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透析患者的常见心理反应.
透析患者的常见心理反应熊梦琪血液透析是治疗急慢性肾衰竭的有效替代疗法之一。对于慢性肾衰竭需长期透析的患者,由于受疾病本身、透析并发症以及家庭、社会的影响,患者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其后果不仅导致引发免疫力下降、影响生活质量,更为严重的是引发透析并发症,从而增加治疗风险,因此做好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至关重要。慢性肾功能衰竭是一种不可逆的慢性疾病,而血液透析是目前行之有效的替代疗法,它的发展和普及使尿毒症病人的生存期大大延长。临床上将接受血液透析治疗3个月患者称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心理因素在致病和治病中已愈来愈彰显重要。心理反应恐惧焦虑心理:尿毒症患者需要长期透析,经济费用高,动静脉穿刺疼痛及透析反应等不适均使患者产生恐惧、焦虑的不良心理情绪。抑郁:抑郁心理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最常见的精神症状。临床特征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社交退缩;易激惹;失眠、食欲及体质量下降、口干、便秘,全身乏力不适等;健忘,自我评价过低;性欲减退等。自悲、失望心理:患者治疗初期,由于心理否认因素,总是满怀希望并期待透析后能有奇迹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部分生理功能丧失,出现并发症,再加上病程长、痛苦大、经济负担重、治疗效果不佳,患者易产生自悲与失望感。焦虑、痛苦的心理:随着透析次数的增加,长期的饮食控制,反复抽血,复查肾功能、血常规等,均可使患者身心痛苦,心理承受能力降低,焦虑、失望的心理交织在一起难以解脱,产生不配合治疗或放弃治疗的不良心理。悲观、厌世的心理:随着透析时间的延长,病情的进展,患者心理否认与期待心理减弱,开始面对现实,逐渐明白除换肾外透析是维持生命的最终治疗方法,而不是根治疾病的手段。加上透析期间的饮食控制和医疗费用的困扰,他们的社会活动、工作和家庭关系发生变化,觉得自己是家庭和社会的负担,有的发生人格改变、表现自我中心,对周围的事物、他人的言行及环境的变化等均很敏感,因此大发脾气,认为家庭对其照顾不周,不重视,产生悲观、厌世的不良心理。引发的因素疾病因素:患者一旦了解除肾移植外,透析是维持生命的最后治疗方法,它只能控制疾病的症状而不能根治疾病,故死亡的阴影始终笼罩着,患者往往产生绝望、恐惧的心理。社会与经济因素:患者因病被迫放弃正常工作,获得社会支持的机会减少,且对家庭所承担的责任明显减少。由于患者的病程长,长期血透高昂的医疗费用给患者和家庭带来沉重的压力,患者变得敏感多疑,家人的一声叹息,一个眼神都会使患者产生内疚感、认为自己是家庭和社会的累赘,对疾病治疗失去信心和勇气。躯体形象因素:长期透析患者多存在面色灰暗,身体水肿、皮肤干燥、脱屑多痒、色素沉着,头发脱落等外在形象改变,对患者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治疗因素:治疗中的反复动静脉穿刺,各种急性并发症和远期并发症的出现,透析时的孤独寂寞与无奈等,使患者感到痛苦、恐惧和绝望。护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首先,护理人员要加强自身心理素质和业务素质的培养,以健康良好的精神面貌、道德修养、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术服务患者,使其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其次,要转变服务观念,切实将“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落实到整个工作中,既要理解、关心体贴患者,又要尊重患者独立的人格,与其建立平等信任的人际关系。了解患者的需要,采取身心相结合的同步综合治疗措施,使患者建立对生活和复康的信心。掌握沟通的技巧:首先,要注意学会心倾听,当好听众,倾听其宣泄心中的不快,使其心理痛苦有渠道得以释放。其次,工作中要注意语言及非语言行为的影响,做到言行得体有分寸,多给予鼓励和肯定,对其做得不够甚至拒绝配合的方面,比如未能很好地控制体重、拒绝药物治疗等,要了解其原因,应避免使用责怪批评的语气,给予善意的劝导,促使患者明确其利害关系,并主动征求患者对治疗的看法,交流双方意图和需求,做到相互理解。健康教育:由于血透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以及血液透析相关知识的缺乏,护理人员应详细讲解血液透析的原理、方法、作用及新的技术进展,让其明白如果做到充分透析,能达到很高的生括质量,并鼓励患者回归社会,体现自我价值,增加自信心,保持健康的心态。同时应告诉患者治疗中的各种注意事项,如饮食的宜忌、体重的控制、内瘘的保护、药物辅助作用的重要性,并告知透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适及并发症,使其做到心中有数,从而消除紧张、恐惧心理。能正确面对自己的病情,对透析治疗有正确认识,能够面对现实,积极配合治疗,提高透析效果,改善生存质量,延长自己的生命。帮助患者克服不良情绪:因精神因素能影响维持性血透,患者的存活时间,需帮助患者克服不良情绪。以焦虑、恐惧心理为主,应予以委婉的语气,耐心地给予安慰,深入浅出地向患者说明道理,帮助克服不良心理;以绝望、悲观为主者,要耐心疏导帮助其正视现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激发其对生命的留恋和对家庭、社会、子女的责任感;以孤独、抑郁为主者,应热情关怀、主动交谈,使其认识到抑郁寡语只会加重病情,增加并发症。并教导患者学会自我心理疏导,克服消极心情,保持身心愉快,正确认识疾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注重穿刺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病人的痛苦,以热情的服务满足患者的需求,使其舒适,愉快轻松地完成每一次透析。加强社会支持:社会支持从性质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客观的、可见的支持,包括物质上的直接援助和社会网络、团体关系的存在和参与,后者是指稳定的婚姻或不稳定的社会联系如非正式团体、暂时性的社会交际等的大小和可获得程度,这类支持独立与个体的感受,是客观存在的现实。另一类是主观的、情感上的支持,指的是个体在社会中受尊重、被支持、理解的情感体验和满意程度,与个体的主观感受密切相关。护士应在患者与家属间起到桥梁作用,主动与患者家属进行交流,做好他们的工作,告之家庭支持的重要性。让患者家属给患者多一些耐心与宽容,多给予患者情感上的支持,使其充分享受到家的温暖,树立治疗信心,定期与患者单位、社区联系,建议给予精神和经济上的支持,帮助患者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注意观察患者情绪反应、严防自杀:特别值得重视的是部分自费患者一方面求生欲望强烈,另一方面受经济条件的限制要求延长透析间期、减少透析频率,一旦透析频率减少,病情则会加重,各种并发症随之出现,常表现出绝望的心理,甚至会出现自杀的念头。针对这类患者,护理人员应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以极度的耐心面对患者,告诉患者由病情加重、并发症所花费的治疗费用往往高出于正规透析的费用,良好的饮食控制能够减少并发症的产生,继而减少治疗费用。同时仔细观察患者的举动,对异常行为加以重视,严防自杀现象的发生。帮助病友间建立联系,通过相互交流、沟通,缓解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加强会诊联络:对心理问题较严重者,应请求心理和精神科专业人员的帮助。请心理医生对患者进行个别心理治疗。综上所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不仅包括患者本人与透析室医务人员、家属,还应包括心理与精神科等多学科人员的共同参加与配合。心理干预的重点是减轻治疗中的心理应激反应,解决病人依赖和独立的心理冲突,减轻或消除恐惧、焦虑与抑郁等不良情绪。使病人接受而不是回避所面临的不利情况,从而勇敢地面对现实,配合治疗,提高生活质量。谢谢聆听
本文标题:透析患者的常见心理反应.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058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