所受重力为G,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做匀速运动,且v1=v2B.物体做加速运动,且v2v1C.物体做加速运动,且TGD.物体做匀速运动,且T=G3.绳子的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拴一重物在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A.转速相同时,绳长的容易断B.周期相同时,绳短的容易断C.线速度大小相等时,绳短的容易断D.线速度大小相等时,绳长的容易断4.一个小球沿竖直固定的光滑圆形轨道的内侧做圆周运动,圆形轨道的半径为R,小球可看作质点,则关于小球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小球的线速度方向时刻在变化,但总在圆周切线方向上B.小球通过最高点的速度可以等于0C.小球线速度的大小总大于或等于错误!未找到引用源。D.小球转动一周的过程中,外力做功之和等于05.汽车甲和汽车乙质量相等,以相等的速率沿同一水平弯道做匀速圆周运动,甲车在乙车的外侧.两车沿半径方向受到的摩擦力分别为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小于B.等于C.大于D.和大小均与汽车速率无关6.“嫦娥一号奔月”中,卫星发射后通过自带的小型火箭多次变轨,进入地月转移轨道,最终被月球引力捕获,成为绕月卫星,并开展对月球的探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发射“嫦娥一号”的速度必须达到第三宇宙速度B.在绕月圆轨道上,卫星周期与卫星质量有关C.卫星受月球的引力与它到月球中心距离的平方成反比D.在绕月圆轨道上,卫星受地球的引力大于受月
本文标题:高一物理期末测试题(高三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040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