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道路勘查设计平曲线坚曲线LTDRpRELRLqpRTRLRLLqRLpssSss2:2sec)(:2)2(:2tan)(:)(1802:2402:2400232切曲差外距平曲线长切线长缓和曲线角切线增长值内移值:(凹加凸减)(坚距)(切线高程)(设计高程)坚距:起点桩号桩号横距:外距切线长曲线长,为凸形为凹形,mmmhHHRxhxRTELTRLii22:2/::)0,0(111212第一章绪论1现代交通运输系统有:铁路、道路、水运、航空及管道五种。2道路按其用途分为公路、城市道路、林区道路、厂矿道路、乡村道路和专用道路。3道路功能:能为用路者提供交通服务的特性。包括通过功能和通达功能。4公路按其功能划为:干线公路(主干、次干)、集散公路(主集散和次集散)和地方公路。5公路按其行政管理属性分:国道、省道、县道、乡道和专用道路。按行政管理属性分为:国道、省道、县道、乡道、专用道路。6公路按其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高速、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公路。7.公路等级根据:功能、交通量、自然地理条件确定8城市道路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9设计速度:当气候条件良好、交通密度小、汽车运行只受道路本身条件的影响时,中等驾驶技术的驾驶员能保持安全顺适运行驶的最大行驶速度。设计速度根据:公路功能、等级、交通量、结合沿线地形地质条件来确定。10运行速度:中等技术水平的驾驶员在良好的气侯条件、实际道路状况和交通条件下所能2保持的安全速度。通常采用测定的第85百分位行驶速度作为运行速度。11小时交通量是以小时为计算段的交通量,是确定车道数、车道宽度和评价服务水平的依据。12为使设计交通量的取值既保证交通安全畅通,又能使工程造价经济、合理,借助一年中13每小时交通量的变化曲线来确定设计小时交通量。14公路网系统特性:集合性、关联性、目标性、适应性。15道路红线是指城市道路用地和城市建筑用地的分界制线。红线之间的宽度即道路用地范围,称之为道路建筑红线宽度或路幅宽度。主要内容:确定道路红线宽度、确定道路红线位置、确定交叉口形式、确定控制点坐标和高程16道路建筑限界(净空,由净高和净宽组成)是为保证车辆和行人正常通行,规定在道路的一定高度和宽度范围内不允许有任何设施及障碍物侵入的空间范围。17服务水平:使用道路者在不同的交通量状态下能得到的速度、舒适性、经济性程度。工程可行性研究的目的:对工程建设项目必要性、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事实可能性进行综合研究,选出最佳方案进行经济评价,为设计任务书提供科学依据。影响汽车行驶稳定性因素:汽车结构参数、驾驶员操纵技术、道路环境。第二章平面设计1行驶中汽车其重心轨迹在几何性质上有以下特征:一、轨迹是连续的,即轨道上任一点不出现折转和错位二、轨迹的曲率是连续的,即轨迹上任一点不出现两个曲率值三、轨迹的曲率变化率是连续的,即轨迹上任一点不出现两个曲率变化率值2平面线形三要素: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3缓和曲线:设置在直线与圆曲线、或半径相差较大的两个转向相同的圆曲线之间的一种曲率均匀变化的曲线。3缓和曲线的作用:曲率连续变化,便于车辆遵循:离心加速度逐渐变化,旅客感觉舒适:超高及加宽逐渐变化,行车更加平稳:与圆曲线配合,增加线性美观。缓和曲线最小长度要求:旅客感觉舒适、超高渐变率适中、行驶时间不过短、满足视距要求4行车视距:为了行车安全,驾驶人员应能随时看到汽车前面相当远的一段路程,一旦发现前方路面上有障碍物或迎面来车,能及时采取措施,避免相撞,这一必需的距离称为行车视距5停车视距:汽车行驶时,自驾驶人员看到前方障碍物时起,至到达障碍物前安全停止,所需的最短距离。6会车视距:在同一车道上两对向汽车相遇,从相互发现时起,至同时采取制动措施使两车安全停止,所需的最短距离。7错车视距:在没有明确划分车道线的双车道道路上,两对向行驶的车辆相遇,发现后即采取减速避让措施安全错车所需的最短距离。8超车视距:在双车道公路上,后车超越前车时,从开始驶离原车道之处起,至可见逆行车并能超车后安全驶回原车道所需的最短距离一、各级公路的每条车道均应满足停车视距的要求;二、高速公路、一级公路采用停车视距;二、三、四级公路应满足会车视距要求,其长度不小于停车视距的2倍,受地形条件或其他条件特殊情况限制而采取分道措施的路段,可采用停车视距;3三、视距曲线:从汽车行驶轨迹的不同位置引出一系列视线,它们的弧长等于视距S,与这些线相切的曲线(包络线)称为视距曲线四、横径距:视点轨迹线上木点与视曲线上对应点沿半径方向的距离。第三章纵断面设计在纵断面图上有两条主要线:一条是地面线,他是根据中线上各桩点的高程而点绘的一条不规则的拆线,反映了沿中线原地面的起伏变化情况;另一条是设计线,他是设计者经过技术上、经济上以及美学上等多方面比较后定出的条具有规则形状的几何线,反映了道路路线的起伏变化情况。纵断面设计线是由直坡线和竖曲线组成。1.新建公路的路基设计高程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采用中央分隔带的外侧边缘高程;二、三、四级公路采用路基边缘高程,在设置超高、加宽地段为设超高、加宽前该处边缘高程2纵断面设计的主要任务:根据汽车的动力特性、道路等级、地形、地物、水文地质,综合考虑路基稳定、排水及工程经济等,研究纵坡的大小、长短、竖曲线半径。3汽车行驶的必要条件:驱动力大于阻力RT充分条件:驱动力小于或等于轮胎与路面之间的附着力,即kGT4汽车行驶阻力有:空气阻力、道路阻力(滚动阻力、坡度阻力)、惯性阻力。5根据汽车行驶条件,对路面提出了一定要求,宏观上要求路面平整而坚实,尽量减小滚动阻力,微观上以要求路面粗糙而不滑,以增大附着力。决定凸形竖曲线的最小半径:缓和冲击、行驶时间不过短、满足视距要求(最主要的因素)6理想最大纵坡:车辆在油门全开的时,持续以希望速度行驶能克服的纵坡。第四章横断面设计专用车道主要有爬坡车道、变速车道、错车道、避险车道、紧急停车带、港湾式停靠站避险车道:在长陡下坡路段行车道外侧增设的供速度失控车辆离开正线安全减速的专用车道它有:引道、制动车道、服务车道及辅助设施组成;作用在长陡下坡路利用制动坡床的滚动阻力和坡度阻力是汽车减速停止,避免人员伤亡。爬坡车道:设置在陡坡路上坡方向右侧供车辆慢行的附加车道。硬路肓是指进行了铺装的路肩,可承受汽车荷载的作用力,在混合交通的公路上便于非机动车、行人通行。在填方路段,如采用集中排水方式,为使路肩能汇集路面积水,在路肩边缘应设置缘石。土路肩是指不加铺装的土质路肩、起保护路面和路基的作用,并提供侧向余宽路拱的形式:抛物线形、直线形、直线接抛物线形、拆线形中间带是由两条左侧路缘带和中央分隔带组成。中间带开口形式:半圆形和弹头形道路宜采用无凸路石的中间带,或采用低矮光滑和斜式或平式路缘石,路缘石最高点小于12cm且位于护栏之后。各级道路对视距的要求;三、各级公路的每条车道均应满足停车视距的要求;四、高速公路、一级公路采用停车视距;二、三、四级公路应满足会车视距要求,其长度不小于停车视距的2倍,受地形条件或其他条件特殊情况限制而采取分道措施的路4段,可采用停车视距;五、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以及大型车比例高的二级公路、三级公路的下坡路段,应采用下坡货车停车视距进行检验;六、具有干线功能的二级公路宜在3min的行驶时间内,提供一次满足超车视距要求的路段;其他双车道公路可根据情况间隔设置具有超车视距的路段。城市道路交叉口视距由视距三角形保证。汽车的制动性是指汽车行驶中强制降低车速以至停车且能保持行驶方向和在下坡时能保持一定速度行驶的能力。土石方调配原则:一、填进行横向平衡,再作纵向调配;二、一般大沟不作为跨越调动,尽可能避免和减少上坡动土;三、选用适当运输方式,确定合理经济运距;四、妥善处理借方与弃方,尽量少占用耕地;五、不同的土方和石方应根据工程需要分别调配;六、回头曲线路段,优先考虑上下线的土方竖向调运;七、土石方特别集中路段,应单独调配。挖方+借方=填方+弃方免费运距:土方作业中,包括挖装运卸等过程在木易特定距离内只按挖方数计价的距离经济运距:对于填土来源,采取调或借有个限定距离问题,这一现定距离为。。平均运距:土石方调配时从挖方体积重心到填方体积重心的距离。运量:土石方运量为平均运距与土石方调配数量的乘积。第五章线形设计在条件允许时,相邻圆曲线大半径与小半径之比宜小于2.0,相邻回旋线参数之比宜小于2.0,这种要求对行车是有利的。回旋线:圆曲线:回旋线=1:1~1.5:1平面线形:基本型曲线、S形曲线、卵形曲线、凸形曲线;复合型曲线;C型曲线、回头曲线五、四级公路在自然展线无法争取到需要的距离以克服高差、地质、条件所限不能采用自然展线时,可采用回头展线。高差较大的山城道路也可采用回头展线。一般纵坡缓些为宜,但考虑路面和边沟排水,最小纵坡不应小于0.3%~0.5%通过对工程和环境、道路通行能力、车辆行驶速度三方面的综合分析,当在工程经济和环境保护方面表现良好,且通行能力和车辆行驶速度均能满足要求时,采用陡坡设计方案是可行的;当工程经济和环境保护可行,而通行能力和车辆行驶速度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调整纵坡设计,或设置爬坡车道或紧急避险车道。纵断面线形设计的一般原则:一、应满足纵坡及竖曲线和各项规定,以及相关高程控制点和构造物设计对纵断面的要求;二、纵断面线形设计应根据设计速度,在适应地形及环境的原则下,设计出平顺、连续的纵断面线形;三、平面上直线路段不宜在短距离内出现凹凸起伏频繁的纵断面线形;四、连续上坡或下坡路段,应符合平均纵坡的规定;五、长下坡的直坡段端部不应设计小半径的凹形竖曲线或平曲线;六、纵断面设计应考虑路面排水的要求;5七、在回头曲线路段,应先定出回头曲线部分的纵坡,再从两端接坡。八、应争取纵向填挖平衡,降低工程造价。平、纵线形组合设计的总要求:对设计速度hkmV/60的道路,必须重视平、纵的合理组合,尽量做到线形连续、指标均衡、视觉良好、景观协调、安全舒适。对hkmv/40的道路,应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正确运用线形要素指标。从视觉心理出发,对道路的空间线形及其与周围自然景观和沿线建筑的协调等进行研究分析,以保持视觉的连续性,使行车具有足够舒适感和安全感的综合设计称为视觉设计。道路平、纵线形组合设计的原则:一、在视觉上能自然地引导驾驶员的视线,并保持视觉的连续性二、保持线形技术指标在视觉和心理上的大小均衡三、选择组合得当的合成坡度,以利于路面排水和行车安全四、注意与道路周围环境的配合平、纵线形组合的基本要求一、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凹开竖曲线、直线与凸形曲线、平曲线与直坡线是常用的组合形式;二、平曲线与竖曲线宜相互重合,且平曲线应稍长于竖曲线三、要保持平曲线与竖曲线大小均衡四、要选择适当的合成坡度第六章选线与总体设计1选线步骤:(1)线路方案选择(2)路线带选择(3)具体定线2公路线性的好坏,可以从经济性,快速性,安全性和舒适性四个方面来评价3公路环境保护设计应贯彻保护优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4驾驶员的舒适感和安全感是通过视觉和运动感觉得到外界信息,信息来自,一是公路内部的线性协调,二是公路与周围环境的外部协调5平原区地形对路线限制不大,路线的基本线性应是短捷顺直6一般情况下,桥位中线应尽可能的与洪水的主流流向正交,桥梁和引道最好都在直线上7路线按行径地带的部位可分为沿河线,越岭线,山坡线,山脊线等9路线一般以低线位为主,但必须做好洪水位的调查,以保证路基稳定和安全,在安全的前提下做到宁低勿高10越岭线的特点是需克服很大高差,路线长度和平面位置主要取决于路线纵坡的安排11沿河线的路线布局,主要解决河岸选择,高度选择和桥位选择三个问题越岭线选线主要解决垭口选择,过岭高程选择和垭口两侧路线展现三个问题山脊布局主要解决控制垭口选择,侧坡选择和试坡布线三个问题12越岭线一般应选择基本符合路线走向,高程较低,地质条件较好,两侧山坡利于展线的垭口13越岭线的展线方式主要有自然展线,回头展线,螺旋展线三种
本文标题:道路勘查知识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09002 .html