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道地药材资源(附插图).
道地药材资源(后附大量插图及道地产区名录)地道药材是中药材主要来源,深入了解地道药材,优化中药材资源分布,提高中药饮片质量,提升公司整体竞争力。第一节地道药材的形成与发展中医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具有几千年的历史。在中医药发展中,形成了对中药材的系统认识,其中中药材的地道性是中医发展过程辩证认识中药材质量的集中体现,是古代中医选用药材、评价药材质量的标准。中医药讲究中药材的地道性,地道药材是近代中药研究的重点和现代中药关注的热点。中药材地道性理论是中医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地道药材的概念与含义地道药材(也称为道地药材)是指经过长期中医实践证明,在特定环境和气候等诸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所形成的产地适宜、品种优良、产量高、炮制考究、疗效突出、带有地域性特点的药材。地道药材的概念各有其描述,但其核心的要素包括四个方面:1.是指中医的实践检验,经过长期的中医用药的检验并得到肯定的优质药材。2.是指特定产地出产,也就是特定的生态气候环境条件生长或生产的,离开其适宜的生态气候环境生产出的药材质量会发生改变。3.是指质量优良,即经过中医用药检验,其疗效好、质量稳定,而不是指单一化学成分含量的高低。4.地道药材是指药材品质的概念,具有成熟的生产加工技术,形成一定特色的经济、文化氛围,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二、地道药材的形成原因地道药材的形成主要是优质品种遗传特性、特定的生态环境、成熟的栽培与加工技术、中医实践等综合作用的结果。1、优质的品种遗传特性是形成地道药材的内因地道药材的质量是不同产地同一药材的不同表现,这种表现的差异正同进化生物学中的变异,这种变异主要是由自身的遗传基因型所决定的。基源差异不同而名称一样的药材,有的来源于不同种的生物体,甚至是不同的科属,即使亲缘关系再近,在不同种的生物体内产生的化学成分含量也不可能一致。如黄柏,其来源有两种:一种是黄檗的干燥树皮;另一种是黄皮树的干燥树皮。来源于黄檗的黄柏药材,小檗碱含量常在0.6~2.5%之间,而来源于黄皮树的黄柏药材,小檗碱含量常在4~8%之间。同为伞形科藁本属植物川芎的不同品种的藁本内脂含量有显著差异。2、特定的生态环境是地道药材形成的重要条件我国地域广阔,气候变化多样,地形结构复杂,加之因植物发生的历史因素,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中药材资源种类。不同地域的地形、土壤、水分、气温和光照等诸方面不同的生态环境,造就了不同产区地道药材,如中医药上通常按产地方位分的川药类、广药类、云药类、贵药类、怀药类、淅药类、关药类、北药类、西药类、南药类等。药材分布的生态环境不同,其外部形态、内部结构以及生理生化成分都不相同,不少药材的产地不同其疗效有明显差异。气候条件影响中药材的生长发育和成分积累。从生物学角度来看,地道药材是物种受特定生境的影响,在长期生态适应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稳定的遗传性质量特征的个体群类型。早在19世纪就发现生长在寒冷气候条件下的乌头无毒,而生长在气温较高的气候条件下有毒。不同的气候生态型,由于温度、光、湿度等气候因子的对比关系不同,使植物的生长发育、开花、休眠以及其他器官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都发生深刻的变化,致使中药材品质产生差异。每种生态型都有合成一定化学成分的特性,同种中草药因生态型的不同,其化学成分的组成和含量也常发生大的变化。如:灰毡毛忍冬,绿原酸含量山东平邑产为5.66%,河南密县产为5.18%,山西太谷产3.38%,重庆产2.2%。土壤是地道药材形成的主要基础。每种土壤都有特定的理化、生物性质,构成其特有的土壤生物作用。不同土壤的生态型,其植物在发育过程中以根系的差异最为明显。李时珍曾根据土壤空气和干湿度的不同,将芹分为两种性味功能各不相同的生态型—水芹和旱芹。因为土壤空气除决定植物根系的呼吸作用外,还影响土壤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和活动情况,进而影响植株的营养状况。土壤矿质元素也可影响植物根系营养及生物碱等化学成分的积聚和形成,从而产生不同的生态型。土壤中氮磷能不同程度地提高伊贝母生物碱的含量,而钾则降低其含量。3、悠久的栽培历史和成熟的种植技术中药材中许多地道药材都是由野生变家种(家养)后形成的,中药材这种地道性的形成与成熟的种植与加工技术直接相关。如川芎为四川著名的地道药材,在唐代在陕西、甘肃、四川、安徽等地都出产川芎,而到了宋代四川就有了人工种植川芎的记载:《灌县医药志(1910~1986)》记载:至迟在北宋仁宗年间(公元1023年~1063年)已在本县农村种植。说明成都平原在宋朝就开始种植川芎。其后虽有多个地方出产过川芎这一药材,但成都平原西部逐步形成了盆地周边中部山地区种植川芎种源(苓种)、平原西部种植与加工商品川芎药材的生产格局,并具有成熟的生产技术。祁白芷是产于河北安国的地道药材,当地在栽种后翌年处暑节,当大叶枯萎时采挖,过早采挖产量低,过晚易重生新芽,消耗养分,干后抽沟。施肥能促进忍冬植物的生长和提高忍冬植物花芽绿原酸的含量。地道药材的形成与产区悠久的栽培历史和成熟的种植技术是分不开的。在综合利用当地生态条件的同时,当地药农经过多年的栽培与种植技术的推广,使药材的品种不断优化,品质不断提高,使其地道性逐渐形成。药材采收与加工对药材质量问题影响较大。药材采收时间、生长年限不同,药材质量差异较大,如白术,挥发油含量2年生者明显高于1年生;青蒿中的青蒿素在生长盛期含量最高。产地加工在中药材加工中占相当大的比例,药材采收时间不同,产地加工方法不同,造成药材相当大的质量差异。如牡丹皮,烘干(80℃,2h)与晒干(48℃,4h)丹皮酚含量差异较大,晒干品含量较低为0.94%,烘干品含量较高为7.023%。菊花,产地加工有晒干和炕干等不同方法,其挥发油含率,生晒品比炕干品高出一倍以上;黄柏饮片,晒干品中的小檗碱要比阴干或烘干的损失约32%;槟榔片,换水浸泡切片与不换水浸泡切片和淋后闷润切片相比,槟榔碱含率相差达18%以上;苦参片药典规定就有趁鲜切片和浸泡6~7成润透后切片两种方法,但后者的苦参总碱要比前者损失39%左右。在地道药材形成过程中,产区药农不断总结加工经验,并根据中医用药实践不断改进,形成了保证药材质量的传统加工技术。这种多年形成的加工技术运用到药材加工中,提高了药材质量,促进当地药材逐渐发展成地道药材。4、中医实践促进了地道药材的形成中药材的地道性是古人在中医临床实践中优化筛选出来的。《神农本草经》强调用药区分产地,讲究地道的重要性,《内经》对药材产地与质量、疗效方面的论述,《伤寒论》的方药中运用的大量地道药材,《本草纲目》对地道药材质量与产地、采收加工等关系的论述等,都是中医用药实践的总结。因此,仅有资源,没有中医科学配方的理论为基础,这些资源就很难成为药材,更没有“地道”而言。第二节我国各地区的地道药材资源一、四川地道中药材资源四川地道药材也称川药。四川气候复杂多样,秦岭大巴山阻挡了寒流,夏季南方气流越过大娄山下沉,冬暖夏热,霜日极少,几乎全年皆为生长期。年平均气温16~17℃,无霜期300天左右,风力弱,雾多日照少,雨季漫长,年降水量约1200mm,早涝极少。药材资源极为丰富,著名的地道药材呈明显的区域性或地带性分布,如高山虫草、川贝母、麝,岷江流域的姜和郁金,以及江油附子,绵阳麦冬,灌县川芎,石柱黄连,遂宁白芷,小江白芍,合川使君子,汉源花椒(贡椒)、川牛膝等在国内外久负盛名。但是四川的药材资源随着自然条件的恶化而出现匮乏现象,例如森林过度砍伐,导致雪线上升,虫草明显退化变小,川贝母和麝香的产量急剧下降,面临濒危或消失危机,资源开发的同时必须重视保护。(一)川芎来源:为伞形科植物川芎的根茎。地道沿革:《名医别录》:“生武功川谷、斜谷西岭”。《本草衍义》:“以川中大块,里色白,不油,嚼之微辛者佳。”《本草纲目拾遗》记载,抚芎产“江西抚州,中心有孔者是”。芎家种始于北宋仁宗年间,明清以来已具有相当规模。近年仍以都江堰市(灌县)、崇庆产量大,质量最优,为地道产品。开发利用现状与前景:川芎年消费600万kg左右,人工栽培完全可以满足市场。川芎地上部分挥发油的组成与地下部分基本相似,只是在含量上有所差异,而且川芎地上部分占全株鲜重的75%,有很好的开发前景。川芎能扩张头部毛细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增加头发营养,保持头发润滑光泽,还可延缓白发生长等。现多将川芎制成洗发香波、洗发液、生发露等,能防止脱发白发。(二)川贝母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或梭砂贝母的干燥鳞茎,前三者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松贝”和“青贝”,后者习称“炉贝”。地道沿革:《神农本草经》记载原名贝母,直至明末清初始见有川贝的论述《本经逢原》认为“贝母川产味甘,最佳;西产味薄,次之;象山者微苦,又次之。”《本草汇言》:“川者为妙”。《百草镜》评述川贝、浙贝的功用各有所宜,和当今应用颇为一致。现时,川贝母主产四川、云南、西藏等地,以四川阿坝、甘孜产者质量较优。资源利用现状:川贝繁殖率低、生长年限长、产量低,栽培成本很高,目前人工栽培规模很小,商品主要来自野生资源。多年收购,野生资源已枯竭,产量最高的1965年30万kg,现在年收购量不足5万kg。通过组织培养生产鳞茎,可以尽快提供药源,但尚需降低成本。川贝母地上部分有待开发利用。在栽培过程中摘除的花薹可制成浸膏作川贝母制剂用。鳞茎中含90%左右的淀粉,在成药生产中被当作残渣而丢弃,实际上可作为敷形剂或填充剂,也可作饲料或酿酒。(三)附子来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干燥子根的加工品。地道沿革:《名医别录》:“附子生犍为山谷及广汉。”《唐本草》:“天雄、附子、乌头,并汉蜀道绵州、龙州者佳。……江南来者,全不堪用。”苏颂:“三者今并出蜀土,都是一种所产,其种出龙州。……绵州彰明县多种之,惟赤水一乡者最佳。”《本草晶汇精要》:“地道梓州蜀中。”乌头以“出蜀土及赤水、邵州、成州、晋州、江宁府者佳”。李时珍:“附乌头而生者为附子,如子附母也。……出彰明者即附子之母,今人谓之乌头是也。”《药物出生辨》中云附子和川乌头“产四川龙安府江油县”。由此可见,附子历史上一直川产,尤以四川江油产者质量最佳,驰名中外。资源利用现状:商品主要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的作用,毒性较强,炮制及用药需谨慎,现主要依靠栽培,市场供应充足。(四)厚朴来源:为木兰科植物厚朴或凹叶厚朴的干燥干皮根皮及枝皮。地道沿革:《名医别录》:“生交趾、冤句”。陶弘景:“厚朴出建平、宜都。极厚,肉紫色为好”。苏颂:“今洛阳、陕西、江淮、湖南、蜀川山谷中往往有之,而以梓州、龙州者为上。”《本草衍义》:“今伊阳县及商州亦有,但薄而色淡,不如梓州者厚而紫色有油”。现在以川朴量大、质优。开发利用现状与前景:厚朴为三大保护树种之一,野生资源几乎枯竭,主要依靠栽培,但因其生长较慢,更新时间长,加之社会需求量大,市场紧缺为必然趋势。川厚朴以川、陕、鄂为产区,年消费量100万~150万kg,目前药源问题依然严峻。从提高资源利用率的角度看,厚朴除皮和花供药用外,其种子可榨油用作制皂。用厚朴提取物制作的牙膏,具有较好的健龈洁牙作用。同时扩大温朴(主产浙南、闽北)生产规模有助于提高总产。(五)黄柏来源: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的干燥树皮。地道沿革:《名医别录》:“生汉中山谷及永昌”。陶弘景:“今出邰陵者,轻薄色深为胜。山东产者,厚而色浅。”《蜀本草》:“今所在有,本出房、商、合等山谷中。皮紧、厚二三分、鲜黄者上。现在黄柏主产西南,关黄柏主产东北。开发利用现状与前景:黄柏为三大保护树种之一,年消费量150万~200万kg,野生资源消耗殆尽,产量很低,商品主要依靠栽培。20世纪70年代起,四川、湖北、陕西、湖南等产区开展大规模人工栽培。虽然川黄柏更新周期较长,产量难以大幅提高,但东北关黄柏药源丰富,货源充足,70%黄柏商品来自关黄柏,东北伐木盛年可产黄柏400万~600万kg,因此库存量极大,药源有保障。人工栽培川黄柏还应坚持,以备将来东北伐木停止后提供药源。(六)川牛膝来源:为苋科植物川牛膝的干燥根。地道沿革:川牛膝之名始见于《滇南本草》。《本草纲目》:“牛膝处处有之,谓之土牛膝,不堪服食。惟北土与川中人家栽莳
本文标题:道地药材资源(附插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084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